3.1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012)_814802505
3.1反应堆冷却剂系统(1012)_814802505

21000 18000 23300 23790
4
Claysius-Clapeyron关系式:
(
T (v − v f ) dT ) sat = sat g dp h fg
水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关系近似关系式:
Ts = 178.7 Ps 0.25 − 0.6 Ps
据C-C方程,p↑,(vg-vf) ↓hfg↑→(dt/dp) ↓,压力越 高,加压带来的饱和温度升高效果越差。
2
燃料元件表面的放热过程遵循下述关系:
Pu = Ah(tc − t f )
…………………(3.1a) 3.1a)
THE END
式中A为燃料元件总表面积,m2 ; tc、 tf分别为燃料元件表面温 式中A 为燃料元件总表面积,m 度和冷却剂温度,℃;h为冷却剂与燃料元件表面间的放热系 数,W/(m2.℃);Pu为堆内燃料棒的总热功率,W。 数,W/( );P 为堆内燃料棒的总热功率,W 由于冷却剂与燃料元件表面间的放热系数h与冷却剂流速的0.8 由于 次方成正比。从式(3.1a)看出,增加一回路流量可以提高h, 从而在热功率一定时可以降低包壳温度tc。 t 因而,提高冷却剂流速有利于降低燃料元件表面与冷却剂之间 的温差,从而降低燃料元件表面和元件中心温度。提高冷却剂 流速对提高临界热流密度也是有利的。所以,增加流量对载热 和传热都是有利的。
21500*
二、一回路压力
根据热力学原理,为了提高二回路热效率,应当尽可能提高工质的吸热平均 温度。 由水的热物理性质可知,要想提高反应堆冷却剂的出口温度而不发生冷却剂 容积沸腾,必须提高一回路压力。所以,从提高核电厂的热效率来说,提高 一回路系统冷却剂的工作压力是有利的。但是这方面的潜力非常有限。 例如,水的压力为20MPa时,其饱和温度也仅有365.7℃,而现代压水 堆一回路常用压力为15.5MPa左右,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为344.7℃。二者相 比,压力提高了4.5MPa,饱和温度却仅提高21℃。显然如此提高压力,在提 高电厂效率上的收益不大,反而对各主要设备的承压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 等技术难度都大大增加了,最终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性。 综合考虑,一般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系统的工作压力约为15MPa左右。 设计压力取1.10~1.25倍工作压力;冷态水压试验取1.25倍设计压力 (法) , ASME取1.25倍设计压力。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华龙一号反应堆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具有一系列创新特点和技术优势。
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方面,华龙一号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案,以确保核电站的安全、高效运行。
对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能源形势下,清洁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同的目标。
对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核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还可以促进核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旨在通过对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差异分析,探讨其优劣势,并为未来的核能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技术特点和设计理念,探究其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前景和优势;2. 比较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其他类型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异同之处,揭示其在性能和安全方面的优劣;3. 探讨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和技术进步方向;4. 通过对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核电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和分析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相关内容,可以为核电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促进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1.3 研究意义研究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可以促进核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冷却剂系统作为核反应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核能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特点和优劣势,可以为核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有助于提高核能设施的安全性。
冷却剂系统是核反应堆的重要防护屏障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核能设施的安全性。
通过对冷却剂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提高核能设施的安全性。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是华龙一号核电站的一个重要系统。
RCS主要用于控制反应堆的核燃料温度、维持反应堆内部稳恒状态,成分和循环速度的控制都影响着核反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华龙一号反应堆与其他反应堆相比,其RCS有着很多的差异,下面就华龙一号反应堆的RCS系统进行一定的分析。
第一,华龙一号反应堆RCS有着高效的循环系统。
华龙一号反应堆的RCS采用一种多回路的循环结构,使得循环流体被更加平稳地控制,减少了压力波动,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核反应堆中的热量流量。
此外,华龙一号反应堆的RCS循环系统还使用了复杂的三元件火花放电全泵匝自冷结构,使得循环速度更加高效,从而有更好的维持反应堆内部温度和稳定性。
第二,华龙一号反应堆的RCS采用先进的核反应控制方式。
华龙一号反应堆的RCS采用了多回路、自适应模糊控制,这使得核反应的控制更加严密和高效,可以对反应堆的工作状态实现精确控制,进而达到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发电效果。
第三,华龙一号反应堆采用了先进的核燃料装配方案。
华龙一号反应堆中的核燃料不同于其他反应堆,其采用了四方位嵌套设计,这一设计使得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可以满足更多负荷的需求。
而且,华龙一号反应堆的核燃料还具有更高的标称燃度和更大的管理间隙,这意味着反应堆的反应性更稳定,从而可以更加安全地运行反应堆。
第四,华龙一号反应堆的RCS在核事故发生时具有更好的安全措施。
华龙一号反应堆在反应堆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自动进入反应堆保护状态,并且在进行相应的反应堆关停时,其冷却剂系统的冷却能力更加强大,可以抵抗更多的核热并将其散发掉,从而起到更好的核事故安全措施。
总之,华龙一号反应堆RCS的差异化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反应堆的运行状态,实现更高效的发电效果和更好的安全性。
与其他过去标准的研究相比,华龙一号的RCS系统采用了更加先进、高效和智能的核反应控制方式和更高效的冷却设计,从而为更加安全、高效的核电站运行奠定基础。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一、系统的功能压水堆核电厂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又称一回路主系统(图1-1),有以下功能:1.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反应堆堆芯中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送到蒸汽发生器,从而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而蒸汽发生器供给汽轮发电机组(二回路)所必需的蒸汽;2.在压水反应堆内,水作为冷却剂又兼作中子慢化剂,使裂变反应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到热中子能量;3.反应堆冷却剂中溶有硼酸,可补偿氙瞬态效应和燃耗引起的反应性变化;4.系统内的稳压器可用于控制冷却剂压力,以防止堆芯内产生不利于传热的偏离泡核沸腾现象;图 1-1 反应堆冷却剂5.在发生燃料元件包壳破损事故时,反应堆冷却系统压力边界可作为防止放射性产物泄漏的第二道屏障。
二、设计基础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设备设计是以下述正常运行数据为基准:压力15.5MPa(abs),满负荷时冷却剂的平均温度310℃ ;按100%反应堆功率下向二回路系统传递全部反应堆热功率设计;所有冷却剂系统(RCP)设备都按能适应112℃/h速率加热或冷却瞬态设计,温度变化率的运行限值为56℃/h。
整个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的设计遵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在核电厂正常或事故工况下运行时,由温度、压力、流量变化引起的机械应力不得超过限值,以确保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三、系统描述1.传热环路RCP系统由并联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二条相同的传热环路组成。
每一条环路有一台反应堆冷却剂泵和一台蒸汽发生器。
在运行时,反应堆冷却剂泵使冷却剂通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在冷却剂环路中循环。
作为冷却剂、慢化剂和硼酸溶剂的水,在通过堆芯时被加热,然后流入蒸汽发生器,在那里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系统,最后返回到反应堆冷却剂泵重复循环。
位于反应堆容器出口和蒸汽发生器入口之间的管道称为环路热段,主泵和压力容器入口间称为环路冷段,蒸汽发生器与主泵间的管道称为过渡段。
2.压力调节原理RCP系统还包括稳压器及其为反应堆冷却剂控制和超压保护所需的辅助设备。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华龙一号反应堆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采用了先进的冷却剂系统。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eactor Coolant System, RCS)是维持反应堆正常工作的关键部分,通过循环和冷却剂的交换,将核燃料的热量转移到冷却剂中,再传递给蒸汽,以产生蒸汽驱动主发电机。
华龙一号的RCS与传统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有一些差异,下面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华龙一号的RCS采用了先进的强化循环能力设计。
该设计增加了循环泵的数量和功率,提高了冷却剂的流速和循环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压水堆,这一设计能够提高冷却剂系统的冷却能力和热功率密度,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华龙一号的RCS还采用了先进的防震设计。
这一设计主要包括增加了反应堆堆芯的抗震结构、优化了循环泵的支撑结构和防震装置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反应堆在地震等外界影响下的振动和位移,从而保证了核设施的安全运行。
华龙一号的RCS还引入了先进的事故抑制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快速关闭装置、紧急注水装置等。
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这些系统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核燃料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事故的发生。
华龙一号的RCS还引入了现代化的数字化控制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冷却剂的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参数,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问题,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传统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相比具有一系列的差异。
通过强化循环能力设计、防震设计、事故抑制系统和数字化控制系统等创新措施,华龙一号的RCS在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具备了很大的优势,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三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2012

控制棒导向管为插入控制棒组件或中子源组件或可燃
毒物组件或阻力塞组件提供了通道。
33
从结构上看,
核燃料组件是由
燃料元件棒和组 件的“骨架结构” 两部分组成。
34
(1)燃料元件棒
燃料元件是产生核裂变
并释放热量的部件。
它是由燃料芯块、燃料
包壳管、压紧弹簧和上、下 端塞组成。燃料芯块在包壳 内叠装到所需要的高度,然 后将一个压紧弹簧和三氧化 铝隔热块放在芯块上部,用 端塞压紧,再把端塞焊到包 壳端部。
36
UO2陶瓷型芯块:
o主要优点:熔点高(--2800℃),具有良好的中子
辐照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与包壳不发生 化学反应,即使包壳破裂与冷却剂(水)也不太会 发生化学反应。
o主要缺点:热导率低,以致燃料的中心温度高达
2000℃左右,中心与表面温差达1000℃以上。因此, 燃料芯块的热应力很大,特别是在堆内燃烧到后期, 核燃料过分膨胀会挤压包壳管。
27
现代压水堆的堆芯是由上百个横截面呈正方
形的无盒燃料组件构成;
燃料组件按一定间距垂直坐放在堆芯下栅格
板上(板上有能定位和定向的对中销),使组成
的堆芯近似于圆柱状; 堆芯的重量通过堆芯下栅格板及吊兰传给压
力壳支持。堆芯的尺寸根据压水堆的功率水平和
燃料组件装载数而定。
28
大亚湾 900 MW 级压水堆第一个堆芯的布置共有
15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一回路压力
提高压力,可以提高出口温度,从而提高电 厂的热效率 20Mpa,饱和温度 365.7oC; 15.5MPa ,饱和 温度 344.7oC,提压潜力有限。 提高压力,提高承压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 难度加大,从而影响电厂的经济性。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

华龙一号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差异分析华龙一号反应堆(RP)是一种第三代核电设施,它具有许多创新的特性和卓越的性能。
其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是RP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组件,它用于控制反应堆核能的释放和调节反应堆温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华龙一号和其他类似反应堆之间的 RCS 差异进行分析。
首先,华龙一号的 RCS 是由第三代核电技术开发的,并且它具有许多新颖的特性。
例如,华龙一号采用自然循环冷却系统,这意味着反应堆冷却剂部分可以在无需电力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自然流动。
这种设计使得 RP 更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
另外,华龙一号的 RCS 还具有更高效的控制能力。
它采用多层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反应堆的热量输出并进行调节,从而确保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稳定运行。
此外,华龙一号的 RCS 还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它采用了多重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反应堆的安全性,例如废热堆腔,自动抑制系统,安全泄压系统等等。
与华龙一号相比,其他类似的反应堆的 RCS 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日本的三菱APWR反应堆采用了一种锅炉供水循环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RCS 的高温操作能力,但同时也使得 RP 更加复杂和昂贵。
而法国的EPR反应堆则采用了补水系统和一些传统的控制设备,这一方面能保证 RP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反应堆更加昂贵并且依赖于机械设备。
综合来看,华龙一号反应堆的 RCS 在技术功能上已经达到了当前反应堆的最高水平,并在安全性、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优化。
对比其他类似反应堆,华龙一号反应堆的 RCS 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少的运营成本,并且在保障反应堆安全性方面也更具发展潜力。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_讲义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讲义本讲义是针对一回路及相关辅助系统的学习。
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一回路主回路系统(RCP),一回路辅助系统(RCV、REA 、RRA、PTR),核安全系统(RIS、EAS、ASG)等。
故我们的学习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分系统的掌握。
本教材在详细介绍OJT206所涉及的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有关操作使大家对OJT206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一章、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核电站的重要关键系统。
它集中了核岛部分除堆本体外对安全运行至关紧要的主要设备。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压力壳一起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成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核电站通常把核反应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相关辅助系统合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
大亚湾压水堆电站一回路冷却剂系统由对称并联到压力壳进出口接管上的三条密封环路构成。
每条环路由一台冷却剂主泵、一台蒸汽发生器以及相应的管道、阀门组成。
整个一回路共用一台稳压器以及与其相当的卸压箱。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压力依靠稳压器的电加热元件和喷雾器自动调节保持稳定。
一、RCP系统的主要安全功能和要求RC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主泵驱使一回路冷却剂强迫循环流动,将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热量带出堆外,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给水产生蒸汽,冷却剂在导出堆芯热量的过程中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棒烧毁。
压力壳内冷却剂还兼作堆芯核燃料裂变产生的快中子的慢化剂和堆芯外围的中子反射层。
冷却剂水中溶有硼酸,因此堆内含硼冷却剂又可作为中子吸收剂。
根据工况需要调节冷却剂中含硼浓度,可配合控制棒组件用以控制、补偿堆芯反应性的变化。
系统内的稳压器用于控制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以防止堆芯产生偏离泡核沸腾。
当一回路冷却剂系统压力过高时,稳压器安全阀则能实现超压保护。
当发生作为第一道安全屏障的燃料元件棒包壳破损、烧毁事故时,RCP系统的压力边界可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第二道安全屏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 = qm c p (to − ti )
…………………(3.1) …………………( 3.1)
式中Pt为堆芯热功率,kW;qm为冷却剂质量流速,kg/s;cp为冷 式中P 为堆芯热功率,kW; 为冷却剂质量流速,kg/s; 却剂的定压比热,kJ/(kg.K);t0、ti分别为堆芯出入口处冷却剂的 却剂的定压比热,kJ/(kg.K) 温度,℃。 由(3.1)式可见,堆热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冷却剂的 流量可以减少堆出入口温差。这有利于提高蒸汽发生器一、二 次侧的平均温度。给水在蒸发器里平均温度越高,二回路热效 率越高。所以提高一回路流量对提高热效率有利。
3、冷却剂过冷度要求:为保证流动的稳定性和有效
传热,冷却剂应具有20℃左右的过冷度。 由此可见,对于一定的工作压力,反应堆冷却剂的堆出 口温度变化余地很小。如大亚湾核电厂一回路压力 15.5MPa,其堆出口冷却剂平均温度为329.8℃。
1、燃料包壳温度限制:燃料包壳材料要受到抗高温
腐蚀性能的限制,对于轻水堆, 包壳材料Zr-4的允许表面 工作温度应不高于350℃。
3.1.3 系统的参数选择
一回路的工作压力、冷却剂的反应堆进出口温度、流 量和流速等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 济性,合理选择一回路的工作参数是核电厂设计的重要内 容。这里简要分析一下这些主要参数对核电厂安全性和经 济性的影响及其取值范围。
一、压水堆核电厂的功率 二、一回路压力 三、反应堆冷却剂的出口温度 四、反应堆冷却剂入口温度 五、冷却剂流量
qm = ( 2 β Pt g Δ L ρ 02 ( 3 − n ) ) RC p
1
【2 】压力调节系统
为了保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具有好的冷却能 力,应当将堆芯置于具有足够欠热度的冷却剂淹 没之中。核电厂在负荷瞬变过程中,由于量测系 统的热惯性和控制系统的滞后等原因,会造成一、 二回路之间的功率失配,从而引起负荷瞬变过程 中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造成一回路 冷却剂体积膨胀或收缩。水经波动管涌入或流出 稳压器,引起一回路压力升高或降低。当压力升 高至超过设定值时,压力控制系统调节喷淋阀, 由冷管段引来的过冷水向稳压器汽空间喷淋降 压;若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控制系统启动加热 器,使部分水蒸发,升高蒸汽压力。
21500*
二、一回路压力
根据热力学原理,为了提高二回路热效率,应当尽可能提高工质的吸热平均 温度。 由水的热物理性质可知,要想提高反应堆冷却剂的出口温度而不发生冷却剂 容积沸腾,必须提高一回路压力。所以,从提高核电厂的热效率来说,提高 一回路系统冷却剂的工作压力是有利的。但是这方面的潜力非常有限。 例如,水的压力为20MPa时,其饱和温度也仅有365.7℃,而现代压水 堆一回路常用压力为15.5MPa左右,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为344.7℃。二者相 比,压力提高了4.5MPa,饱和温度却仅提高21℃。显然如此提高压力,在提 高电厂效率上的收益不大,反而对各主要设备的承压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 等技术难度都大大增加了,最终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性。 综合考虑,一般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系统的工作压力约为15MPa左右。 设计压力取1.10~1.25倍工作压力;冷态水压试验取1.25倍设计压力 (法) , ASME取1.25倍设计压力。
3
【3 】超压保护系统
当一回路系统的压力超过限值时,装在稳压器顶 部卸压管线上的安全阀开启,向卸压箱排放蒸汽, 使稳压器压力下降,以维持整个一回路系统的完整 性。卸压系统主要由装在稳压器汽空间连管上的卸 压阀或安全阀及其管道和卸压箱组成。 西屋公司设计的稳压器,上面装备有卸压阀和 安全阀,卸压阀的开启整定值比安全阀的开启整定 值低。若卸压阀开启后使超压瞬变过程得以缓解, 安全阀可免于开启。 法国法马通公司设计的稳压器,只装备三只同 一类型不同开启整定值的安全阀。
3.1.2 系统的描述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流程图如图3.1所示.按 照功能,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可分为冷却系统、 压力调节系统和超压保护系统。
【1、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由反应堆冷却剂泵、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及相应的管 道组成。 正常功率运行时,反应堆冷却剂泵使冷却剂强迫循环通过堆 芯。流经堆芯的冷却剂载热遵循下述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参数范围是:
(1)工作压力15.5MPa左右; (2)冷却剂在反应堆进口温度取280℃~300℃,反应 堆的出口温度取310℃~330℃,进出口的温升为 30℃~40℃。核电厂变工况时,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变 化允许的最大温差为17℃~25℃。反应堆的设计温度为 350℃。 (3)一回路系统中冷却剂的流量较大,当单环路对应 的电功率为300MW时,冷却剂总质量流量可达到 15000t/h~21000t/h(即每10MW热功率160t/h~250 t/h)。 主管道内冷却剂流速可达15 m/s,一回路系统的总阻力约 为0.6MPa~0.8MPa。
21000 18000 23300 23790
4
Claysius-Clapeyron关系式:
(
T (v − v f ) dT ) sat = sat g dp h fg
水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关系近似关系式:
Ts = 178.7 Ps 0.25 − 0.6 Ps
据C-C方程,p↑,(vg-vf) ↓hfg↑→(dt/dp) ↓,压力越 高,加压带来的饱和温度升高效果越差。
2、传热温差的要求:为了保证燃料元件表面与冷却
剂之间传热的要求,燃料表面与冷却剂间应有足够的膜温 压。若包壳温度限制在350℃,冷却剂温度至少要比此温 度低10℃~15℃,以保证正常的热交换。
5
五、冷却剂流量
冷却剂流量对电厂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影响前面已有分析。
对于大亚湾核电厂: 稳态运行下参数: 压力:15.5MPa; 根据负荷,冷却剂平均温度在291.4 ℃~310℃; 稳压器水位20% ~64%。 3台泵运行; 稳压器靠加热、喷淋调节压力;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又称为一回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
1、在核电厂正常功率运行时将堆内产生的热量载出,并通过蒸 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工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 电。 2、在停堆后的第一阶段,经蒸汽发生器带走堆内的衰变热。 3、系统的压力边界构成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环境中的一道屏障。 4、反应堆冷却剂作为进行反应性控制的硼的载体,并起慢化剂 和反射层作用。 5、系统的稳压器用来控制一回路的压力,防止堆内冷却剂发生 偏离泡核沸腾,同时对一回路系统实行超压保护。
3.1.2 系统的描述
• 组成: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反 应堆冷却剂泵、稳压器、管道、温度测量 支路。 • 设置
– 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出口间并联的若干支路 (loop)。(?)
• 系统各部分 • 系统图画法
1
环路 (loop)
组成一回路的若干并联的支路。 从压力容器堆出口管嘴到蒸汽发生器,叫热管段; 从蒸汽发生器出口到反应堆冷却剂泵,叫过渡段; 从反应堆冷却剂泵出口到反应堆压力容器入口管 嘴,叫冷管段; 不论几个环路,仅有一台稳压器。它底封头经波动 管连接到一回路热管段。
【1】冷却系统
利用一维流动守恒方程,对动量和能量守恒方 程沿环路积分,可以推得: …………………(3.3) 式中,Pt 为堆的热功率,kW; Cp 为冷却剂在堆芯温 度范围内的定压比热,kJ/(kg·K); β为冷却剂的膨
胀系数; R为计算阻力系数时的比例常数;ρ0 为参考温 度下冷却剂的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 m/s2 ; ΔL 为蒸汽发生器与堆芯中心的高度差,m; n的数值取决于流型,对于充分湍流,n=0.2;层流时, n=1。式(3.3)表明,在压水堆工况下,一回路的自然循环 流量 qm 近似与堆功率的1/3次方成正比,与堆芯与蒸汽 发生器之高度差ΔL 的1/3次方成正比。建立起自然循 环的前提是蒸汽发生器有排热能力,ΔL 越大,单相自然 循环能力越强。
蒸汽发生器1、2次侧的变化
流量的增加使冷却剂通过一回路的流动阻力增加。 由于泵的功率与流量和扬程的乘积成正比,因此增加 流量会引起主泵消耗功率的明显提高,这反过来使核 电厂的厂用电增加,从而影响核电厂的经济性,而且通 过堆芯冷却剂流速太高,还会引起燃料组件的振动和 对元件的冲蚀问题。 因此,在确定流经堆芯的冷却剂流速时要权衡各 种因素。 大亚湾核电厂堆内冷却剂平均流速为4.6m/s。 秦山一期核电厂堆芯冷却剂平均流速为3.65m/s。 田湾核电厂堆芯冷却剂平均流速为5.6m/s。 台山核电厂(EPR)堆芯冷却剂平均流速为5.38m/s。
2
燃料元件表面的放Biblioteka 过程遵循下述关系:Pu = Ah(tc − t f )
…………………(3.1a) 3.1a)
THE END
式中A为燃料元件总表面积,m2 ; tc、 tf分别为燃料元件表面温 式中A 为燃料元件总表面积,m 度和冷却剂温度,℃;h为冷却剂与燃料元件表面间的放热系 数,W/(m2.℃);Pu为堆内燃料棒的总热功率,W。 数,W/( );P 为堆内燃料棒的总热功率,W 由于冷却剂与燃料元件表面间的放热系数h与冷却剂流速的0.8 由于 次方成正比。从式(3.1a)看出,增加一回路流量可以提高h, 从而在热功率一定时可以降低包壳温度tc。 t 因而,提高冷却剂流速有利于降低燃料元件表面与冷却剂之间 的温差,从而降低燃料元件表面和元件中心温度。提高冷却剂 流速对提高临界热流密度也是有利的。所以,增加流量对载热 和传热都是有利的。
第三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与设备
3.1 3.2 3.3 3.4 3.5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压水堆本体结构 反应堆冷却剂泵 蒸汽发生器 稳压器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3.1.1 系统的功能; 3.1.2 系统的描述; 3.1.3 系统的参数选择; 3.1.4 系统的特性; 3.1.5 系统的布置
3.1.1 系统的功能
一、压水堆核电厂的功率
核电厂的一回路系统由若干并联的环路组成。一个环路所 输送的热功率与压水堆核电厂规模和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有关。 按照核电厂安全准则,单堆核电厂的环路数不小于2,但过 多的环路数将增加设备投资,因此,目前核电厂一回路一般采 用2~4条环路并联形式。每一条环路所对应的电功率最初为 150MW。随着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提高,近期的压水堆核 电厂,一个环路的电功率已达到300MW~600MW;而且,以 每个环路300MW为标准形式,设计建造电功率为600MW, 900MW,1200MW的大型核电厂。进一步加大蒸汽发生器和 反应堆冷却剂泵的容量后,单个环路产生的电功率可达到 500MW~600MW。 在相同堆功率情况下,单个环路功率提高后,就可以减少 环路数目,减少相应的设备和部件,降低设备投资和维修费用。 这样,降低了核电厂每千瓦的造价和每度电价格,经济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