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风电场开启“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
“无人值班_少人值守”风电场及其集控中心的设计思考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风电场及其集控中心的设计思考作者:唐志军,沈石水关键词: 风电场海上风电风电运维随着国家风电产业政策落实和风电技术的发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位世界前列。
伴随着风电开发的深入,偏远山区、高海拔地区、海上风电正在成为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在这些地区的运行值班人员,必然面对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
其次,在大型的风电场中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风电机组,同时一个风力发电公司拥有多个风电场,多个风电场分散于不同的区域,如果对每个风电场单独进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给电网的调度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问题。
所以,打造“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风电场,设置风电场远程监控自动化系统,建立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实现风电场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是风电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保障实现风电场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风电场,指没有固定值班人员在风电场就地进行日常监视与操作,日常操作与监视由远程集控中心通过远程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风电场及其升压站的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四遥)功能。
根据集控中心与被控风电场的地理位置,在风电场升压站适当留守风电场检修维护和安保人员。
风电场远程集控中心设计思路远程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结构,全分布式数据库,整个系统分为集控中心主控级和各风电场分控级2 个主要层次。
通过不同的软、硬件体系结构、统一的网络通信程序和运行控制模式,实现集控中心主控级对各风电场的实时监控功能。
集中监控系统网络见图1。
图1 集中监控系统网络图(1)各风电场及升压站设置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风电机组配有SCADA 系统,升压站采用全计算机监控方式。
集控中心正常运行时,各风电场及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接受集控中心的远程监视和控制指令,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管理功能。
风电场实行无人或少人值守的运行方式,所有调控指令均由集控中心发出,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对风电场进行必要的操作。
少人值守风电场实施方案(8[1].28)
![少人值守风电场实施方案(8[1].28)](https://img.taocdn.com/s3/m/e51e75bac77da26925c5b0db.png)
“少人值守”风电场实施方案(讨论稿)按照新能源公司和赤峰公司的统一部署,生产技术部在完成“少人值守”风电场管理模式调研和部分前期准备工作下,为在本年度完成东山风电场“少人值守”模式转换,并确保管理模式改变后的风电场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本方案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阶段实施总体思路一、东山风电场“少人值守”模式及人员安排转变后东山风电场的“少人值守”风电场管理基本模式是:集控中心负责东山风电场全天24小时运行值班工作,风电场不再需要专职运行值班人员,调度电话转至集控中心,在东山风电场现场留有足够的值守人员(或运维人员),负责变电设备的巡视、倒闸操作和设备管理工作。
风电场原运行人员担负的各种运行监视和数据统计职责同时转移到集控中心。
东山风电场留守人员(或运维人员)由于需进行倒闸操作,所以每班具有操作权和监护权的人数不应低于两人,包括管理人员(场长或专工)才能实现一人操作、一人监控、一人在主控室进行指挥和结果确认。
本方案东山风电场留守人员为6人(不含学习人员)。
集控中心本班建议安排3人(班长一人,值班员两人),由于需要进行24小时值班,并考到法定工时要求,本方案中集控中心设置四个运行班组,总计12人,进行四班三运转倒班。
二、实施时间计划9月1日—9月15日准备阶段。
1、整理东山风电场运行日常工作,确定替代方案。
2、确定集控中心人员安排方案,采用分步到位,在9月30日前到位6名值班人员;在10月31日全部到位。
3、整理东山技术资料,包括运行规程、系统图册、常用联系电话。
4、集控中心室内布置,做到管理制度上墙、系统图上墙。
5、集控中心人员职责分工明确。
9月15日—10月15日运行工作替代情况校对阶段1、安排人员在白班就工作替代情况进行试验,包括电量记录及上报; OMS信息上报; 运行日志、周报等。
2、对替代结果偏差部分进行校正,确定解决方案。
10月16日—10月30日同步值班阶段集控中心人员正式按四班三倒运行,与东山风电场同步值班。
风电场建设中的智能化管理如何实现

风电场建设中的智能化管理如何实现在当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电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其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风电场建设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实现智能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那么,风电场建设中的智能化管理究竟如何实现呢?首先,智能化管理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监测系统。
在风电场建设的前期规划阶段,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对选址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精确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最佳的风机布置方案,以最大化风能的捕获和利用效率。
同时,利用无人机巡检和三维建模技术,能够对建设场地进行详细的地形测绘和障碍物排查,为后续的基础施工和线路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设备采购和运输环节,智能化管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供应商的实时监控和评估,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交付时间符合建设进度要求。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运输过程中的设备进行实时跟踪和定位,及时掌握运输状态,避免因设备延误而影响工程进度。
施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管理是确保风电场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设备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
例如,利用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人员是否进入危险区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施工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能够提前预测设备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在质量管理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程追溯。
每一道施工工序都通过电子标签或二维码进行记录,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时间、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等信息。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到相关环节和责任人,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
此外,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和智能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检测仪、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等,可以对风机塔筒、叶片等关键部件进行高精度的质量检测,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化的项目管理平台也是风电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风电场运行管理模式介绍

人一个控制室实现集中控制,做到风电场的少
人值守或无人值守运行实现经济运行。
整理课件
24
2.1 区域远程监控模式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 统。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 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它应用领域很广,可 以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燃气、 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 控制等诸多领域 。
8
1.2 运检分离模式
为找到更合适的运检模式,风电企业考试 尝试运检分离模式,它是指运行人员负责风电 场升压站及风电机组的运行检查和现场复位 及其他基础性管理工作,检修人员负责风电机 组检修工作的一种模式,运检分离又可分为3 式。但无论哪种分离模式都对风电企业的人 员管理和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理课件
32
2.1 区域远程监控模式
一是提供了信息共享、技术支持、信息化管 理平台,实现了对不同控制系统的风机在同一 平台下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和调度,使凤电场 效率达到最大化,有效提高了风电发电效率;二 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集中现有优秀风电专业 技术人オ于集控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人才潜力, 为风电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维修的能力。
整理课件
6
1.1 运检合一模式
该种种模式下运检人员综合技能水平提 高较快,有利于综合技能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 机构相对简单。
整理课件
7
1.2 运检分离模式
随着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达到一定 规模后,运检合一模式就逐渐显现出运检人员 检修工作量过大、专业分工不明确等诸多问 题。
整理课件
化管理难以真正实现。实行运检外委管理模
多元化风电场智慧运营管理技术及案例分享-明阳智能

多元化风电场智慧运营管理技术及案例分享明阳智能大数据中心:孙启涛目录C O N T E N T S案例分享0 102智慧风场系统介绍前景展望03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Wind FarmCase SharingFuture Prospects01智慧风场系统介绍智慧风场与传统风场的区别需求:满足风电场的生产和资产管理需求为主传统风电场智慧风电场需求:满足设备性能和发电效益提升为主;提高集团业务管理能力、实现电力生产及交易为主。
传统风场运营管理方面的挑战1、效能收益达不到预期;2、被动式事后运维管理模式,对于大部件的损坏和失效无有效管控;3、安全操作方面仍然由人来完成;4、由于风电间歇性的原因,对电网的支撑能力比较有限。
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智慧化风电场的建设1、发电效能:场群控制、智能能量分配、电价预测2、智能化运营维护:基于机组状态变化的预防性检修维护3、安全管控:监控、管理、先进工具的使用等层面实现安全零事故4、电网友好性:智能能量管理、快速频率响应智慧风场系统功能多元智能集中监控◆风机/光伏◆箱变/变频器/测风塔等设备监控◆车辆/人员集中监控◆生产绩效可视化◆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四大功能状态检修◆亚健康预警系统◆全生命周期健康度管理◆智能故障诊断◆运维排程◆数字化运维系统智能单兵辅助系统◆VR培训与考试系统◆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塔筒门智能锁◆手持移动终端定期工作自动化◆无人机叶片巡检◆室内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集电线路巡检◆视像头智能图像识别智慧化风电三种表现形式02案例分享国内首个多元化机型风电场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国电投内蒙霍林河智慧风场可扩展29台国电投霍林河智慧风电场系统平台智能集中监控智能辅助监控智能风功率预测智能能量管理机组亚健康预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数字化运维业务可视化WBI手持移动终端风电机组运行监控风电场其他设备监控车辆监控螺栓在线监测塔筒晃动与基础沉降监测视频监控在线振动监测短期功率预测超短期功率预测误差分析气象预测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一次调频预警模型搭建预警工单自动推送排查方案定制化环境下开发指标红线管理Linux机组核心部件全覆盖健康状态分析计算部件位置定位运维团队管理运维标准管理运维工单管理项目信息管理指标统计报表数据曲线分析状态仪表盘KPI移动监视工单推送权限管理工作票核心9大功能模块,270多个子项模块GPS应用案例——智能集中监控系统风场物联网测风塔电能表风机箱变升压站无功补偿车辆GPS智能手环跨平台变频器支持多种设备➢执行IEC61400-25标准实现不同厂家多种设备统一监控➢采用数据治理策略确保数据质量,统一数据标准➢兼容PC 、手机APP 、大屏实现在不同终端设备同步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应用案例——生产绩效可视化遵循风能协会指标计算标准智能报表(WBI)+PBA分析基于历史运行数据,通过对标分析、KPI指标计算等进行机组设计性能验证,运行绩效打分,实现生产绩效可视化为风电场投资建设和技术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风电智能管理之“少人值守“

风电智能管理之“少人值守”
现今风电场站分布地域广、运行管理人员少、运行管理工作量大。
减少场站监管的工作量、实现不同类型各风电场的统一监管、多层监控、从而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各风电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北京国能日新公司根据对各风电集团公司的需求进行分析对接,自主研发的以实现风电场远程集中监控的自动化系统,是实现风电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必要条件,对全面提高风电场自动化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可以提高风电场群的经济效益。
设置风电场远程集控系统,接入各场站风功率预测、风机监控、升压站监控、AGC/AVC等系统信息,根据对风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监测,集团公司可实时了解风场的生产计划及执行力度,合理地安排人员调配和设备检修计划,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风电场群的经济效益。
其次,可以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由于风电场群具有风电场设备多且区域分散,地处偏远的特点,如果对每个风电场单独进行管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设置风电场远程集控系统,实现风电场群的集中运行管理、集中检修管理、集中经营管理和集中后勤管理,通过人力资源、工具和备件、资金和技术的合理调配与运用,达到人、财、物的高效运作和资源的优化利用,保障实现风电场群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风电场智慧运维管理

风电场智慧运维管理摘要:风力发电作为我国重要的发电能源之一,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AI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智能检测技术等,实现风电场智慧运维管理的转变,促进风电场的发展,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文主要讲述智慧运维管理模式下的风电场组成结构,论述智慧风电场的运行特征,以及智慧风电场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发展的积极意义等内容。
关键词:风电场;智慧运维;管理策略引言:智慧风电场是将电力信息化发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人的管理智慧融入到最新的智能技术当中,对风电场采取智能管理、集中控制、智能监控、进而有效提高风机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总量,建立数字化交互性的智慧风电场管理系统。
一、风电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的内容(一)智慧风机智慧风机当中蕴含着自适应控制系统、开放的通讯协议以及智慧预警、故障诊断专家、智能场群控制和故障穿越系统。
风电机组通过大量的传感器以及复杂的算法来保证自身具有自适应控制策略,提高对风电机组关键部分的检测范围。
在风电机组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控制算法,对偏航对风进行精准控制,借此减少风能损耗浪费;然后加强对风的感知,满足机组自身的荷载要求;还可以实现将聚焦的自动寻优功能;还能在外界的运行环境发生变化实,自动进行最佳功率的输出;同时还能自发性的对风机的硬件以及软件和功能模块的算法进行智能诊断[1]。
在风电机组进行数据采集时,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通讯协议,使得中央监控系统对风电机组的运行和终止进行控制,对控制参数进行修改等工作。
在智慧风机中构建故障预警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以及智能场群控制和故障穿越系统,可以让风电场的工作人员及时收到损坏零件的数据,然后对软件进行更换,防治故障的发生;同时还能结合过去的专家诊断数据,总结出最佳的故障处理方案,并对风电场的不同风机组设计出最佳的工作策划;在故障穿越系统中,智慧系统可以对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有功调频等功能进行灵活的运用。
智慧能源智慧风场建设方案

12
每天日报发送损失电量直接闭环管理
13
远 每周排名EBA 每季度发出奖金
现场 主管 杨华 姚坚 姚坚 邢智龙 韩波涛 韩波涛 谭志平 谭志平 邢智龙 赵晓旭 张杰 丁玉忠 赵晓旭 赵龙斌 焦顺顺 陈伟 姚坚 甘敏华 谭志平 赵晓旭 甘敏华 丁玉忠 顾杰夫 姚坚 钱毅 邢智龙 陈磊 丁玉忠 赵晓旭 陈龙 顾杰夫 赵龙斌 姚坚 张杰 卫健 姚坚 风场 Ucuquer 陕西王家湾 陕西红柳沟 安徽宣城 内蒙西乌 河北东杏河 江苏滨海振东淮海 江苏临海 安徽凤阳 大庆绿色草原 湖北江家山 山西盂县 通河岔林河风电场 东海马陵山 山西广灵 河北桐风 宁夏灵武 雪邦山 江苏滨海头罾滨淮 黑龙江夹信山 云南百山 辽宁梨树沟 安徽来安 内蒙古苏右 山东龙岗 安徽巢湖 江苏盱眙 辽宁康平 黑龙江克东 陕西神木 安徽鲁山 龙源东海风电场 宁夏五里坡 江西彭泽 江苏环港 甘肃马岗 台数 5 33 5 23 33 33 64 24 66 33 34 33 21 24 25 44 66 33 73 33 88 33 99 33 24 66 112 33 33 29 33 23 47 22 32 11 平台 2.X 1.X 1.X 2.X 1.X 1.X 2.X/1.X 2.X 1.X 1.X 2.X 1.X 2.X 1.X 2.X 2.X 1.X 1.X 2.X 1.X 1.X 1.X 1.X 1.X 2.X 1.X 1.X/2.X 1.X 1.X 1.X 1.X 2.X 2.X 2.X 4.X 1.X 总得分 29.2 28.3 27.9 26.4 26.2 22.2 21.8 21.6 21.5 21.3 20.4 17.8 17.2 17.2 16.6 16.2 16.1 15.7 15.2 14.9 14.3 13.7 13.1 12.7 12.3 11.1 11 10.8 9.7 9 8.7 5.9 5.6 5.1 3.5 / 综合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MTBT 840 5544 840 3864 5544 5544 10752 4032 5544 5544 5712 5544 3528 4032 4200 3696 1848 5544 3066 1848 3696 1848 2376 1848 4032 1386 1882 1109 1848 1624 1386 1288 658 370 896 故障 次数 0 0 0 0 0 0 1 0 2 1 1 1 1 1 1 2 6 1 4 3 4 3 7 3 1 8 10 5 3 3 4 3 12 10 6 排名 1 1 1 1 1 1 8 1 11 11 10 11 15 17 16 9 23 11 20 23 19 23 21 23 17 29 22 32 23 28 29 31 34 35 33 得分 34 34 34 34 34 34 27 34 24 24 25 24 20 18 19 26 12 24 15 12 16 12 14 12 18 6 13 3 12 7 6 4 1 0 2 TBA 100.00% 99.81% 99.79% 99.75% 99.84% 99.30% 99.84% 99.77% 99.60% 99.63% 99.91% 100.00% 99.46% 100.00% 99.56% 98.05% 99.52% 99.58% 99.27% 99.47% 99.24% 99.12% 99.52% 99.22% 99.42% 99.63% 99.09% 99.46% 98.08% 99.77% 98.85% 97.87% 99.49% 99.20% 97.66% 排名 1 7 8 11 6 24 5 9 14 12 4 2 21 3 16 33 17 15 25 20 26 29 18 27 23 13 30 22 32 10 31 34 19 28 35 得分 34 28 27 24 29 11 30 26 21 23 31 33 14 32 19 2 18 20 10 15 9 6 17 8 12 22 5 13 3 25 4 1 16 7 0 EBA 100.00% 99.65% 99.54% 98.94% 98.86% 97.81% 98.71% 84.97% 99.52% 99.23% 98.52% 96.70% 98.83% 98.54% 98.65% 96.84% 99.63% 94.36% 98.92% 99.35% 98.82% 98.96% 97.95% 98.86% 95.92% 98.84% 97.74% 99.54% 97.29% 96.71% 98.76% 97.71% 97.60% 97.93% 96.17% 排名 1 2 4 10 13 24 18 35 6 8 21 31 15 20 19 29 3 34 11 7 16 9 22 12 33 14 25 5 28 30 17 26 27 23 32 得分 34 33 31 25 22 11 17 0 29 27 14 4 20 15 16 6 32 1 24 28 19 26 13 23 2 21 10 30 7 5 18 9 8 1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型风电场开启“无人值班、无人值
守”运行模式
摘要: 目前,国内新能源场站运营模式多数以大量人员现场值守为主,且场站地处偏僻,生活环境较为艰苦,日常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巡检、维护工作,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下、风险度高、人才流动性大、运营人力成本逐年递增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运营管理模式来解决安全生产的痛点、难点。
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风电企业掀起了一股智慧化的热潮。
智慧型风电场建设的完成,造就风电场“无人值班、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实现。
关键字:风电场;智慧化;无人值班、无人值守
一、风电场“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的概念
无人值班、无人值守风电场采用“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制度,分为机组、风电场、集控中心、公司四个等级制度。
风机级,即具备深度感知、自我认知和优化控制、协同决策等特征的智能风机;场站级,即基于智能电网技术,具有能够对环境即风力、风向及其他环境数据进行实时感知,以及电网的实时状态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优化的能力;集控级,通过对若干风电场群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达到全面统筹、集中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实现智能运维;事业部级,指能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优化,并提供事业部发展层面的指导分析、智慧决策和智慧发展。
公司直接对接集控中心而不跨级对接风电场。
集控中心直接对接风电场。
四级管理关系图
二、风电场“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的发展意义
目前,国内风电发展迅速且大部分风电场地处偏远,气候环境恶劣,人员流
动性大,缺少技术完善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行业中运行检修和安全生产规范、
标准不完善,在生产过程中缺乏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监督手段。
部分风电场为了在
短期内节约人力物力,将设备运行和维护全部外委,导致风电场总维护费用高昂。
由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外委导致很多生产及运维的信息和数据难以完整地反馈
到风电场业主方。
因此,风电场“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具有重要意
义。
风电场实现“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后,以集控中心为服务器的控
制端,风电场为客服端,以自动化智能监控代替人工监控,可以极大程度缩短响
应时间,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通过机组12大部件健康度管理模型100+,实现全
生命周期健康度管理功能,从设备健康度、寿命分析、异常状态等多维度进行评估,提前预判大部件设备运行状况,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动分析故障类别并准确
推送故障排查方案,缩小排查范围,加快故障处理,运维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
进行故障处理,提高风机的可利用率和发电量,为风电场增加收益。
因此,无人
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从发电效益和人力成本都可以为风电场提升经济效益。
三、“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实现的依托
3.1.智能巡检方面
利用无人机开展风机叶片与集电线路巡检工作,通过研发,可实现在任意位
置一键起飞、自动寻找目标、自动规划飞行航线功能,将采集到的高清图像数据
进行拼接,通过后台智能系统生成整体全景视图,准确实现叶片与集电线路缺陷
的自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通过高清红外温度摄像头及室内挂轨机器人实现
场区高压设备全覆盖巡检。
通过实现机组无线网络全覆盖功能,配合机组高清红
外摄像头形成区域全覆盖,实现红外夜视、透雾、强光抑制、车辆识别、声光报
警等功能,通过后台智能分析系统全天候识别风机运行状况以及草原火灾等安全
隐患。
3.2.智能安防方面
升压站智能安防图像识别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
安全帽佩戴识别、陌生人员识别、陌生车辆识别、异常人员自动监测报警等功能。
安防系统在接收到以上报警后可自动弹窗,同时触发外部声光报警,进行图片抓
拍及信息展示,配合远程语音喊话系统,及时制止人为破坏或危险作业,可以有
效提升场站安全防护。
3.3.智能报表方面
遵循“风能协
会”及“中电联”
指标计算体系标准,
通过海量历史数据,
SCADA数据源,完
善基础数据库,实
现关键业绩指标可
视化,通过后台多
维度对指标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在线进行精准分析,并形成评估报告,运
行人员可针对报告预警级别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同时通过实现智能报表功能,
从而有效缓解现场工作压力,提升现场工作效率。
智慧化风场框图
四、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4.1.风电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目前要使无人值班、无人值守更加完善,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和管理的
精细化,从远程指导故障处理,到现场工作的计划、分配、指导、监督、汇报、分
析各个环节,需全部实现远程与现场的全数字化协同,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
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风电场需进一步将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的
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安全、稳定、高效、规范的风电远程监控、管理等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现风电场生产运行数字化、生产数据集中化、生产管理标
准化,为现场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提供强大的管理和技术支持:
(1)实现设备远程控制。
在设备制造商开放控制接口的前提下,集控中心需提
供安全、有效的设备远程控制功能。
同时与之配套出台相关的管理措施保障设备
安全稳定地运行。
(2)具有故障远程警示与分析等能力。
现场无人值守时,运维人员到现场处理
的时间会增加,会对设备运行和发电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集控中心必须具备
良好的故障报警与分析能力,及时发现机组运行异常并及时解决。
4.2.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规则制度
管理方面应完善现有的风电制度,补充“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
做到有章可循。
现有风电场员工思维停留在传统风电场的模式,工作方式无法转变,反而导致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
掌握各种新型技术,紧跟技术发展和变化,并提高员工自身专业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型风电场已开启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但智慧型风
场建设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供电企业、风电经营者、风机制造厂家及软件开发商
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运行模式是风电场未来发展趋势,这种运行模式对国内风电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