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必备基础-缝合的方式和方法
手术学十种缝合方法

手术学十种缝合方法
手术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其中缝合技术更是手术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在手术中,缝合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缝合方法,根据患者的伤口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以下是手术学中常用的十种缝合方法:
1.简单缝合法:这是最常用的缝合方法之一,适用于较小的伤口,使用单根缝线进行缝合。
2.连续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直线的伤口,使用连续缝线沿着伤口线进行缝合。
3.间断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的伤口,使用间断缝线沿着伤口线进行缝合。
4.锁链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伤口,使用交叉的缝线进行缝合,可以使缝线更加牢固。
5.掠过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深的伤口,使用弯曲的缝线穿过伤口,从而使缝线更紧密。
6.切端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中需要切除组织的情况,使用切断的缝线将组织缝合在一起。
7.袖口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中需要缝合管道或器官的情况,使用袖状的缝线将器官缝合在一起。
8.翻转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中需要缝合内脏器官的情况,使用翻转的缝线将内脏器官缝合在一起。
9.逆行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中需要缝合管道或器官的情况,使用逆行的缝线将管道或器官缝合在一起。
10.钻孔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手术中需要缝合骨骼或硬组织的情况,使用钻孔的缝线将骨骼或硬组织缝合在一起。
总之,手术学中的缝合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种类的缝合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伤口情况,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缝合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外科基础--缝合法

外科缝合法(6类10种缝合法)
(一)外科缝合法
1、单纯间断缝合法
①一针一线缝合
用于缝合皮肤、筋膜、皮下组织、胃肠道。
②8字缝合:分为外8字字字字、内8字;两针交叉的间断缝合,适用于腱膜、肌腱和张力较大的组织及创面上较大出血点的缝合止血。
2、单纯连续缝合法
①单纯连续缝合:缝线顺着伤口连续缝合,用于腹膜、大的裂口缝合
②连续锁边缝合:连续缝合过程中每缝合一针均将线绕过针尖部的缝合,呈锁边拉紧。
用于胃肠吻合、甲状腺切除后伤缘缝合,起对合及止血作用。
3、间断外翻缝合:缝合后使创缘外翻,用于皮肤、血管、输尿管吻合
①横褥式缝合
②直褥式缝合
4、连续外翻缝合:用于血管吻合。
5、间断内翻缝合:缝合后创缘呈内翻对合。
6、连续内翻缝合:从一切缘外面选针,同侧内面出针,越至对侧从外面进针,内面出针;一般用于胃肠吻合
①连续内翻
②荷包缝合(二)图解操作⑴、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⑵、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⑶、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
骤。
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⑸、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手术学十种缝合方法

手术学十种缝合方法手术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中缝合技术更是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在手术中,缝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下面将介绍手术学中常用的十种缝合方法。
1.简单缝合法:这是最基本的缝合方法,适用于切口较小、皮肤张力较小的情况。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皮肤两侧,然后交替穿过皮肤,最后打结。
2.连续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切口较长、皮肤张力较大的情况。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皮肤两侧,然后沿着切口一侧连续缝合,最后打结。
3.间断缝合法:这种方法与连续缝合法类似,但是缝合时需要在切口两侧交替缝合,形成间断的缝合线。
4.锁骨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锁骨骨折等情况。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皮肤两侧,然后在锁骨上交叉缝合,最后打结。
5.蝴蝶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面部切口。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皮肤两侧,然后在切口中央交叉缝合,最后打结。
6.逆行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切口较深的情况。
缝合时需要将针从皮肤下方穿过,然后从皮肤上方穿回来,最后打结。
7.内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内脏手术。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内脏组织,然后交替穿过组织,最后打结。
8.外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皮肤切口。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皮肤两侧,然后交替穿过皮肤,最后打结。
9.深层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深部组织缝合。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深部组织,然后交替穿过组织,最后打结。
10.皮下缝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皮下组织缝合。
缝合时需要将针穿过皮下组织,然后交替穿过组织,最后打结。
以上是手术学中常用的十种缝合方法,医生在手术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同时,医生在缝合时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外科手术的缝合方法

外科手术的缝合方法
外科手术的缝合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手工缝合:医生使用手术针和缝线进行缝合,将切口或伤口的边缘对齐并逐一穿刺缝合。
2. 缝合钩:医生使用缝合钩将切口或伤口的边缘拉拢并缝合。
3. 缝合器:医生使用专门的机械缝合器进行快速缝合,这种方法常用于较长的切口,如手术切口或胸腹切口。
4. 生物胶:医生使用生物胶进行缝合,这种方法常用于较小的伤口或切口,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
5. 胶带缝合:医生使用医用胶带将切口或伤口的边缘黏合在一起,这种方法适用于较浅的切口或伤口。
6. 吸收性缝线:医生使用吸收性缝线进行缝合,这种缝线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吸收,无需取出,适用于较浅的伤口或切口。
以上是常见的外科手术缝合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外科缝合基本方法

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⑴、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⑵、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⑶、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⑷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⑸、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内翻缝合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
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⑴、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 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4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⑵、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何尔斯得(Halste d)缝合法,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⑶、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Cushin g)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⑷、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康乃尔(Connel 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法⑸、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
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⑹、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半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下角包埋)3、外翻缝合外翻缝合法:使创缘外翻,被缝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内面保持光滑,如血管的缝合或吻合。
外科基本功,简单易懂的十种缝合方式

外科基本功,简单易懂的十种缝合方式一、单纯缝合1.单纯间断缝合注意要点:1)进针要垂直,即针与创面切口平面垂直,可以轻提起切口2)针距1cm 边距0.5cm3)收线时,两手用力均匀4)一般要求全层穿透,特殊的时候可以选择非全层,如。
浆肌层缝合优点:操作简单迅速;缝合时可根据不同创缘的情况调整缝线的张力,对创缘的血液循环影响较小;术后个别缝线断裂不影响其他缝线;在创口感染时可灵活拆线排液。
缺点:缝合时间较长,缝线耗费较多;可能组织对合不齐。
2.单纯连续缝合注意要点:1)总是同一侧进针,同一侧出针,打结时,记得留回头线就行了2)记得让助手收线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3.”8“字缝合内八字缝合外八字缝合注意要点:1)多用于肌肉等一般对张力要求不高的组织缝合,缝合肌肉时,注意收线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所伤肌肉2)其他同单纯间断缝合优点:较牢靠,不易滑脱,操作迅速。
缺点:操作繁琐。
4.锁边缝合注意要点:1)同一侧进针,同一侧出针,与单纯连续缝合不同的是,出针的时候,要从上一针的内侧,穿出来2)记得让助手收线3)这个不用留回头线,要与双线打结4)其他同单纯间断缝合二、内翻缝合1.垂直内翻缝合注意要点:1)收线要有一定的力度,这样才有效果2)一般用于缝合肠管,等对创面外面要求高的切口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2.平行内翻缝合注意要点:1)记得让助手收线2)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三、外翻缝合1.垂直外翻(褥式)缝合注意要点:1)注意1.4和2.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调整1.2之间深度比3.4要厚2)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2.平行外翻(褥式)缝合注意要点:1)最后打结可以把回头线留在8号位置,打结2)记得让助手收线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优点:具有较强的抗张力强度,对创缘的血液供应影响较小。
缺点:缝合较费时和费线。
四、荷包缝合注意要点:1)浆肌层缝合,不能全层缝合2)一边收线,一边将断端向里面送3)其他要点同单纯间断缝合(完)。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

十种外科基本缝合方式详解外科缝合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缝合手术切口和创面,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十种常见的外科基本缝合方式的详细解释:1.简单缝合(Simple suture)简单缝合是最基本的缝合方式,适用于切口较小、创面清洁、无张力的情况。
使用缝线从伤口的一侧穿过另一侧,再穿回起始点,形成一条直线或弧线的缝合线。
简单缝合对于切口边缘对齐、创面清洁和结构简单的伤口是有效的。
2.细胞缝合(Subcuticular suture)细胞缝合是一种隐藏式缝合方式,适用于浅表组织切口的缝合。
使用可吸收缝线,将其置于皮下浅表组织的切缘内部,穿梭于伤口的全长,然后将缝线系紧。
细胞缝合减少了对皮肤的损伤,减轻了疤痕形成的风险。
3.深层缝合(Deep sutures)深层缝合是用于缝合切口或创伤深层组织的一种方式。
将缝线穿过伤口的深层组织,以加强创面的结构,促进伤口愈合。
深层缝合常用于修复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
4.连续缝合(Continuous suture)连续缝合是一种持续缝合方式,通过将一条缝线连续地穿过伤口的一侧并穿过另一侧,然后反复交替进行,形成多个缝合点。
连续缝合相对快捷,适用于创面清洁、无张力的情况。
5.间断缝合(Interrupted suture)间断缝合是一种非连续性的缝合方式,通过在创面的不同点上进行多次缝合,形成多个独立的缝合点。
间断缝合适用于较长的切口或有张力的伤口,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支持。
6.螺旋缝合(Mattress suture)螺旋缝合是一种通过在伤口两侧交替穿刺和拉紧缝线的方式进行缝合的方法。
螺旋缝合适用于修复皮肤较大的创面,可以提供良好的创面边缘对齐和张力分布。
7.蕾丝缝合(Lace suture)蕾丝缝合是一种通过在伤口两侧交替穿刺缝线的方式进行缝合的方法。
蕾丝缝合适用于修复皮肤边缘较远的创面,可以提供更好的边缘对齐和张力分布。
8.内层缝合(Layered sutures)内层缝合是一种逐层地缝合伤口深层组织的方法。
手术学十种缝合方法

手术学十种缝合方法
1. 简易缝合法:医生使用单线穿刺法缝合创口
2. 接近边缘缝合法:医生采用保持皮瓣边缘重叠,并以单线或双线进行皮下、皮肤缝合
3. 间断缝合法:医生在创口的一边穿过皮肤并穿过皮肤下脂肪层,然后穿回皮肤,重复此过程缝合创口
4. 连续缝合法:医生使用单线或双线沿着创口边缘缝合创口
5. 钩针缝合法:医生使用特殊的钩针将线穿过皮肤,并在另一边钩住线,形成循环,再用单线绑紧钩环以缝合创口
6. 外引线缝合法:在创口的一端使用轻柔的线吊起皮肤,将另一端的线穿入皮肤下,并绑紧,缝合创口
7. 逆向缝合法:医生在朝向中心缝合线的一侧开始缝合,然后通过穿插的具体手法将线置于凹陷处,从而使缝合线与皮肤表面保持平齐
8. 内阴影缝合法:医生将线置于直接子皮层与真皮层之间,然后缝合创口,使皮肤尽可能地平滑
9. 外阴影缝合法:医生使用对称的子皮层缝合法,将缝线置于子皮层与真皮层之间,再沿创口缝合以尽可能使皮肤平滑
10. 自缝合法:采用特殊的无缝缝合技术,使用医学胶水,通过数十秒钟的紫外线照射,使伤口自动黏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必备基础-缝合的方式和方法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步骤
(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2 缝合的基本原则
(1)、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
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
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这样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至于发生泄漏。
(2)、注意缝合处的张力。
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不良。
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3)、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
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的伤口在清创和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的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的无损伤针线。
缝合的分类及常用的缝合方法介绍缝合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组织的对合关系分为单纯缝合、外翻缝合、内翻缝合三类;每一类中又按缝合时缝线的连续与否分为间断和连续缝合两种;按缝线与缝合时组织间的位置关系分为水平缝合、垂直缝合;有时则将上述几种情况结合取名。
按缝合时的形态分为荷包缝合、半荷包缝合、U字缝合、8字缝合、T字缝合、Y形缝合等。
另外还有用于特别目的所做的缝合,如减张缝合、皮内缝合、缝合止血等。
3 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缝合法
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2)、连续缝合法
连续缝合法
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3)、连续锁边缝合法
连续锁边缝合法
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4)、8字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5)、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内翻缝合法
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外面保持平滑。
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何尔斯得(Halsted)缝合法,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又称库兴氏(Cushing)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4)、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康乃尔(Connells)缝合法,如胃肠道全层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全层内翻缝合法
(5)、荷包缝合法:在组织表面以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时将中心内翻包埋,表面光滑,有利于愈合。
常用于胃肠道小切口或针眼的关闭、阑尾残端的包埋、造瘘管在器官的固定等。
荷包缝合
(6)、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半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下角包埋)
外翻缝合法
使创缘外翻,被缝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内面保持光滑,如血管的缝合或吻合。
(1)、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如松弛皮肤的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如皮肤缝合。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多用于血管壁吻合 [1] 。
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减张缝合法
对于缝合处组织张力大,全身情况较差时,为防止切口裂开可采用此法,主要用于腹壁切口的减张。
缝合线选用较粗的丝线或不锈钢丝,在距离创缘2-2.5cm处进针,经过腹直肌后鞘与腹膜之间均由腹内向皮外出针,以保层次的准确性,亦可避免损伤脏器。
缝合间距离3-4cm,所缝合的腹直肌鞘或筋膜应较皮肤稍宽。
使其承受更多的切口张力,结扎前将缝线穿过一段橡皮管或纱布做的枕垫,以防皮肤被
割裂,结扎时切勿过紧,以免影响血运。
减张缝合法
皮内缝合法
可分为皮内间断及皮内连续缝合两种,皮内缝合应用眼科小三角针、小持针钳及0号丝线。
缝合要领:从切口的一端进针,然后交替经过两侧切口边缘的皮内穿过,一直缝到切口的另一端穿出,最后抽紧,两端可作蝴蝶结或纱布小球垫。
常用于外露皮肤切口的缝合,如颈部甲状腺手术切口。
其缝合的好坏与皮下组织缝合的密度、层次对合有关。
如切口张力大,皮下缝合对拢欠佳,不应采用此法。
此法缝合的优点是对合好,拆线早,愈合疤痕小,美观。
皮内连续缝合
皮内间断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除缝合法外,尚有其他的一些闭合创口的方法,如吻合器,封闭器,医用粘胶,皮肤拉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