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机制探析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机制探析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机制探析中国国家公园是指经过国家批准,按照一定的保护管理规定,具有一定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山水风光、生物资源、自然生态、地质地貌等作为景观特色的自然保护地区。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和对自然资源的珍视,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机制探析,可以从建设背景、管理机制、保护模式、经济运作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设背景二、管理机制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行政主管部门、保护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规范。

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国家公园的建设目标,确定国家公园的保护范围和管理区划,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和管理权限。

保护管理机构需设立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员,加强对国家公园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保证国家公园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的持续保护。

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应出台专门的法规和政策,保障国家公园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机制,加强国家公园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三、保护模式中国国家公园的保护模式主要是以生态保护为主,兼顾自然景观和文化传承。

生态保护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中华濒危物种和特有物种的保护,对野生动植物的迁徙通道和生境进行保护,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性。

还需要合理调控游客数量,避免人为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自然景观和文化传承方面需要挖掘和传承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加强对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的保护,推广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经济运作中国国家公园在经济运作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经济运作主要包括保护投入和经济回报两方面。

保护投入方面需要向国家公园注入一定的资金进行保护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保护管理费用、生态补偿费用等。

还需要加大对国家公园的科研和技术支持,推动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回报方面需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绿色能源等方式进行经济回报,增加国家公园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中国国家公园系列规划体系研究_严国泰 (1)

中国国家公园系列规划体系研究_严国泰 (1)

中国国家公园系列规划体系研究Study on Planning System of National Park Series of China摘 要:中国国家公园系列在近30多年的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各专类公园规划规范。

由于规划体系不健全仅停留在总体规划层面而难以指导国家公园系列的整体发展。

中国的国家公园系列可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类型归类规划规范,形成为自然型、文化型和文化景观型国家公园3种类型的规划规范,并通过设定省域国家公园体系规划、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国家公园项目规划、国家公园近期与年度执行计划4个层次的规划以及完善规划管理制度,通过科学规划与制度管理走一条中国国家公园发展之路。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国家公园系列;归类规划规范;设定规划层次;规划体系研究文章编号:1000-6664(2015)02-0015-04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1-12; 修回日期:2015-01-15Abstract: China national park series in nearly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formed the theme park planning regulations. It's difficult to guid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ies by the unsound planning system which just remains at the level of the master plan. According to UNESCO's world heritage type, the planning regulations of China national park ser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 planning regulations, i.e., natural, cul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ype China national park planning regulations. And by setting the provincial national park system planning, national park master plan, national park project planning, the short term and the annual implementation plan of four levels of planning, and improv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system management take a Chinese national park development road.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tional park series; classifying planning regulations; setting planning levels; planning system research世界国家公园源起于19世纪的美国,1872年美国黄石公园的建立,为世界各国人民永继享用优秀的自然景观资源奠定了实践性的基础。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综述
(六)营销方式人性化 在市场经济下,品牌形象和口碑是拓展市场的关键。合理推 行人性化促销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促销策略,建立品牌形象。比 如实行价格阶梯式优惠政策,两人出行第三人半价;拥有教师证 可以打八折等等。再比如,在旅游线路中推行人性化项目,满足 老人年需求和特殊爱好,喜欢茶叶的就安排茶叶观摩,喜欢戏曲 的就安全去欣赏当地时下最流行的戏曲节目等。 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群的消费和生活 必然市场关注。积极持开展老年旅游宣传和推广,培养品牌口碑和 形象,大力发展老年旅游市场,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和提供生活品 质,也有助于促进旅游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1.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2.湖北大学商学院)
(上接第53页) 和新传媒等,积极营造老年旅游的良好宣传氛围。注重宣传老年 旅游的价值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对重点老年游游项目,如社区老 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情老年游等作积极推广,树立大众对老年旅游的正确认 识,打造老年旅游品牌。
(四)推出个性化营销策略 长期且稳定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关键在于改变传统营销 模式,为老年人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作为特殊的人群,老年人 出游,作为旅游行业、旅行社、相关餐饮、住宿企业等需要考量 更多。从消费需求来看,老年人缺乏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也不存 在过度消费的观念,为此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精准定位 老年人在旅游过程的定位,推出大众老年人旅游产品和个性化老 年人旅游产品。前者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但对旅游品质有着一 定的期待和要求的人群;后者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且追求更高品 质旅游体验的人群,在充足的时间下,享受旅游、购物和休闲的 乐趣,这部分人群主要有退休教师、企业管理层、政府人员、文 化工作者等。 (五)整合营销手段,深化淡季出游理念 现代营销学提倡个性化营销,对于整个旅游行业,受到市场 需求的影响,有着淡季和旺季之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经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国家公园的设立规范一般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设立规范因国家而异。

一般来说,国家公园的设立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国家公园的定义。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设立的,以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目的的公共土地。

二、国家公园的功能。

国家公园的功能包括保护特定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湿地、湖泊、山脉、河流等,以及保护特定的生物群落,如野生动物、植物等;研究自然资源,探索自然规律;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现实需求,如旅游、教育、娱乐等。

三、国家公园的设立条件。

国家公园的设立条件包括: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自然价值;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管理条件,如具备足够的物质条件,具有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如社会上对设立国家公园的共识较强。

四、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

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应包括:设立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制定国家公园的管理规定;建立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实施国家公园的管理措施;组织国家公园的管理考核。

国家公园机构设置

国家公园机构设置

国家公园机构设置国家公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美国,随着其它国家的陆续设立,国家公园逐渐成为了全球自然保护的一个重要形式。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一般由政府的自然保护管理机构承担,例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局等。

国家公园机构的职责包括各种公园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游客服务、公共教育等方面。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国家公园的界定和划分、资源管理和保护、游客接待和服务、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因此,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便在国家公园的管理和发展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对于国家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各个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中,应该体现出对国家公园的重视和对其未来发展的规划。

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公园的资源得到合理的管理和保护,保证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还应该保证公园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在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公园的资源分布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以便制定出合理的资源管理政策。

这样才能保证公园的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应该保证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国家公园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保护地,也是公众的重要休闲和文化场所。

因此,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应该保证公众对公园的参与和监督,以便满足公众的需求,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还应该保证公园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象征,也是国家的一种发展资源。

因此,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应该保证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是科学的、合理的,以便保护公园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应该体现出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公平性。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国家的公共资源。

因此,国家公园机构的设置需要充分体现出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公平性,以便保证公园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管理。

国家公园创建标准

国家公园创建标准

国家公园创建标准
国家公园的创建标准是确保其能够达到既定的保护、教育、休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下是国家公园创建的一些关键标准:
一、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候选地区应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包括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或者包含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二、自然和文化属性:
该地区应包含值得长期保护的自然景观或显著的文化特征,如古老的遗址或土著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三、管理框架:
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架构和规划,以确保该区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这通常涉及多个级别的政府机构合作以及与当地社区的合作。

四、法规保障:
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来支持国家公园的创建和管理,包括土地征用、资源开发限制和保护措施。

五、科学依据:
国家公园的选定应基于彻底的科学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估,以确定其
设立的适宜性和必要性。

六、公众参与:
在国家公园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应鼓励公众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和妥善考虑。

七、教育和游憩功能:
国家公园应提供教育资源和解说服务,同时提供适当的游憩设施,使公众能够体验自然并了解其重要性。

八、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应通过合理的游客管理和资源利用,实现生态旅游和其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的创建标准旨在确保这些区域能够以其生态和文化价值为公众所享用,同时为未来的代际保留下来。

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破坏的加剧,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

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成为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围绕国家公园体制的总体方案展开讨论,旨在提出可行的管理模式,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鼓励可持续发展。

二、背景国家公园是指依法保护和管理自然生态系统和其内包含的自然遗产资源、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定地域,以及为公众提供生态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和休闲旅游等服务的特定区域。

自然保护地是国家公园体制的前身,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试点设立自然保护地,然而大多数自然保护地长期面临着碎片化管理、缺乏经费和人力资源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保护作用。

国家公园体制的提出,旨在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保护区域,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三、总体目标1.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制,强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2.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3.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四、主要任务1.修订完善国家公园管理条例,明确公园的权限、职责和管理机构的设置;2.制定公园划定和管理要点,明确公园的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合理利用区的范围;3.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推动保护区内的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工作;4.加强公园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保护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5.加大公园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游客接待和服务能力;6.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促进公园保护区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五、核心措施1.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的监管机构,明确公园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公园的整体规划和管理;2.加强公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开展生态修复等工作,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品质;3.制定公园的保护规范和管理标准,加强对公园内各类活动的监管和控制,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加强公园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5.加大对公园保护区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6.推动公园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

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

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

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加剧,各国都在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力度。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中国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也一直在不断加大力度。

国家公园作为生态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环保措施。

中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制度,作为国家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国家公园的概念与特点、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经验与对策等角度进行剖析,希望能够为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国家公园的概念与特点国家公园是一种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保护区,是国家级别的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保护和维护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和管理,实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资源利用的综合管理。

国家公园的主要特点包括:1. 自然区域性:国家公园的核心是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公共利益性:国家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是对全社会的环境责任。

3. 生态旅游性:国家公园可以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自然生态,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4. 可持续性: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三、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现状与问题1. 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现状中国对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尚处在初级阶段,虽然国家对于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国家公园的跨部门性、多功能性、复杂性等特点,导致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缺乏归口化和专门化。

目前,国家公园的管理部门涉及多个部门,存在管理权责不清、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其次,国家公园的保护机制不够健全。

一方面,国家公园的保护范围和力度不够,仍存在一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了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水平的提高,自然旅游热促使自然遗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管理成为我国社会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所必须高度重视的前沿命题。

一方面中国遗产地面积不断扩大,建立了遗产地体系,另一方面却存在管理薄弱、经验缺失、标准不一、经费短缺、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等问题。

构建先进的自然保护理念,创新科学有效的中国自然遗产管理模式,是当前中国遗产资源管理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以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为题,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管理理论、重复博弈理论、协同演化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取文献研究、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国遗产地建设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的宗旨内涵以及设置标准。

首先,针对我国现行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多重目标、多重管理、企业化经营等问题,采取专家和公众问卷调查的方式,论证中国设置国家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研究认为建立国家公园是国家遗产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乃可持续发展之必要、规范管理之必要、消除制度弊端之必要、绿色旅游之必要、生态保护事业及国际交流合作之必要。

其次,提出保护优先的效益协同假设,构建了保护优先效益协同的国家公园管理理论模型,并选取国外代表性组织和国家的国家公园以及中国现行各类国家级遗产地,进行概念、设置宗旨和评价标准的分析对比,提取主要评价因素,吸纳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要素,设计中国国家公园设置标准的指标模型和指标体系。

第三,以福建泰宁世界遗产地为实证地,进一步证实了现行自然遗产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缺陷及其自然破坏风险,验证了本研究所提出设置标准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提出设置中国国家公园的初步构想。

研究表明,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并必须加快建立的有效管理模式,该模式能够解决现行遗产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所设计的设置标准可行适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实践的实用价值、决策参考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