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从心的意思解释

合集下载

力不从心的意思_力不从心的成语解释

力不从心的意思_力不从心的成语解释

力不从心
成语解释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南北自在地。” 成语繁体力不従心 成语简拼LBCX 成语注音ㄌ一ˋ ㄅㄨˋ ㄘㄨㄥˊ ㄒ一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力不从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析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都可表示没有力量或力量不够。但力不从心偏重指虽然心里想做;可力量不够;“无能为力”没有心里想做这层 意思。 近义词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反义词得心应手、力所能及 成语例子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xx同志trength not equal to the will 日语翻译力及ばず 俄语翻译есть желáние,да сил нет 其他翻译<德>beim besten Willen nicht tun kǒnnen<法>malgré sa bonne vollonté,ne pouvoir accomplir ce qu'on voudrait 成语谜语怒误作努 成语歇后语一个蚂蚁搬泰山 成语故事出处:《后汉书 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释义:比喻力量不够,无法实现愿望。故事:东汉时,班超受明帝派遣, 率领几十个人现使⻄域,屡建奇功。然而,班超在古⻄域经过了27个年头,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思家心切,于是就写了封信,叫他的儿子 捎至汉朝,请求和帝刘肇把他调回。此信未⻅反应。他的妹妹班昭又上书皇帝,申明哥哥的意思。 信中有这样的几句话:“班超和他同 去⻄域的人中,年龄最大,现在已过花甲之年,体弱多病,头发已白,两手不遂,耳朵不灵,眼睛不亮,扶着手杖才能走路……如果有淬不 及防的暴乱事件发生,班超的气力,不能顺从心里的意愿了,这样,对上会损害国家的⻓治之功,对下会毁坏忠臣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实 在令人痛心呀!” 和帝刘肇被深深地感动了,⻢上传旨调班超回汉。班超回到洛阳不到一个月,就因胸胁病加重而支世,终年71岁。

近义词成语及解释100个

近义词成语及解释100个

近义词成语及解释100个以下是一篇包含100个近义词成语及解释的文章:1.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业,一无所有。

2.草木皆兵:过度紧张,疑神疑鬼。

3.措手不及:来不及准备。

4.黔驴技穷:没有更高的手段。

5.金玉满堂:财富丰厚,名声大噪。

6.举一反三:从一个判断或观点推导出其他相似的判断或观点。

7.力不从心:力量不够,无法做到。

8.三思而后行:深思熟虑之后再采取行动。

9.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10.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11.情同手足:情感如同兄弟般亲密。

12.抱头鼠窜:因害怕或受到惩罚而匆忙逃跑。

13.权宜之计:根据实际情况临时采取的方法。

14.略有所闻:对某个事务有一些了解。

15.投机取巧: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成功。

16.一干二净:彻底地,完全地。

17.借题发挥:借势发展,别有用心。

18.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

19.脚踏实地:踏实努力,不急功近利。

20.眼高手低:要求高,但实际能力不足。

21.顺其自然: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去做。

22.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追求立即的成功。

23.水火不容:彼此之间关系恶劣,无法相容。

24.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毫不动摇。

25.忍辱负重:忍受耻辱和重担而不动摇。

26.闻风丧胆:听到风声就吓得失去勇气。

27.心猿意马:内心不定,犹豫不决。

28.形影不离:形容关系极为密切、紧密。

29.大刀阔斧:采取大胆、彻底的手段。

30.目瞪口呆:因为惊愕而呆若木鸡,无言以对。

31.骨瘦如柴:形容非常瘦弱,憔悴病态。

32.清心寡欲:追求简朴,没有贪心。

33.百花齐放:以鼓励多样性,鼓励各种意见。

34.不可抗拒:无法抵挡,不可避免。

35.天花乱坠:形容能言善辩,夸夸其谈。

36.万紫千红:形容色彩鲜艳,丰富多样。

37.薄暮冥想:黄昏时思考,反思。

38.呕心沥血:形容极为努力,付出巨大代价。

39.礼尚往来:以礼相待,回报对方的好意。

40.狗拿耗子:形容自找麻烦,无意义的事情。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画)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画)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二画)1、九世之仇( 齐襄xiāng公* 春秋)【解释】多用以指久远的深仇。

原本指国仇等意义重大的仇恨,不适用于一般的私人恩怨。

【典故】春秋时期,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夷王三年,齐侯因此被周夷王活活烹杀。

齐人哀之,谥为哀公。

自哀公开始,传九世到齐襄公姜诸儿,齐襄公出兵灭纪国,为齐哀公报仇。

齐襄公是齐桓公的兄长。

春秋三传对此事曾有争议,因为当时的风俗是,家仇只论五世。

公羊传认为国仇不受世代限制,左传反对。

后来,汉武帝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遂坚决北伐匈奴。

因为汉高祖曾有“白登之围”被迫贡献金帛女子的耻辱;吕后也遭遇过匈奴致书之辱;文景两代,也都不断遭受匈奴入侵,所以,汉武帝决心复仇,解决边患。

2、力不从心( 班超* 汉代)【解释】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

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典故】东汉时,班超受明帝派遣,率领几十个人出使西域,屡建奇功。

然而,班超在古西域经过了27个年头,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思家心切,于是就写了封信,叫他的儿子捎至汉朝,请求和帝刘肇把他调回。

此信未见反应。

他的妹妹班昭又上书皇帝,申明哥哥的意思。

信中有这样的几句话:“班超和他同去西域的人中,年龄最大,现在已过花甲之年,体弱多病,头发已白,两手不遂,耳朵不灵,眼睛不亮,扶着手杖才能走路……如果有猝不及防的暴乱事件发生,班超的气力,不能顺从心里的意愿了,这样,对上会损害国家的长治之功,对下会毁坏忠臣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实在令人痛心呀!”和帝刘肇被深深地感动了,马上传旨调班超回汉。

班超回到洛阳不到一个月,就因胸胁病加重而辞世,终年71岁。

3、七步之才( 曹植* 三国)【解释】有七步成诗才能。

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典故】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

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4、七擒七纵( 诸葛亮* 三国)【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关于辛劳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关于辛劳的成语及解释100个

关于辛劳的成语及解释100个1. 苦心孤诣:形容为了达成目标而付出的辛勤努力。

指无论在心思上、行动上都费尽心机,百折不挠地去做。

2. 心力交瘁:心思和体力都达到了极度的疲惫,形容辛勤劳动或操心过度。

3. 殚精竭虑:用尽心思和精力,形容人过度劳累。

4. 勤劳苦干:形容人勤奋努力、不辞辛苦地工作。

5. 默默无闻:在默默的辛勤努力中默默无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同。

6. 辛辛苦苦:形容从事辛苦的劳动或经历辛苦的过程。

7. 辛勤劳动:勤勉劳作、兢兢业业地工作。

8. 吃苦耐劳:能够忍受艰辛困苦,勤奋努力。

9. 苦尽甘来:经历了苦难之后,最终获得了幸福和成功。

10. 用心良苦:形容付出了很多心思和智慧。

11. 艰苦创业:形容创业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艰辛。

12. 辛苦劳作:辛辛苦苦地工作。

13.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努力。

14. 任劳任怨:无论遇到什么工作,都能够勇于承担,不抱怨。

15. 辛辛苦苦:形容辛勤劳动或操心辛苦。

16. 马不停蹄:形容勤劳不辍,一刻也不停歇。

17. 磨砺以求:通过不断磨砺和努力去寻求更好的结果。

18. 劳苦功高:苦尽甘来,辛勤努力所得到的成就非常高。

19. 持之以恒:持续地努力和坚持。

20. 勤能补拙:通过勤奋努力,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21. 努力奋斗:不断付出努力并追求进步。

22. 百折不挠:形容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

23. 千辛万苦:形容经历了很多辛苦和困难。

24. 操之过急:过分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持久性。

25. 只争朝夕:争分夺秒,抓住每个机会去奋斗。

26. 苦心钻研:付出大量心思和时间去钻研某一事物。

27. 日夜兼程:形容不分昼夜地辛勤努力。

28. 辛勤耕耘:形容勤奋努力地工作。

29. 心无旁骛:心思全面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没有其他杂念。

30. 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力求做到最好。

31.集腋成裘:通过个人的努力合作,最终达到目标。

32.艰难困苦:遇到困难和苦难。

33. 千方百计:费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

力不从心的意思和解释

力不从心的意思和解释

力不从心的意思和解释摘要:1.力不从心的含义2.力不从心的解释3.力不从心的来源和背景4.力不从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5.力不从心的实际应用和例句正文:力不从心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感到无能为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成语。

1.力不从心的含义力不从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简单来说,就是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实际能做的事情却很少,导致心里感到很无奈。

2.力不从心的解释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心之所能,力之所能,莫不为之,而力不从心。

”这里的意思是,心里想做的事情,力量能够达到的事情,都会去努力做,但是有时候力量就是达不到心里期望的目标。

3.力不从心的来源和背景力不从心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是一部古代的历史文献。

这部书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部史书,记载了鲁国从公元前722 年到公元前468 年的历史。

成语“力不从心”就是从这个时期的文献中提炼出来的。

4.力不从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无能为力、力所不及、心有余而力不足反义词:得心应手、力所能及、称心如意5.力不从心的实际应用和例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力不从心的情况。

例如,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但是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这时候就可以用“力不从心”来形容自己的困境。

总之,力不从心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些事情时,感到无能为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100个成语解释及误用

100个成语解释及误用

100个成语解释及误用1. 鸡飞蛋打:形容纷乱无序的场面或事情。

误用:我们的比赛场面鸡飞蛋打。

2. 如雷贯耳:形容名声大,传得很远。

误用:这个小说作者的作品如雷贯耳。

3.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险,稍有差池就会出大问题。

误用:虽然我们面临千钧一发的情况,但我相信我们能够度过难关。

4. 跳梁小丑:比喻卑微而狂妄自大的人。

误用:他在会议上表现得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

5. 力不从心:表示能力达不到心愿。

误用:尽管他才华出众,但他的力不从心。

6. 高山流水:形容友谊深厚,相互欣赏。

误用:他们之间有一种高山流水的友谊。

7. 叶公好龙:比喻假装欣赏或赞美某种事物。

误用:我看你觉得很好笑,你一定是叶公好龙。

8. 沧海一粟:比喻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误用:对于我们整个团队的成果而言,这只是沧海一粟。

9. 四海之内皆兄弟:指人类应该互相友爱。

误用: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应该保持友好关系。

10. 狐假虎威:比喻仗势欺人。

误用:他经常狐假虎威,威胁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11. 百闻不如一见:比喻亲眼看到比听到的可信、有力。

误用:我对这个地方听说很多次了,但百闻不如一见。

12. 马到成功:比喻事情非常顺利,很快取得成功。

误用:他做事始终马到成功,令人佩服。

13. 锦上添花:比喻本来已经很好了,却再添上更好的事物。

误用:他送给女友的礼物就像是锦上添花。

14. 青梅竹马:形容小时候就相识、相知的朋友。

误用:他们是青梅竹马,感情非常深厚。

15. 自相矛盾:说话或行动前后矛盾,不一致。

误用:他的论点自相矛盾,毫无道理可寻。

16.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事情真相被揭示。

误用:经过调查,真相如水落石出。

17. 喜忧参半:指有欢乐也有忧伤,两种情绪混杂在一起。

误用:他特别喜忧参半,因为他考试通过了,但没获得第一名。

18. 不可救药:形容情况已经无法挽回。

误用:他的病情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19.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不费力气地得到结果。

误用:我们不能一直守株待兔,要主动去争取。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四字成语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长词语,其表达力强,意境深远。

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四字成语及其解释。

1.安居乐业:指人们生活安定,事业有成,心情愉快。

2.昂首挺胸:形容人自信、傲慢的态度。

3.奔走相告:形容人们忙于奔波传递消息。

4.畅所欲言:形容人可以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5.赤手空拳:指没有任何准备或武器。

6.大权独揽:指一个人独自拥有权力,不与他人分享。

7.得过且过:指遇到困难时,只顾眼前,不思未来。

8.敷衍塞责:指应付了事,敷衍了事情。

9.拱手相让:指彼此争夺某一个职位或权力时,其中一方主动放弃,让给对方。

10.怀璧其罪:比喻人对珍贵的东西心怀犯罪的念头。

11.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强壮、威武的样子。

12.见风使舵:形容人变化无定,随波逐流。

13.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平等相敬。

14.慷慨解囊:指有钱人慷慨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15.力不从心:形容力量不够,做不到想要做的事情。

16.面黄肌瘦:形容人面色苍白,皮肤干瘪。

17.取长补短: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

18.千篇一律: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没有变化,没有新意。

19.如释重负:形容解除困扰,轻松自在。

20.事与愿违:指事情与自己的愿望相反,不如意。

21.识途老马:比喻对某方面的事非常熟悉。

22.坦荡无私:形容胸怀坦荡,不讲私心。

23.万紫千红:形容色彩斑斓、繁多。

24.瞻前顾后:形容做事情时细心小心,老是回头看看。

25.自暴自弃:指一个人心灰意冷,不再相信自己,放弃奋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四字成语及其解释,尽管四字成语形式简练,意味深远,但是要正确理解这些成语,还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典故和使用场景。

希望这些成语能够增加您对汉语的了解。

成语解释与运用

成语解释与运用

成语解释与运用成语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简洁准确地表达出一定的含义。

成语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更能够增加我们文章的文采和立意。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成语,并展示它们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一、家喻户晓家喻户晓,是指一个人或事物为大家所熟知,非常有名。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些重要的人物或普遍的事物,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描述历史人物时,可以说:“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这样一句简洁的描述,能够很好地展示出孔子的影响力。

二、大相径庭大相径庭,意思是两个人或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它可以用来描述对比鲜明的情况或观点,从而烘托出文章的对比效果。

例如,在讨论两种不同政治制度时,可以说:“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是大相径庭的,前者注重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后者则更加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和控制。

”这样的描述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两种制度的区别。

三、一触即发一触即发,意味着某种情况即将爆发或发生重大变化。

这个成语可用于预测某种事件即将发生。

例如,在讨论社会矛盾时,可以说:“经济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通过这种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和即将到来的变化。

四、力不从心力不从心,是指某个人或事物的能力达不到预期或目标的程度。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某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感。

例如,在讨论学习困境时,可以说:“小明努力学习,但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他的成绩一直力不从心。

”这样的描述既表达了学生的努力,又展示了他的困境和无奈。

五、铁证如山铁证如山,指的是证据确凿不可辩驳。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论据的可靠性。

例如,在议论事件时,可以说:“这个案件的铁证如山,无法否认被告人的罪行。

”这样的描述能够向读者传达出证据确凿的信息,使读者对论述更加有信服力。

六、来者不拒来者不拒,意思是接纳一切到来的人或事物。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对外界的开放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不从心的意思解释
力不从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它蕴涵着许多深刻的含义。

“力不从心”,首先指的是动作的受限,即在完成任务时,力量不能满足需求。

它也指的是身体的虚弱,表达的是一种失去力量的疲惫。

另外,“力不从心”还可以指出心理上的窘迫,表达的是一种精神负担,意味着无法做出恰当的反应,也无法实现想要的目标。

力不从心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工作中,比如经常做的任务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完成它们。

另外,工作压力也可以让人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量的工作,使得人们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

另一方面,“力不从心”也可以指出社会环境中的现实困难。

这种情况下,不只是任务本身的难度,而且还有社会环境中人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使得人们感到没有办法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力不从心”还可以指出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表现的是心理的无力,这种心理上的无力可以因为情绪的低落,也可以由于外部环境和压力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因为自身的缺陷而觉得力不从心。

此外,“力不从心”还可以指出一种精神状态,表现的是自身的虚弱,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无论多么艰苦,也无法获得想要的目标,使得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力不从心”也可以指出多种情况下的负面情绪。

在一些特殊的状况下,许多人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感到失望,这会使人感到痛苦和无
助,同时也可能会让他们进入低落和消沉的状态。

总之,“力不从心”是一种表达,它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不同的情况,既指出实际的局限性,也指出心理的压力,表现的是一种力量的缺乏,无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还是对于个人内在的情绪体验,都可以用这种说法来描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