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21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资料完整版汇编)

合集下载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资源分布。

2.地理学的两个分支: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3.地球的构造: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地壳分为岩石圈、海洋、陆地。

4.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度、纬度和标准时间。

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

2.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辽宁省的丹东市丹东山,南至三沙市西沙群岛曾母暗沙,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同仁县霍尔果斯镇,西北至爱沙尼亚城市提莱市,北到该国哈沃尔镇。

气候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随着纬度增加,气温递减;在同一纬度带内,气温随海陆分布而不同;降水量随纬度变化呈现规律。

2.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沿海和南亚地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

3.微缩气候:指城市或山区的独特气候特征,如城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自然环境1.陆地的形成和变化: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水力破坏等造成地表的变化,如山脉的形成、平原的形成等。

2.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3.植被: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对环境保护和气候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4.动植物资源:世界上分布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

人文环境1.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条件等。

2.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范围的扩大。

3.工业化进程:指各类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5.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会对环境和当地社会带来一些问题。

资源分布1.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等。

2.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等。

3.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4.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垃圾处理等。

2021年中考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

2021年中考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

2021年中考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2021年最新中考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点复杂,很多同学会在一些小问题上丢失分数,收集到了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惯。

二、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漫衍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海陆变化:(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三、天气与气候1.多变的天气:(1)晓得“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工夫的大气状态,是易变的;气候是历久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态,是稳定的。

(2)辨认常用的天气标记,能看懂简朴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呈现在午后2小时摆布(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必背知识点中考地理知识复习2021年

必背知识点中考地理知识复习2021年

必背知识点中考地理知识复习2021年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必背知识点中考地理知识复习2021年年,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必背知识点中考地理知识复习2021年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2021地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备考地理中考时,掌握必背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归纳一些地理中考必背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中国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国家,东西跨度达到5500多千米,南北跨度达到5000多千米。

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边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

同时,中国拥有多种地形地貌,北方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部以山地为主,南方以丘陵和高原为主。

2.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河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大河。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80公里。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5464公里。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河流,如珠江、松花江、辽河等。

中国也有许多重要的山脉。

比如,中国的主要山脉有长白山、秦岭、泰山、华山等。

这些山脉不仅有着重要的自然景观,还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3.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气候多样,根据气候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划分为五大气候区:北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

这些气候区的划分基于降水和气温的差异。

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南方气候温暖湿润。

4.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更为快速,而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中国的特色经济区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区域等。

5.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的城市人口在持续增加,城市化率也在不断提高。

大城市的人口聚集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污染等。

6.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人教部编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资料汇编)

人教部编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资料汇编)

人教部编2021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资料完整版汇编)1000字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中考地理考试可能会有较多的调整和变化,但是认真学习、掌握地理必备知识点仍然是必要的。

下面是人教部编2021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的资料完整版汇编。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位于第三行星位。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大基本运动。

2. 地球的形状类似于一个略扁扁的橘子。

地球赤道的周长大于从南北两极的周长,由此推算出地球的脱扁率约为1/298。

3.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而地球的公转则引起了春秋冬夏四季交替。

4.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因素。

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角度表示,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东经和西经各为0-180度;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角度表示,以赤道为起点,南纬和北纬各为0-90度。

5. 地图是通过缩小地球表面的比例、将地球上的各种信息以符号、颜色、线条、字体等形式表现在平面上的地理工具。

二、自然地理1. 自然地理是探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自然地理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动物,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2. 气候是指在长期时间内,地球某一地区大气中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方面的平均状态。

气候因素主要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气温分布和水汽等因素。

3. 水文是研究地球上水文循环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自然界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蓄水、径流、地下水和冰川融化等环节。

4.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各种地形的组合。

地貌的类型及分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类型、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

5. 植被是指地球上覆盖地表的生物群落,也是大气、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之融合。

地球表面植被的分布受到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但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6. 动物是指地球上生物体的另一主要类型。

地球上的动物资源种类繁多,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

但近年来,人类的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已经导致许多动物物种的丧失。

(完整版)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一)1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任列举一邻国名俄罗斯。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 省,5 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4 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 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 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 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0第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 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水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 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0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是“ 先行官”,农业是“ 基础”工业是“ 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1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2亚洲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4、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5、地势: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

6、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玛峰(3)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4)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7、气候: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

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8、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

东南亚是人口密集区。

9、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10、新加坡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蒙古。

3日本1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等国相望。

最大的岛是本州岛。

2.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最著名的火山是富士山。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是中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

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中考地理必背的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参考。

1.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五大洲和主要大洲的位置和特点: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 主要海洋和海峡: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直布罗陀海峡、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

- 世界主要山脉和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青藏高原、亚马逊高原。

- 世界主要河流和湖泊:尼罗河、长江、亚马逊河、底格里斯河、尼加拉瓜湖、巴尔干半岛的多瑙河。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地域位置和边界: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鸭绿江、黑龙江、珠江、长江、黄河。

- 中国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北方平原、西南高原、华北平原。

-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长白山、昆仑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神农架、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天山天池、青海湖、洞庭湖。

3.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旱灾、台风、沙尘暴。

- 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生态破坏、资源浪费。

- 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垃圾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4. 人口和城市化问题-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人口增长率、老龄化问题。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的问题和挑战。

- 农村劳动力问题: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儿童、农村人口老龄化。

5. 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 中国经济的地域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 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电信网络。

- 中国主要港口和铁路干线: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青岛港、海拉尔港、京广线、沪昆线、兰新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2021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资料完整版汇编)人教部编2021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资料完整版汇编)地球和地图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图片)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3、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

(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

(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

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9、地形类型有5种: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世界地理(一)10、世界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2、各大洲的分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1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14、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15、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6、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世界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1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8、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9、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0、基督教(教堂,圣经,耶稣)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21、伊斯兰教(清真寺,古兰经,穆罕默德)信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22、佛教(寺庙,金刚经,释迦牟尼)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23、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4、城市问题包括: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5、天气是多变的,常用晴、雨、气温高、风力大来描述。

26、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常用气候湿润、干燥、昼夜温差大等描述。

27、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28、主要降水类型a、对流雨;b、地形雨(迎风坡的降水相对多);c、锋面雨;d、台风雨特征分布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及大陆的西岸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东南部、美国、巴西东南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东南部等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世界地理(二)29、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30、亚洲地形特征: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所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31、气候特征: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第一节东南亚32、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33、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3、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34、气候: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35、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36、马六甲海峡: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的海上通道。

37、著名物产: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主要特产及出口最多的国家如下:马来西亚(锡),菲律宾(椰子和椰油),泰国(天然橡胶、棕榈油),印度尼西亚(石油),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8、人口:居民主要属黄色人种,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39、国家和首都:(1)新加坡——“花园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2)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火山国”,东南亚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

第二节南亚40、位置和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南亚次大陆。

4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42、两大河流: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和恒河(注入孟加拉湾)4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乞拉朋齐为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44、农作物:水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加尔各答)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孟买)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45、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46、主要国家: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电脑软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西亚 47、二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48、气候: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北回归线穿过该区,造成相当部分地区高温少雨)49、畜牧业(养羊)是传统的经济部门;灌溉农业(枣椰树)和节水农业(最突出的是以色列)50、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51、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2、石油输出线路: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53、石油主要输往地区或国家:西欧、美国、日本第四节欧洲西部 54、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

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

55、欧洲联盟(简称EU),已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56、欧洲各国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工业部门,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瑞士“钟表王国” 瑞典优质铁矿、廉价水电丹麦畜牧业发达,素有“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 挪威海洋渔业发达荷兰郁金香、风车,围海造陆法国核电比重大自然旅游资源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被誉为“世界公园” 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意大利罗马千年古都、斗兽场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之都法国巴黎艺术之都、城堡、教堂等,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凯旋门等人文旅游资源西班牙斗牛场意大利狂欢日、水城威尼斯、庞贝古城德国慕尼黑的啤酒节 57、西欧的畜牧业特别发达。

原因是: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第五节埃及 58、领土:非洲东北部+西奈半岛(亚洲)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59、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及其河口三角洲地区,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开罗。

60、气候大部分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特征:终年炎热,干燥少雨),北部地中海沿岸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农产品为长绒棉61、旅游资源:历史遗迹――金字塔、“木乃伊”、神庙等;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62、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地区,为其两岸和三角洲成为埃及的主要农业区提供了较丰富的条(水源、土壤等),被埃及人民称为“母亲河”。

第六节法国63、法国领土轮廓大致呈六边形,西临大西洋,东南濒临地中海,首都巴黎,位于巴黎盆地中。

64、地形、地势:法国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利于农业发展,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地中海沿岸地区葡萄种植广,技术好,葡萄酒出名工业工业发达,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主,资源丰富,发电量中核电的比重高达70%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使法国成为世界上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七节美国 65、领土:由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地形分为东中西三大南北纵列带,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