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培优卷(答案版)

初三化学培优卷1.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变大不变B.变大变小C.不变变大D.不变不变解析:由于溶解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该兴趣小组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温度,故溶解度不变。
2.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Zn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FeC.滤液中可能只有Zn2+D.滤液中可能存在Cu2+3、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B.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C.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D、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解析:不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故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4、下列各组括号内,除去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CuCl2溶液中混有CuSO4(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B、CO2中混有CO(灼热的CuO)C、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钙粉末(溶解,过滤)D、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泥沙(过滤)5、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6、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图DCDABD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故可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A 错误;打开止水夹,瓶中二氧化碳减少,气压变小,移开玻璃片,大气压会把二氧化碳压出,现象明显,若不移开玻璃片,只有少量二氧化碳进入烧杯底部,观察不到明显现象,B 错误;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C 错误;打开止水夹,二氧化碳从集气瓶中进入烧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故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D 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试题

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过程中常用 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的化学式为 [A12(OH)nC1m· yH2O]x,式中m等于 A.3一n B.6一n C. 6 + n D.3 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 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CuO, 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 A.增重30% B.增重10% C.不变 D.减轻30%
11、计算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Mg+N2=Mg3N2,2Mg+O2=2MgO 则24 g镁在空 气中燃烧可得产物的质量为 ( ) A.等于33.3 g B.等于40 g C.33.3 g~40 g D.小于33.3 g或大于40 g
12、实验一
用2份95%的酒精溶液和l份水混合,再 浸入手帕一块。取出,点燃手帕上的酒精, 用镊子夹起燃烧的手帕,当手帕上的火焰 即将熄灭时,将手帕迅速摇动几下,火熄 灭,手帕却完好无损。请解释手帕完好无 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三
• • • • • • • • • 根据右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从长颈 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 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 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弹簧夹a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b,水不 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 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_______。 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Fe3+、Cl-、SO42-B.H+、NH4+、Al3+、SO42-C.H+、K+、OH-、HCO3-D.Mg2+、Cl-、OH-、NO3-【答案】B【解析】【分析】在同一溶液中,离子之间不能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物、水和气体,即反应不共存,共存不反应,根据此原理解答此题【详解】A、Na+、Fe3+、Cl-、SO42-中Fe3+为黄色,故不符合题意;B、H+、NH4+、Al3+、SO42-能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故符合题意;C、H+、K+、OH-、HCO3-中H+和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D、Mg2+、Cl-、OH-、NO3-中Mg2+和OH-会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点睛】该题为离子共存题,判断离子共存的思路:先看题干是否有指定的条件,再看离子间能否反应。
2.“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A.硝酸钾 B.氧化铜C.碳酸钙 D.氢氧化钾【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A 错误;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C正确;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S04 KNO3 HCl Na2S04B.NaOH NaCl HCl FeCl3 C.NaNO3 HCl Na2S04 H2S04D.K2CO3 H2S04 CaCl2 Na2C03【答案】B【解析】A. CuS04溶液呈蓝色,HCl有刺激性气味, KNO3和 Na2S04无法区别。
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试题

• 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质量 组成,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完全反应后其实验测定的数据如 下表所列。 • 实验前实验后(氧化铜+玻璃管)的质量 / g75.669.2(氯化钙 +U型管)的质量 / g110.8118.0试回答: • (1)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自左向右)是(填字 母) 。 • (2)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 (3)根据实验数据填空(每空均须列出算式并得出结果): • 生成水的质量为 , • 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 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 • 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
4、制取氢气
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则反应产 生氢气的质量是 ( )。 A、2 g B、3 g C、3.5g D、4.5 g
5、质量分数
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为 ( ) A.1.75a% B.1-1.75a% C.1.25a% D.无法计算
11、计算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Mg+N2=Mg3N2,2Mg+O2=2MgO 则24 g镁在空 气中燃烧可得产物的质量为 ( ) A.等于33.3 g B.等于40 g C.33.3 g~40 g D.小于33.3 g或大于40 g
12、实验一
用2份95%的酒精溶液和l份水混合,再 浸入手帕一块。取出,点燃手帕上的酒精, 用镊子夹起燃烧的手帕,当手帕上的火焰 即将熄灭时,将手帕迅速摇动几下,火熄 灭,手帕却完好无损。请解释手帕完好无 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雷利是英国物理学家,他曾用下列两种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 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屑的 玻璃管,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72g /L。 • 方法二:将氨气(NH3)通过赤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 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若两 次测定时的状况相同,请问: • (1)方法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欲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供选择的装置如图所示 (不可重复使用),在你选择的装置中,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导管口 的连接顺序 ,瓶中应盛放什么物 质 。 • (3)请分析两种方法得到氮气密度不同的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方位培优测评卷专项训练:气体制备和收集(详细全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项训练(二)——气体制备和收集一、选择题1.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A.①④B.②③C.①⑤D.②⑤2.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3.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
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4.实验室里采用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的方法制备某种气体,常温下,该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①和③B.①和⑤C.②和④D.②和⑤5.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
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6.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二、填空及简答题7.如图装置有多种功能,如干燥、检验、收集气体等,试回答:(1)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导管口通入,你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则氧气应从________导管口通入;(3)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要检验是否收集满气体,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导管口。
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________法。
(4)若瓶中盛放澄清的石灰水,气体从a导管口通入,此时观察到________,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8.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人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第一讲差量法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A 1∶1B3∶2 C 7∶ D 2∶7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答案:1 、96% 5、A 6 、C7、 A第二讲平均值法例题:1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

九年级化学培优试题(6)班级 ; 姓名1.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存在莽草酸(C 7H 10O 5)。
由它合成的“达菲” (C 16H 31O 8N 2P)是是抗H1N1流感的一种药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B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C .用莽草酸合成达菲需要含氮的物质D .由莽草酸合成达菲是物理变化2.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3.从物质的分类的角度看,下列物质与二氧化氮、三氧化硫、氧化铝属于同类别的物质( )A .氢氧化铁B .硫酸铜C .水D .硝酸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A .Ba 2OB .BaO 2C .Ba 2O 2D .BaO 35.某纯净物X 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 3、H 2O 和CO 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X 由四种元素组成B. X 是化合物C. X 中有水D. X 不稳定6.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
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 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 2O+7O 2====2FeSO 4+2H 2SO 4,则R 的化学式为A. FeSB. Fe 2S 3C. FeS 2D. FeO7.已知A 、B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 、B 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A 2B 3 B .A 3B 2C .AB 3D .A 3B8.由化学方程式CxHyOz +5O 24CO 2+4H 2O ,可知x 、y 、z 的值分别是A .1、2、3B .2、4、1C .4、8、2D .4、4、19.ng 氯酸钾和2g 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g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A .(n -m)gB .(m +2)gC .(m -2)gD .(n +2-m)g10.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3∶8,则该氧化物中碳的化合价是A .+2价B .+4价C .-2价D .0价11.对于方程式 4Al +3O 2 2Al 2O 3的下列说法正确是A .铝加氧气等于氧化铝B .铝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C .4个铝原子和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D .4个铝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12.在反应X +2Y =R +2M 中,已知R 和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比是 ( )点燃A.16:9 B.23:9 C.32:9 D.46:913.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B.8:1C.10:11D.31:4414.下列实验现象与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相吻合的是()A.有大量白雾产生的反应:4P + 5 O22P2O5B.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Mg + O22MgOC.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反应:H +CuO Cu + H O ↑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D.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15.右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用化学用语回答:(1)物质①的化学式是;(2)物质②的阳离子是;(3)物质③带点元素的化合价;(4)生成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化学 化学式和化合价培优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化学式和化合价一、选择题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PO4)n 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n等于()A.B.C.D.m+12.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它对延长人类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则R元素是()A.硫B.硒C.铝D.镓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B.C.D.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A.Si3N4 B.Si4N3C.Si3N7D.Si7N35.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A.Ca2(PO4)3(OH)B.Ca3(PO4)3(OH)C.Ca4(PO4)3(OH)D.Ca5(PO4)3(OH)6.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⑥硫酸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⑦石蜡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⑧KClO3是离子化合物,但不含氯离子.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⑦⑧7.根据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在NH4Cl、N2、N2O、X、N2O3、NO2、KNO3的排列中的X应是()A.KNO2B.(NH4)2SO4C.NO D.N2O58.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如乙酸(CH3COOH)→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由此类推,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A.Ca2O B.CaO C.CaO2D.CaO39.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是21世纪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YBaCuO体系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将钇(Y)、钡、铜的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Y为正三价元素),再经高温煅烧可得到复合氧化物YBa2Cu3O7,实验证明:该物质之所以具有超导性能,主要与铜的可变化合价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1和+2价B.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2和+3价C.复合氧化物中+3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D.复合氧化物中+2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10.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4B.X2YZ3C.X3YZ4D.XYZ3×1020×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A.单质 B.化合物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二、填空题1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2个氢分子;(3)亚铁离子;(4)氢氧根离子;(5)+2价的钙元素;(6)五氧化二磷:(7)碳酸钠.13.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叫做“周期”,其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请将第三周期第二“族”元素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14.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原子有个电子层,X的值是,M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用元素符号填空,下同)(4)M元素和第(2)小题的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10﹣27千克,在0℃3,则2克氢气有个氢气分子,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升.16.如图由小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一定高级结构的巨分子有时也称为“超分子”.图中的十二面体是1999年合成的迄今最大的非生物高分子,化学式C2000H2300N60P120S60O200F180Pt60,相对分子质量达61 955,直径达7.5nm,相当于小蛋白质分子的尺寸,右边是其原子堆积模型.该种分子由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个原子.17.ZSM﹣5分子筛是由多个结构单元构成的,其中一个结构单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96O192.若用4个铝原子取代其中的4个硅原子,形成的原子团所带的电荷为,若用铵根离子与它结合成电中性,则需要铵根离子个.18.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化学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其组成.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依照上法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高岭石Al2(Si2O5)(OH)4;钙沸石Ca(Al2Si3O10)•3H2O;滑石Mg3Si4O10(OH)2.19.在有机化学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都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1),也可简写为图(2).现在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3),该种物质的名称是,化学式是(4)(将结果填在方框内).化学式和化合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PO4)n 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的化学式中n等于()A.B.C.D.m+1【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生物陶瓷材料HAP的化学式Ca m(PO4)n OH,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由化合物中钙、磷酸根、氢氧根分别为+2、﹣3、﹣1价,计算化合物中n的值.【解答】解:由化合物Ca m(PO4)n OH,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2)×m+(﹣3)×n+(﹣1)=0,解之得n=;故选A.【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由元素或根的化合价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的原子或根的个数.2.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它对延长人类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则R元素是()A.硫B.硒C.铝D.镓【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元素推断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利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求得R元素最高正价为+6价,即R元素最多可失去6个电子,可推断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为6个电子;再根据题中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的提示,则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分布为2、8、18、6共有34个电子;据此判断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解答】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6个电子,但核外只有三层电子,与R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符;故A不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四层电子且最外层为6个电子,符合R元素的原子结构;故B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三层电子且最外层为3个电子,与R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符;故C不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有四层电子且最外层为6个电子,但结构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是个错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核外电子数;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B.C.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单质和化合物(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O,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B、硝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N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C、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CaCl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锌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Zn,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分子式)为()A.Si3N4 B.Si4N3C.Si3N7D.Si7N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得出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利用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解答】解: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5,容易得到3个电子,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为4,一般不容易失去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但可以与其它元素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物,则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化合价不能约分可直接交叉,使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化学式为Si3N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能根据原子结构得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然后可利用化合价和化合价的原则来书写化学式.5.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A.Ca2(PO4)3(OH)B.Ca3(PO4)3(OH)C.Ca4(PO4)3(OH)D.Ca5(PO4)3(OH)【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1)要熟记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2)已知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解答】解:已知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磷酸根的化合价为﹣3价:A、由Ca2(PO4)3(OH),则2×(+2)+3×(﹣3)+(﹣1)≠0,故A错误;B、由Ca3(PO4)3(OH),则3×(+2)+3×(﹣3)+(﹣1)≠0,故B错误;C、由Ca4(PO4)3(OH),则4×(+2)+3×(﹣3)+(﹣1)≠0,故C错误;D、由Ca5(PO4)3(OH),则5×(+2)+3×(﹣3)+(﹣1)=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的方法.6.正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⑥硫酸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⑦石蜡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⑧KClO3是离子化合物,但不含氯离子.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②④⑥⑧ D.①②⑦⑧【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①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②根据原子的概念来分析;③根据离子的概念来分析;④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⑤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⑥根据硫酸的构成来分析;⑦根据石蜡燃烧的过程来分析;⑧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正确;②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故正确;③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故错误;④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有些分子和原子的质子数也相同,故错误;⑤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并不一定是单质,比如臭氧和氧气都是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混合物;故错误;⑥硫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⑦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蜡烛燃烧过程,包含着蜡烛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⑧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跟离子构成的,不含氯离子,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7.根据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在NH4Cl、N2、N2O、X、N2O3、NO2、KNO3的排列中的X应是()A.KNO2B.(NH4)2SO4C.NO D.N2O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计算出氮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找出元素化合价高低的顺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铵根显+1价,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4=+1,可得x=﹣3;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2属于单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y+(﹣2)=0,则y=+1.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z+(﹣2)×3=0,则z=+3.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w+(﹣2)×3=0,则w=+5.由此可以看出,氮元素的化合价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故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应大于+1,小于+3.同理:A、B、C、D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3、+2、+5,故C选项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8.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如乙酸(CH3COOH)→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由此类推,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A.Ca2O B.CaO C.CaO2D.CaO3【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已知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找出规律,据此推断过氧化钙的化学式.【解答】解:由“乙酸(CH3COOH)→过氧乙酸(CH3COOOH),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可以看出,后面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比前面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多一个氧原子,因为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故可推断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类推的思维方法,找出规律,然后根据此规律类推物质的化学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规律.9.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是21世纪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YBaCuO体系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将钇(Y)、钡、铜的氧化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Y为正三价元素),再经高温煅烧可得到复合氧化物YBa2Cu3O7,实验证明:该物质之所以具有超导性能,主要与铜的可变化合价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1和+2价B.复合氧化物中Cu的化合价为+2和+3价C.复合氧化物中+3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D.复合氧化物中+2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三分之一【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铜的平均化合价,再利用十字相乘法确定+2价Cu和+3价Cu的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确定铜的平均化合价,设铜的平均化合价为x,则(+3)+(+2)×2+3x+(﹣2)×7=0,x≈2.3,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3;利用十字相乘法确定+2价Cu和+3价Cu的原子个数之比为:,所以+2价Cu和+3价Cu的原子个数之比=0.7:0.3=7:3,也就是复合氧化物中+3价的Cu占铜的总量的,约为.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可根据平均值法进行分析,难度稍大.10.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4B.X2YZ3C.X3YZ4D.XYZ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化合价为+1价,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是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常常表现为+4价、+6价,Z元素的第二层有6个电子,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2价.【解答】解:X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Y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或+6价,Z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A、XYZ4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4)+(﹣2)×4=﹣3,或:(+1)+(+6)+(﹣2)×4=﹣1,都不为零.错误;B、X2YZ3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2+(+4)+(﹣2)×3=0,为零.正确;C、X3YZ4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3+(+4)+(﹣2)×4=﹣1,或:(+1)×3+(+6)+(﹣2)×4=+1,都不为零.错误;D、XYZ3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1)+(+4)+(﹣2)×3=﹣1,或:(+1)+(+6)+(﹣2)×3=+1,都不为零.错误.故选B.【点评】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求出物质的化学式.×1020×1020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A.单质 B.化合物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1020×1020个氧原子,该物质属于单质.如果该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只要符合原子个数是分子个数的3倍即可,该物质属于混合物.×1020×1020个氧原子和碳原子,该物质属于化合物【解答】解:因为不知道某气态物质为何种物质,如果该气态物质是臭氧,该物质属于单质.如果该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只要符合原子个数是分子个数的3倍即可,该物质属于混合物.如果该气态物质是二氧化碳,该物质属于化合物.所以ABC都不正确.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填空题12.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1)2个氮原子2N ;(2)2个氢分子2H2;(3)亚铁离子Fe2+;(4)氢氧根离子OH﹣;(5)+2价的钙元素;(6)五氧化二磷P2O5:(7)碳酸钠Na2C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3)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亚铁离子表示为:Fe2+(4)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钙元素表示为:(6)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显+5价的磷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P2O5(7)根据分子的书写方法,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显+4价的碳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故答案为:(1)2N;(2)2H2;(3)Fe2+;(4)OH﹣;(5);(6)P2O5;(7)Na2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3.在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叫做“周期”,其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请将第三周期第二“族”元素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12 Mg2++2 Mg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某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的质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某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的质子数,可推知第三周期,第二族的元素,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12,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离子,离子符号为:Mg2+;化合价表示为+2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故填表如下: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12 Mg2++2 MgO故答为:12;; Mg2+;+2; MgO.【点评】本题可查学生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族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某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的质子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4.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X的值是11 ,M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 A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Na+;(用元素符号填空,下同)(4)M元素和第(2)小题的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2S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1)根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再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的值为11;根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所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M元素与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为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从而成为阳离子;(4)由题某某息可知,第(2)小题的D元素的原子易得2个电子,M元素的原子易失1个电子;则可求M元素和D元素形成化合物.【解答】解:(1)根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再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有3个电子层,X的值为11,该元素为金属元素;(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故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3)M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故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Na+;(4)第(2)小题的D元素的原子易得2个电子,M元素的原子易失1个电子;则M元素和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答为:(1)3、11、金属,(2)A,(3)Na+(4)Na2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由题目给出信息,推断该元素的原子构成,对于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应当熟记.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元素的简单分类,掌握化学符合及其周围的数字的意义.×10﹣27千克,在0℃3,则2克氢气有×1023×1023 个氢气分子,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22 或者 22.2 升.【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①从氢气的组成来计算2克氢气中含有的氢气分子数;②根据公式:气体体积=,来计算.【解答】解:2克氢气=0.002千克,1个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2克氢气所含有的氢分子数:×1023×1023 ;3=0.09千克/升,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22或22.2(升).×1023×1023;22 或者 22.2.【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解答该题时需弄清楚氢气分子与氢气原子的数量关系.16.如图由小分子组装而成的具有一定高级结构的巨分子有时也称为“超分子”.图中的十二面体是1999年合成的迄今最大的非生物高分子,化学式C2000H2300N60P120S60O200F180Pt60,相对分子质量达61 955,直径达7.5nm,相当于小蛋白质分子的尺寸,右边是其原子堆积模型.该种分子由8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4980 个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第一讲差量法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A 1∶1B3∶2 C 7∶ D 2∶7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答案:1 、96% 5、A 6 、C7、 A第二讲平均值法例题:1一块质量为4克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克氢气。
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A Fe MgB Fe AlC Fe ZnD Mg Al2测知CO和M的混合体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 。
则M气体可能是( )A CO2B N2OC SO2D SO33某硝酸铵(NH4NO3)样品,测知含氮量为37%,则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 (NH4)2SO4B CO(NH2)2C NH4HCO3D NH4Cl4有Zn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4.5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所氢气0.2克,则另一种种种金属可能是()A AlB MgC ZnD Cu5有5.85克NaCl样品(其中有少量下列某盐),当它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得到14.4克氯化银沉淀,则可能混有的盐(山西省中考)( )A CaCl2B KClC BaCl2D MgCl26今取12.7克氯化亚铁样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得氯化银沉淀,经干燥后称量质量为30克,已知,样品内杂质为氯化物,则该杂质可能是()A KClB NaClC ZnCl2D BaCl2答案:1:A B2:B3:B4: A B 5 A D 6 B练习题: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2有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6.8克与足量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0.4克,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A Al Mg B Na Fe C Al Cu D Mg Zn3测知由两种氮肥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氮量为40%,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下列氮肥中哪一种:()A NH4ClB CO(NH2)2C NH4HCO3D (NH4)2SO44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共5.6克跟足7.3%的盐酸100克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A MgO和ZnOB CaO和CuOC MgO和CuOD CaO和MgO5现有50mLPH=8的溶液若使其PH变为3,应加入下列哪种溶液A PH=0的溶液B PH=7的溶液C PH=14的溶液D PH=5的溶液6把70%的硝酸(密度为1.44克/立方厘米)加到等体积的水中,稀释的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等于35%B 小于35%C 大于35%D 无法判断答案:1:C 2:CD3: B第三讲离子守恒法例1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29.25克)例2 向一定量的Fe(OH)2溶液中加入200克4.9%的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正好完全反应,蒸发冷却可得到晶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15.2克)例3 现有不纯的金属M(含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取该金属样品4.0克,投入19.45 克20%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该金属与盐酸生成的氯化物中含氯50%,则该金属样品中金属M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97.25%)例4 取镁粉、铝粉、铁粉、锌粉组成的混合物M克,跟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蒸干水分后得到固体物质N克,(不含结晶水),求生成氢气多少克?[(N—M)/48 克]练习1 有一部分变质的KOH样品,含H2O:7.62%;K2CO3:2.38%;k2O:10%;KOH:80%;取该样品W克加入98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20克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恰好呈中性,把反应后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34.8克)练习2 向一定量的Mg(OH)2溶液加入200克36.5%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正好完全反应,蒸干冷却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多少克?(95克)练习3 把一定量的氯酸钾充分加热到再不放出气体为止,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干燥,得到固体物质143.5克,求放出氧气多少克(48克)练习4 将5克含Cu的金属R样品放入25克20%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R的氯化物中氯元素为52.5%,则样品中金属R的质量分数为多少(88%)第四讲离子推断题例1 某中性溶液中含有K +、Fe 3+、Cl —、SO 42—四种离子,其中K +、Fe 3+、Cl —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5∶2∶3。
则溶液中Fe 3+与SO 42—的个数比( )A 1∶2B 1∶3C 2∶3D 3∶5例2 经实验测得一中性溶液由Mg 2+、Al 3+、NO 3—、SO 42—四种离子组成,其中Mg 2+、Al 3+、SO 42—的个数比为( )A 3∶1∶10B 3∶5∶1C 3∶10∶10D 3∶1∶5例3 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 +、Mg 2+、SO 42—、Cl —四种离子,其中Na +与Mg 2+的个数比为4∶5,则Cl—和SO 42—个数比可能为( )A 8∶3B 3∶2C 4∶1D 2∶3例4 在FeCl 3和Fe 2(SO4)3的混合溶液中,已知Fe 3+与Cl —的个数比为4∶3,若溶液中Fe 3+为4n 个,则硫酸根离子用n 表示的个数为____________例5 在给定的+1H 、+6S 、-2O 、+1K 、+1Na 五种元素中,最多可以组成_____________种化合物例6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 +、Ag +、Cu 2+、Na +、OH —、Cl —、NO 3—、CO 32—等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往该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则原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 +、H +、Cl —、SO 42—欲证明两种阴离子确实存在,选用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取上层清液滴加_________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得出结论。
例8 在A 、B 、C 、D 四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Na +、Fe 3+、Ag +、Cu 2+、SO 42—、Cl —、OH —、 NO 3—等八种离子,现将这四种物质的稀溶液两两混合,有如下现象产生:⑴ A+B →篮色沉淀 ⑵ D+C →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⑶ B+D →红色沉淀 根据上述现象,推断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例9 某工业品盐酸中含有Fe 3+、Cl —、H +;该盐酸中所含杂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若溶液中H +与Cl—的个数比为60∶63,则Fe 3+与C l —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
例10 某无色透明溶液 ,可能含有下面两组离子的几种:阳离子组:Cu 2+、Ba 2+、Mg 2+、H +;阴离子组:Cl —、OH —、NO 3—、CO 32—;已知该溶液能和铝粉反应放出氢气,如果确定该溶液中含有Mg 2+,试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离子,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离子,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例11 在A 、B 两组溶液中共含有离子七种:Na +、 Cu 2+、Ba 2+、Mg 2+、NO 3—、OH —、SO 42—;已知两溶液中含离子各不相同,A 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则B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2 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锌粉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跟酸反应)跟大量的废盐酸接触形成污水,产生公害。
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完,铁粉有特殊需要剩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 Fe 2+、Cu 2+B Cu 2+ H +C Fe 2+、 Zn 2+D Zn 2+ 、 H +例13 在分开盛放的A 、B 两种溶液中,共含有Na +、H +、Ag +、Ba 2+、NO 3—、Cl —、CO 32—七种离子,已知A 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则B 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