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课前三分钟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晨诵古诗

五年级上晨诵古诗

五年级上晨诵古诗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颗明珠,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深远的历史底蕴。

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晨诵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它们的魅力吧。

1.《静夜思》——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月光和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沉和久远。

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也能体会到他对美景的赞美之词。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壮丽的自然景观的向往和欣赏之情。

他通过描绘黄河入海、山水交融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和力量。

每当我们诵读这首诗时,就仿佛站在鹳雀楼上,欣赏着美丽的山河景色。

3.《静夜思》——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题目相同,但是内容略有不同。

杜甫以李白的诗为蓝本,加入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让我们在思乡之情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

4.《望庐山瀑布》——杨万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通过对瀑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我们可以想象到瀑布水势汹涌、如银河倾泻一般的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巨大能量和美丽景色给人带来的震撼。

5.《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与前面提到的王之涣的作品相同,内容也相似。

李白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和追求进步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人类前进向上、不断探索的理念。

通过晨诵古诗,我们不仅学会了欣赏古诗的美妙之处,也增长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

让我们在诵读和欣赏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五年级必背内容上册

五年级必背内容上册

五年级必背内容上册一、古诗词部分。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很有趣哦。

王安石站在瓜洲这个地方,看着京口就在一水之隔的地方,而自己的老家钟山也没多远,就隔了几座山呢。

他说春风又把江南岸吹绿了,那“绿”字可费了他不少心思呢,他改了好多遍才确定用这个“绿”字,特别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来了,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他还望着明月想,什么时候这月亮能照着我回到老家呀。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你看,张籍在洛阳城里感受到秋天的风了。

这秋风一起啊,他就特别想家,想写封信给家里人。

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了,写着写着又担心自己写得太匆忙,好多话没写进去。

等到送信的人要出发了,他又把信打开再检查检查,就怕漏了什么重要的话,是不是特别像我们出门前总担心东西没带齐,又翻包检查一样呢?-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纳兰性德可真不容易呢。

他要走很远很远的路,走过了一座座山,一条条河,朝着榆关那个方向去。

到了晚上,好多好多的营帐里都亮着灯。

然后又刮风又下雪的,这风雪声吵得他都睡不着觉,心里特别想家,因为老家可没有这么吵闹的风雪声啊。

他把那种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写得特别真切。

二、文言文部分。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这个杨氏家的小孩才九岁,就特别聪明。

孔君平去拜访他爸爸,他爸爸不在家,就把小孩叫出来了。

小孩很有礼貌,给孔君平拿水果吃,水果里有杨梅。

孔君平就指着杨梅跟小孩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啊。

”这是在开玩笑呢,因为小孩姓杨嘛。

结果这小孩反应特别快,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你看,这一来一往的,就像两个很聪明的人在斗智斗勇呢。

三、日积月累部分。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一、必背古诗。

-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 王安石这家伙啊,当时他从京口到瓜洲,这俩地方就隔了一条江呢。

他心里还惦记着钟山,也就隔了几座山的距离。

你看他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可太妙了。

他之前想了好多字,什么“到”啊、“过”啊之类的,都不如“绿”字来得鲜活。

就好像春风是个神奇的画家,一下子就把江南岸给染绿了。

最后他还望着明月,心里想着啥时候这月亮能照着自己回家呢。

这诗啊,就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解析:- 张籍在洛阳城里啊,一感受到秋风,就想家了。

他想写封信回家,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了,就像一团乱麻。

好不容易写完信,又担心自己写得太匆忙,好多话没说清楚。

你看,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封打开,再检查检查,这细节描写得特别生动,把那种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解析:- 纳兰性德这一路可不容易啊,走了一程又一程的山路,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朝着榆关那边走去。

到了晚上,好多好多营帐里都亮着灯。

然后夜里又刮风又下雪的,这风雪声太吵了,把他思乡的心都搅得没法入睡。

他就想啊,自己的故乡可没有这么讨厌的风雪声呢。

这首词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和风雪的聒噪,突出了他远离故乡的那种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二、必背课文片段。

- 原文(部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五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五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五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1. 《泊船瓜洲》那可真是经典啊!“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看,这春风多厉害,一下子就把江南岸给吹绿了,就好像春风是个神奇的画家似的。

哎呀,我也好想让这明月赶紧照照我呀!
2. 《秋思》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写家书的心情可太真实了吧!就像我们有时候有好多话要说,又怕说不完,真的是感同身受啊!
3. 《长相思》呢,“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哇,这一路上的辛苦,这夜晚的吵闹,不就跟我们有时候遇到烦心事一样吗?难道你不想感受一下这种情境吗?
4. 《牧童》多有意思呀,“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那悠闲的牧童,在草地上吹着笛子,多惬意啊!这难道不是我们都向往的生活吗?
5. 《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哈哈,这俩小孩多机灵呀,没下雨还打伞,原来是为了让船走起来,这创意真绝了!你说他们怎么这么聪明呢?
6.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哇,这一家老小的生活,多温馨多有趣呀,那小儿调皮的样子,不就像我们小时候吗?
7. 《。

五年级上册必学古诗

五年级上册必学古诗

五年级上册必学古诗
以下是三条关于五年级上册必学古诗的内容:
第一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句诗出自陆游的《示儿》。

哎呀呀,这意思就是说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可悲痛的是看不到祖国统一呀!你想想看,就好像你一直期待的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还没完成,心里是不是会很难受呀?就像你一直盼着能去游乐场玩个痛快,可就是去不了,那得多着急呀!
第二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这是纳兰性德《长相思》里的诗句呢。

这说的就是走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水,将士们正向着山海关那边前行,到了夜晚,千万个帐篷里都亮着灯。

这不就像我们出去旅行,走了好多路,经过好多地方,晚上到了住宿的地方,看到好多房间都亮着灯一样嘛!
第三条:“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它来自虞世南的《蝉》哦。

意思就是蝉处在高处,声音自然就能传得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力量呀。

这就好像一个很厉害的人,他自身有实力,根本不需要靠别人帮忙就能出名,对不对?就像你们班那个学习特别好的同学,不用老师特别关照,大家也都知道他很优秀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古诗真的都好有意思呀,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道理,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和学习!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

五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古诗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是出自陆游《示儿》的诗句呀!意思就是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是悲痛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哎呀,就好像你一直期待的一件大事,最后却没能实现,那种遗憾呐!比如说你一直盼着和好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结果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不就和这感觉差不多嘛!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林升《题临安邸》里的呀!说的是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这就好比一个人总是不停地玩乐,不知道停下来,你想想,要是你的朋友整天就知道玩,不学习,你是不是也会着急呀!就像这样。

3.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哇,这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的呢!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这多壮观呀,就好像你看到了非常非常高大雄伟的东西,让你惊叹不已!比如你看到了一座超级高的大楼,是不是会很震撼呀!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是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哦!是说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这就像一个团队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多让人难过呀!就像你们班如果大家都不积极,那多没意思呀!5.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来自王维《山居秋暝》呀!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哎呀,就好像你有个特别喜欢的地方,你就想一直待在那里不走啦!比如说你特别喜欢外婆家,是不是就不想回来啦!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可是陆游的名句呢,出自《示儿》!就是说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呀!这就好像你和朋友约定好要一起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做到了一定要互相告诉一样。

比如你们说好要一起考满分,等实现了可不能忘了告诉对方呀!7.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年级上晨诵古诗

五年级上晨诵古诗

13、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千锤万凿:千万次地捶打开凿。形容开采石灰很艰难。 出深山:从深山里运出来。 等闲:平常,随便。 浑:全然。 清白:石灰的颜色。这里一语双关,向证人的高洁品质。 译文: 石灰从深山里开采出来,要经过千锤万凿的敲击,还要经过烈火的焚烧,但它指把这些 苦难当作平常事。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它就是粉身碎骨也不怕。
14、 墨 梅 元 王冕[miǎn] 吾家洗砚[yàn]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qián,kūn] 。
注释: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乾坤:天地,人间。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挂着一幅梅树图,每朵花开放都是淡淡的墨迹点染而成。我不要别人夸梅 花的颜色好,只要留下清高的风骨在天地间,就已心满意足了。
12、秋 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 我言秋日胜春朝[zhāo] 。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秋词:专门描写秋天的词。 逢秋:每到秋天。 寂寥:寂寞、萧条、空虚。 胜:胜过。 春潮:春天的早晨。 排:推开。 碧霄:碧蓝的天空。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 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17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曛:昏暗。 君:指的是董大。 译文: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 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 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1、《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句意思: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2、《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乡关:即故乡、家乡。

桑梓地:喻故乡,此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 意思是家乡的桑村与梓树是父母种的。

桑:桑树。

梓:梓树名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句意思:孩儿立志好好学习,走出家乡,有出息了再回家乡。

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

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

“立志出乡头”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达”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

使我们从秀美的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3、《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 塞下曲唐卢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4 塞下曲唐卢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5.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6.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9.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0.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1.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