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的手势动作

合集下载

适合演讲的手势动作有哪些

适合演讲的手势动作有哪些

适合演讲的手势动作有哪些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沟通交流中,手势的运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帮助对方更加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适合演讲的手势动作,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适合演讲的手势动作1、伸手(手掌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表示请求、交流、承诺、谦恭、感谢、赞扬、希望、欢迎、诚实等。

2、抬手(手掌向上,手臂微微弯曲,手掌和肩膀高):表示召唤、唤起、祈祷、兴奋、愤怒、强调等。

3、举手(五根手指在空中,前臂垂直,掌心向上):表示行动、肯定、热情、情绪、悼词等。

4、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表示鼓励、呼叫、呼吁、前进、问候等。

5、推手(手掌向前,前臂伸直):表示坚定、停止、果断、拒绝、不可抗拒等。

6、按手(手掌向下,前臂向下到较低的区域):表示安静、停止、反对、沮丧、悲观、生气等。

7、摆手(手掌向外,前臂向上到中间):表示厌恶、轻蔑、拒绝、失望等。

8、心手(五指并拢、弯曲,自然放在胸前):表示愿望、祝福、希望、心情、心态等。

9、侧手(手掌在身体的一侧,手掌朝前):表示仇恨、轻蔑、神秘、愤怒,指人和事等。

10、合手(双手放在胸前由分而合在一起,双手合二为一):表示亲密、团结、统一、欢迎、好感、肯定、同意等。

演讲舞台上目光和手势的运用**心理学家艾帕尔说:“人的感情表达由三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及7%的语气词。

”这说明态势语表达的重要,而目光运用在态势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用眼睛“说话”哏睛是心灵的窗口。

一般来说,不同的眼神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轻蔑,仰视表示思索,瞪视表示敌意,行注目礼表示尊重,所以眼神的表达是丰富多彩的。

(二)目光语的几种运用方法前视法:演讲者视线平直向前,以中间的观众为中心线,以弧形照顾两边,目光稍稍往上一点,最后落在后排观众的头部位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适度。

演讲时的30种手势

演讲时的30种手势

演讲时的30种手势在演讲时,恰到好处的手势能够帮助演讲者传达信息、增强表达力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本文将介绍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效果。

1. 打开手掌:打开手掌表示接受、欢迎或展示。

2. 握拳:握拳表示决心、坚定或力量。

3. 托举手掌:托举手掌表示推荐、赞同或展示。

4. 拍手:拍手表示鼓励、喜悦或赞赏。

5. 指点:指点用手指表示指明方向或强调重点。

6. 张开手臂:张开手臂表示接纳、包容或鼓励。

7. 摇摆手:摇摆手表示否定、不同意或警告。

8. 交叉手臂:交叉手臂表示保护、防范或拒绝。

9. 摸脸:摸脸表示思考、犹豫或不确定。

10. 举起拇指:举起拇指表示赞同、支持或鼓励。

11. 举起食指:举起食指表示提醒、警告或指导。

12. 翻转手掌:翻转手掌表示停止、结束或转变。

13. 握紧拳头:握紧拳头表示坚定、斗志或决心。

14. 撫摸心口:撫摸心口表示真诚、感谢或感慨。

15. 比划数字:比划数字表示数量、顺序或统计。

16. 举起手臂:举起手臂表示请安、发言或回答问题。

17. 翻动手掌:翻动手掌表示不知道、困惑或怀疑。

18. 画圆:画圆表示循环、往返或扩大范围。

19. 交叉手指:交叉手指表示期待、祈求或默契。

20. 抓住手腕:抓住手腕表示紧张、不安或压力。

21. 比划长条形:比划长条形表示时长、进度或时间。

22. 高举手指:高举手指表示突出、强调或重要。

23. 握住手腕:握住手腕表示安慰、支持或关怀。

24. 挥舞手臂:挥舞手臂表示激动、兴奋或庆祝。

25. 柔和手势:柔和手势表示温和、友好或亲切。

26. 敲击桌子:敲击桌子表示强调、坚定或要求。

27. 画叉叉:画叉叉表示禁止、不可或错误。

28. 拍打大腿:拍打大腿表示激励、鼓舞或振奋。

29. 挤压手指:挤压手指表示紧缩、凝聚或收束。

30. 示意自己:示意自己表示自我介绍、展示或强调身份。

这些手势可以根据具体的演讲内容和场合进行选择与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

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其实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会更多将注意力放在了语音与内容上,对一些细节的东西好像从未注意到,特别是手势。

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演讲常见的7种手势1.辩证法手势“这是一个辩证关系,现在我会开始说明它。

”——用在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个时,极具感染力。

2.临界涡动“我读过太多马克思的文章以至于我都不能说出话来了。

”——演讲进程中思维突然停顿了,这个手势用作加速和重复,直到思路重新打开。

3.反手拍击“我知道我刚刚就说过,但我还是会再说一遍。

”——当你的关键点好像没有引发观众足够的反应时,用这个手势重新强调。

4.微小辩证法手势“我正在做一个非常精细的区分。

”——当使用特地挑选的小细节的时候,或者当演讲者意识到“辩证法”手势使用过量的时候,他们通常会使用这个手势。

5.指向“我是说那样的事情,需要你注意它。

”——需要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者人上的时候。

6.扫货架“我需要给你演示这样一个层级关系。

”——这个手势通常在说明层次结构的时候使用。

7.捡起小点子“字面上的意思是这样的。

”——只有坐在听众前的时候会使用,成效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演讲手势动作演讲手势的分类一、按表达功能特点分类:(1)情谊性手势。

在演讲中运用较多,表现方式也极为丰富。

这种手势语,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出演讲者的喜、怒、哀、乐。

它的表达情深意切,感染力强。

(2)指导性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于指导具体人物、事物或数量,给听众一种真实感。

它的特点是动作简单,表达专一,一样不带感情色彩。

指导性手势有“实指”和“虚指”之分。

实指触及的对象是在场听众视野所能看到的;虚指触及的对象是阔别现场的人和事,是听众没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势。

这种手势主要用模拟演讲中的人或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给听众以生动、明确、形象的印象。

这种手势常常略带夸张色彩,不能机械的仿照,不能过分的夸张和有过量的表演痕迹。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在演讲时,手势是与语言和声音同时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手势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还可以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提高演讲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下面将介绍30种常见的演讲手势及其用法。

1. 手掌朝上:表示开放、欢迎,示意:“我愿意与你分享”。

2. 划圈:展示整体概念或绘制空间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

3. 指向屏幕或投影仪:引导观众关注特定信息。

4. 手搭在胸前:表达坚定和自信。

5. 握拳:表示当前问题或观点的重要性。

6. 指向自己:强调个人或个人经验。

7. 手放在腰际或背后:表示决心和领导力。

8. 举起食指:表明重点、问题或建议。

9. 手指交叉:表示两个事物、观点或相互依存的关系。

10. 手指上下运动:表示阶梯或级别。

11. 双手推动:强调舒适、发展或进步。

12. 手指向上:表示增长、成功或积极情绪。

13. 捶胸:表示坚定的观点或强烈的情感。

14. 手掌摊开:表达诚实、真实和透明。

15. 手指尖接触:表示联系、共通点或目标。

16. 手指勾勾勾:表示重要、必须或有必要。

17. 两手相互击掌:表示团结、互助或共同努力。

18. 单手抓住对方手腕:表示关系、互动或合作。

19. 双手握拳:表示团结、决心和力量。

20. 双手在胸前交叉:表达尊重、礼仪和注意。

21. 轻轻摇动手指:表示解决、建议或启发。

22. 手指做出问号形状:表示疑问、不确定或挑战。

23. 手指做出OK的形状:表示同意、正确或顺利。

24. 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祝福或尊重。

25. 两手合拢:表示团结和完整。

26. 在空中写字:表示揭示、强调或重要。

27. 手掌在耳旁移动:表示聆听、沟通或谈话。

28. 双手在胸前交叉并轻轻摇动:表示关注、危机或决策。

29. 双手在胸前抱住:表示慈爱、照顾或保护。

30. 双手展开:表示欢迎、开放和自由。

在演讲中,手势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更可以起到强调和增加表现力的作用。

使用合适的手势,可以使演讲更生动、形象化,从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在演讲时,手势是与口才同样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你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你的演讲内容,增强演讲效果。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手势也会破坏你的形象和演讲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演讲时的30种手势。

一、接受性的手势:这些手势可以向观众传达出友好的心态。

1、握手:在演讲时握握手是很好的动作,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馨和亲切。

2、微笑:微笑可以向观众传达出你的友善和诚意。

在演讲开始前或整个演讲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微笑。

3、点头:点头是表达同意、欣赏或认可的一种形式。

二、明确性的手势:这些手势可以强化演讲中的一些点,让演讲者更加明确的表达。

4、手指指向:对于某些细节或一些具体内容,可用手指指向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

5、手势流畅:一些自然流畅的手势也可以帮助强化你想表达的内容,让你的声音更加生动真实。

6、手势配合语言:手势与语言配合使用是很好的方法,可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

三、开放性的手势:扩大自己的姿势,让人展露出真诚和自信的态度,这样可以说服观众更加信任你。

7、双臂张开:双臂张开可以传达出一个体现自己个性的印象,这样能更接近观众,更容易赢得他们的青睐。

8、向前看的姿势:向前看的姿势可以表现出对观众的尊重和关注,也可以更好地引起他们的兴趣。

9、双手向上的姿势:双手向上是一种开放姿势,表达出自信和领导者的形象。

四、一个演讲者的手势:在演讲时,有些手势只有演讲者自己能明白。

10、紧握拳头:紧握拳头可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力量和自信。

11、举起手掌心:举起手掌心是一种平和、友好的姿态,能让观众觉得安心。

12、抚摸胸口:这个动作表达出一个人的真实、真诚的情感,可以增加观众对演讲者的信任感。

五、表达性的手势:用一些精心挑选的手势非常有助于演讲者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13、鞠躬:鞠躬表达出敬重和感激,可以让听众感觉到演讲者的真诚和谦虚。

14、手指敲击:敲击手指可以强调一些关键的话语,让听众更加注意这些重要的内容。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含义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含义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含义在演讲中,拥有自然而安稳的手势,是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做出急剧而有力的手势,是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自己的感情的;稳妥而含蓄的手势,是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

下面,小编为你讲解演讲中每个手势的含义,希望能帮到你。

在演讲中常用的手势含义:(1)拇指式。

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2)小指式。

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

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

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

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

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

弯曲或钩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

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

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

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

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

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并用式。

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五、五十、五百……。

指尖并拢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并用式。

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9)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

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七、七十、七百……。

(10)拇指、食指并用式。

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八、八十、八百……;(11)“o”型手式。

又叫圆型手势,曾风行欧美。

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演讲中常用的30种手势

演讲中常用的30种手势

演讲中常用的30种手势演讲的手势可以说是“词汇”丰富,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刻苦训练,积极付出实践。

下面介绍演讲中常用的手势三十式。

拇指式,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

拇指,小指并用式。

拇指与小指同事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6、60、600……拇指食指并用式。

拇指,食指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8、80、800…… 如果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如果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

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

用力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7、70、700……小指式,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藐视对方,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食指弯曲或钩形表示9、90、…… 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食指,中指,并用式,食指、中指分开伸直,其余三指弯曲,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际与非洲国家表示省略的意思,由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

我们在演讲中运用时一般表示21、20、200……食指式,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米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 “千” “万” ……演讲中右手比左手使用的频率大,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

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表示3、30、300……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

表示4、40、400……五指并用式。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演讲手势的30种表达方式
1. 指向上方 - 表示提示或提示注意
2. 指向下方 - 表示重点或强调
3. 手掌朝上 - 表示接受或欢迎
4. 手掌朝下 - 表示拒绝或否认
5. 握拳 - 表示坚定或决心
6. 手势停止 - 表示停止或暂停
7. 拇指朝上 - 表示赞同或支持
8. 拇指朝下 - 表示反对或不赞同
9. 手指交叉 - 表示困惑或犹豫
10. 手指互相敲击 - 表示思考或考虑
11. 双手交叉 - 表示冷静或中立
12. 双手张开 - 表示开放或欢迎
13. 双手紧握 - 表示团结或合作
14. 手掌相对 - 表示平衡或平等
15. 指向自己 - 表示自我介绍或自豪
16. 手心向前 - 表示诚实或真诚
17. 手掌抱住胸前 - 表示尊重或敬意
18. 手指在空中画圆 - 表示联系或关联
19. 指向旁边 - 表示指引或引导
20. 两手握在一起 - 表示团结或合作
21. 握紧拳头 - 表示鼓舞或激励
22. 手指在空中画X - 表示错误或不正确
23. 挥手 - 表示告别或道别
24. 手指在头上画圈 - 表示烦恼或困扰
25. 双手叉腰 - 表示自信或果断
26. 手指点在嘴唇上 - 表示保密或机密
27. 手指在眼前划过 - 表示警惕或小心
28. 手指在空中划线 - 表示连接或链接
29. 手掌向前推 - 表示顺序或进展
30. 手指画引号 - 表示引用或引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处无声胜有声
——颜永平演讲态势语言技巧讲座(之四)
演讲中的手势动作(2)(三)手势动作的运用
(颜永平1987年11月在演讲比赛中)
1、手指的运用
在演讲中手指的动作是十分常见的,运用起来人人都会,简单明了。

但有一点,不少演讲者都不太注意,那就是不能用手指直接指听众、指他人,这是一种缺乏礼仪常识和不礼貌的举动。

因此,在演讲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避免用手指直指他人的习惯。

手指的运用主要能表示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数目;(2)表示态
度;(3)指点事物或方向;
(4)凝聚注意力;(5)表示微小或精确;
2、手掌的运用
(1)推掌——表示坚决、否认、果断、排斥、势不可挡等意。

(见下图)
(2001年颜永平在湖南电力讲商务公关礼仪)
(2)伸手(单或双掌心向上)——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等。

(见下图)
(3)抬手(单或双手心向上、两臂抬起)——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昂、愤怒、强调等。

(见下图)
(4)摆手(掌心向下)——表示否认、蔑视、不屑一顾等。

(见下图)
(5)压手(掌心向下)——表示要安静停止或气愤、激动等。

(见下图)
(6)挥手——表示兴奋、果断、鼓动、呼吁、前进、致意等。

(见下图)
(7)手掌放在胸前——表示自己、祝愿、愿望、心情等。

(见下图)
(8)两手心相对——表示距离、物状、说明、描述等。

(见下图)
(9)手掌放在身体一侧——表示憎恨、鄙视、气愤、指示人和事等。

(见下图)
(1987年颜永平在衡阳市演讲)
(10)两手由分而合——表示亲密、团结、联合等。

(见下图)
(颜永平2002年在湘潭大学演讲)
(11)两手平端向上挥动——表示鼓动、号召、激励听众行动等。

(见下图)
3、拳头动作
拳头的动作在演讲中,一般表示无比激动、坚定信心、充满自豪、力量、斗争、奋斗、义愤、仇恨等。

拳头动作有较大的排他性,一般在演讲尽量少用。

(见下图)
(2004年9月颜永平在第三届全国演讲大赛上演讲,视频截图)(四)、手势动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1、雅观自然
运用体态语言、动作要做到端正、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

人们听演讲,除了获得信息,受到启迪这外,也需要获得美的享受。

演讲的体态动作要做到姿态优美、恰如其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演讲者的手势贵在自然,自然才见感情的真实流露,自然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才能给人以美感。

优美自然的体态语言还必须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2、保持三个协调
第一、手势与全身的协调。

演讲者的手势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它的一举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


讲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没有动作的演讲只能讲话而已,但动作要和演讲者的体态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与口头语言的协调。

手势的起落应和话音的出没是同时的、同步的,不可互为先后。

如果话说出去了,手势还没有做;或话已讲完,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它的意义,而且也使听众感到滑稽可笑。

第三、手势与感情协调。

演讲中感情激昂时手的幅度、力度可大,否则小一点,手势幅度和感情是成正比的。

例如:下面这段演讲词的动作幅度就应该大:
如果说,中国是头沉睡的雄狮,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热情去唤醒,让他咆哮,让他呐喊!
如果说,中国是条俯卧的巨龙,就更需要我们做主人的用双手去托起,让他腾飞,让他振兴,让他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到那里时,我们都将会自豪地说:“我是中国的主人。


而下面的一段演讲词的动作幅度就必须小:
青年人有青年人的脚步,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脚步,但不管是谁,无论
你迈的是什么样的脚步,都是凭着两只脚,一步一步地走完漫长而短暂的人生之路的。

朋友们,我们正在走着这条路,请经常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脚步,更不妨仔细想想,在未来征途中,我们的双脚该怎样迈步,往哪迈步?
3、适宜、适量、简练
一是与演讲内容相适宜。

手势动作只有在与口语表达密切相配合时,其含义才最为生动具体。

演讲者的手势必须随演讲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和现场气氛自然地表现出来,手势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应与演讲的有声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相适宜,协调一致,切不可生搬硬套勉强去凑手势。

二是手势的多少要适量,要不多不少。

手势动作过多了,一两句话一个动作就会显得轻挑作态、喧宾夺主,会使听众感到眼花缭乱,听众甚至会拿演讲者的动作开心。

但是,如果演讲者在台上从头到尾都不运用手势,那样就会显得局促不安就会失掉演讲的感染力和活力;演讲者的气质、风度也就无法体现出来,使听众不能深刻理解演讲的思想内容而感到枯燥无味。

三是手势动作要简单精练。

体态语言毕竟是口语的辅助手段,使用时切忌过多过滥,毫无节制,而应尽量做到少而精。

正像说得多不一定就表明语言能力强一样,态势语言表演过多,不一定能加强演讲效果。

所以演讲中的手势动作应简练、得体,宁少勿多。

演讲者每做一个手势,都要力求简单精练、清楚明了、干净利索、优美诱人,不可琐碎,不可拖泥带水。

小动作、碎动作千万不要做,重复动作也不要多做。

4、因人制宜
在演讲中态势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成熟、自信、涵养、气质和风度。

演讲者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符合自己的身份、性别、职业、体貌的、有表现力的、合适的手势。

就性别而言,男性的手势一般刚劲有力,外向动作较多;而女性的手势主要是柔和细腻,手心内向动作较多。

就年龄而言,老年演讲者因体力有限,手势幅度较小,精细入微;而中青年演讲者身强力壮,手势幅度较大,气魄雄伟。

就身高而言,个子比较矮小的演讲者可以多做些高举过肩的手势来弥补不足,这样可以自己形体显得高大一些,而个子较高的演讲者,可多做些平直横向动作。

对于在什么情况下该打什么手势,做什么动作,是无法确定的,全靠自己摸索、模仿。

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去追求那种千人一招、万人一式的模式化的态势动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点并美化定型就行。

(五)、演讲中忌讳的动作
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接;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除此之外,以下一些手势动作切忌不能在演讲中出现的:
1、拍桌子;
2、拍胸脯;
3、拍手掌;
4、拳头对听众;
5、手指向听众指指点点;
6、双手插入口袋;
7、背着手;
8、双手交叉在胸前;
9、双手插腰;10、双手乱动或乱晃;11、挠痒痒、抠鼻子、揉眼睛、抓耳挠腮等;12、摆弄衣角钮扣等;13、乱动话筒;14、拿桌上的东西;15反复用手摸头发。

注:“颜永平演讲态势语言技巧讲座”摘自颜永平2001年著的《演讲艺术与实践》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