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题测量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检测(含答案)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检测(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单元检测(含答案)一、填空。

(27分)1、量教室的长度一般用( )作单位;量数学书的厚度一般用( )作单位。

2、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 )。

3、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 )。

4、写出下面物体的长度。

这支铅笔长( )厘米,合( )毫米。

这根曲别针的长度是( )毫米。

5、李霞的身高是80厘米,他再长( )分米正好是1米。

6、张冬平时所走的一步长4();她的身高135();她睡的床2();她用的一支铅笔长12(),一块橡皮的厚约8()。

7、填一填。

6米=()分米 5分米=()厘米500厘米=()米 40毫米=()厘米2米=()厘米 10厘米=()毫米8、(1)这根直尺长大约是1( ),厚大约是1( )。

(2)这根木条长( )毫米,大约是( )厘米。

9、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军跳了80厘米,小华跳了9分米,他们两人中,( )跳得远一些。

二、判断。

(5分)1、王鑫身高135毫米。

()2、课桌的高度大约是60分米。

()3、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4、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5、长约为20毫米。

()三、选择。

(5分)1、哥哥身高15分米,弟弟和哥哥差不多高,弟弟的身高可能是()。

A、10米B、140厘米C、14厘米2、一颗大树高70()。

A、米B、分米C、毫米3、一根跳绳长约()。

A、20厘米B、20分米C、20米4、下面哪个长度接近1分米?()。

A、一条裤子的长B、大拇指的宽C.粉笔盒的高5、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莉跳了9分米,小敏跳了100厘米,她们两个人()跳得远些。

A、小莉B、小敏C、一样远四、按要求做题。

(33分)1、画一画。

(6分)(1)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0毫米长2厘米的线段2、在○里填上“>”“<”或“=”。

(12分)25米○350厘米3200分米○230米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720毫米○7分米90分米○9米3、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排一排。

《常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15元能买3本作文本,那么40元能买几本这样的作文本?列式正确的是()。

A. 40÷15÷3 B. 40÷(15÷3) C. 40-15×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根据数量关系可知,正确的列式是:40÷(15÷3)。

故答案为:B。

【分析】15÷3计算出的是1本作文本的钱数,用总钱数40元除以一本作文本的钱数即可求出能买作文本的本数。

2.7加上63除以7的商,和是()。

A. 10B. 16C. 22B解析: B【解析】【解答】解:7+63÷7=7+9=16故答案为:B。

【分析】先算63与7的商,然后用7加上这个商,求出和即可。

3.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A. (16+20)÷4B. 16+20÷4C. 16÷4+20÷4B解析: B【解析】【解答】五(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16+20÷4。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女生与男生的人数与每排站的人数,要求能站几排,可以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还可以用男生总人数÷每排的人数+女生的总人数÷每排的人数=站的排数,据此列式解答。

4.一共有40人,先坐满1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辆小车.A. 3B. 2C. 1A解析: A【解析】【解答】(40﹣19)÷7=21÷7=3(辆)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人数-1辆大车坐满的人数)÷每辆小车限乘人数=需要的小车辆数,据此列式解答。

5.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附答案一、填空题。

1.调换加数的位置,和()。

2.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00的数是()。

3.笔算减法时,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退一,本位上加()再减。

4.()+261= 900805-()=4765.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把()对齐。

6.减法算式中的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

7.一个数加上5是最大的三位数,这个数减去5是()。

8.比最大的三位数多400的数是()。

二、选择题。

1.一个数减去327,差是480,这个数是()。

A.707B.807C.532.下列()是验算减法的方法。

A.验证被减数加减数是否等于差B.验证减数加差是否等于被减数C.验证被减数加差是否等于减数3.()比276多198。

A.78B.474C.374D.4644.在加法中,和()任何一个加数。

A.大于B.小于C.大于或等于三、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150-60= 300+700=310-70= 280+60=80+450= 420+200=160-60= 1000-400=900+60= 52-18=42÷6= 25+36=2.竖式计算并验算。

805-416= 628+59=验算:验算:四、列式计算。

1.被减数是904,差是615,减数是多少?2.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1.裙子短裤背心毛巾345元236元129元?元(1)买—件背心和一条裙子共需多少元?(2)一条毛巾比一条短裤便宜219元,—条毛巾多少元?2.笑笑家距离学校386米,笑笑走了267米后,发现忘了带作业本。

(1)这时她离学校有多远?(2)剩下的路程比走过的路程少多少米?(3)笑笑取了作业本赶到学校,这次她上学共走了多少米?附加题。

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使每—横行、竖行、斜行45。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一、1.不变2. 9003.前一位 104. 639 3295.相同数位6.被减数7. 9898. 1399二、1.B 2.B 3.B 4.C三、1. 90 1000 240 340 530 620 100 600 960 34 7 612. 389 687(验算略)四、1. 904-615=2892. 999+100=1099 999-100=899五、1.(1)129+345=474(元)(2)236-219=17(元)2.(1)386-267=119(米)(2)267-119=148(米)(3)386+267+267=920(米)附加题一、培优题易错题 1.动脑筋,想一想。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套)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一、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 )。

2.( )毫米 ( )毫米3.在( )里填合适的数。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3厘米=( )毫米 6分米=( )厘米 80厘米=( )分米50毫米=( )厘米 ( )米=70分米 ( )厘米=9分米4.在( )里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高7( ) 大约长18( ) 厚约1( )厚约6( ) 长约2( ) 大约长12( ) 5.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7分米 150厘米 9毫米 2米 14分米 200毫米( )6.在37毫米、42毫米、5厘米这三个长度中,( )最接近4厘米。

7.小红的身高是9分米,她再长( )厘米就是1米了。

二、在( )里填“>”“<”或“=”。

6毫米( )6厘米 1米( )99厘米 9毫米( )90厘米5分米( )44厘米 70毫米( )7厘米 18分米( )1米10毫米( )1分米 3分米( )3毫米 1分米-8厘米( )5厘米三、判一判。

(对的打“√”,错的打“×”)1.这段彩带长39毫米。

( )2. 9分米的线段要比1米的线段长。

( )3.测量足球场的宽可以用米作单位。

( )4. 6毫米+4毫米=10厘米 ( )5.一根木头长1米,锯掉2分米后,这根木头还剩80毫米。

( )四、选一选。

(填序号)1.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5"的长度是( )。

A.5厘米 B.4分米 C.4厘米2.我们的食指大约宽( )毫米。

A.1 B.10 C.1003.明明想给长15厘米的钢笔挑一个笔袋,笔袋的长度是( )。

A.2厘米 B.2分米 C.2米4.有三根彩带分别长50厘米、6分米和1米,最短的一根长( )。

A.50厘米 B.6分米 C.1米5.在跳远比赛中,小兔跳了150厘米,小狗跳了9分米,青蛙跳了20分米,( )跳得最远。

A.小狗 B.小兔 C.青蛙6.芳芳身高1米10厘米,她比红红矮2分米,红红的身高是( )。

上海建平香梅中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复习题(含答案)

上海建平香梅中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经典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24+16÷8,要先算()。

A. 24+16B. 16÷8C. 24+8B解析: B【解析】【解答】 24+16÷8,要先算16÷8。

故答案为:B。

【分析】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三(1)班有女生25人,男生5人。

如果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 )组。

A. 6B. 26C. 50A解析: A【解析】【解答】解:(25+5)÷5=6(组),可以分成6组。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分成的组数=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一组的人数,其中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三(1)班有女生的人数+三(1)班有男生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B. 295C. 0B解析: B【解析】【解答】解:60×8+5=480+5=48560×(8+5)=60×13=780相差:780-485=295。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个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个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计算后用减法算结果相差多少。

4.把20-15=5、 5×6=30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A. 20-15×6B. 5×6-20C. (20-15)×6C解析: C【解析】【解答】解:综合算式是:(20-15)×6。

故答案为:C。

【分析】因为第一个算式的差是第二个算式的因数,而在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计算中,要先算乘法,需要将20-15用小括号括起来。

5.80-(43-24)的计算结果是()。

A. 51B. 13C. 61C解析: C【解析】【解答】解:80-(43-24)的计算结果是61。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19乘78减去46的差,积是多少?列式是19×(78-46).()【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100以内的混合运算.【解答】19乘78减去46的差,求积是多少,所以应该先算78-46,然后再算乘法,列式是19×(78-46).故此题是正确的.2.【答题】用54除以9减去3的差,商是多少?列式为54÷9-3=3.()【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用54除以9减去3的差,商是多少?列式应为:54÷(9-3).故此题是错误的.3.【答题】32÷(8-4)应先算减法.()【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计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所以计算32÷(8-4)时,应先算减法.故此题是正确的.4.【答题】把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3+5×4=32.()【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把两个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先找出一道算式中的哪个数是由另一道算式计算得出的;再看运算顺序,确定用不用加小括号;最后检查是不是符合分步计算的要求.【解答】要将3+5=8和8×4=3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即:(3+5)×4=32.故此题是错误的.5.【答题】4×8-3和4×(8-3)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4×8-3和4×(8-3)的运算顺序是不一样的,计算结果也是不一样的,4×8-3=29,4×(8-3)=20.故此题是错误的.6.【答题】妈妈买了红金鱼和黑金鱼各6条,把它们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列式().A.6×6÷3B.6+6÷3C.(6+6)÷3【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解决问题.已知红金鱼和黑金鱼各有6条,那么一共有金鱼(6+6)条.把所有金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求每个鱼缸里放多少条,用所有的金鱼条数除以3,即(6+6)÷3.【解答】根据题意列式,(6+6)÷3.选C.7.【答题】“16+24÷8_____(16+24)÷8”中,横线上应填().A.>B.<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如下:因为19>5,所以16+24÷8>(16+24)÷8,即横线上应填>.选A.8.【答题】下面计算中,正确的是().A.30÷(5+1)=7B.4+3×9=63C.8+21÷7=11【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如下:所以计算正确的是8+21÷7=11,选C.9.【答题】下面算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是().A.12+3×4B.24-8÷4C.9÷3×6【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和B都是不含有括号,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算式,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选项C是不含有括号,只有乘除法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选C.10.【答题】下列算式中,不是先算乘法的是().A.64÷8×3B.7×4-12C.3+2×9【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选项B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即先算乘法,再算减法;选项C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即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所以不是先算乘法的是64÷8×3,选A.11.【答题】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A.(35+37)÷8B.(7×4)+12C.(3+2)×9【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解答】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项A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去掉小括号后是35+37÷8,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因此小括号不可以省略;选项B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去掉小括号后是7×4+12,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改变,因此小括号可以省略;选项C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去掉小括号后是3+2×9,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改变了,因此小括号不可以省略;所以小括号可以省略的是(7×4)+12,选B.12.【答题】妈妈买来43个水果,已经吃了25个,剩下的每盘放6个,可以放______盘.【答案】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可以放几盘,先要求出还剩多少个水果,列式是43-25=18(个),再除以6即为可以放几盘.【解答】所以可以放3盘.故此题的答案是3.13.【答题】养殖场有灰兔17只,白兔15只,有4间兔舍,平均每间住______只兔.【答案】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要求平均每间住几只兔,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列式是17+15=32(只),再除以4即为平均每间住几只.【解答】所以平均每间住8只.故此题的答案是8.14.【答题】商场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又购进42台,现在商场有______台电视机.【答案】8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商店原来有58台电视机,卖出19台,则还剩58-19=39(台),又购进42台,则有39+42=81(台).【解答】所以现在商场有81台电视机.故此题的答案是81.15.【答题】华华花了12元买了6瓶饮料,玲玲花了3元买了1瓶饮料,_____(华华玲玲)买的饮料便宜,每瓶便宜_____(9 1 5)元.【答案】华华,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华华花了12元买了6瓶饮料,则每瓶饮料12÷6=2(元),玲玲花了3元买了1瓶饮料,2<3,所以华华买的饮料便宜,再用减法求出便宜多少元即可.【解答】12÷6=2(元),2<3,所以华华买的饮料便宜,3-2=1(元),即每瓶便宜1元.故此题的答案是华华、1.16.【答题】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要写出得数).①:____ ②:____综合算式:___________【答案】21 7 (50-29)÷3=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只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答】看图可知,先计算50-29=21,再计算21÷3=7,列综合算式是(50-29)÷3=21.故此题的答案是21、7、(50-29)÷3=7.17.【答题】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A. 加减法B. 乘除法C. 无法确定【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选B.18.【答题】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A.加减法B.乘除法C.括号里面的【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答】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选C.19.【答题】每支钢笔6元,小明用20元买了3支钢笔,应找回().A.4元B.3元C.2元【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乘减应用题.【解答】根据题意,先求出3支钢笔一共多少元,再用20元减去3支钢笔的总价钱,就是应找回的钱数,列综合算式是20-3×6=2(元),所以应找回2元.选C.20.【答题】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是8的是().A.72-9×7B.(15+35)÷5C.16-40÷5【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解答】计算如下:所以结果是8的算式是16-40÷8.选C.。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

第5单元过关测评卷一、快乐填一填。

(第5题3分,其他每空1分,共17分)1.笔算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从()算起。

2.加法可以用()法或()法来验算。

3.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532-156532-165 135+678153+678800-589860-589 257+671671+2575.把这些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成一行。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85=395 560-()=150100+()=999 ()-210=495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1.下面算式中,不能验算298+306=604的是()。

①306+298 ②604-306 ③604-2892.一个数减去258,得258,这个数是()。

①516②506 ③03.865-()的结果在570~580的范围之内。

①387 ②287③2974.下面算式中()的十位、个位都需要进位。

①332+628 ②456+253 ③385+217 三、算一算。

(共42分)1.直接写得数。

(8分)150+70= 640+300= 180+220= 240-130=640-300= 300+90= 500-260= 200-60=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分)256+388= 339+462=※573+327=668-242= 302-57=※763-245=3.小鸡回家,连一连。

(12分)4.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6分)()()()四、解决问题。

(共33分)1.(4分)2.(4分)3.实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

一年级有379人,二年级有305人。

(6分)(1)估一估,两个年级的学生()(填“能”或“不能”)全部进入馆内。

(3分)(2)算一算,参观博物馆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3分)4.(9分)(1)小狗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2)小猫收了多少根玉米?(3分)(3)请你把小松鼠、小狗、小猫收的玉米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跟踪检测卷分米和毫米一、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1.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作单位。

2. 如下图,铅笔①长()毫米,铅笔②长()毫米。

铅笔①比铅笔②长()毫米。

3. 如下图,这支铅笔长()毫米,用掉()毫米后就是40毫米。

4. 1分米=()毫米4米=()分米7米=()厘米2分米=()毫米60毫米=()厘米70分米=()毫米()毫米=1米500厘米=()米5. 在里填上“>”“<”或“=”。

40毫米5分米7厘米70分米5毫米4厘米1米99厘米10分米1米70毫米8厘米6. 小明、小兰、小亮比赛跳远,小明跳了8分米,小兰跳了98厘米,小亮跳了1米,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

7. 一根绳子用去40分米,还剩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分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每题1分,共8分)1. 一根旗杆高15()。

2. 一块玻璃厚5()。

3. 一幢大楼高20()。

4. 10张银行卡摞起来约厚1()。

5. 一本字典厚5()。

6. 铁钉长38()。

7. 一个文具盒长18()。

8. 一块黑板约长3()。

三、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8分)1. 姚明的手指长8分米。

()2. 8分米和80毫米一样长。

()3. 一只茶杯高约160厘米。

()4. 一张沙发长约2分米。

()四、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1. 某年南京市2月份的降雨量大约是35()。

①分米②米③毫米2. ()最接近8厘米。

①79厘米②8分米③85毫米3. 小明走一步,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①30毫米②30分米③30厘米4. 把一根2米长的彩带对折两次后长()。

①1米②5分米③4米5. 要在墙上钉一根钉子挂油画,()长的钉子最合适。

①60毫米②6毫米③6分米五、操作题。

(共9分)1. 画一条长40毫米的线段。

(2分)2. 画一条比15毫米长20毫米的线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题测量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
1、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千米用字母k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
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 1米=10分米 10分米=1米 1分米=10厘米 10厘米=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约12(
)数学课本厚约7(
)跳绳的长约2()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5()
一棵大树的高约13()一栋楼高约25(
)一根筷子长约2()
课桌长约6()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
)课桌高约7( )
火车每时行12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42()
小红的身高是1()40()数学书长约2()6()
2、1cm=( )mm 1m=( )dm 1km=( )m 4km=( )m
2000m=( )km 9dm=( )cm 500cm=( )m 30mm=( )cm
7cm=( )mm 7m=( )dm 800cm=( )m 2000m=( )km
30mm=( )cm 15dm=( )m( )dm 6km50m=( )m 6km500m=( )m 4250米=()千米()米 2千米500米=()米
3、在( )里填上>、<或=。

14cm( )20mm100mm( )10cm 8毫米( )7厘米 50dm( )400cm
1m( )8dm
2千米( )2100米 1厘米( )10毫米 20cm( )2dm
4、我会计算。

15米+9米=(
) 46厘米—26厘米=(
) 48千米+32千米=()
1米—20厘米=(
) 3千米—2千米=() 5分米—50厘米=()
5、判断。

(8分)
(1)一张床长约22dm。

( )
(2)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 )
(3)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km, m做单位。

( )
(4)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 )
6(1)同学们去献血,我排在第15个,每次进去4人,我第几次才能进去?
(2)妈妈冲洗了24张照片,其中有8张是阿姨的,剩下的全是妈妈的,把妈妈的照片放在相册里,每页放4张,需要多少张?
(3)二(1)班有7个组,其中有一个组4人,而其他组每组5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4)停车场有6排小汽车,每排8辆,后来又开来5辆。

现在停车场有多少辆?(5)河西村要清理一条15千米长的河道,每天清理2千米,已经清理了4天,还剩多少千米没有清理合多少千米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