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器械例行检查保养及报废
户外运动设备维护制度范本

户外运动设备维护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确保户外运动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设备运行和维修成本,特制定本维护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户外运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二、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户外运动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保养、改造和报废等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技术资料、安装验收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年度维护保养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三、设备维护保养1. 维护保养人员应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维护保养质量。
2. 维护保养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松动部位、检查易损件等保养工作。
3. 维护保养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检测,如电气系统、传动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维护保养人员应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更换零部件等。
四、设备维修1. 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采取措施停机维修。
2. 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 维修人员应按照维修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4. 维修人员应做好维修记录,包括故障原因、维修过程、更换零部件等。
五、设备改造1.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技术发展,定期对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性能和安全性。
2. 设备改造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成本。
3. 设备改造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避免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4. 设备改造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设备报废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确定设备报废条件,如设备老化、故障率高、性能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等。
2. 设备报废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确保设备报废过程中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幼儿园户外运动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幼儿园户外运动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幼儿园户外运动设备维护保养手册一、引言户外运动设备是幼儿园儿童日常活动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幼儿园运动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儿童的安全,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详细指导,介绍幼儿园户外运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和工作流程。
二、安全检查与维护计划1. 安全检查(1) 定期检查幼儿园户外运动设备的质量和完整性,包括挂钩、螺丝、紧固件等是否松动或磨损。
(2) 检查游乐设备周围的地面是否平整,避免发生绊倒事故。
(3) 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裂纹,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4) 检查设备周围的植被是否与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日晒雨淋导致设备损坏。
(5) 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 维护计划(1) 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在合适的时间间隔内制定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长久使用。
(2) 每周维护计划:检查设备的外观、结构完好性以及紧固件是否松动,如有发现问题进行相应修复。
(3) 每月维护计划:检查设备的表面及结构是否有裂纹、磨损等损坏情况,并进行相应维修或更换。
(4) 每季度维护计划: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固定部件等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应及时解决。
(5) 每年维护计划:拆解设备中的移动部件,清洗、润滑,检查设备是否需要进行部分或全部更换。
三、常见问题及应急措施1. 设备故障(1) 若发现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护和修复。
(2) 备有备用设备,确保儿童的运动活动不受影响。
(3) 及时与专业的维修人员联系,进行维修工作。
2. 地面不平整(1) 定期检查运动设备周围的地面是否平整,如有发现不平整的情况及时进行修复。
(2) 避免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使用设备,以免发生意外。
3. 天气影响(1) 外面下雨或下雪时,应及时清理设备表面的水或雪,以免影响设备使用和导致损坏。
(2) 夏季阳光暴晒时,应定期涂抹防晒剂,避免设备的颜色褪色和表面变质。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模版(3篇)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了规范体育器材的报废程序,保障体育器材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1.2 范围: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体育器材报废事务。
二、报废条件和程序2.1 报废条件2.1.1 经过维修和保养后,体育器材仍不能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
2.1.2 已达到经济使用寿命或者技术更新需求的体育器材。
2.1.3 受到重大损坏,无法修复并继续使用的体育器材。
2.2 报废程序2.2.1 鉴定:由相关部门对待报废的体育器材进行鉴定,确认是否符合报废条件。
2.2.2 报废申请:由器材管理员向上级领导提出报废申请,并附带体育器材的详细信息和鉴定报告。
2.2.3 审批:上级领导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批,并根据需要组成相应的审批委员会进行评审。
2.2.4 公示:在单位的公示栏或网站上公示报废体育器材的信息,以便有需要的人员申请使用或购买。
2.2.5 处理:根据审批结果,对报废体育器材进行合理的处理,包括拍卖、捐赠、回收或报废处理等。
2.2.6 记录:对每一次的报废事务,应及时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报废申请、审批文件和处理结果等。
三、报废结果的处理3.1 拍卖: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处理报废体育器材,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
3.2 捐赠:将报废体育器材捐赠给需要的学校、社会团体或个人。
3.3 回收:将报废体育器材回收,并通过再利用、修复或重新加工等方式进行有效利用。
3.4 报废处理:对无法回收或继续使用的体育器材进行环境友好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相关责任和义务4.1 体育器材管理员:负责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报废事务,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4.2 各部门和相关人员:根据需要提供相关支持和协助,并及时处理报废事务。
4.3 上级领导和审批委员会:负责审批报废申请,并参与评审和决策。
4.4 其他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报废流程,提供意见和建议,确保流程的顺畅进行。
五、监督和评估5.1 监督机构:由本单位设立的监察机构负责对体育器材报废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学校体育器材维护保养规定

学校体育器材维护保养规定在学校中,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器材的损坏和安全隐患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体育器材维护保养规定。
一、制定体育器材维护保养责任制度学校应该明确体育器材维护保养的责任分工,从校园领导到体育教师,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校园领导应该制定并落实体育器材维护保养的工作计划和任务,体育教师则负责具体的器材检查和保养工作。
二、定期检查器材状况为了保证器材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学校应该制定定期检查器材状况的规定。
体育教师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器材的全面检查,了解器材的使用情况和损坏情况,并及时报告上级。
三、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器材一旦发现器材损坏,学校应该建立及时修理和更换的机制。
体育教师应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损坏器材,立即做好标记并尽快报告上级。
学校也应该建立器材维修和更换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器材。
四、保养器材的方法和技巧培训为了提高体育教师对器材保养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学校应该组织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器材保养的方法、技巧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体育教师对器材保养的能力。
五、建立器材存放和管理制度为了方便对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学校应该建立器材存放和管理制度。
器材应该按照规定的分类和编号进行存放,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同时,学校也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器材免受恶劣天气和损坏的影响,例如建造器材存放室和购买器材保护设备等。
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正确使用器材的培训除了保养器材,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正确使用器材的培训。
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器材维护保养的工作,并在过程中向学生宣传器材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此外,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对体育器材安全的认识。
七、建立器材维护保养档案学校应该建立器材维护保养的档案,记录每次的维护和保养情况。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四篇)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1、体育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必备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2、对新购进的器材要核对凭证,收藏使用说明3、清点器材数量,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基础部联系。
4、登记入册。
做到入室登记,帐物相符。
5、器材损坏、报废及时登记备案。
6、经常清点与定期清点相结合。
每学期结束时清理器材,归类存放并做好帐面记录。
7、合理分类、存放整齐,有利于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的使用,也便于器材清点。
8、每周检查器材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和基础部。
9、要经常进行器材维护、维修与保养(球类、海绵垫防潮、器械防锈,用具是否结实等)。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二)是为了确保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对老化、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的器材进行淘汰和报废处理的一套管理规定和程序。
具体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报废标准:明确什么样的器材属于报废范围,例如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寿命超过一定年限等。
2. 报废程序:规定报废器材的申请、审批、记录和处理流程,例如由相关人员提出报废申请,经过审核和批准后,进行设备的安全处理或报废手续。
3. 报废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器材,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例如出售、捐赠、拆解、回收等。
4. 责任分工: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包括器材的维修保养、使用监督、报废申请审核等。
5.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报废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制定体育器材报废制度,可以提高体育器材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因老化或损坏的器材给运动员或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对即将报废的器材进行合理处置,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三)是指针对体育场馆、学校、俱乐部等单位所拥有的体育器材,在其无法再继续使用或需要更换时,进行报废处理的一套管理规定和程序。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报废依据:明确什么情况下体育器材可以被报废,比如损坏严重、功能失效、不合安全要求等。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
是为了确保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对老化、损坏或无法继续使用的器材进行淘汰和报废处理的一套管理规定和程序。
具体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报废标准:明确什么样的器材属于报废范围,例如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使用寿命超过一定年限等。
2. 报废程序:规定报废器材的申请、审批、记录和处理流程,例如由相关人员提出报废申请,经过审核和批准后,进行设备的安全处理或报废手续。
3. 报废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器材,制定相应的处理方式,例如出售、捐赠、拆解、回收等。
4. 责任分工: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包括器材的维修保养、使用监督、报废申请审核等。
5.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报废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制定体育器材报废制度,可以提高体育器材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因老化或损坏的器材给运动员或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对即将报废的器材进行合理处置,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 1 页共 1 页。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样本(2篇)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样本1、借用者必须填写借用单,抵押有效证件,才可发放器材。
2、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由任课教师和带队训练教师负责借还,做好使用记录。
3、体育锻炼活动课,由班主任教师持器材使用列单到器材保管室填单签字,方可领取。
4、体育教学结束和课外活动结束后应立即收回清帐。
5、如借用者需长期使用,期限为三个月,并有体育教研组长签字方能借出,并做好记录,到期必须收回,以保证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6、发放班级的器材、用具应做好登记,学期结束前务必收回。
保管员岗位职责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器材保管室要由专人管理,保管室在有人的情况____意打开门窗,以利通风。
保管室使用完后要关闭好门窗人才可以离去。
3、严格按照器材保管室器材管理制度对器材进行管理。
4、定期检查器材用具,保证教学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率。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和基础部。
5、做好器材保管室管理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每学期要与体育教研组长和财产保管员共同核对帐物并签字存档。
大型设施及场地管理制度1.体育设施及场地,如篮球架(场)、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等场地、器材,要由器材保管员、体育教研组长和负责人共同管理。
体育器材报废制度样本(2)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了规范体育器材的报废程序,保障体育器材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1.2 范围: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体育器材报废事务。
二、报废条件和程序2.1 报废条件2.1.1 经过维修和保养后,体育器材仍不能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
2.1.2 已达到经济使用寿命或者技术更新需求的体育器材。
2.1.3 受到重大损坏,无法修复并继续使用的体育器材。
2.2 报废程序2.2.1 鉴定:由相关部门对待报废的体育器材进行鉴定,确认是否符合报废条件。
2.2.2 报废申请:由器材管理员向上级领导提出报废申请,并附带体育器材的详细信息和鉴定报告。
健身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健身器材的维护与保养对于确保器材的使用效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健身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保护您的投资。
一、跑步机1. 定期清理跑步机表面,保持清洁干燥。
2. 定期检查跑带、跑板是否保持平整,如有磨损请及时更换。
3. 定期调整跑带的松紧度,确保跑带在运行时不会过于紧绷。
4. 定期润滑跑步机的各关节轴承,以延长使用寿命。
5. 避免在跑步机上放置过重物品,以免对机器造成压力。
二、椭圆机1. 定期清理椭圆机表面,保持清洁干燥。
2. 定期检查椭圆机的轨道是否保持平整,如有磨损请及时更换。
3. 定期调整椭圆机的阻力,确保运动强度适宜。
4. 定期润滑椭圆机的关节轴承,以延长使用寿命。
5. 避免在椭圆机上放置重物,以免影响机器运行。
三、哑铃1. 定期检查哑铃的重量是否准确,如有偏差请及时调整。
2. 定期清洁哑铃表面,保持清洁干燥。
3. 定期检查哑铃的螺丝是否松动,如有松动请及时拧紧。
4. 避免过度使用哑铃,以免造成损伤。
5. 定期对哑铃进行热处理,以保持其强度和韧性。
四、拉力器1. 定期清洁拉力器表面,保持清洁干燥。
2. 定期检查拉力器的弹簧是否保持弹性,如有松弛请及时更换。
3. 定期润滑拉力器的关节轴承,以延长使用寿命。
4. 避免过度使用拉力器,以免造成损伤。
5. 定期检查拉力器的螺丝是否松动,如有松动请及时拧紧。
除了日常维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健身器材进行保养,以确保其性能不受影响。
以下是保养方法:1. 润滑保养:定期对健身器材的关节轴承进行润滑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可以使用专用的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保养。
2. 除锈保养:对于长期未使用的健身器材,可能会产生锈迹,需要进行除锈保养。
可以使用专用的除锈剂进行清洁保养。
3. 更换易损件:定期检查健身器材的易损件,如跑带、滚珠、螺丝等,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4. 消毒清洁:定期对健身器材进行消毒清洁,确保器材表面无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械例行检查、保养及报废
拓展训练典型拓展项目安全指导和监控
前面所提出的各种安全操作规范, 仅仅为了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实施提供了重
要前提, 而拓展项目实施中的安全指导监控才是检验拓展训练安全的关键。
拓展培训有野外、水上、基地场地等几类数量繁多的拓展训练项目。
为了保
证安全,针对每个拓展项目都有详细具体的安全指导和监控规范。
在这里, 仅列出几个典型拓展项目的安全指导和监控规范, 其它拓展项目原理基本相似。
在拓展培训中, 拓展培训师必须根据每个拓展项目的具体规范进行操作,才可能保证拓展培训的安全实施。
拓展培训的拓展培训师在拓展培训中肩负着两项重要使命:保护自己和参训者的人身安全; 通过拓展培训催生参训者的学习并促成所期待的转变。
关于后者, 相关因素很多, 情况千变万化,难以一致要求。
而对于前者,则应该(也可以是准备充分、要求明确,操作规范、一丝不苟。
一、拓展培训中对拓展培训师与安全相关的要求
1、拓展项目准备:
(1、了解本次拓展培训要求、参训单位和参训者情况、拓展培训计划,确认本人具有指导计划中所有拓展项目的资格。
(2、确认本人身体情况正常。
且没有超过连续带班的天数。
(3、了解天气情况。
并提前检查场地、设施和器材,确认可以正常使用。
(4、通过班前会等形式明确分工情况和自己的职责。
了解整个基地拓展培训概
况和可能涉及的交接要求。
(5、熟知各项安全规定、事故处理程序,急救器材位置、种类、用途和急救知识。
2、拓展项目实施中:
(1、语言简练、明确,对拓展活动规则、相关知识、方法和安全要求的讲解逻
辑清晰、清楚明了,并进行确认。
(2、强调安全意识,再次确认参训者身体情况是否符合拓展项目要求。
(3、留意观察每一位参训者的表现并做文字记录,保持对参训者情绪的把控能力。
(4、除团队攀岩、下降需要请其他拓展培训师协助示范外,其它拓展项目△止示范。
(5、个人拓展项目中,对不同的参训者,根据不同的表现采取多样化的心理辅导
方式。
的原则,可以鼓励参训者挑战自我的勇气,但无权强挑战基于选择”
(6、遵守“
迫其必须做他不想做的拓展项目。
同时不得体罚和用语言羞辱参训者。
也不得仅仅根据个别拓展项目中某方面的表现就轻易对参训者作重要的评价。
(7、在参训者自我压力或团队群体过大时,拓展培训时要敏感观察并给予时而
适度的缓解和帮助。
(8 、在拓展培训中轻常关注, 不使任何参训者△离监控。
强调确有必要时请假才能离开。
(9、对于过度兴奋、行为冒失的参训者要适当控制和合理引导。
(10、拓展培训中出现异常情况、伤害、事故和情绪失控等情况时,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及时、果断、适度地应对;必要时暂停拓展培训或寻求其他同事的协助。
并
有责任对其他同事给予帮助。
3、回顾中对安全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讨论和点评,提出表扬和批评,进一步提出要求。
4、在拓展培训的任何阶段,任何与拓展培训相关的人都有权利对自己认为的异
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提出质疑。
在其他拓展培训师所带拓展项目出现紧急情况后时, 发现情况的拓展培训师甚至可以先中止该拓展项目的拓展培训,再提出质疑。
二、拓展训练典型拓展项目安全指导和监控
高空拓展项目:
空中单杠
一、安全概述:
1、人数要求:15人左右(不少于 7人
2、拓展培训场地:组合拓展训练架或专项拓展训练架
3、拓展培训器材:
上保护点 2套:每套由两条虫扁带套和两把梨形锁组成;
专用主绳 2根:直径 10.5㎜动力绳或符合规范的绳索;铁锁 4把(其中 2把是自锁、 8字环 2个、安全带 4条(全身 2条、半身 2条、头盔 2个、手套 7副以上、整理箱 1个;
尼龙搭扣或帆布套:用于将被保护者背后的两根保护绳索并作一根。
注意:器械紧张时以上述为标准,在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备份。
二、参训者安全须知:
1、安全意识:提醒参训者安全器械都是有质量保障的,安全没有问题,但前提是正确掌握使用方法;
2、抓杠动作安全注意事项:(伸出双手、四指并拢、虎口张开、掌心向前、奋力向前跃出、在跳跃过程中伸手抓或拍杠。
这个过程中有三点注意事项:第一、剪掉长指甲;第二、要
奋力向前跃出,而不是直直往下跳;第三、不能抓绳; (绳子在背后,如果抓绳可能夹到手指,可能形成反关节动作,也可能导致失去平衡摔离跳台。
3、安全装备讲解:头盔、半身安全带、全身安全带的正确穿戴, 五步保护法的讲授和练习;
4、其他:询问身体状况(注意表达方式及摘除硬质物品(包括易掉落、易硌伤、划伤身体的物品。
三、安全监控:
1、拓展项目进行前带领参训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拓展活动;
2、疾病史:参训者有严重的头、颈、肩、腰、背、骶等部位病史或有严重心脑
血管疾病、习惯性△臼、低血糖等病史的可不做此拓展项目:
3、如遇参训者因个人原因强烈抵触,拓展培训师不得强求其完成;
4、拓展培训师应亲自为参训者检查安全带、头盔穿戴,并摘、挂铁锁,遵循复查原则;
5、拓展培训师站立原则:必须能同时监控到两组做保护的参训者和上方做拓展
活动的参训者;
6、参训者向上攀爬时,(参训者未到 3m 高度前,拓展培训师站在下方做抱石保
护动作进行保护。
(图 2-1速度不可过快(如攀爬过快,做保护的参训者来不及收绳,可要求攀爬者暂停攀爬,等待绳索收紧后继续攀爬。
,注意监控做保护的参训者及时
正确地收绳; 在一名参训者进行拓展项目过程中, 不可更换做保护的参训者 (更换做保护的参训者必须由拓展培训师掌控 ; 在一名参训者进行拓展项目过程中, 拓展培训师不可离开监控范围去做其他事情(如帮其他参训者穿戴安全带等; 参训者下降时, 拓展培训师站在一组保护的主保护后方虚握绳索(带手套控制下降速度, 并同时监控另一组做保护的参训者, 提醒快到地面时慢放,必要时拓展培训师可配合操作绳
索控制速度,并安排空闲参训者到下方接应。
做保护的参训者之间站立距离不能过远, 1米左右合适,严△坐着进行保护,所有高空保护都如此;
7、要不断提醒做拓展项目的参训者不要抓保护绳索及铁锁;须使用有尼龙搭扣的帆布套将参训者身后的两根保护绳并成一股,要能完整包裹住绳结;
8、注意提醒所有参训者严△脚踩绳索;
9、拓展训练架正下方严△站人;
10、不允许留长指甲;长发盘入头盔。
—— TT 战士拓展培训连锁机构拓展培训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为企业的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方法,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可以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让企业团队团结的更紧,走的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