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动物睡觉的秘密》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动物的秘密》,主要围绕第四章《动物的生活习惯》中的第三节“动物睡觉”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涉及动物睡觉的多样性、睡觉姿势、睡觉环境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习惯,培养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

2.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同动物睡觉的特点及原因。

2.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分析不同动物的睡觉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睡觉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睡觉的多样性。

2. 讲解(15分钟)(1)介绍不同动物的睡觉姿势。

(2)分析动物睡觉姿势与环境的关系。

(3)讲解动物睡觉对生存的意义。

3. 实践(15分钟)(1)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不同动物的睡觉特点。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4. 互动(10分钟)(1)邀请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的睡觉姿势,增强课堂趣味性。

(2)进行“动物睡觉知多少”的竞赛游戏,检验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睡觉2. 内容:(1)动物睡觉的多样性(2)动物睡觉姿势与环境的关系(3)动物睡觉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三种动物的睡觉特点。

(2)为什么动物有不同的睡觉姿势?2. 答案:(1)如:熊猫喜欢在树上睡觉;蝙蝠倒挂在洞穴里睡觉;海豚在水面上睡觉。

(2)动物的睡觉姿势与其生活环境、生存需求密切相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课堂氛围活跃,幼儿参与度高。

(2)教学方法多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睡觉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睡觉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睡觉的秘密》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动物睡觉的秘密》「篇一」活动目标:1. 观察了解动物千奇百怪的睡觉姿态。

2. 能够分清不同动物的不同睡姿并尝试用动作模仿动物睡觉的姿态3. 加深对小动物的喜爱,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4. 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5. 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 《小猪睡觉》的音乐2. 有关动物睡觉的各种姿态的图片PPT。

3. 击鼓传花的音乐及手绢花活动过程:1. 歌曲导入(歌曲《小猪睡觉》)——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播放歌曲)——你们听一听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睡觉的?(歌词:闭上眼睛睡觉,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摇摇)还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噜)2. 做小客人去森林旅游观察别的动物怎么睡觉——小猪看见了这么多小朋友可高兴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们去它们的森林里旅游,看看别的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你们说好不好?那你们的声音都要轻一点哦,不要吵着小动物睡觉了好不好?3. 分别出示动物睡觉的图片,并请幼儿模仿1. 出示丹顶鹤睡觉的图片1)请幼儿仔细观察——“你们认识它吗?它是怎么睡觉的?”2)请幼儿模仿丹顶鹤睡觉的姿势——单脚站立3)为什么会单脚站立睡觉——敌人来了能马上飞走2. 出示猫头鹰睡觉的图片1)请幼儿观察是怎么猫头鹰睡觉的(睁着一只眼睛睡觉)2)请幼儿模仿猫头鹰睡觉3)为什么猫头鹰要睁着一只眼睛睡觉——(晚上要捉老鼠,睁着一只眼睛睡觉方捕猎)继而引发幼儿对猫头鹰辛苦工作的崇敬之情)3. 出示蝙蝠睡觉的图片1)观察蝙蝠是怎么睡觉的——倒挂着睡觉2)老师也装作不知道,请蝙蝠自己告诉小朋友(教师配音)——蝙蝠:“我住在岩洞里,倒挂着可以让我的身体不会碰到冷冰冰的墙壁;遇到危险的时候我的脚一松开就可以飞走了,如果像小朋友一样躺着睡觉就很难飞起来了。

中班主题教案动物睡觉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动物睡觉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动物睡觉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睡觉的习性和状态特征;2.掌握动物睡觉的时间和方式;3.观察和分析动物睡觉的特征和可能的原因。

2.技能目标1.能在观察动物睡觉时有效记录;2.能够用图表等形式呈现出动物睡觉的规律和差异;3.能够表述观察到的动物睡觉特征以及猜测可能的原因。

3.情感目标1.增强对动物的关注和关心;2.提高生活中观察和研究问题的兴趣;3.增强合作学习、分享和互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的动物极其睡觉的习性和状态特征;2.掌握动物睡觉的时间和方式。

2.教学难点1.如何对动物睡觉的特征进行观察;2.如何辨别和分析不同动物睡觉状态的差异。

三、教学准备1.班级预备资料:纸笔、记录册、简陋卡片、胶水、彩色笔等;2.教学硬件设备:标准投影仪、电棒、小型宠物透明箱等;3.准备的相关资料:PPT、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导入问题:我们小时候的睡眠时间是多久?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哪些动物?动物睡眠的方式和习性有哪些差异?(2)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例如猪、鸟、鱼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了解动物睡觉的特征和可能的原因。

2.达标活动11.分组观察不同动物睡觉时的姿势和方式,有效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2.小组呈现出记录的结果,并用图表、图片等形式表示出结论;3.教师联合学生对图表所反映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3.探究活动11.教师出示“动物睡觉的特征和可能的原因”PPT,呈现出不同动物睡觉的状态、环境、时间和方式等;2.学生分析和讨论PPT的内容,推测不同动物睡眠状态的原因;3.学生对所推测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辩论。

4.达标活动21.学生们利用记录册、简陋卡片和胶水等工具,制作宠物透明箱,以便更加清楚地观察宠物的睡眠状态;2.学生们将制作好的宠物透明箱放入宠物中,观察并记录宠物睡眠时的状态;3.学生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宠物睡眠状态,并分析和推论可能的原因。

动物睡觉说课稿中班

动物睡觉说课稿中班

动物睡觉说课稿中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活动《动物睡觉》。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以及说活动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动物睡觉》这一活动内容选自中班上册主题活动“动物的秘密”。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而动物的睡觉方式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

通过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并初步了解动物睡觉方式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说学情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和喜爱,经常会主动观察和谈论动物。

但是,他们对于动物睡觉方式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缺乏系统的认知。

此外,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来获取知识。

三、说活动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知道动物睡觉方式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睡觉姿势。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各种动物睡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自制动物睡觉的图书。

音乐《森林狂想曲》。

五、说活动过程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森林夜晚的情境,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森林中。

然后提问:“小朋友们,在这安静的夜晚,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呢?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引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导入活动。

(二)展开部分1、观察图片,了解常见动物的睡觉方式出示狗、猫、马、牛等常见动物睡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睡觉?”请幼儿用动作模仿动物的睡觉姿势,加深对动物睡觉方式的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着了精品教案范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着了精品教案范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着了精品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秘密》,详细内容为“动物睡着了”。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睡眠习惯和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的睡眠习惯,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睡眠习惯。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动物玩偶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动物睡觉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动物在做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睡眠。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动物的睡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动物们的睡眠习惯。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让幼儿亲身体验动物们的睡眠。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动物玩偶,讲解不同动物的睡眠特点,如长颈鹿站着睡觉、蝙蝠倒挂着睡觉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模仿该动物的睡眠姿势。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模仿动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动物睡着了2. 板书内容:(1)动物睡眠图片(2)动物睡眠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睡觉的样子。

2. 答案要求:画面清晰,动物特征明显,睡眠姿势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了不同动物的睡眠习惯,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睡眠习惯,进一步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中班科学《动物睡觉》精品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动物睡觉》精品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动物睡觉》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动物睡觉》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姿势和睡眠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几种常见动物的睡觉姿势和睡眠环境,了解动物睡觉的多样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睡觉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睡觉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睡觉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睡觉的图片、视频、PPT。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动物睡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吗?它们是怎样睡觉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动物睡觉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不同动物的睡觉姿势和睡眠环境。

(2)教师结合PPT,讲解几种常见动物的睡觉特点,如:狗、猫、鸟、狮子等。

(3)教师邀请幼儿模仿动物睡觉的姿势,增强课堂趣味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睡觉的姿势。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描述动物睡觉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动物睡觉》2. 内容:(1)动物睡觉的姿势(2)动物睡觉的环境(3)常见动物的睡觉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宠物或身边的动物,描述它们的睡觉姿势和环境。

2. 答案示例:我家的小狗睡觉时喜欢蜷缩成一团,睡在软软的垫子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模仿、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了不同动物的睡觉特点。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整体水平。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活动名称:幼儿园中班科学《动物睡觉》活动教材:《幼儿园科学探究》第四章第二节活动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睡眠方式和特点,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动物睡觉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睡眠方式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睡眠方式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表达出不同动物的睡眠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卡片、挂图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动物睡觉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猜这是哪种动物,它为什么会睡觉。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观察图片和视频(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睡觉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睡眠方式和特点。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动物的姿势、环境等细节。

3.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睡眠方式和特点,并讨论为什么动物需要睡觉。

4. 卡片游戏(5分钟)教师准备一副动物睡觉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种动物和它的睡眠方式。

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找出匹配的动物和睡眠方式。

5. 挂图制作(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睡觉的挂图。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装饰自己的挂图。

6. 成果展示(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挂图展示给大家,并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物睡眠方式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物的睡眠方式板书设计:将不同动物的睡眠方式用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幼儿观察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宠物或熟悉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睡眠方式和特点,并画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动物睡觉的好奇心。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睡觉》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睡觉》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动物睡觉》含反思中班教案《动物睡觉》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动物睡觉》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

2、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动物睡觉习性。

活动准备:1、提前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2、动物睡觉的碟片。

3、在活动区开设“小动物幼儿园”请幼儿把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活动区,资源大家共享。

教学重难点:让幼儿用动作尝试体验动物睡觉的姿势。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

活动方法:讲解法、探索发现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1、听声音做动作教师播放歌曲《走路》,请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分组交流图片内容,找出看不懂的图片,老师讲解让孩子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并用动作表现。

马——站着蝙蝠——倒挂刺猬——蜷成球形丹顶鹤——单脚站立。

鱼——睁着眼睛睡觉乌龟——缩到龟壳里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播放碟片,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睡觉方式。

4、游戏,看谁找得快:挂图中找出睡觉的动物。

5、游戏:看谁学得像:听到欢快的音乐,小朋友模仿动物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小朋友模仿动物就睡觉,睡觉时必须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6、教师教育幼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姿势。

小结:动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护自己。

活动扩展:师生交流其他动物“睡眠”的方式。

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模仿动物睡觉的动作,比一比。

温馨提示:宝宝的睡眠质量与成长发育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睡眠对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增强免疫机能、促进智力发育、精神状态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睡眠不足可引起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以及不能调节控制情绪、易冲动、等类似多动症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主题《动物睡觉的秘密》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设计背景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朋友,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中班的孩子们也特别想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

但常见的话题只是有关“动物的外形、习性及生活方式”,很少涉及动物们各种各样、姿态万千的睡眠姿势。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及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

2、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平常观察,音乐
活动过程
1、以小客人做客导入活动:(播放歌曲《小猪睡觉》)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谁吗?
(小猪)你听一听它在干什么?它是怎样睡觉的? (闭上眼睛睡觉,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摇摇。

)还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噜)
2、小猪邀请幼大家去大森林旅游,看看别的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播放课件《动物睡觉》,让幼儿探索不同动物睡觉的秘密。

马——站着蝙蝠——倒挂刺猬——蜷成球形丹顶鹤——单脚站立鱼——睁着眼睛睡觉乌龟——缩到龟壳里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游戏:看谁说的对(出示课件,幼儿说出不同方式。

)
4、游戏:看谁学得像
(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欢快的音乐,小朋友模仿动物就出来游戏;听到抒情、安静的音乐,小朋友模仿动物就睡觉,睡觉时必须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2)教师组织游戏,播放音乐。

5、教师教育幼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姿势。

教学反思
1,孩子们对本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都争先恐后的去学,去模仿动物。

2,幼儿在对他们所了解的,比如小猪小狗兴趣很大,但是对他们平常不熟悉的动物感觉没有调动起来他们的积极性。

学习是感觉到有点茫然。

3,如果再上这课要先让孩子们熟悉动物,先回去观察,然后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