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的氧化性

合集下载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具有以下特性:
1. 强腐蚀性:在常压下,沸腾的浓硫酸可以腐蚀除铱和钌之外所有金属,其可以腐蚀的金属单质种类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王水(但腐蚀速率则各有所长)。

2. 强氧化性: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6价硫体现了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3. 脱水性:能将有机物(蔗糖、棉花等)以水分子中H和O原子个数比2︰1脱水,炭化变黑。

4. 吸水性:浓硫酸可吸收结晶水、湿存水和气体中的水蒸气,可作干燥剂,可干燥H2、O2、SO2、CO2等气体,但不可以用来干燥NH3、H2S、HBr、HI、C2H4五种气体。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因此使用时应特别小心,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浓硫酸高中实验报告(3篇)

浓硫酸高中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浓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观察浓硫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现象,加深对浓硫酸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使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脱水性则能使有机物中的水分子脱离,导致物质碳化。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稀释浓硫酸、观察其与木条、铜片等物质的反应来验证浓硫酸的性质。

三、实验器材1. 浓硫酸2. 蒸馏水3. 烧杯4. 玻璃棒5. 试管6. 铜片7. 木条8. 酒精灯9. 火柴10. 滴管11. 滤纸12. 移液管13. 容量瓶14. pH试纸15. 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稀释浓硫酸- 在烧杯中加入约100ml蒸馏水。

-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2. 观察浓硫酸与木条的反应- 将一小段木条插入稀释后的浓硫酸中。

- 观察木条的变化,记录现象。

3. 观察浓硫酸与铜片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片。

- 将试管倾斜,缓慢加入稀释后的浓硫酸,使硫酸沿试管内壁流下。

- 观察铜片的变化,记录现象。

4.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蔗糖。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蔗糖的变化,记录现象。

5. 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铜片。

- 将试管倾斜,缓慢加入浓硫酸,使硫酸沿试管内壁流下。

- 观察铜片的变化,记录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稀释浓硫酸- pH值约为1,说明稀释后的浓硫酸仍具有强酸性。

2. 观察浓硫酸与木条的反应- 木条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3. 观察浓硫酸与铜片的反应- 铜片表面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4.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蔗糖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5. 浓硫酸的氧化性实验- 铜片表面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六、实验结论1. 浓硫酸具有强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浓硫酸

浓硫酸

浓硫酸的理化特性与应急处置方法1、浓硫酸物理性质硫酸(H2S04)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

俗称坏水。

由于浓硫酸中含有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所以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殊性质;而在稀硫酸中,硫酸分子已经完全电离,所以不具有浓硫酸的化学特性。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

常用的浓硫酸中H2S0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1。

98.3%熔点:10℃;沸点:338℃。

92%硫酸为-25.6℃;93.3%硫酸为-37.85℃;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20%发烟硫酸为 2.5℃,65%发烟硫酸为-0.35℃。

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

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的增加,由279. 69C渐至44. 7℃。

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

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浓硫酸化学性质脱水性(1)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强。

(2)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3)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浓硫酸的腐蚀性了黑色的炭(炭化)。

强氧化性(1)跟金属反应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0 2Fe+6H2SO4(浓)===Fe2(SO4)3+3S02个+6H2O(2)跟非金属反应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C+2H2SO4(浓)=(加热)==CO2个+2S02个+2H2OS+2H2SO4(浓)===3SO2个+2H20吸水性(1)就硫酸而言,吸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不是稀硫酸的性质。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及化学考试易丢分小细节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及化学考试易丢分小细节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及化学考试易丢分小细节1.与金属的反应(1)Fe、Al的钝化常温下,当Fe、Al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2)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规律:①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②浓硫酸一旦变稀,就发生:Zn+H2SO4=ZnSO4+H2↑。

(3)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除Au、Pt外)反应:Cu+2H2SO4( 浓) CuSO 4+SO2↑+2H2O规律:①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②氧化产物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SO 2;③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④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会停止。

2.与非金属反应C+2H2SO4( 浓) CO2↑+2SO2↑+2H2O规律:(1)反应要加热,否则不反应;(2)氧化产物是含氧酸或非金属氧化物,还原产物为SO 2;(3)浓硫酸只表现氧化性;(4)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反应就停止。

(5)不能氧化H 2、N 2、O 2、Si、Cl 2、F 2、Br 2等。

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常见的还原性物质FeSO 4、Na 2S、H2S、HBr、HI等均能被浓H2SO4氧化。

4.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这是因为石蕊被浓HNO3氧化。

【特别提醒】浓H2SO4强氧化性的理解(1)浓H 2SO4与稀H 2SO4氧化性的区别(2)常温下,Fe、Al遇浓H 2SO4“钝化”①“钝化”不是不反应,而是生成的致密氧化膜阻止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

②加热条件下,Fe、Al与浓硫酸反应而不会“钝化”。

(2)检验单质与浓H2SO4反应气体产物的实验设计①若为Zn与浓H2SO4反应,则Zn与浓H2SO4反应的最终产物为ZnSO4、SO2、H2、H2O。

可以依次通过CuSO4、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浓H2SO4(或碱石灰)、灼热CuO、CuSO4、碱石灰实现对H2O、SO2、H2的检验。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方程式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方程式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方程式
1 硫酸的强氧化性研究
硫酸是一氧化碳的重要衍生物,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就发现,沸石催化剂在酸性硫酸存在下温和反应,并生成氧化态的成分。

因此,研究人员将关注重点放在硫酸的强氧化性上。

2 浓硫酸的氧化反应
对于溶液中的浓硫酸,氧化反应将以比较简单的方式进行,如下所示:
$$SO_{3(aq)} + H_{2}O_{(l)} --> SO_{4^2- (aq)} + 2H^+ $$上述氧化过程由氢离子催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也称为亚硫酸根,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通过添加更多的氢离子可以加速上述氧化反应,因此研究人员得以推断,硫酸氧化反应将和浓度有关。

3 加剧硫酸的氧化能力
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浓硫酸中加入含氧催化剂如Fe,Mn,Cu,Cr等即可加剧硫酸的氧化能力。

发现加入这些含氧催化剂,可以提高杂化物氧化反应的速度,扩大浓硫酸能够氧化介质的范围。

4 硫酸氧化反应的应用
由于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氧
化溶剂、硫化氢合成、硬脂酸衍生物等。

此外,硫酸也可用于农药中,学术界也进行了较多研究,把它应用在生物强氧化反应中。

总之,硫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行业生产和学术研究。


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控制它的强氧化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浓硫酸运输

浓硫酸运输
硫酸有稀硫酸和浓硫酸之分。
虽然浓硫酸氧化性很强,但就是因为他的氧化性太强,使得它刚与铁桶接触,就在与铁桶接触的地方形成一层难溶的强氧化物,阻止了浓硫酸继续与铁桶之间的反应,因此浓硫酸可以用铁桶来运输。
但是,因为稀硫酸氧化性不够强,因此与铁接触会形成易溶的硫酸铁,所以不能用铁桶运输,但可以用塑料桶运输。浓硫酸氧化性太强,不能用塑料桶运输

稀硫酸不能用金属装 因为氧化性较弱 可用塑料装
浓硫酸氧化性强不可用塑料装 用金属装浓硫酸是因为金属表面会被“钝化”

浓硫酸和稀硫酸氧化性不同的原因

浓硫酸和稀硫酸氧化性不同的原因

浓硫酸和稀硫酸氧化性不同的原因
浓硫酸是一种氧化作用相当强的氧化剂,特别是当加热时,它的氧化性就更强了。

浓硫酸的氧化作用是由于分子里氧化数为+6的硫所引起的。

在加热条件下,绝大多数金属(金、铂例外)都能跟浓硫酸发生反应,但反应后都没有氢气生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根据它们还原性强弱的不同,硫酸分子里氧化数为+6的硫,能被还原成不同氧化数的产物,如二氧化硫、硫和硫化氢等。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生成二氧化硫。

在加热情况下,当还原性强的锌跟浓硫酸作用时,主要生成SO2,但往往有单质硫和硫化氢生成。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3Zn+4H2SO4(浓)====3ZnSO4+S↓+4H2O
4Zn+5H2SO4(浓)====4ZnSO4+H2S↑+4H2O
金属的还原性越强,生成S和H2S的倾向就越大。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氢以后的金属,在加热情况下跟浓硫酸反应,都生成SO2,而不生成S和H2S。

至于稀硫酸在与金属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氧化性,那是由于金属与稀硫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所致。

所以,稀硫酸的氧化作用是一般酸类共有的性质。

但是氢离子只能氧化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也可以说是这些活泼金属把氢离子还原了,而位于氢后边的金属如Cu、Hg、Ag等则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这样,稀硫酸的氧化性远不如浓硫酸的氧化性强就很容易理解了。

浓硫酸特性

浓硫酸特性

浓硫酸的特性1.脱水性⑴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

⑵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⑶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碳化),并会产生二氧化硫。

浓硫酸如C12H22O11————>12C + 11H2O2.强氧化性⑴跟金属反应①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主要原因是硫酸分子与这些金属原子化合,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氢离子或硫酸分子继续与金属反应. Fe+nH2SO4(浓)===Fe·nH2SO4②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SO2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Fe + 6H2SO4(浓) ==== Fe2(SO4)3 + 3SO2↑ + 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⑵跟非金属反应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

在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S + 2H2SO4(浓) ==== 3SO2↑ + 2H2O △2P + 5H2SO4(浓) ==== 2H3PO4 + 5SO2↑ + 2H2O⑶跟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制取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不能选用浓硫酸。

△H2S + H2SO4(浓) ==== S↓ + SO2↑ + 2H2O △2HBr + H2SO4(浓) ==== Br2↑ + SO2↑ + 2H2O △2HI + H2SO4(浓) ==== I2↑ + SO2↑ + 2H2O3.难挥发性(高沸点)制氯化氢、硝酸等(原理:利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 如,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Na2SO3+H2SO4==Na2SO4+H2O+SO2↑再如,利用浓盐酸与浓硫酸可以制氯化氢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化教一班 王小琼
Southwest University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稀硫酸:
Mg+ 2H2SO4 == MgSO4+H2 ↑ Al + 2H2SO4 == Al2(SO4)3+H↑ 2
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不能将氢 置换出来。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u +2H2SO4 (浓)== CuSO4 +SO2↑+2H2O 浓
得2e-,被还原 0 失2e 被氧化 +6 △ +2 +4
还原剂: Cu :
氧化剂: H2SO4 SO2
CuSO4
浓硫酸中含有大量的未电离的H 分子, 浓硫酸中含有大量的未电离的 2SO4分子,它的氧 化性不同于一般的酸,一般被还原为SO 。 化性不同于一般的酸,一般被还原为 2。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可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 Pt等除外), 还能与非金属等反应。 等除外), 还能与非金属等反应。 等除外
C+2H2SO4 (浓)===CO2↑+2SO2 ↑+2H2O 浓
0
+6
+4
+4
课后思考: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 思考 上述反应产物 ?
邮箱:wxqio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