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资料-古诗文名言名句集锦
六年级毕业复习 名句归类

六年级毕业复习-语文积累(名句归类)劝学类:诗句作者诗题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惜时类: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送别类: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四季类:春天: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夏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望湖楼醉书》秋天: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冬天: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爱国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友情类: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文积累

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文积累小学毕业班语文古诗文积累(一)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6、满招损,谦受益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2、捡了芝麻,丢掉西瓜13、观天地生物气象。
学圣贤克己工夫。
1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5、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1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8、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9、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0、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1、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潜《饮酒》)2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2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30、道高一尺,魔高一丈3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6、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3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格言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格言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诗词格言,这些格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以下是一些适合六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格言: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9. 《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 《咏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些古诗词格言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启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名句集锦

1、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焚夜》) 2、⼈⾮圣贤,孰能⽆过?(《左传》)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焚夜》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5、知⼰知彼,百战不殆。
(《孙⼦兵法》 6、千⾥之⾏,始于⾜下。
(《⽼⼦》) 7、天恢恢,疏⽽不漏。
(《⽼⼦》) 8、知⼈者智,⾃知者明。
(《⽼⼦》) 9、物以类聚,⼈以群分。
(《易经》) 10、有则改之,⽆则加勉。
(《论语》) 11、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 12、敏⽽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13、⼗年树⽊,百年树⼈。
(《管⼦》 14、千⾥之堤,溃于蚁⽳。
(《韩⾮⼦》 15、流⽔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春秋》 16、塞翁失马,焉知⾮福。
(《淮南⼦》 17、失之毫厘,谬以千⾥。
(《史记》 18、不鸣则已,⼀鸣惊⼈。
(《史记》 19、绳锯⽊断,⽔滴⽯穿。
(班固《汉书》) 20、精诚所⾄,⾦⽯为开。
(范晔《后汉书》 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朝黄琼传)) 22、不⼊虎⽳,焉得虎⼦。
(范晔《后汉书》 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24、⽼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已。
(曹操《龟虽寿》) 25、鞠躬尽瘁,死⽽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26、⾮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诫⼦书》) 27、宁为⽟碎,不为⽡全。
(《北齐书》) 28、若要⼈不知,除⾮⼰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 29、近朱者⾚,近墨者⿊。
(晋犯敌) 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新五代史》 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共长天⼀⾊。
(王勃《滕王阁序》) 32、天⽣我材必有⽤,千⾦散尽还复来。
(唐李⽩《将进酒》) 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唐李⽩《梦游天姥吟留别》) 34、朱门酒⾁臭,路有冻死⾻。
(唐杜甫《⾃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5、笔落惊风⾬,诗成泣⿁神。
(唐杜甫) 36、不塞不流,不⽌不⾏(唐韩愈)。
37、⼭不在⾼,有仙则名;⽔不在深,有龙则灵。
部编版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材料:名言警句名诗名句名人名言大全(最新分类)

各类名言警句名诗名句大全劝学类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名句归类惜时类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名句归类送别类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川》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友情类: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名句归类春天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宋)《春日》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宋)《游园不值》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清)《春居》名句归类夏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宋)《小池》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名句归类秋天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名句归类冬天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过年)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清明节)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宋)《水调歌头》(中秋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毕业复习资料:中华诗文名句精华

中华诗文名句精华一)先秦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满招损,谦受益。
6诗言志,歌永言。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1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2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22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言必行,行必果。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千里之足,始于足下。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3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3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36置之死地而后生。
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9穷则独善其身,则兼济天下。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之,金石可镂。
4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0天行常有,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汉魏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5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名人名言

六年级必背古诗词名人名言六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和名人名言,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和名人名言,适合六年级学生背诵:古诗词: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题西林壁》 -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游园不值》 -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名人名言:1.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荀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5.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 韩愈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 鲁迅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 毛泽东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10.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背诵这些古诗词和名人名言,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六年级学生有所帮助。
小学毕业班古诗名句复习

小学毕业班古诗名句复习1、不知细叶谁裁出,。
2、,任尔东西南北风。
3、飞流直下三千尺,。
4、,西出阳关无故人。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孤帆远影碧空尽,。
7、随风潜入夜,。
8、,霜叶红于二月花。
9、夕阳无限好,。
10、,春来江水绿如蓝。
11、,牧童遥指杏花春。
12、春风又绿江南岸,。
13、,只缘身在此山中。
14、,早有蜻蜓立上头。
15、接天莲叶无穷碧,。
16、我劝天公重抖擞,。
17、,长河落日圆。
18、,蜡炬成灰泪始干。
19、醉卧沙场君莫笑,。
20、,淡妆浓抹总相宜。
21、七八个星天外,。
22、姑苏城外寒山寺,。
23、,总把新桃换旧符。
24、春色满园关不住,。
25、,死亦为鬼雄。
26、野火烧不尽,。
27、,更上一层楼。
28、,草色遥看近却无。
29、王师北定中原日,。
30、,春风不度玉门关。
31、,不及汪伦送我情。
32、洛阳亲友如相问,。
33、儿童相见不相识,。
34、,俯首甘为孺子牛。
35、两岸猿声啼不住,。
36、黄四娘家花满蹊,。
37、,天下谁人不识君?38、但使龙城飞将在,。
39、,凌寒独自开。
40、独在异乡为异客,。
41、,但悲不见九州同。
42、不要人夸好颜色,。
43、欲把西湖比西子,。
44、,人间能有几回闻?45、天苍苍,野茫茫,。
46、,报得三春晖。
47、小时不识月,。
48、黄四娘家花满蹊,。
49、,道是无晴却有晴。
50、旧时王谢堂前燕,。
51、,落花时节又逢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诗文名句210句及其解释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
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①[阋(xì)]争吵。
6.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8.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
9.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
10.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
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1.诗言志,歌永①言,声依永,律②和声。
出自《尚书·舜典》。
《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相传为孔子选编而成,事实上有些篇是由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西汉初存28篇,即《今文尚书》。
①[永]同“咏”。
②[律]音律,乐律。
12.辅①车②相依,唇亡齿寒。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旧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代学者一般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春秋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的。
《左传》是一部叙述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共269午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①[辅]面颊。
②[车]牙床骨。
13.黍①稷②非馨③,明德④惟馨。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最早见《尚书·君陈篇》。
①[黍(shǔ)]黍子,黏黄米。
②[稷(jì)]不黏的黍子。
黍稷在这里泛指五谷,为祭祀的物品。
③[馨(x īn) ]芳香。
④[明德]美德。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15.不以一眚①掩大德。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①(眚(shěng)]过失,过错。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17.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8.言之无文①,行②而不远。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文]文采。
②[行]流传,流行。
19.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 ]通“悦”。
③[愠(yùn) ]恼恨。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
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2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
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2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
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
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2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
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2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
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30.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
①[野]粗野。
②[史]虚浮。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32.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
①[知(zhì)]同“智”。
33.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
①[识(zhì)]记住。
34.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
①[愤]心求通而未得。
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3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36.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
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
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37.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
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3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3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
①[凋]凋谢。
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4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4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4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46.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4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
①[不能]没有能力。
4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5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5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5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53.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
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54.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55.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自《礼记·曲礼上》。
《礼记》又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四十九篇。
5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出自《礼记·学记》。
5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自《礼记·学记》。
5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出自《礼记·学记》。
59.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
出自《礼记·中庸》。
6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出自《礼记·中庸》。
61.博学之,审①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②行之。
出自《礼记·中庸》。
①[审]详知,明悉,引申为详尽细密之意。
②[笃]忠实,专一,一心一意。
62.君子慎始,差若豪氂,缪以千里①。
出自《礼记·经解》。
①[差若豪氂,缪以千里]现通行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豪”同“毫”。
“氂”同“厘”。
“缪”同“谬”。
63.瑕①不掩②瑜③,瑜不掩瑕。
出自《礼记·聘义》。
①[瑕]玉上的斑点。
②[掩]掩盖。
③[瑜]玉的光泽。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出自《礼记·杂记下》。
意思是治理国家要宽严相济。
65.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
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6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6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68.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
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6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70.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
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
“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7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72.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道家主要经典。
相传为春秋末期老聃(dān)所著。
73.祸兮福所倚①,福兮祸所伏②。
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①[倚]依托。
②[伏]隐藏。
74.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①。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①[细]琐屑,渺小,不重要。
7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