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布局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要求(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总则(一)申请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设住院部的门诊部及卫生所不得开展输血。
临床用血统一由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合法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擅自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自身输血除外)。
(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健全工作制度,遵循合理、科学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三级医院应设立输血科,二级医院设立输血科或血库,一级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立血库或贮血室。
(四)输血科(血库)的主要职能: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布局和设施(一)布局要求1、输血科(血库)应有独立的业务用房,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并尽可能临近手术室、病房,以便于取血。
2、房屋建筑设施应达到卫生学标准,布局合理,按工作流程分室分区,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室或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
血液贮存、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
(二)用房面积1、科室用房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80m2,二级医院不少于50m2,贮血室不少于30m2。
2、使用面积与床位数参考比例推荐标准:1、有通风、防潮设施,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2、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3、应有与用血任务相适应的取血箱。
4、应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5、有直拨功能的专用电话。
三、人员配备(一)输血科(血库)配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与病床的比例为1:120~150配备,三级医院不少于5人,二级医院不少于3人,贮血室应不少于1人。
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 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
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造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者指定相关科室负责。
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 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预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预临床输血会诊。
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及时向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事宜。
输血科(血库)的建设

临床输血的监护制度 输血科(血库) 输血科(血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报废制度 一次性采供血用品管理制度 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各种检查项目的SOP文件 各种检查项目的SOP文件 血库工作人员的档案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 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 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 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和供应 血液, 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 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 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 疗与科研。 疗与科研。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年版)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年版
医院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有以下 个方面 医院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有以下5个方面 (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 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 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 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 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 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⑤为临床提供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 为临床提供血型鉴定、抗体筛选、 配血以及相关的血型血清学实验诊断服务。 配血以及相关的血型血清学实验诊断服务。 结合临床开展输血医学科学研究, ⑥结合临床开展输血医学科学研究,推广 应用输血新技术。 应用输血新技术。 ⑦配合医院所在地献血办公室搞好用血管 接受血液中心的专业技术指导。 理,接受血液中心的专业技术指导。
输血科建设标准

4. 医疗机构的用血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 血站供应。 5. 输血科主任或血库负责人为科室质量第 一负责人。 6. 输血科应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并设置质量 主管;血库指定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是对科室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进行 全面管理和持续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 能有效运行。
二、输血科的职能及工作范围
3. 输血科功能区设置要求 3.1输血科业务用房:各功能用房要有明显标识,入 库前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污废物处理室、自体血采集室、 血液治疗室、资料档案室、值班室、办公室和生活区, 承担临床输血技术人员培训任务的应配备教学示教室 (二级医院房屋分区布局功能上满足工作需求即可)。 3.2血库业务用房:贮血室、发血室、血液处置区、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等。 3.3对于部分无法达到以上要求的二级医院,房屋分 区布局功能上满足工作需求即可。 3.4生活区与工作区相对独立,应配备适宜的卫生、 休息、更衣、值班等场所和生活设施。
四、输血科环境设置要求
1. 输血科面积要求 1.1输血科房屋的使用面积应能满足其业务和功 能的需要。年用血量大于(含)2.0万单位的,使用 面积应不少于300平方米;年用血量1-2万单位的, 使用面积应不少于200平方米;年用血量小于1万单 位的,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0平方米。 1.2 血库工作用房的使用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 功能需要,其建筑面积应不少于80平方米。 1.3 血库工作用房的使用面积应能满足其业务和功 能需要,储血室和发血室必须置于清洁区域,面积 不少于40平方米。
2.3输血科(血库)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内部环境 业务区与办公区分开、污染区与清洁区分开、血标 本接收窗口和发血窗口分开。 2.4输血科(血库)实验室建筑与设施符合 《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2.5输血科(血库)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 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 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2.6输血科(血库)的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 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 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输血科布局PowerPoint演示文稿

• 综合外科楼(17层)群楼部分(4层)的2楼 • 毗邻导管室,3楼为重症监护,4楼为手术室 • 与急儿楼、门急诊楼相望且天桥连通 • 输血科清洁区为层流,实验区为送清风 • 整栋楼地下1层设双回路供电系统,遇异常情况自
备电源在8秒内自动启动
2021/7/17
1
输血科平面图
2021/7/17
2021/7/17
10
----办公室
2021/7/17
11
----多功能厅
2021/7/17
12
右玻璃墙----监控发血和标本的窗口
2021/7/17
13
----监控冰箱状态
2021/7/17
14
工作结束由缓冲间到生活区----
2021/7/17
15
血站工作人员、治疗病人入口
2021/7/17
2
输血科分区
污染区
清 洁 区
缓
生活区
冲
间
2021/7/17
3
公共通道大厅
2021/7/17
4
输血科的3个人流、物流通道
2021/7/17
5
工作人员入口
2021/7/17
6
卫生间及鞋柜
2021/7/17
7
由此前行依次为
2021/7/17
8
---- 男值班室
2021/7/17
9
----女值班室
29
----血型鉴定与标本核收处置区
2021/7/17
30
----标本贮存与消毒间
2021/7/17
31
----出试验区的3道门
2021/7/17
32
谢谢!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试行)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要求(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总则(一)申请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设住院部的门诊部及卫生所不得开展输血。
临床用血统一由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合法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擅自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自身输血除外)。
(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健全工作制度,遵循合理、科学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三级医院应设立输血科,二级医院设立输血科或血库,一级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立血库或贮血室。
(四)输血科(血库)的主要职能: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布局和设施(一)布局要求1、输血科(血库)应有独立的业务用房,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并尽可能临近手术室、病房,以便于取血。
2、房屋建筑设施应达到卫生学标准,布局合理,按工作流程分室分区,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室或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
血液贮存、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
(二)用房面积1、科室用房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80m2,二级医院不少于50m2,贮血室不少于30m2。
2、使用面积与床位数参考比例推荐标准:1、有通风、防潮设施,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2、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3、应有与用血任务相适应的取血箱。
4、应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5、有直拨功能的专用电话。
三、人员配备(一)输血科(血库)配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与病床的比例为1:120~150配备,三级医院不少于5人,二级医院不少于3人,贮血室应不少于1人。
输血科建设标准(完整版).pptx

精心整理
3
二、输血科的职能及工作范围
• 1. 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临床安全、 合理、有效用血。
• 2. 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确定常规储血 量,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 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 3. 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等工作, 确保血液信息的溯源性。
• 4. 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血库负责 输血相容性检测。
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省级以上室间质量评价。 • 10. 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
他任务。
精心整理
5
三、输血科人员设置要求
• 1. 输血科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 专业人员(三级医院应配有输血医师), 输血技术人员应毕业于输血医学、医学检 验、医疗、护理等专业;从事输血相关工 作的医师应持有临床医师执业证书,技师 持有临床检验技师资格证或输血技师资格 证,护士应持有护士资格证书和护士执业 证书。
员配置与床位数或与年输血量参考比例为 1:100(床)或1:1000单位(以红细胞成分 计算)。
精心整理
10
• 输血科人员最低设置不少于8人;年用血量1-3 万单位,不少于10人;年用血量大于3万单位, 不少于14人,每增加1万单位增加1人。
• 每增加一个执业地点增加6人;血库专职工作 人员设置不少于3人;编制床位100张以上或年 用血总量500单位以上的人员配置,应增加专 职人员。
精心整理
13
• 2.3输血科(血库)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内部环境 业务区与办公区分开、污染区与清洁区分开、血标 本接收窗口和发血窗口分开。
• 2.4输血科(血库)实验室建筑与设施符合 《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2.5输血科(血库)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 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 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试行)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要求(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总则(一)申请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设住院部的门诊部及卫生所不得开展输血。
临床用血统一由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合法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擅自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自身输血除外)。
(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健全工作制度,遵循合理、科学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三级医院应设立输血科,二级医院设立输血科或血库,一级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立血库或贮血室。
(四)输血科(血库)的主要职能: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布局和设施(一)布局要求1、输血科(血库)应有独立的业务用房,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并尽可能临近手术室、病房,以便于取血。
2、房屋建筑设施应达到卫生学标准,布局合理,按工作流程分室分区,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室或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
血液贮存、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
(二)用房面积1、科室用房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80m2,二级医院不少于50m2,贮血室不少于30m2。
2、使用面积与床位数参考比例推荐标准:床位数(张)使用面积(m2)150以下30以上150~300 50以上300~500 60以上500以上80以上(三)辅助设施要求1、有通风、防潮设施,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2、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3、应有与用血任务相适应的取血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人员由缓冲间进入实验室
.
----交叉配血区
.
----血型鉴定与标本核收处置区
.
----标本贮存与消毒间
.
----出试验区的3道门
.
谢谢!
欢迎各位同仁到伊犁观光旅游
.
缓 冲 间
.
生活区
公共通道大厅
.
输血科的3个人流、物流通道
.
工作人员入口
.
卫生间及鞋柜
.
由此前行依次为
.
---- 男值班室
.
----女值班室
.
----办公室
.
----多功能厅
.
右玻璃墙----监控发血和标本的窗口
.
----监控冰箱状态
.
工作结束由缓冲间到生活区----
.
血站工作人员、治疗病人入口
.
我院输血科位于:
• 综合外科楼(17层)群楼部分(4层)的2楼 • 毗邻导管室,3楼为重症监护,4楼为手术室 • 与急儿楼、门急诊楼相望且天桥连通 • 输血科清洁区为层流,实验区为送清风 • 整栋楼地下1层设双回路供电系统,遇异常情况自
备电源在8秒内自动启动
.
输血科平面图
.
输血科分区
污染区
清 洁 区
.
----采血、治疗间
.
----手术发血电梯
.
----左门进入清洁区
.
----血液核收贮存区
.
---血液发放处
.
----辫子传递与应急通道
.
临床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通行
.
----血液发放处
.
----标本登记与消防通道
.
由消防门入实验室----
.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输血科的基本建设
伊犁州友谊医院
.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4.19.2.2 【C】
输血科的房屋设置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 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 要求,污染区与废污染区分开,至少应设置血液 入库前的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室、储血室、 发血室、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值班室和资料 保存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