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识天气的谚语
预报天气的动物谚语

预报天气的动物谚语天气变化无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而在没有现代科技的古代,人们常常依赖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变化。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人们创造了许多有关预报天气的动物谚语。
这些谚语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敏锐观察,还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独特的相互关系。
1. 燕子低飞,必有雨来。
燕子是夏季的常见鸟类,其低飞常常被视为即将下雨的预兆。
这是因为雨水会导致空气湿度增加,对于燕子来说,低飞可以减少空气湿度对其飞行的阻碍,从而更容易穿越湿润的空气。
所以,当我们看到燕子低飞时,可以警惕即将到来的雨水。
2. 羊群奔跑,说明有风刮。
羊群是草原上常见的动物,它们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
当空气中有风刮过时,羊群会感到不安,从而开始奔跑。
这是因为草原上的风力较大时,会引起羊身上的毛发晃动,对它们的感官产生刺激。
因此,当我们看到羊群奔跑时,也可以推测此时正有风刮过。
3. 牛儿躺倒,必有暴风雨。
在牛栏中,当牛儿躺倒时,往往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这是因为牛儿能够感觉到暴雨前的气压下降,这种变化会给它们的身体带来不适,从而选择躺倒以减轻不适。
因此,当我们看到牛儿躺倒时,可以提前做好防雨的准备。
4. 鳄鱼多活动,暴雨将到来。
鳄鱼是湿地地区常见的动物,它们喜欢在水中活动。
但是当即将有暴雨到来时,鳄鱼会频繁地从水中出来晒太阳。
这是因为暴雨即将来临时,气温会下降,鳄鱼为了保持体温,需要暴露在阳光下。
因此,当我们看到鳄鱼频繁上岸时,可以判断出即将有暴雨到来。
5. 蚂蚁行列紊乱,天气将变凉。
蚂蚁是勤劳的昆虫,它们喜欢有序地在地面上行走。
然而,当天气即将变凉时,蚂蚁会因其敏感的感知能力而行动紊乱。
这是因为温度变化引发了蚂蚁体内的生理变化,从而干扰了它们的行走方向。
因此,当我们观察到蚂蚁行列变得紊乱时,可以推测天气将变凉。
总结起来,预报天气的动物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对动物行为和天气变化的观察总结。
这些动物谚语不仅符合自然规律,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准确预测天气的线索。
动物识天气的谚语

动物识天气的谚语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要带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鸡进笼晚兆阴雨。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燕子低飞,天将雨。
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蚂蚁搬家,天将雨。
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猪衔草,寒潮到。
狗泡水,天将雨。
鸡晒翅,天将雨。
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蚯蚓封洞,有大雨。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风吵有雨。
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十雾九晴天。
早雾晴,晚雾阴。
朝霞雨,晚霞晴。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

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动物在自然界中既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
在人类还没有科学技术预测天气的时候,人们观察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
通过动物们的行为表现,能够很好地判断天气状况,这就是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
1. 天时:凤凰不出现,天空会变干燥。
凤凰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
凤凰不出现,通常是天空已经很干燥了,非常适合晒衣服和晾粮食。
这个谚语在中国南方常被使用。
凤凰不出现时,就意味着空气湿度不高,适合晾衣服和晾谷物。
2. 雨季:青蛙呱呱叫,雨水快到了。
在雨季时,青蛙们呱呱叫声会更加高频,同时数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雨季时会有很多淤水池塘,这些水能成为青蛙栖息的地方。
所以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当你听到青蛙在呱呱叫时,就意味着雨水即将来临。
3. 小雨:蚂蚁筑土,下小雨敬畏。
蚂蚁筑土是天气即将变化的征兆之一。
当你看到蚂蚁在平地上忙碌地筑土时,表示接下来会有一场小雨。
这个谚语也是中国南方地区常用的一个谚语。
4. 大雾:牛群聚集叫,大雾离不开。
在大雾天气中,牛群通常会聚集叫唤,这是因为大雾天气中,牛群容易走散,为了避免失去同伴,牛会在一起叫唤。
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当你看到牛群聚集叫唤时,就意味着大雾天气即将到来。
5. 暴雨:蜘蛛结网在上,暴雨来临快跑。
在暴雨天气中,蜘蛛们会结网在树上或其它建筑物上。
这是因为暴雨天气中蚊子飞不起来,它们往往会在任何隆起的物体上休息。
当你看到蛛网上有蜘蛛时,就意味着即将有暴雨来临。
6. 晴天:燕子飞得低,天气晴朗无水气。
燕子是一种聚居性鸟类,在晴朗无水气的天气中,燕子会飞得较低。
这是因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燕子的飞行更加舒适。
所以,当你看到燕子飞得很低时,随时都极有可能是晴朗无水气的日子。
总之,以上介绍的这些动物天气预测谚语,虽然不如现代科技所得出的预报准确,但它们在人类还未发展出当前科技之前,是人类预测天气的最佳方式之一。
我们尊重和爱护动物,同时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体现我们相互之间的和谐。
关于动物天气的谚语大全

关于动物天气的谚语大全导读: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为了生存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一些天气变化具有较敏感的反应能力。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动物与天气的谚语,希望大家在阅读学习的同是增进更多的常识。
动物与天气的谚语:1、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2、泥鳅跳,风雨到3、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4、狗吃草,要落雨。
5、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6、蛇过河,大雨滂沱。
7、鸡不回笼要落雨,8、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9、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
10、泥鳅静,天气晴11、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12、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13、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14、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15、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16、麻雀叫声懒洋洋,定有雨一场。
17、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18、狗泡水天将雨19、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
20、蚁搬家天将雨21、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22、八月田鸡叫,耕田犁头跳(干旱)。
23、龟背潮,下雨兆24、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25、早蚯迎太阳,晚蚯落一场。
26、鸡晒翅天将雨27、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28、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29、蜘蛛结网准送晴,蜘蛛收网准阴。
30、大水无雷,浸崩屋31、猪衔草,寒潮到32、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33、蜜蜂迟归雨来风吹34、蝼蛄叫,晴天到。
35、泥鳅静,天气晴。
36、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37、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38、麻雀囤食要落雪。
39、蚂蚁垒窝要下雨。
40、鱼鳅静,天气晴。
4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42、猪衔草寒潮到43、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44、瓦块云,晒死人。
45、蛤蟆氽,有“暴”来(风雨)。
46、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47、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48、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49、燕子低飞天将雨50、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51、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

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导读:1、青蛙叫,大雨到。
2、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3、猪衔草寒潮到。
4、蚂蚁搬家有大雨。
5、麻雀囤食要落雪。
6、白蚁灯下飞,大雨洪水至。
7、鸡不回笼要落雨。
8、蚂蚁垒窝要下雨。
9、蚂蝗浮面天将雨、蚂蝗沉底天晴好。
10、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11、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12、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13、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14、乌鸦唱晚,风雨不远,乌鸦头顶风。
15、蜘蛛结网天放晴。
16、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17、鸡儿迟迟不进窝,当晚一定把雨泼。
18、鸡扎翅儿,下一阵儿。
19、泥鳅跳,大雨到。
20、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21、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22、田螺浮水面,风雨在眼前。
23、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24、龟背潮,下雨兆。
25、蜘蛛结网准送晴,蜘蛛收网准阴。
26、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27、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28、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29、蚯蚓封洞有大雨。
30、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31、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32、早晨猫吃草,天气好;晚上猫吃草,有雨到。
33、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34、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5、瓦块云,晒死人。
36、猪衔草,寒潮到。
37、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38、鸡发愁,淋破头。
39、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40、泥鳅跳,风雨到。
41、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42、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43、蚂蚁搬家天将雨。
44、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45、蚂蚁搬家有雨。
46、家鸡晒翅膀,到不了后晌。
47、蜜蜂晚出早归巢,天气有变雨将到。
48、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49、鱼鳅静,天气晴。
50、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51、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52、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53、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54、燕子低飞天将雨。
55、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56、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

1、今日公鸡进笼早,明天太阳红彤彤。
如果今天家里的公鸡进笼的时间比较早,早早就去睡觉的话,这就说明明天会是一个大太阳的天气。
2、鸡儿迟迟不进窝,当晚一定把雨泼。
这个经验是因为过去人们得到的经验,因为鸡是比较怕黑的,胆子比较小,天一黑就会进窝睡觉,压根不用人来赶去睡觉。
如果出现鸡迟迟不肯进窝的情况,即使人赶着进窝,鸡也不会配合进窝的话,那么晚上一般就会出现大雨天气。
3、蚂蚁搬家有大雨。
天气变坏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巢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
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
蚂蚁的窝是歇通入地下的。
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4、雨中知了(蝉)叫,报告晴天到。
5、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
阴雨天,如气压上升,湿度减小,昆虫高飞,蜘蛛便张网捕食昆虫,预示天气将转晴。
反之,蜘蛛收网,预示将要下雨。
6、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7、青蛙呱呱叫,大雨就要到。
当空气干燥时,青蛙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它自然就会呆在水中,以保持皮肤湿润;而在阴湿多雨的季节,包括下雨前夕空气水分较多时,青蛙就会跳出水面。
8、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9、燕子低飞。
下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的翅膀因沾有水汽变得沉重而无法高飞,燕子为捕食它们,要低飞。
关于动物和天气的谚语,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

关于动物和天气的谚语,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关于动物和天气的谚语,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动物们就能很敏锐的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于是,人们根据动物的变化总结出了有关天气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2、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3、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4、冻惊蛰,晒清明。
5、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6、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7、蝼蛄叫,晴天到。
8、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9、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10、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11、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
12、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13、爱叫的狗不咬人14、泥鳅静,天气晴。
15、蛤蟆氽,有“暴”来(风雨)。
16、戴手套的猫抓不到老鼠(不愿吃苦的人成不了大事业)17、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18、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19、蛇过河,大雨滂沱。
20、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21、笨鸟先飞早入林、比喻人不聪明的话,可以用勤奋来补偿。
22、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比喻没有平白无故出现的事情,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这句话和这句话的意思都是贬意的23、海里的好鱼多的是(强中更有强中手)24、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25、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
26、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27、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28、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29、狗见了叫的不一定都是贼(不要以貌取人)30、青蛙叫,大雨到。
31、得志的猫欢似虎、比喻小人当了官,盛气凌人。
32、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33、咸物返潮天将雨。
34、扑地烟,雨连天。
35、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36、泥鳅跳,大雨到。
3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8、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39、鱼鳅静,天气晴。
40、早蚯迎太阳,晚蚯落一场。
41、燕子低飞要落雨。
42、鸡不回笼要落雨,43、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44、咆哮的水中无鱼(夸夸其谈的人没有真才实学)45、杀死猫的办法不仅仅是用黄油噎死它(达到目的的途径很多)46、池塘雨打花,天天有雨下。
跟动物预报天气有关的谚语

跟动物预报天气有关的谚语1、燕子低飞天将雨。
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当天将雨时,各种蚊虫因水汽及低气压的原因均在低空活动,因而燕子和蜻蜓等就会低飞觅食。
2.猪背着草,寒潮来了。
有一句民间谚语说“狗怕冷肚脐,猪怕冷嘴”。
因此,当寒潮来袭时,猪会拿着草来垫窝御寒。
这表明猪对气候变化很敏感。
3、鸡宿迟兆阴雨,鸡晒翅天将雨。
鸡是喜干怕潮湿的动物,天将雨时,一方面这时的昆虫活动多,觅食容易,不愿归圈;同时在太阳下晒翅膀和在泥沙里“洗澡”就是为了防潮。
乌鸦成群结队地飞翔,寒潮即将来临。
因为乌鸦是黑色的羽毛,它们在闷热的天气里非常不舒服,会成群结队地飞行,这通常发生在寒潮之前。
5、蜘蛛张网补网,兆天晴。
蜘蛛靠张网捕虫为生,而风雨天会将蛛网破坏,故它会在天将晴时重新张网或补网,并且常常是在凌晨或上午的时间。
6.蚂蚁移动时会下雨。
蚂蚁筑巢时会下雨。
蚂蚁喜欢生活在干燥潮湿的环境中。
如果天气即将进入雨天,它们会选择在高处挖一个新巢。
如果是短暂的雨天,它们也会像地堡一样把洞抬高,它们移动的位置和巢的高度往往刚好接近降雨的位置。
观察大黑蚂蚁更准确。
7、青蛙成群叫,大雨将来到。
青蛙的皮肤及器官对天气的变化敏感。
每当风雨来临时,它们会集群呜叫。
l、猪。
“草猪,寒潮来了。
”。
“猪筑巢,雪下得很大”。
这是因为猪的鼻子和嘴巴无毛,直接与空气接触,对寒冷特别敏感。
在寒潮到来之前,它有先见之明,很快就以草为巢。
如果天气有点冷,把嘴放在草地上。
如果天气更冷,你会钻进草地里御寒。
母猪更敏感。
因此,看到猪街上的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潮。
2、狗。
“狗泡水,要下雨”。
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炎夏时不能靠毛孔散热,只有靠张嘴、搭拉舌头散热来保持恒温。
当嘴和舌均无济于事时,便跳到水塘或小溪里泡水,以帮助散热。
因此,发现“狗泡水”,预示天将下雨了。
天冷时,狗缩成一团卧在草堆上,用嘴巴当“升温器”,将呼出的热气用来加温肚脐,这预告寒潮将至。
3.癞蛤蟆。
蟾蜍也是预测方面的“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识天气的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动物识天气的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泥鳅静,天气晴。
2、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3、田螺浮水面,风雨在眼前。
4、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5、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6、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7、鸡晒翅,天将雨。
8、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9、狗泡水,天将雨。
10、野鹅南飞有寒潮。
11、蜘蛛结网天放晴。
12、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13、蜘蛛结网天放晴。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14、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15、鸡扎翅儿,下一阵儿。
16、猪衔草寒潮到。
17、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18、泥鳅跳,雨来到。
19、蚂蚁垒窝要落雨。
20、蚂蚁搬家,天将雨。
21、龟背潮,下雨兆。
22、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23、蚱蝉呼,荔枝熟。
24、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
25、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26、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27、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28、池塘翻水鱼浮面,暴雨洪水现眼前。
29、鱼鳅静,天气晴。
30、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31、燕子钻天,下满了湾。
32、燕子低飞,天将雨。
33、泥鳅跳,大雨到。
34、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35、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36、蜻蜓飞得低,出门带斗笠。
37、蚯蚓封洞,有大雨。
38、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39、瓦块云,晒死人。
41、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42、蜜蜂晚出早归巢,天气有变雨将到。
43、鸡儿迟迟不进窝,当晚一定把雨泼。
44、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45、蜘蛛高挂忙结网,连日久雨转晴朗。
46、蚯蚓堆粪,雨淋地湿。
47、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48、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49、蜻蜓低飞有雨。
50、今日公鸡进笼早,明天太阳红彤彤。
51、燕子低飞天将雨。
52、蛤蟆大声叫,必是大雨到。
53、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54、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55、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56、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57、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58、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59、蜘蛛预报天气法。
60、燕子低飞要落雨。
61、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63、燕子低飞狗吃草,这场大雨小不了。
64、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65、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66、狗泡水天将雨。
67、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
68、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69、蚕老棋子黑,准备割大麦。
70、蚯蚓早出晴,暮出雨。
71、蚕做茧,快插秧。
72、牛嚎猪吃草,雨下小不了。
73、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74、蚯蚓封洞有大雨。
75、大水无雷,浸崩屋。
76、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77、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78、狗吃草,要落雨。
79、东虹日头,西虹雨。
80、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81、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82、鱼跳水,有雨来。
83、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