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的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

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

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摘要】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给予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工作。

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工作后提升了康复率,减少了恢复时间,控制了并发症的产生。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出院指导脑梗死也可以称之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使得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通俗点讲是脑血栓的形成。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抢救后会出现很多障碍,比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以及心理障碍。

障碍恢复时间长,如果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就会提升康复概率,缩短恢复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1康复护理方法及指导因为脑梗死的部位不同,因此,症状也大不相同,有的患者会出现失语、偏瘫、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带来了很多困难,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跟障碍程度不同,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康复护理方法如下:1.1心理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及指导脑梗死患者为了早日康复必定会产生焦虑心态,但是因为能力有限,使得患者自身出现焦虑和失望等心理。

面对心理障碍脑梗死患者而言,作为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细心、耐心、热情服务,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疏通患者内心的焦虑感,安慰患者,鼓励患者,为患者讲述成功案例,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定时清扫病房给患者以干净舒适的环境,让患者感受到宾至如归,消除患者焦虑心情。

护理人员需要着整齐工装,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需要耐心的解答。

熟练地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让患者从内心依赖护理人员,给患者以安全感。

不能再背地里与同事谈论患者,给予患者帮助,关心患者的生活、饮食、治疗等,与患者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给患者打起让其鼓起勇气战胜病魔。

1.2运动障碍的训练方法及指导对于有运动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而言,需要对其进行锻炼指导,如上肢、下肢,锻炼方式不同也需要进行区别训练和指导[1]。

第一,上肢训练方法与指导:主要是活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刚开始活动幅度不应过大,需要循序渐进,活动暂停后应该让腕关节轻微弯曲,上肢需要比手背部高,防止关节出现内收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锻炼侧肢,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对于手指关节来说,做伸屈锻炼,手心向上活动健身球,然后运用床头弹簧手拉式功能锻炼器进行锻炼,时间慢慢增加,通过对上指关节活动刺激大脑,从而提升患者上肢肌肉能力,提高上肢功能。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脑梗塞是指大脑中的一根动脉被阻塞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的病症。

脑梗塞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综合护理,帮助其恢复身体机能和社交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梗塞后尽早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介绍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一、脑梗塞的康复护理1. 运动康复脑梗塞患者在运动康复中需要使用适当的运动措施,例如,传统康复间隔控制训练、阻抗训练、神经反馈训练,以及体能训练等。

适当的运动能够通过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来促进康复。

2. 语言康复脑梗塞患者可能会遭受到语言障碍,例如,失语症或失读症。

语言康复措施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言治疗,语音和听力康复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和认知康复等。

3. 心理康复脑梗塞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约一半的患者在出院后会面临情感问题,例如,焦虑和抑郁。

技术支持的心理康复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交流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

当然,患者自我努力也很重要,例如深呼吸、打坐等自我调节方法。

二、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梗塞发作后的第一个月内开始康复护理,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机能。

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它将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和认知评估、提供康复护理、支持和治疗以及家庭病房改造等。

1. 身体评估和认知评估早期康复护理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和认知评估。

身体评估通常包括评估身体状况、评估肢体的协调性和力量;认知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空间感知能力以及情绪状态等。

2. 提供康复护理、支持和治疗早期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快地恢复身体机能和社交能力。

康复护理包括物理和情感支持、心理治疗、经络按摩等。

康复护理还可以通过提供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改善训练等来促进患者康复。

3. 家庭病房改造早期康复护理的最后一步是对患者家庭进行适度的改造。

例如,对住所的标记和门牌进行修改,或在家中添加特别定制的器具,以便患者更容易移动。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施行康复护理的效果1. 引言1.1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脑梗死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通过康复护理的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不仅包括日常生活自理技能的训练,还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方法,能够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康复护理还能够对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

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康复护理团队通过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康复护理的内容与方法1. 身体功能训练:针对脑梗死患者出现的各种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师会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包括肢体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2. 语言和认知训练: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语言表达障碍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康复护理师会通过专门的语言和认知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和提高认知水平。

3.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康复护理师会教导脑梗死患者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自我照顾能力、社交能力等,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4. 情绪调节和心理辅导: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和抑郁状态,康复护理师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患者调节情绪。

5. 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康复护理师会向脑梗死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管理等,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期的护理观察

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期的护理观察

发症的发生 。应 保持患者 的肛温在 3 4~ 3 ℃ , 体 温 低 于 3 ℃ 时 , 能 出现 呼 5 若 3 可
吸 、 环功能异 常 , 于 2℃则 易出现室 循 低 8
颤 。对于体温过低的患者 , 应适 当降低冬 眠合剂的量 , 必要时停用冬眠合剂并对患
者 采 取 加 盖 被 子 、 水 袋 等 保 暖 措 施 。治 温
入选 病例 12例 , 符合 19 1 均 9 6中华 神经学会 修订 的 《 类脑 血 管病 诊 断要 各 点》 梗 死 的诊 断 标 准 , 经 头 颅 C 脑 均 T、 MR 诊断 为脑梗 死 康 复 期 , 排 除脑 出 I 并
血 。男 6 5例 , 4 女 7例 ; 龄 5 年 0—7 9岁 , 平 均 6 . 4 1 ; 并 有 高 血 压 病 史 2 22± . 岁 合 5
护血脑屏 障 , 少脑 细 胞结 构 蛋 白的破 减
况 的评价 。⑤步行训练 : 待患 者能够平 衡
站立后进行训 练 , 首先 练习桌 椅转 移 , 之
后 由康 复 训 练 人 员 辅 助 患 者 进 行 不 行 , 期
复 护 理 有 利 于促 进 脑 梗 死 患 者 神 经 功 能 和 日常 生 活 能 力 的 恢 复 , 低 病 残 率 , 降 提
脑梗 死 患者 在 康 复期 的护 理观 察
位置 , 保持 患肢功 能位 , 训练 时 由被 动运
游 东 晓 30 0 5 80福 建 福 州 市 闽 清 县 医 院
功 能上存在 代偿 和功能 重组 自然恢 复能 力 。早期 主动性 的康 复治疗 抓住 早期 中 枢 神经损伤后可 塑性强 的特点 , 以加速脑 侧 枝循 环的建立 , 发挥脑组织的可塑性和 功能重 建。康 复训 练利用 一些方 式刺 激 运 动通路上 的各个神经元 , 积极创造重建 运 动反射的条件 , 调节 其兴 奋性 , 以获得

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主 动配 合 医务 人 员 进行 治 疗训 练 , 月后 肢 体 功 能恢 复 , 5
参 考 文献 :
[ ] 李 晓 波 , 晶 , 玉 芬 . 梗 塞 恢 复 期 的 护 理 【 】中 华 1 李 王 脑 J.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 07, ( ) 14 1 6 20 9 2 : 3 — 3 . 【 李 伟 . 卒 中 病 人 早 期 肢 体 功 能 锻 炼 的 观 察 【 】 中 华 2 J 脑 J.
望 和 急躁 情绪 ,对 自身疾 病产 生 种种 忧 虑 而丧 失 治疗 信
心 。 如某 患者 , ,3 , 例 男 5 岁 机关 干 部 。 以左 侧肢 体 活动 不
灵 并语 言不 利来 我 院康 复治 疗 , 一 保姆 陪 护 , 院后 护 有 住
理 人员 发现 此患 者情 绪 低落 , 日不 与人 交谈 。 平 护理 人员 及 时 了解患 者 的家庭 背 景和 心理 状 态 , 主动 与其 谈 心 , 才 知 道患 者 由于妻 子及 子 女不 经常 来看 他 、 陪护 他 , 以为家 人嫌 弃他 而 产生厌 世 、 观失 望情 绪 , 悲 我们 及 时与 其家 人 联 系 , 明情 况 , 其 家人 轮流 照看 , 者情 绪大 为好 转 , 说 使 患
或护 士陪 护 , 慢过 渡到 患者 自己独 自行 走 。 慢 鼓励 患者 自
保 持 房间 整 洁 、 静 、 气 新鲜 , 安 空 观察 体 温 、 搏 、 脉 呼
吸 和血压 的变 化 , 现 异常 及时 与 主管 医生 联系 。 发 病情 较
轻 的患者 鼓励 其 自己起 床 、 穿衣 、 洗漱 , 时大 小便 。 按 重症 患者 由护 士及 家属 协 助每 1 翻 身 、 ~2h 拍背 、 摩受 压部 按 位 。 用红 花油 按摩 , 善局 部循 环 , 可 改 防止褥 疮 的发 生 。 勤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摘要】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对于恢复和预防疾病复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脑梗塞康复期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分析、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及持续性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康复期护理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重要性,并展望未来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护理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总结相关内容,提出建议,以期为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进程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护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提高患者康复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期、护理方法、效果分析、常见问题、注意事项、持续性、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建议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脑缺血,导致脑血流减少和脑组织缺氧,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脑梗塞患者常常表现为突发性头痛、面瘫、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需要进行紧急治疗并在康复期进行持续护理。

脑梗塞的发病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塞患者数量逐渐增多。

脑梗塞的康复期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在康复期,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护理,帮助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期护理是脑梗塞患者走向康复的关键一环,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康复期重要性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康复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脑梗塞发作后,患者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言语障碍、肢体无力、认知功能障碍等。

康复期的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复发率。

康复期的护理还可以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和自理能力,使其尽快融入正常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急性期、康复期和稳定期等不同阶段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要点

急性期、康复期和稳定期等不同阶段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要点

急性期、康复期和稳定期等不同阶段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要点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临床上常表现为中风症状,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

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旨在通过促进神经再生、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

不同阶段的脑梗死对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的要求和策略也不尽相同。

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

在急性期,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语言障碍和平衡问题等。

康复训练应重点关注肢体功能的恢复、语言和言语能力的提高以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物理治疗、语言矫正和平衡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中,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康复护理在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康复护理包括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制定、疼痛和并发症的管理、情绪支持和教育等方面。

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疼痛和并发症的管理是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及时有效地管理疼痛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此外,情绪支持和教育也是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帮助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急性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在患者早期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恰当的康复训练和个体化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恢复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护理恢复期脑梗死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功能恢复训练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功能恢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包括康复运动、物理治疗和康复理疗,旨在通过适当的运动和理疗手段,促进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脑梗塞后的言语康复护理指南

脑梗塞后的言语康复护理指南

脑梗塞后的言语康复护理指南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液供应中断引起的脑部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受损甚至死亡的疾病。

脑梗塞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言语障碍,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交流带来很大困扰。

言语康复护理在脑梗塞康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脑梗塞后的言语康复护理指南,希望对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

一、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言语障碍是脑梗塞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失语、口吃等症状。

言语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康复护理应该尽早开始,并长期坚持,通过专业的指导和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大脑重塑,恢复正常言语功能。

二、脑梗塞后的言语康复护理方案1. 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在康复治疗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

评估包括对患者的语言、听觉、认知和运动等方面进行测试,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困难。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的目标和方法。

2. 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包括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口腔肌肉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可以通过配戴辅助听觉设备、使用语音转换软件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此外,呼吸训练、舌面肌肉锻炼等也是言语康复的重要内容。

3. 制定有效的语言刺激方案语言刺激对于言语康复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日常对话、看图说话、听写等方式提供语言刺激,激发患者的语言能力。

此外,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语音识别软件、语言学习APP等,为患者提供额外的言语刺激。

4. 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支持和指导除了专业的康复训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指导。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维护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有助于康复效果的提高。

同时,家人的陪伴和理解也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言语康复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持之以恒:言语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坚持康复训练,同时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后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6-02-15T15:46:04.98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郑艳玲
[导读]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科学规范地早期应用康复医疗方法和手段确能显着降低脑梗中致残率,减少脑梗后并发症的发生。

郑艳玲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贵州省遵义市 563000
【摘要】脑梗死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

但病人在脑梗后如果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救治,是可以提高生存质量的。

结合中外研究的成果,脑梗后的康复护理有很多中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脑梗的康复护理的进行了综述,将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今后的脑梗康复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94-02
引言
近年来,文献陆续报道和证明脑梗中的康复主要在临床及时有效治疗基础上,科学规范地早期应用康复医疗方法和手段确能显着降低脑梗中致残率,减少脑梗后并发症的发生,益于病人整体康复。

基于当下脑梗康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综合国外文献,脑梗康复的研究已由以往单纯的恢复期康复转向综合康复方法。

尤为关注的是脑梗后的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它们都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为最终康复目的,通常以康复医学整体性医疗协调活动指导和评价方法学的应用,科学规范地锻炼提高脑梗病人功能适应性,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

康复医学认为,脑梗死后的神经系统具有重新恢复能力,这也为接下来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脑梗死的急性期就进行康复治疗,正确运动方式的引导,对脑梗死患者后期运动模式形成与感觉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康复医学早期介入及康复治疗手法的应用能促进大脑功能重组与重建,从而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使患者尽快适应社会,达到回归社会的康复目标。

康复早期的介入都是由于患者受损脑组织有自发的恢复机制。

1 早期自发的恢复机制水肿自身消退。

发生脑梗死后一般水肿消退发生在梗死后一周左右,并能持续
2 月之久。

随着水肿逐渐消退,脑功能自身会得到恢复。

侧枝循环形成。

大脑在一般的情况下,脑底动脉环是不开放的,只有当脑梗死急性发作期后,其功能才给予开启。

该环为脑部缺血发生时最为主要的血液供应代偿设备。

开放原因是由于该环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和大脑动脉之间的颈内动脉系统相连接。

血管自发再沟通。

畸形脑梗死患者的血管会有应急性痉挛发生,当急性期过后血管痉挛状态得到改善,血流重新再流通,称作血管的自发再沟通,自发再沟通也是早期恢复的情况之一。

2 功能恢复的神经可塑性机制2.1 脑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理论是20 世纪30 年代初由神经康复学家Bathe 提出的他认为脑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因病损而丧失的功能,它具有重新获得的形态学基础。

脑可塑性指的是大脑功能在损伤后自有的独特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大脑在损伤后在结构和功能上有适应现状来满足需求的能力。

Bathe 认为人和高等脊椎动物的大脑都具有高度可塑性。

大脑可塑性理论为后期的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脑功能重组Kennard 等于1938 年进一步提出了脑功能再组论,他指出,当人的大脑损伤后,结构和功能上由新的部分来承担失去组织担当的能力,病灶周围及病灶远隔相关区域出现结构和功能变化,承担起梗死脑组织的功能。

有学者根据他的理论发现,神经元皮质联系可以重塑。

3 脑梗死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3.1 Bobath 疗法Bobath 技术又称神经发育治疗技术,它由英国著名的物理治疗师夫人和她的丈夫,一位着名的神经学家Karel Bobath 于上世纪年代创立。

Bobath 疗法主要基于这样一个观点:紧张性姿势反射的释放干扰了机体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

实际运用时,主要是通过“内源性抑制”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所谓“内源性抑制”是指治疗师帮助患者控制共同运动或联合反应的一部分,防止出现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模式,这样患者受到鼓舞并且能够有选择的运用共同运动。

通过这种控制的恢复从而永久地降低痉挛、获得分离运动和技巧运动。

学习控制不必要的活动,患者就抑制了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模式。

另一方面,Bobath 主张把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和护理密切结合。

杨红等对例天坛社区中心的患者进行Bobath 法治疗发现,应用Bobath 进行治疗的偏瘫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快,并且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中还发现早期进行Bobath 技术治疗的患者要比晚期接受治疗的患者效果好。

3.2 Brunnstrom 疗法Brunnstrom 技术由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法通过中枢易化,运用紧张性反射和偏瘫协同模式以改善对运动的控制尽可能地破坏患者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模式。

Brunnstrom 疗法是利用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治疗疾病的方法。

首先在脊髓反射水平引出主要的共同运动,然后努力获得控制共同运动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加入拮抗肌共同运动成分打破痉挛肌的共同运动。

虽然该疗法与疗法在理论上基本相反,但在他缓期,Bobath 疗法也包含部分疗法的技术。

孟宪忠等应用Brunnstrom 法治疗脑梗死,并进行上肢疗效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在各项指标的恢复上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结论证实此法可提高肌张力,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康复,减少残疾。

3.3 多重感觉刺激疗法Rood 方法又称多重感觉刺激技术,由物理治疗师MargaretRood 创立。

该技术的理论核心是遵循个体发育的顺序,通过应用多种适宜的感受刺激引出有目的运动及控制反应。

Rood等人从个体发育的观点看待各种感觉刺激,并且认为最早发生的感觉传入最有可能引起感觉整合,感觉传入主要用来产生正确的运动技巧。

感觉刺激起何作用取决于刺激形式及刺激部位并与年龄有关。

同一种感觉刺激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对运动起不同作用,或为易化作用或为抑制作用。

3.4 中医药疗法中医的经络学说与腧穴等原理,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各自不同的病理表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其中针灸推拿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在临床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石学敏等在应用醒脑开齐法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早期应用针刺的方法对中风病人进行康复,临床疗效显着。

朱氏等将规范的三级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结合中医学的针灸推拿应用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即将神经促进技术、Bobath 治疗方法、运动再学习方法和传统的运动疗法、针灸、推拿、言语治疗和心理疏导等综合地运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发现规范的三级综合康复结合传统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功能重组或代偿,极大地发挥了脑的“可塑性”。

总结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兴的康复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而康复工作者更倾向于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我国的康复医学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不过,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越来越对康复医学关心重视,新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因此,康复治疗有可能成为21 世纪脑梗治疗体系中强有力的保障,并最终提高我国
康复治疗的水平。

参考文献:[1]萧锦冰.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治疗后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2]冯建辉.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9,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