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单位符及代码
地质年代简表

宙 代 新 生 代 kz 中 生 显 代 生 mz 宙 PH 纪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符号 Q N E K J T P C D S O E 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 开始时间(距今) 持续时间 1.6 23 65 135 205 250 290 355 410 438 510 570 2500 4000 1.6 21.4 42 70 70 45 40 65 55 28 72 60 1930 15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石炭纪 古 生 泥盆纪 代 志留纪 pz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庙 太古庙
年代简表
生物发展的阶段 人类出现 动植物都接近现代 哺乳动物迅速繁衍,被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爬行类后期急剧减少 裸子植物繁盛,鸟类出现 哺乳动物出现,恐龙大量繁衍 松柏类开始发展 爬行动物出现 裸子植物出现,昆虫和两栖动物出现 蕨类植物出现,鱼类出现 藻类广泛发育,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海生无脊椎动物门类大量增加 蓝藻和细菌开始繁盛,无脊椎动物出现 细菌和藻类出现
地质年代单位符及代码

Tig
哥里斯巴
赫期
602
4
丫6
第四纪
更新世
531
P2C
长兴期
603
3
丫6
晚期
上更新
世
532
P2I
龙潭期
604
2
丫6
中期
中更新
世
533
Pim
茅口期
605
1
丫6
早期
下更新
世
534
Piq
栖霞期
606
丫5
燕山期
710
2 丫
上新世
607
3
丫5
晚期
711
N丫
中新世
536
C2m
马平期
608
2
丫5
早期
712
吕丫
纪
428
S2
中志留
世
518
J2b
巴柔
期
313
€
寒武
纪
429
S
下志留
世
519
J1t
托尔
期
314
Z
震旦
纪
430
Q
钱塘江
世
520
J1P
普林
斯巴
期
315
Qn
青白
口纪
431
Q
上奥陶
世
521
J1X
辛涅
缪尔
期
316
Jx
蓟县
纪
艾家山
世
522
J1h
赫塘
期
317
Ch
长城
纪
432
Q
中奥陶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中奥陶世
736
O1γ
下奥陶世
737
∈3γ
上寒武世
738
∈2γ
中寒武世
739
∈1γ
下寒武世
740
Z2γ
上震旦世
741
Z1γ
下震旦世
上青白口
742
Qb2γ
世
下青白口
743
Qb1γ
世
744
Jx2γ
上蓟县世
745
Jx1γ
下蓟县世
746
Ch2γ
上长城世
747
Ch1γ
下长城世
509
符号
∈2 ∈1 Z2 Z1
Qn2 Qn1 Jx2
名称
中寒武 世
下寒武 世
上震旦 世
下震旦 世
青白口 纪 上世 下世
蓟县纪 上世
Jx1
下世
长城纪
Ch2
上世
Ch1
下世
期的符号
马斯特
K2m
里赫特
期
K2kf
坎潘期
K2sd
三冬期
K2k
K2t K2s K1ar K1a K1bl
康尼亚 克期 土仑期 赛诺曼期 阿尔比期 阿普第期 巴列姆期
S
志留纪
O
奥陶纪
∈
寒武纪
Z
震旦纪
青白口 Qn
纪
Jx
蓟县纪
Ch
长城纪
世的符号
Qh Q4
符号
全新世
名称
T1s T1n T1g P2c P2l P1m P1q
斯帕斯期 那马尔期 哥里斯巴赫期 长兴期 龙潭期 茅口期 栖霞期
C2m C2d C2h C1dw C1d C1y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ﻫpd-—植物层ﻫ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ﻫel—-残积层eol——风积层ﻫ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ﻫ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ﻫ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ﻫo——生物堆积ﻫ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ﻫ人工填土(ml) ﻫ冲击(al) ﻫ洪积(pl) ﻫ坡积(dl) ﻫ沼泽沉积(h)海相沉积(m) ﻫ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 ﻫ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得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ﻫ (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得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得透镜体或不规则得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得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得结果也带来了大量得细小颗粒,特别就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得细小颗粒往往与冲积得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ﻫ(2)平原河谷冲积物ﻫ河流上游得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得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得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得分选性。
冲积物得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得距离愈长,颗粒得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与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得漂石、卵石、圆砾与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得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得冲积物得粒度比距河床远得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得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得粒度常较河漫滩得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与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得夹层。
地质年代表及口诀1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
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
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古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J1h
赫塘期
317
Ch
长城纪
432
O2
中奥陶世
523
T3r
瑞替期
杨子世
524
T3n
诺利期
433
O1
下奥陶世
525
T3k
卡尼期
世的符号
宜昌世
526
T2l
拉丁期
401
Qh Q4
全新世
434
∈3
上寒武世
527
T2a
安尼期
代码
符号
名称
代码
符号
名称
代码
符号
名称
528
T1s
斯帕斯期
侵入岩构造旋回分期,以花岗岩为例
Kz
新生代
上第三纪
440
Qn1
下世
202
Mz
中生代
406
N2
上新世
蓟县纪
203
Pz
古生代
407
N1
中新世
441
Jx2
上世
204
Pz2
上古生代
下第三系
442
Jx1
下世
205
Pz1
下古生代
408
E3
渐新世
长城纪
206
Pt3
上元古代
409
E2
始新世
443
Ch2
上世
207
Pt2
中元古代
410
E1
古新世
444
607
γ53
晚期2m
马平期
608
γ52
早期
712
E3γ
渐新世
537
地层代号

2 地层符号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
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
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
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
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
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
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 表示老第三系。
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示全新统、Q3表示上更新统、Q2表示中更新统、Q1表示下更新统等。
而属于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使用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面加上阶名汉语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同一统内阶名第一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老的阶用一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一个正体小写字母。
例如∈3f上寒武统凤山阶、∈3c上寒武统长山阶等等。
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音小写斜体字母,第一个为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第二个是拼音最接近的声母。
例如:Pt1ht滹沱群、∈2sh水口群。
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里的文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 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文本,设一个新层就OK了。
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方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鼠标右键出现一个更改文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里选“STYLE1”就“OK”了。
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小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比较标准的格式了。
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角注以小写正体字母如:a、b、c、d表示,例如: Pt1hta滹沱群下亚群。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古生代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又称均值及单位代码,是用来表示地质年代中不同层次和时期的符号和代码,根据《国际历史地层时代表(IUGS)》的规定,以便各种古生代层次和时期的考古学研究以及地层学新发现的确认。
古生代的时期和符号主要有:奥陶纪O、志留纪S、早石炭纪C、中石炭纪M、晚石炭纪P、早侏罗统J、中侏罗统K、晚侏罗统T、白垩纪E和第三纪Q;其它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另有它以表示,如下:
早期奥陶纪O:符号为O,代码为“541”;
晚石炭纪P:符号为P,代码为“730”;
中侏罗统K:符号为K,代码为“823”;
以上就是古生代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的基本知识,它们在辨认古生代层次和时期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是考古学研究和地层学发展的关键不可或缺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γ
下三叠世
547
D1s
四排期
619
γ2
元古代
723
P2γ
上二叠世
548
D1y
郁江期
620
γ23
晚元古代
724
P1γ
下二叠世
549
D1n
那高岭期
621
γ22
中元古代
725
C3γ
上石炭世
550
D1l
莲花山期
622
γ21
早元古代
726
C2γ
中石炭世
551
S3m
妙高期
623
γ1
太古代
727
C1γ
下石炭世
J2k
卡洛期
311
S
志留纪
427
S3
上志留世
517
J2bt
巴通期
312
O
奥陶纪
428
S2
中志留世
518
J2b
巴柔期
313
∈
寒武纪
429
S1
下志留世
519
J1t
托尔期
314
Z
震旦纪
430
O4
钱塘江世
520
J1p
普林斯巴期
315
Qn
青白口纪
431
O3
上奥陶世
521
J1x
辛涅缪尔期
316
Jx
蓟县纪
艾家山世
607
γ53
晚期
711
N1γ
中新世
536
C2m
马平期
608
γ52
早期
712
E3γ
渐新世
537
C2d
达拉期
609
γ51
印支期
713
E2γ
始新世
538
C2h
滑石板期
610
γ4
华力西期
714
E1γ
古新世
539
C1dw
德坞期
611
γ43
晚期
715
K2γ
上白垩世
540
C1d
大塘期
612
γ42
中期
716
K1γ
下白垩世
Jx2γ
上蓟县世
569
∈2x
徐庄期
650
Oγ
奥陶纪
745
Jx1γ
下蓟县世
570
∈2m
毛庄期
651
∈γ
寒武纪
746
Ch2γ
上长城世
571
∈1l
龙王庙期
652
Pt3γ
晚元古代
747
Ch1γ
下长城世
572
∈1cl
沧浪铺期
653
Pt2γ
中元古代
573
∈1c
筇竹寺期
654
Pt1γ
早元古代
574
∈1m
梅树村期
655
541
C1y
岩关期
613
γ41
早期
717
J3γ
上侏罗世
614
γ3
加里东期
718
J2γ
中侏罗世
543
D3x
锡矿山期
615
γ33
晚期
719
J1γ
下侏罗世
534
D3y
佘田桥期
616
γ32
中期
720
T3γ
上三叠世
545
D2d
东岗岭期
617
γ31
早期
721
T2γ
中三叠世
546
D2y
应堂期
618
γ1+2
前寒武纪
552
S3g
关底期
624
γ13
晚太古代
728
D3γ
上泥盆世
553
S2x
秀山期
625
γ12
中太古代
729
D2γ
中泥盆世
554
S2b
白沙期
626
γ11
早太古代
730
D1γ
下泥盆世
555
S1s
石牛栏期
731
S3γ
上志留世
556
S1l
龙马溪期
732
S2γ
中志留世
557
O4w
五峰期
733
S1γ
下志留世
558
O4l
644
Jγ
侏罗纪
739
∈1γ
下寒武世
564
O1l
两河口期
645
Tγ
三叠纪
740
Z2γ
上震旦世
565
∈3f
凤山期
646
Pγ
二叠纪
741
Z1γ
下震旦世
566
∈3c
长山期
647
Cγ
石炭纪
742
Qb2γ
上青白口世
567
∈3g
固山期
648
Dγ
泥盆纪
743
Qb1γ
下青白口世
568
∈2z
张夏期
649
Sγ
志留纪
744
Ch1
下世
208
Pt1
下元古代
411
K2
上白垩世
209
Ar3
上太古代
412
K1
下白垩世
期的符号
210
Ar2
中太古代
413
J3
上侏罗世
501
K2m
马斯特里赫特期
211
Ar1
下太古代
414
J2
中侏罗世
502
K2kf
坎潘期
212
An∈
前寒武纪
415
J1
下侏罗世
503
K2sd
三冬期
213
AnZ
前震旦纪
416
522
J1h
赫塘期
317
Ch
长城纪
432
O2
中奥陶世
523
T3r
瑞替期
杨子世
524
T3n
诺利期
433
O1
下奥陶世
525
T3k
卡尼期
世的符号
宜昌世
526
T2l
拉丁期
401
QhQ4
全新世
434
∈3
上寒武世
527
T2a
安尼期
代码
符号
名称
代码
符号
名称
代码
符号
名称
528
T1s
斯帕斯期
侵入岩构造旋回分期,以花岗岩为例
Kz
新生代
上第三纪
440
Qn1
下世
202
Mz
中生代
406
N2
上新世
蓟县纪
203
Pz
古生代
407
N1
中新世
441
Jx2
上世
204
Pz2
上古生代
下第三系
442
Jx1
下世
205
Pz1
下古生代
408
E3
渐新世
长城纪
206
Pt3
上元古代
409
E2
始新世
443
Ch2
上世
207
Pt2
中元古代
410
E1
古新世
444
侵入体按世表示,以花岗岩为例
529
T1n
那马尔期
601
γ6
喜马拉雅期
全新世
530
T1g
哥里斯巴赫期
602
γ64
第四纪
更新世
531
P2c
长兴期
603
γ63
晚期
上更新世
532
P2l
龙潭期
604
γ62
中期
中更新世
533
P1m
茅口期
605
γ61
早期
下更新世
534
P1q
栖霞期
606
γ5
燕山期
710
N2γ
上新世
临湘期
侵入体按纪或代表示,以花岗岩为例
734
O3γ
上奥陶世
559
O3b
宝塔期
640
Qγ
第四纪
735
O2γ
中奥陶世
560
O3m
庙坡期
641
Nγ
晚第三纪
736
O1γ
下奥陶世
561
O2g
牯牛潭期
642
Eγ
早第三纪
737
∈3γ
上寒武世
562
O2d
大湾期
643
Kγ
白垩纪
738
∈2γ
中寒武世
563
O1h
红花园期
T3
上三叠世
504
K2k
康尼亚克期
417
T2
中三叠世
505
K2t
土仑期
纪的符号
418
T1
下三叠世
506
K2s
赛诺曼期
301
Q
第四纪
419
P2
上二叠世
507
K1ar
阿尔比期
302
R
第三纪
420
P1
下二叠世
508
K1a
阿普第期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