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计算表
[精品]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
![[精品]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15f793a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f.png)
[精品]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关于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表的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讲热变形温度系数表。
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是测量过热、过冷和非均匀水份的一种温度参数,它能用来测定水蒸气在水循环系统中所能引起的体积变化,以确定温度系数的多少。
因此,用于水动力计算必须要有热胀冷缩模型作为参考物。
目前,下水密度表主要分为热阻型、热胀冷缩型、非热膨胀型和水阻型等。
其中热容最大的是非热膨胀系数表,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内部含铜丝和石墨管。
热阻尼型为非正常结构,内壁为橡胶材料;水电阻式较大;而热阻式因其无接缝、没有内应力、耐水性好等特点而较为常用。
一、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的工作原理对于热阻形式的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应首先由热胀冷缩模型确定公式。
由于水温是温度系数的常数,所以它的数值应与水温相等。
其中, PI= Pa, r为所测得的水蒸汽流速, K为被测表面温度。
然后,把表测得的 PI与水蒸气蒸发得热能结合,便可得到一个温度系数 v。
如果利用式(1)计算: PI为Δ t/h,则该温度系数 v按如下公式计算:式中: T为 PI: v; w (v· pei)为水蒸气在系统中体积变化范围(mm), k (k+1)为准定值。
计算时将其除以 m便得到PI。
根据式(1)计算所得 PI与温度计算所得 PI之比,可以得到密度系数 v的取值。
1、对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进行内部的校准。
由于水蒸气与 PI的体积变化很小,因此只需要将其放入被测液体中,便可获得较精确的PI值。
但其体积变化也很大,故必须将其放入被测液体中加以校正。
为了使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精度更高、更稳定,还应对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进行内部校准。
首先要用水溶解掉表针周围的溶液,再将被测液体放入被测液体中并加热其周围空气,使表针加热至温度以上并且达到一个稳定温度后,然后将表取出放到被测液体中,这时就可以得到被测液体表面的温度了。
但要注意在使用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都要重新调整表针或被测液体表面的温度(即进行内部校准),以使水热变形温度系数表精度更高,更稳定。
八年级科学—水的密度

1.3 水的密度(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密度 1. [科学探究]结论:(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 成正比 ;(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 比值 是一个恒量,即 质量/体积=1克/厘米3; (3)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 2、概念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 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
密度=体积质量符号表示:ρ=V m (ρ——密度 ,m ——质量 ,V ——体积 ,ρ、v 、m都是对于同一物体而言)3、意义: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 eg:水的密度= l000 千克/米3,表示: 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
4、密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物理量 字母 单位单位换算质量 m t 、 Kg 、 g1t = 103Kg = 106g体积 v cm 3 m 3 dm 3 L mL1mL = 1cm 3 = 1 ×10-6m 3 = 1 × 10-3dm 3= 1 ×10-3L密度ρg /cm 3 Kg /m 31g /cm 3=1000Kg /m 3、1Kg /m 3=10-3g /cm 3注意:密度特性的理解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同物ρ不变,它的m/v 成正比 2)、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习惯“水比有重” 指的ρ。
3)、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
5、理解密度公式:1)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一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改变而改变。
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他的体积城正比,即ρ一定时:m 1:m 2=v 1:v 2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跟密度成正比,即v 一定时:m 1:m 2=ρ1: ρ23)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 cm 3质量/g 单位体积水的质量:质量/体积 g/cm 31 202 40 360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体积跟密度成反比,即m一定时:v1:v2=ρ1: ρ2【例题1】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B)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C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D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例题2】从对密度公式ρ=m/V的分析可知( D )A.物质的密度ρ与物质的体积V成反比B.物质的密度ρ与物质的质量m成正比C.对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知识点二、常见物质的密度表 P101.密度表中,除水蒸气外,其他气体都是在0℃、1标准大气压下所测定的数值。
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给出10个不同的例子。

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给出10个不同的例子。
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给出10个不同的例子液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通常以克/毫升(g/mL)或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液体的密度。
以下是10个不同例子,用于说明不同物质的密度计算: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 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 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1.水:假设已知一个水瓶的质量为100克,容积为10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水的密度为1.00 g/mL。
2.汽油:假设已知一个汽油桶的质量为200克,容积为15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汽油的密度为1.33 g/mL。
2.汽油:假设已知一个汽油桶的质量为200克,容积为15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汽油的密度为1.33 g/mL。
2.汽油:假设已知一个汽油桶的质量为200克,容积为150毫升,根据液体密度计算公式,汽油的密度为1.33 g/mL。
密度计算公式

密度计算公式、密度计算公式1.p表示 _________ , m表示________ ,V表示___________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3.1g/cm3= _________ kg/m3x 103kg/m3二_______ g/cm34.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它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积单位换算1cm3= __________ mL= __________ m31dm3= __________ L= ___________ m3= _______ c m3例一.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宇宙中的中子星密度可达 1 x 1014 t/m3,一个体积为的中子星的质量大例2、一块冰的体积为30L如果全部熔化成水,则体积是多少(冰的密度为 m3)约是多少 kg、重力的计算公式:G=mg1.G表示__________ , m表示_________ ,g表示____________2.g= 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3.重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其重力约为____________某同学的体重为588N,则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三、压强计算公式1.p表示__________ , F表示_______ ,S表示____________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N/m24.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单位换算1cm2= _________ m2例1、质量为的正方体铁块,放在1m2的水平桌子中央,铁的密度是x 103Kg/m3, (g 取 10N/Kg)。
求:(1)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 2)加上 10N 水平向右的拉力后,使铜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铜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水的密度表

水的密度表温度(℃)密度(克/立方厘米)0 0.999875 0.9999710 0.9997015 0.9991020 0.9982025 0.9970430 0.9956535 0.9940040 0.9922045 0.9902450 0.9880755 0.9857760 0.9834365 0.9809570 0.9784475 0.9758080 0.9731085 0.9703890 0.9675395 0.96465100 0.96174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来确定。
然而,密度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特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会发生变化。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更好地理解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下表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水的密度表,显示了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值。
密度表温度对于水的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0℃时,水的密度为0.99987克/立方厘米。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逐渐减小。
例如,当温度达到100℃时,水的密度降至0.96174克/立方厘米。
值得注意的是,水的密度在温度从0℃到4℃的范围内会出现一些奇特的现象。
在这个范围内,水的密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达到最高点后又会开始减小。
这是因为水的分子结构在这个温度区间发生变化,导致密度的异常变化。
密度的应用水的密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浮力计算:根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水的密度相关,可以通过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2.水下航行:了解海水的密度可以帮助船只和潜水员计算浮力和调整航行计划。
3.热工学计算:在热工学中,密度是计算流体热特性和传热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4.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水的密度可以用来计算和控制材料的浓度和粘度。
由于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较小,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室温下的标准密度值进行计算和应用。
内插法计算水的密度黏度

内插法计算水的密度黏度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
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准确计算水的密度和黏度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内插法,来计算水的密度和黏度。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水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公式"D = m/V"来表示,其中"D"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
但是,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密度值,我们可以利用内插法来进行计算。
内插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线性插值来推导未知数据点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温度的水密度数据,进行内插计算得到其他温度下的水密度值。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已知温度下的水密度数据。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实验测量得到这些数据。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水在摄氏0度和100度时的密度分别为0.9999克/立方厘米和0.9584克/立方厘米。
现在我们希望知道水在摄氏25度的密度是多少。
我们可以利用内插法计算得到。
我们设摄氏0度的水密度为D1,摄氏100度的水密度为D2,我们希望计算的摄氏25度的水密度为D。
根据内插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D = D1 + (D2 - D1) * (T - T1) / (T2 - T1)其中D1为摄氏0度的水密度,D2为摄氏100度的水密度,T1为0度的温度,T2为100度的温度,T为要计算的温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摄氏25度的水密度约为0.9866克/立方厘米。
通过利用内插法,我们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水密度值,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非常有指导意义。
除了密度,黏度也是描述液体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
黏度是指液体在受到切变力时,内部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阻力的特性。
水的密度实验

水的密度实验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水所含的质量,通常以克/毫升(g/mL)或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1克/毫升或1克/立方厘米。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来验证水的密度。
实验材料:1. 纯净水2. 秤量仪3. 容器(如烧杯或量筒)4. 直尺或标尺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杂质的干扰。
2. 清洗容器并确保其干燥。
第二步:测量容器的质量1. 使用秤量仪准确地测量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 注意,这个质量值将作为后续测量中减去容器质量的基准值。
第三步:测量水的质量1. 将容器放在秤量仪上,并记录下容器质量(即第二步测得的质量值)。
2. 将纯净水缓慢倒入容器中,直至容器装满水,并记录下水的总质量。
第四步:测量水的体积1. 将已装满水的容器放在直尺或标尺上,测量水的高度(记为h)。
2. 根据容器的形状(如圆柱形或矩形),计算水的体积(记为V)。
第五步:计算水的密度1. 使用密度的定义公式:密度 = 质量/体积。
2. 将第三步中记录的水的质量除以第四步中计算得到的水的体积,即可得到水的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水的质量时,应注意仅测量水的质量而不包括容器的质量。
2. 在测量水的体积时,应仔细测量水的高度,并根据容器形状进行适当的计算。
3. 实验中使用的水应为纯净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水的溅出或容器的破损。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水的密度定义,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水的密度。
实验的结果可能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的误差或测量仪器的精确度等因素造成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约1克/毫升或1克/立方厘米。
这个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并且与已知的科学常识相吻合。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使用简单的实验设备和基本的物理原理来测量水的密度。
这个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水的密度的概念,还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集料表观密度计算表

不大于0.02,吸水率相差不大于0.2%
干重最小质量
烘干重质量
0.004 0.004
20 0.99822
0.005
21 0.99802 0.005
粗集料烘干重最小质量
细集料烘干重质量
表观密度 结果
水温
2.618
22
2.621
2.623
22
观密度计算(网篮法)
备注 表观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大于0.01
表观密度 结果
2.737 2.730
2.733
2.726 2.740
2.665 2.683
2.674
2.692 2.709
2.687 2.704
2.696
2.670 2.688
2.665 2.683
2.674
22
23
24
25
备注
0.99779 0.99756 0.99733 0.99702 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两次结果相差
0.006 0.006 0.007 0.007
876.3 861.9
4.75-9.5
698.7 707.3
1111.6 1121.2
9.5--13.2
698.7 707.3
1111.6 1121.2
烘干重ma 866.7 852.4 1102.4 1112.7 1102.4 1112.7
吸水率
1.11 1.11
1.11
0.83 0.76
0.80
0.83 0.76
0.80
表观相对 水温修正
2.742
0.005
2.735
0.005
2.731
0.005
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