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表

合集下载

1[1].3水的密度_1_

1[1].3水的密度_1_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使用:
4.称量物体: 4.称量物体: 称量物体 (1) 左物右砝 (2) 取用砝码时“先大后小” 取用砝码时“先大后小”
指针偏左怎样调节? 指针偏左怎样调节? 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或拿掉一些物品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使用:
5 读数时, 读数时, 物体质量=砝码的质量 游码指示的质量 物体质量 砝码的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 砝码的质量 游码读左端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 练一练: 练一练:p3:2
体育锻炼用的铅球, 体育锻炼用的铅球,经多年使 球体已变形,表面已磨损, 用,球体已变形,表面已磨损,但 是这只铅球的( 是这只铅球的( C ) A 质量没有变 B体积没有变 C密度没有变 质量、体积、 D质量、体积、密度都没有变
1鉴别物质: 鉴别物质: (判断何种物质) 判断何种物质) (打假) 打假) (判断物质是空心还是实心) 判断物质是空心还是实心)
即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叫水的密度 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叫水的密度
纯水4 质量/体积= 纯水4℃时 质量/体积=1克/厘米3
水的密度: 一.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单位体积 的水的 质量 叫做水的密度 1._________的水的 的水的_____叫做水的密度 叫做水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 或 密度=质量 体积 2.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公式 ρ= m / v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使用:
1平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台板)上 平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台板) 平放 水平桌面 2 置 0: :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 左端的 零刻度线.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 3调平: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反向移 调平: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 调平 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螺母往右移) 动”:例 指针偏左,螺母往右移) 平衡标志: (平衡标志: 中央刻度线上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D-34 粗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及堆积密度试验记录

D-34 粗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及堆积密度试验记录
粗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及堆积密度试验记录
(编号: 建设项目:河南省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豫晋界至灵宝段 施工单位: 试样编号: 试验次数 表 观 密 度 1 2 平均 试验次数 堆 积 密 度 1 2 平均 空隙率 (%) Vc=(1-ρ /ρ a)*100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 T及水温修正系数α T α T—试验温度T时水温修正系数 ρ 3 ω —水在4℃时的密度(1.000g/cm ) 备注 水 温(℃) 水的密度ρ T(g/cm3) 水温修正系数α T 水 温(℃) 水的密度ρ T(g/cm3) 水温修正系数α T 试验: 计算: 复核: 15 0.99913 0.002 21 0.99802 0.005 16 0.99897 0.003 22 0.99779 0.006 17 0.9988 0.003 23 0.99756 0.006 18 0.99862 0.004 24 0.99733 0.007 试验日期: 19 0.99843 0.004 25 0.99702 0.007 20 0.99822 0.005 容量筒的质量(g) m1 容量筒与试样的总质量(g) m2 容量筒的体积(L) V 堆积密度(g/cm3) ρ =(m2-m1)/V 烘干试样质量(g) ma 施工路段: 取样地点: 试样在水中的重量(g) mω样名称: 视比重g/cm3 ρ a=[ma/(ma-mω )-α t]× ρ
ω
D-34

水的温度体积曲线

水的温度体积曲线

水的温度体积曲线水的温度体积曲线是一个描述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由于水具有独特的密度变化特性,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以下是关于水的温度体积曲线的详细描述:1.0°C至4°C的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密度增加。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形成了特殊的氢键结构,导致其密度增大。

这种现象称为“反常膨胀”。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行为与大多数物质不同,大多数物质在冷却时会收缩,而水在冷却到4°C时体积达到最小。

2.4°C:水在4°C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

这意味着在这个温度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平衡,使得水分子更加紧密排列。

这个特殊的温度点对于许多水生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在这个温度下,水中的氧气和其他溶解物质的浓度最高。

3.4°C以上:当水温超过4°C时,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密度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得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导致体积膨胀。

这种膨胀现象在热力学和工程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热水储存系统中,需要考虑水温变化对容器体积的影响。

4.0°C以下:当水温度低于0°C时,水会结冰,体积会增大。

这是因为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导致结冰过程中体积膨胀。

这一现象在自然界中表现为冰山浮在水面上,因为冰的体积比相同质量的水大,所以冰山的大部分体积位于水面以下。

5.冰的融化:当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减小。

这是因为冰的结构比液态水的结构更为开放,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

这一现象在冰河融化或冰雪覆盖的地区的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6.水的热膨胀系数:水的热膨胀系数描述了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在0°C至4°C的温度范围内,水的热膨胀系数为负,表明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收缩。

在4°C以上,水的热膨胀系数为正,表明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膨胀。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

容量器具校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定容量器具(容量瓶、锥形瓶、不锈钢桶等)的使用、自检等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吗,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以确保容量器具的检测精准度的持续性。

应用范围:适用于车间配制中所需的容量瓶、锥形瓶、不锈钢桶等容量器具的内部校验。

内容:1 校验用器具1.1 电子台秤或电子天平1.2 温度计2 不同水温下1ml水的密度(ρ)见下表:3 容量计量校验3.1 容量瓶/锥形瓶3.1.1 将洗净的容量瓶/锥形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瓶重W0;3.1.2 向容量瓶/锥形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t,切不可将水弄到不玻璃瓶的内壁;3.1.3静置10分钟后,检查容量瓶/锥形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再称重W1,3.1.4根据水温查表,记录水温t下纯化水的密度ρ,按照下面计算式计算容量瓶/锥形瓶的实际容积V。

V = (W1- W0)/ ρ3.1.5 按上述方法测定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容量瓶/锥形瓶的真实体积。

3.2 不锈钢桶3.1.1 将洗净的不锈钢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桶重W0;3.1.2 向不锈钢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同时记录水温t,切不可将水弄到不锈钢桶的内壁;3.1.3静置10分钟后,检查不锈钢桶中的水是否准确至标线,若高于标线,应用干净的吸管将多余的水吸出,再称重W1,3.1.4根据水温查表,记录水温t下纯化水的密度ρ,按照下面计算式计算不锈钢桶的实际容积V。

V = (W1- W0)/ ρ3.1.5 按上述方法测定三次,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为不锈钢桶的真实体积。

4 允许误差(参考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容量瓶的允许误差(ml)锥形瓶的允许误差(ml)不锈钢桶的允许误差(ml)5 校验结果处理经校验符合技术要求者准予使用,不合格者重新标定标线,并按照3项校验后方可准予使用。

水的流体密度

水的流体密度

水的流体密度【整理】物理中水的密度是多少纯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3次方,这表明4℃时,体积为1的纯水的质量是1g.即4℃时水的密度最大。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表示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水具有一定的密度是水的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得出:1g/cm3次方=1.0×103次方kg/m3次方。

化学水的密度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是1.0g/cm3,水的密度不是一个稳定的值,温度低的时候比温度高的时候密度要大。

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

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阴阳离子,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

水和油的密度各是多少水的密度是密度:1g/cm^3。

食用油大致在0.92g/cm^3-0.93g/cm^3;易挥发油密度多在073-0.85g/cm^3之间。

一般来说,花生油的密度为0.8kg/dm3,而水的密度为1kg/dm3,因此显而易见,花生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其实,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

但我们把一滴花生油滴入到水中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花生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见,水的密度大于花生油。

水的流体密度是多少在温度为4℃的情况下,水的流体密度为1.g/cm³或者10³kg/m ³。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米³的水的质量是1.0×10³kg,水在3.98℃时达到最大密度(999.97kg/m3)。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地球表面72%的面积都被水覆盖。

实际上,固态水——冰的密度为916.8kg/m³,而液态水的密度为999.84kg/m³。

1-2水的密度和三态变化

1-2水的密度和三态变化

A.产生微风
B.空气要大量吸热
C.有热量产生
D.从周围吸收热量
汽化与液化
汽化
蒸发:要吸热, 影响蒸 ①表面积大小
有致冷效果
发快慢 的因素?
② ③表 液现面 体象空 的或气 温实流 度验速
沸腾:分析理解实验现象
实验
共同 点
蒸发
沸腾 汽化
条件
发生位置 温度变化和吸放热量
任何温度, 开口
达到沸点, 不断加热
表面
内部和表 面同时
要吸热, 有致冷效果
继续吸热 温度不变
液化:白气是小水珠,水蒸气是无色的。还有哪些现象?
有什么规律? 气体遇冷液化成液态。

固态

升华

熔化
汽化
液态
气态
凝固
液化

凝华
思考:物态变化的条件和规律? 物态变化时温度变化及吸收、放出热量的情况?
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 现的针状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研究:
研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天平、烧杯 量杯或量筒
随着水的体积变化,质量如何变化?
数据分析:
1、分析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图线是一条_过__原__点__直_,线 这反映了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正_比。 2、所取水的体积由小变大时,相应水的质量如何变化?_也_由小变大
3、考虑到测量误差每次测量的水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是
雾凇
北方寒冷冬季的早晨,窗户玻璃上常会出 现“冰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 侧?
内侧,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到冷玻璃凝华而成。
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 外型象压紧的雪;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实验 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实验用于测定含有少量大于部分的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C 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

2仪器与材料①天平:称量1kg ,感量不大于1g ; ②容量瓶:500ml③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C ±5°C ④烧杯:500ml ⑤洁净水⑥其他: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3实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实验步骤①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 【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四分法】②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③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度差不能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度差不超过1°。

5结果整理 表观密度=m 2m 1m 0m 0— ρa=表观密度×ρt 或ρa=(表观密度-αt )×ρwΡa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3 Ρw ——水在4°时的密度,取cm3;αt——实验时水温度对水的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表;ρt——实验温度T°时的水的密度,见表取g/cm3。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度修正系数αt以两次平行实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_secret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_secret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李氏比重瓶法)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的表观密度。

2 仪具与材料2.1 天平:称量100g,感量不大于0.1g。

2.2 李氏比重瓶:容量250ml。

2.3 烘箱:能控温在105℃±5℃。

2.4 蒸馏水。

2.5 其它:干燥器、浅盘、小勺、温度计等;3 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120g左右,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中冷却(不少于1h)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4 试验步骤4.1 向李氏比重瓶中注入蒸馏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壁附着的水,记录水的体积(初读数)(V1)。

4.2 称取烘干试样55g±5g(m0),准确至0.1g。

徐徐装入盛水的比重瓶中。

4.3 试样全部装入瓶中,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入水中,旋转比重瓶以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终读数)(V2)。

注:在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

允许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体积测定,但两次体积测定(V1指及V2)的温差不得大于2℃,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记录完瓶中水面升高时止,其温度相差也不应超过2℃。

5 计算5.1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按式(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m0ρa = (1)V2 - V1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m0——试样的烘干质量,g;V1——比重瓶中水的原有体积,mL;V2——倒入试样后水和试样的体积(终读数),mL。

5.2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2)计算。

ρaγa= (2)ρt式中:γa——细集料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ρt——水在试验温度时的密度,按表1取用。

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ρT及水温修正系数αT表1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 g/c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条文说明原规程的计算公式有误,当试样加入李氏比重瓶中后,比重瓶刻度读数之差V2—V1即为试样的绝对体积(不考虑吸水),由式(1)得到的即是该温度时的细集料表观密度值,不应该减去温度修正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温(℃)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

密 度(g/cm3)0.99984930.99985580.99986220.99986830.99987430.99988010.99988570.99989120.99989640.99990150.99990650.99991120.99991580.99992020.99992440.9999284

水 温(℃)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密 度(g/cm3)0.99993230.99993600.99993950.99994290.99994610.99994910.99995190.99995460.99995710.99995950.99996160.99996360.99996550.99996720.99996870.9999700

水 温(℃)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

密 度(g/cm3)0.99997120.99997220.99997310.99997380.99997430.99997470.99997490.99997500.99997480.99997460.99997420.99997360.99997280.99997190.99997090.9999696

水 温(℃)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

密 度(g/cm3)0.99996830.99996680.99996510.99996320.99996120.99995910.99995680.99995440.99995180.99994900.99994610.99994300.99993980.99993650.99993300.9999293

水 温(℃)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

密 度(g/cm3)0.99992550.99992160.99991750.99991320.99990880.99990430.99989960.99989480.99988980.99988470.99987940.99987400.99986840.99986270.99985690.9998509

水 温(℃)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

密 度(g/cm3)0.99984480.99983850.99983210.99982560.99981890.99981210.99980510.99979800.99979080.99978340.99977590.99976820.99976040.99975250.99974440.9997362

水 温(℃)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

密 度(g/cm3)0.99972790.99971940.99971080.99970210.99969320.99968420.99967510.99966580.99965640.99964680.99963720.99962740.99961740.99960740.99959720.9995869

水 温(℃)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密 度(g/cm3)0.99957640.99956580.99955510.99954430.99953330.99952220.99951100.99949960.99948820.99947660.99946480.99945300.99944100.99942890.99941670.9994043

水 温(℃)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

密 度(g/cm3)0.99939180.99937920.99936650.99935360.99934070.99932760.99931430.99930100.99928750.99927400.99926020.99924640.99923250.99921840.99920420.9991899

水 温(℃)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

密 度(g/cm3)0.99917550.99916090.99914630.99913150.99911660.99910160.99908640.99907120.99905580.99904030.99902470.99900900.99899320.99897720.99896120.9989450

水 温(℃)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

不 同 水 温 时 水 的 密 度 表不 同 水 温 时 水 的 密 度 表密 度(g/cm3)0.99892870.99891230.99889570.99887910.99886230.99884550.99882850.99881140.99879420.99877690.99875950.99874190.99872430.99870650.99868860.9986706

水 温(℃)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

密 度(g/cm3)0.99865250.99863430.99861600.99859760.99857900.99856040.99854160.99852280.99850380.99848470.99846550.99844620.99842680.99840730.99838770.9983680

水 温(℃)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

密 度(g/cm3)0.99834810.99832820.99830810.99828800.99826770.99824740.99822690.99820630.99818560.99816490.99814400.99812300.99810190.99808070.99805940.9980380

水 温(℃)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

密 度(g/cm3)0.99801640.99799480.99797310.99795130.99792940.99790730.99788520.99786300.99784060.99781820.99779570.99777300.99775030.99772750.99770450.9976815

水 温(℃)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

密 度(g/cm3)0.99765840.99763510.99761180.99758830.99756480.99754120.99751740.99749360.99746970.99744560.99742150.99739730.99737300.99734850.99732400.9972994

水 温(℃)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

密 度(g/cm3)0.99727470.99724990.99722500.99720000.99717490.99714970.99712440.99709900.99707350.99704800.99702230.99699650.99697070.99694470.99691860.9968925

水 温(℃)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

密 度(g/cm3)0.99686630.99683990.99681350.99678700.99676040.99673370.99670690.99668000.99665300.99662590.99659870.99657140.99654410.99651660.99648910.9964615

水 温(℃)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

密 度(g/cm3)0.99643370.99640590.99637800.99635000.99632190.99629380.99626550.99623710.99620870.99618010.99615150.99612280.99609400.99606510.99603610.9960070

水 温(℃)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30.4

密 度(g/cm3)0.99597780.99594860.99591920.99588980.99586030.99583060.99580090.99577120.99574130.99571130.99568130.99565110.99562090.99559060.99556020.9955297

水 温(℃)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

密 度(g/cm3)0.99549910.99546850.99543770.99540690.99537600.99534500.99531390.99528270.99525140.99522010.99518870.99515720.99512550.99509390.99506210.9950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