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度至180度时水的密度与温度对照表
湿度_露点和干燥度

空气的干湿度跟单位体积内空气里所含水汽的多 少有关。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的空 气中, 水 汽密度 ( ) 越大, 水汽压强 ( e)越大, 空气湿度越大。
摘 要: 叙述了湿度、露点和干燥度的概念。它跟工程设计、产品贮存以及环境试验等都有密切关系。 从概念上把他们搞清楚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工作需要, 作者曾对绝对湿度进行了一些换算。为慎重起 见, 即将计算结果同已查到的资料数值相比较, 发现算式不存在问题。文章中有换算举例, 并列出 21 ~ - 80 的饱和湿空气表。 关键词: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露点; 干燥度 中图分类号: TB114.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5300( 2009) 05- 0025- 03
普通用的干湿球温度计, 其准确度只有 5% ~ 7% RH。 电子式湿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可达 2% ~ 3% RH。计量用的 精密露点仪, 其准确度可达 0. 2 , 甚至更高。使用露点 仪可直接得到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以及在此温湿条件下的 露点。
2 干燥度
这里讨论的干燥度是对空气而言, 是对空气中水汽
在某一特定温度下, 大气中所含水汽压强有一个 极限值。这时的空气称为饱和空气。这一极限水汽压 强称为饱和水汽压强 ( E ) 。
饱和水汽压强 ( E )跟温度有对应关系。饱和水汽 压强越大, 对应的温度越高; 饱和水汽压强越小, 对应 的温度越低。
绝对湿度是表示水汽多少的一个量, 它跟温度没 有关系。
相对湿度是一个比值, 影响因素比较多, 对大气压
力和温度变化很敏感, 是一个随时变化的量。我们日 常生活中所指的湿度即相对湿度。 1. 4 露点 ( d)
药典 凡例(完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凡例”是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一部)正确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指导原则,并把与正文、附录及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凡例和附录中采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修饰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有关规定未能概括的情况时,在正文各论中另作规定。
名称及编排一、正文品种中文名称按笔画数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丨丿丶乛顺序排列;单列的炮制品及单味提取物、油脂等排在各该药材的后面;制剂中同一品种因规格不同需单列者,在其名称后加括号注明规格;附录按分类编码。
二、第一品种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中文名称(必要时用括号加注副名),汉语拼音名与拉丁名;(2)来源;(3)处方;(4)制法;(5)性状;(6)鉴别;(7)检查;(8)浸出物;(9)含量测定;(10)性味与归经;(11)功能与主治;(12)用法与用量;(13)注意;(14)规格;(15)贮藏;(16)制剂等。
标准规定三、药材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规定,特殊需用鲜品者,同时规定鲜品的标准,并规定鲜品用法与用量。
四、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均属各该药材的来源范畴。
药用部位一般系指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
采收(采挖等)和产地加工即对药用部位而言。
五、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3)烘干、哂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哂”或“及时干燥”。
制剂中的干燥系指烘干,不宜高温烘干的用“低温干燥”。
六、同一名称有多种来源的药材,其性状有明显区别的均分别描述。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题

六吸收浓度换算2.1甲醇15%(质量)的水溶液, 其密度为970Kg/m3, 试计算该溶液中甲醇的:(1)摩尔分率; (2)摩尔比; (3)质量比; (4)质量浓度; (5)摩尔浓度。
分子扩散2.2 估算1atm及293K下氯化氢气体(HCl)在(1)空气,(2)水(极稀盐酸)中的扩散系数。
2.3一小管充以丙酮,液面距管口1.1cm,20℃空气以一定速度吹过管口,经5 小时后液面下降到离管口2.05cm,大气压为750[mmHg],丙酮的蒸汽压为180[mmHg] , 丙酮液密度为7900[kg/m3],计算丙酮蒸汽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2.4 浅盘内盛水。
水深5mm,在1atm又298K下靠分子扩散逐渐蒸发到大气中。
假定传质阻力相当于3mm厚的静止气层,气层外的水蒸压可忽略,求蒸发完所需的时间。
2.5 一填料塔在常压和295K下操作,用水除去含氨混合气体中的氨。
在塔内某处,氨在气相中的组成y a=5%(摩尔百分率)。
液相氨的平衡分压P=660Pa,物质通量N A = 10 - 4[kmol/m2·S],气相扩散系数D G=0.24[cm2/s],求气膜的当量厚度。
相平衡与亨利定律2.6 温度为10℃的常压空气与水接触,氧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率为21%,求到达平衡时氧在水中的最大浓度, 〔以[g/m3]、摩尔分率表示〕及溶解度系数。
以[g/m3·atm]及[kmol/m3·Pa]表示。
2.7 当系统服从亨利定律时,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度,如果总压增大一倍那么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或分压) (A)Y增大一倍; (B)P增大一倍;(C)Y减小一倍; (D)P减小一倍。
2.8 25℃及1atm下,含CO220%,空气80%(体积%)的气体1m3,与1m3的清水在容积2m3的密闭容器中接触进行传质,试问气液到达平衡后,(1)CO2在水中的最终浓度及剩余气体的总压为多少?(2)刚开始接触时的总传质推动力ΔP,Δx各为多少?气液到达平衡时的总传质推动力又为多少?2.9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气体中所含的丙酮蒸气,操作温度20℃,压力1atm。
与石油有关的基础知识

与⽯油有关的基础知识⼀、⽯油的外观性质1、⽯油是⼀种流动性或半流动性的粘稠液体,是⼀种复杂的混合物。
2、⼤部分⽯油是⿊⾊;也有暗绿⾊或暗褐⾊;少数显⾚褐⾊或浅黄⾊;极少数是⽆⾊。
3、相对密度都⼩于1;绝⼤多数的相对密度都在0.80—0.98之间;个别的⾼达1.02或低⾄0.71;我国主要油⽥的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3、许多⽯油都有臭味,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原因4、不同⽯油的流动性差别很⼤:在50摄⽒度时,运动粘度可以低⾄1.46mm2/s,也可以⾼达20000 mm2/s。
⼆、⽯油的元素组成1、⽯油主要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在83%—87%,氢含量在11%—14之间,两者合计在95%—99%。
2、只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烃。
3、⽯油碳和氢,还含有硫、氮、氧,这些元素的含量⼀般在1%—5%;4、⽯油中的微量元素(已ppm为单位):镍、钒、铁、铜、钙、砷、氯、磷、硅等5、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三、⽯油的烃类组成1、⽯油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烃构成。
2、天然⽯油⼀般不含不饱和烃。
3、页岩油中会含有⼀定量的烯烃。
4、烷烃:A、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B、常温常压下,含1—4个碳原⼦的烷烃是⽓体;含5—15个碳原⼦的烷烃是液体;含16个碳原⼦以上的正构烷烃是固体C、相关知识:Ⅰ、⼲⽓:含有⼤量甲烷和少量⼄烷、丙烷的⽓体称为⼲⽓。
Ⅱ、除含有⼤量的甲烷和⼄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态烃蒸⽓(戊烷、⼰烷和⾟烷)⽓体称之为湿⽓。
D、⼀般条件下,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吗,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特殊的条件下能够发⽣氧化、卤化、热分解和硝化反应等。
5、环烷烃:A、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
有单环脂环和稠环脂环。
含有1个脂环且环上⽆取代烷基的环烷烃,分⼦通式为CnH2n。
B、⽯油的环烷烃主要是环戊烷系和环⼰烷系;国内原油环⼰烷系多于环戊烷系,国外则相反。
C、在⾼沸点的馏分中,还含有双环和多环的环烷烃及环烷—芳⾹烃。
化工试剂闪点等特性对照表

临界温度(℃):419.2
临界压力(MPa):6.1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6
闪点(℃):79
爆炸上限%(V/V):8.6
引燃温度(℃):715
爆炸下限%(V/V):1.7
溶解性: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土林、挥发油、强碱水溶液。室温时稍溶于水,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65℃以上能与水混溶,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毒性:有特殊的气味,有强腐蚀性。有毒,LD50 530mg/kg,
质量指标
合成苯酚质量指标(GB/T 339—2001):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结晶点/℃≥
40.6
40.5
40.2
溶解试验[(1:20)吸光度]≤
0.03
0.04
0.14
水分/%(质量分数)≤
0.10
一
一
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
燃烧性:易燃
闪点(℃):-4
爆炸下限(%):2.0
引燃温度(℃):426
爆炸上限(%):11.5
最小点火能(mJ):0.46
最大爆炸压力(MPa):0.850
极性:4.30
粘度:0.45
沸点:77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94.6
相对密度(水=1):0.80
沸点(℃):56.5
化工分析纯闪点燃点等特性对照表
名称
特性
二丁酯
熔点-35°C沸点340°C折射率1.491
GB/T3536(不大于180)闪点171°C水溶性Slightly soluble.0.0013 g/100 mL
邻苯二甲酸
油库操作岗考试试题

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上岗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分子间产生的内摩擦力大小称为(粘度)。
2、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使用压力和安全阀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设计压力大于安全阀压力大于使用压力)。
3、一条油管线,排量为20立方米/小时,流速是0.5米/秒,若排量增到40立方米/小时,流速为(1米/秒)。
4、从检尺点至罐底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5、呼吸的作用是使罐内的(正负压都不超过允许值)。
6、液化气储罐和所有阀门、管线都必须经过(试压)和气密性试验以及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离心泵长时间(抽空),会导致温度升高,泵内液体气化。
8、在管道收油过程中,需要换罐收油时,必须严格执行(先开后关)的操作原则。
9、为减少水击压力,在管线上开关阀门,不可(速开速关)。
10、内浮顶油罐可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拱顶罐的机械呼吸阀可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
11、交接计量油罐检尺应检两次,误差不大于( 1 )mm 。
13、泵盘不动车的原因是:(油品凝固)、(长期不盘车而卡死)、(泵件损坏或卡住)、(轴弯曲严重)。
14、离心泵并联的目的是获得(流量),离心泵串联的目的是获得(扬程)。
16、轻质油适合(内浮顶)罐来储存。
18、油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除漏损和混油外还有(蒸发)损耗。
19、油品装槽车(上装)鹤管出口最低点与车底的距离宜不大于(200 )毫米。
20、为防止罐内油品产生静电积聚,油罐应设(防静电)接地设施。
21、汽油的牌号一般是以其(辛烷值)划分的。
22、油品储存中应尽可能减少罐内的(油气)空间,以减低油品的储存损耗。
23、成品轻质油在管线中流速不大于( 4.5 )米/秒。
24、液面测量方法分(实高测量)和(空高测量)两种。
25、立式圆柱形油罐,按其罐顶结构可分为(内浮顶)油罐和(外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
26、石油产品运输一般分为四种形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输)、(水路运输)。
初三物理温度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温度计试题答案及解析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
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
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
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__________" ℉。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__________℃。
【答案】F=1.8t+32 37【解析】冰水混合物到沸腾的水,摄氏温标把这个温度差划分为100份,而华氏温标把这个温度差划分为180份,所以每一等分的摄氏温标即1℃相当于华氏温标的1.8份。
所以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的比值为,当摄氏温标为时,华氏温标的温度为,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人的正常体温为。
【考点】温度温标2.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A.20℃B.30℃C.40℃D.50℃【答案】C【解析】上海全年七月份气温最高,曾高达40℃左右,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约2℃左右。
【考点】温度3.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答案】热胀冷缩 -2;【解析】①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②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下面,所以显示的温度小于0℃,为-2℃.【考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读数.4.(2分)请将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在相应的空格中(1)图中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Ω(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答案】(1)3204;(2)36.6.【解析】(1)电阻箱是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并且能显示出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变阻器。
甲醇密度与温度对照表

甲醇密度与温度对照表
100%甲醇在不同温度的密度如图:
公式:d420=d4t+0.00079(t-20℃)
d420是甲醇20度时相对密度,d4t是你所在t 温度时所测定的甲醇比重。
按该公式计算后d420=d4t+0.00079(t-20℃)的结果,查找甲醇浓度比重换算表即可得t 温度时的甲醇浓度。
扩展资料:
甲醇水浓度密度对照表(部分)
甲醇对人体有低毒,甲醇的浓度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大不相同。
因为甲醇在人体新陈代谢中会氧化成比甲醇毒性更强的甲醛和甲酸(蚁酸)。
初期中毒症状包括心跳加速、腹痛、上吐(呕)、下泻、无胃口、头痛、晕、全身无力。
严重者会神智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
失明是最典型的症状,甲醇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变强产生酸中毒,导致肾衰竭。
最严重者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