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心脏体格检查基本知识

心脏体格检查基本知识

心脏体格检查基本知识1.心脏视诊(0)病人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

检查者两眼与受检者的胸廓平齐,切线位观察心前区。

(1)看:胸廓有无畸形,主要指的是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或凹陷。

①若无特殊,可口头报告:胸廓无明显畸形,心前区未见异常隆起或凹陷。

②胸廓畸形较为常见的是:鸡胸、漏斗胸、桶状胸、扁平胸。

(2)看:心尖搏动情况,是否看得见搏动?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有无负向心尖搏动。

①坐位时,正常人的心尖搏动一般是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 cm处,距正中线约7.0~9.0 cm,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 cm。

②体胖者或女性乳房垂悬时,心尖搏动不易看见。

③(示例)可口头报告: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强度一般,范围约2cm,节律整齐,未见负向心尖搏动。

(3)看: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异常搏动,例如剑突下搏动?①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扩张时,有时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②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胸骨上窝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弓瘤。

③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搏动:可见于右心室肥大或瘦弱者。

④剑突下搏动:可为右心室的搏动(心脏垂位或右心室肥大),也可为腹主动脉搏动(正常的腹主动脉搏动或腹主动脉瘤)所致。

⑤(示例)可口头报告:心前区未见异常搏动。

2.心脏触诊(0)被检者完全暴露胸部,取仰卧位或坐位。

全手掌->手掌尺侧->指腹,轻贴于胸壁上。

(1)触:心尖搏动(验证视诊)①(示例)做出动作后,口头报告: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处,强度一般,范围约2cm,节律整齐,未触及震颤。

(2)触:有无震颤①用小鱼际,在各瓣膜区依次触诊②胸骨右缘第2肋间震触及收缩期震颤:可见于主动脉瓣狭窄③胸骨左缘第2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④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可见于室间隔缺损⑤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可见于二尖瓣狭窄⑥胸骨左缘第2肋间(及其附近)触及连续性震颤:可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血压计
用于测量血压,了解心脏的负 荷和血流状况。
超声心动图
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的实 时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心脏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注意点
专业医生
只有专业医生才能准确进 行心脏体格检查并给出有 效的建议。
准备齐全
在进行体格检查前,准备 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确 保检查的准确性。
仪器保养
定期保养和清洁体格检查 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其正 常运作。
3 指导治疗方案
通过心脏体格检查的结 果,医生可以制定适合 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 治疗效果。
心脏体格检查的常见方法
观察
听诊
• 检查肌肉量和肌肉强度 • 观察皮肤颜色和水肿情况 • 检查颈部和腹部的静
脉压力
• 听取心音和心脏杂音 • 检查心率和心律 • 评估心脏瓣膜功能
触诊
• 触摸心脏区域,感受 心脏搏动
心脏体格检查的费用和时间
常规体检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血压测量
500 元 200 元 1000 元 免费
心脏体格检查的费用根据不同的项目和医院可能有所不同,所需时间也会因检查项目的复杂性而有所变 化。
心脏体格检查的结论和建议
1 评估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关于心脏 健康状况的结论。
2 建议和治疗
如果发现异常,医生会提出相应的建 议和治疗方案,以保持心脏健康。
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脏体格检查以及注意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 检查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心脏体格检查的指标-100次/分钟,
心律
2
过快或过慢可能意味着心脏问题。
正常心律应该是稳定的,不规律的心
律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3
心音
正常心音应该是清晰、有力的,听到 杂音可能意味着心脏瓣膜异常。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工作。

通过观察、听诊、触摸等方式,医生能够依据特定的评分标准对心脏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心率、节律和强度测量心率、判断节律和强度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在衡量心率时,要求患者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并使用心电图工具进行电极贴附。

检查时医生应当评估心率是否规律、是否合理、是否增强等。

2.心尖搏动心尖搏动是心脏前端的流体推动感应,身体正常人的心尖搏动通常位于左第五肋间中线左侧。

医生必须对心尖位置进行感悟,判断是否移位或扩展。

3.心音心音是心室和心房压力改变的结果,通过听诊等方式进行检查。

医生应当注意区分第一声和第二声声音的强度、清晰度和时间间隔,以及第三和第四心音的存在。

4.肺动脉瓣二尖瓣医生必须评估肺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听觉特征,包括共同的运作方式、是否存在杂音、受到感染的程度以及瓣膜疾病的其他症状。

5.腹部检查医生应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判断有无扩大的大血管、腹水、肝或脾脏肿大等病情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腹部肌肉的张力和腹壁移动的程度。

6.颈静脉搏动检查颈静脉搏动可以帮助判断心脏的充血状况和心脏排血功能的强弱程度。

医生应当感知颈部静脉的压力状况、颈动脉和颈静脉之间截距以及颈动脉和胸骨之间的距离。

7.下肢水肿下肢水肿通常是体外循环或其他室腔病症的危险症状。

医生应当对膝外侧肿胀、腘窝以上的区域进行检查,还应注意检查膝下和脚踝的水肿程度。

总之,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包括各种检查项,如心率、节律和强度、心尖搏动、心音、肺动脉瓣二尖瓣、腹部检查、颈静脉搏动和下肢水肿等。

医生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提醒患者注意保健和治疗。

心脏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心脏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

心脏体格检查顺序及内容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了解心脏的健康状况,则需要进行心脏体格检查。

下面将介绍心脏体格检查的顺序及内容。

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准备在进行心脏体格检查之前,医生首先会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症状及可能的风险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检查。

同时,医生会让患者做好准备,如脱掉上衣,保持身体放松等。

2. 观察与触诊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肤色、呼吸状况等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随后,医生会进行触诊,用手按压患者的胸部,以感知心脏的位置、大小和搏动情况。

3. 听诊听诊是心脏体格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膜头放在患者的胸部不同位置,依次听诊心脏的不同区域。

通过听诊,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心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杂音等。

4. 敲诊敲诊是通过敲击患者的胸部来判断心脏的边界和心脏壁的厚度。

医生会使用敲诊锤轻轻敲击患者的胸部,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心脏的状况。

5. 胸部X光检查胸部X光检查是通过拍摄胸部的X光片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的组织结构。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心脏扩大、肺水肿等情况。

6.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节律。

医生会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然后将电信号传输到心电图仪上进行分析。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的节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脏肥厚、缺血等情况。

7.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涂上一层凝胶,然后将超声探头轻轻放在胸部上,通过观察超声图像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心脏瓣膜的状态。

8. 心血管影像学检查心血管影像学检查包括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心脏结构信息,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的心脏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任何心脏问题。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听诊
Auscultation
听诊是检查心脏的重要方法,也是较 难掌握的方法。心脏听诊常可获得极重要 的资料,作为诊断的有力根据,例如,在 心尖部听到典型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 尖瓣狭窄的诊断即可确立。因此,医学生 应用心体验,反复实践,
逐步掌握这项临床基本功
▪ 听诊心脏时,环境应安静,医生的思想要高度集中,按照规范的 方法,仔细而认真地听诊。
一肋间向上,抵第2肋间,分别作标记。
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
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 心脏叩诊要领②采取适当手法 心界叩诊 的方法与采取的体位有关。病人坐位时, 检查者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平行(即与肋间 垂直),病人仰卧时,检查者立于病人右侧, 则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即与肋间平行)。 ③叩诊力度适中: 根据病人胖瘦采取适当 力度叩诊,用力要均匀,过强与过轻叩诊 均不能正确叩出心界大小。
视诊
▪ 病理性因素: ▪ 1)心脏疾病:
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可稍 向上,但不向下移位。 左右室皆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并 可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 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
视诊
▪ 2)胸部疾病:
①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可将纵隔推向健侧,心尖 搏动随之稍向健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 纵隔向患侧移位,心尖搏动亦随之稍向患侧移动。 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如无移位,提示心包纵隔胸膜 粘连。 ②胸廓或脊柱畸形时,心脏位置发生改变,心尖搏 动亦相应移位。
视诊
▪ (三)心前区异常搏动 ▪ 3.心底部博动 ▪ 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 见于肺动脉高压,
有时也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 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其邻近部位或胸骨上

心脏体格检查-资料类

心脏体格检查-资料类

心脏体格检查-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检查目的2、检查项目3、检查方法4、检查注意事项5、检查结果评估6、异常结果处理建议11 检查目的心脏体格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检查方法,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评估,以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或异常。

这有助于早期诊断、监测病情进展以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11 评估心脏的生理状态确定心脏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正常,以及心跳的节律、频率和强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12 筛查心脏疾病发现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常见心脏疾病的体征。

113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已确诊心脏疾病的患者,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 检查项目心脏体格检查通常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四个方面。

121 视诊观察患者胸部的外形,注意心前区有无隆起或凹陷,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和强度。

122 触诊用手指触诊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和范围,感受震颤的有无和部位,以及心包摩擦感。

123 叩诊通过叩诊判断心脏的大小和边界。

124 听诊听取心音的强度、节律、频率,有无杂音、额外心音、心包摩擦音等。

13 检查方法131 视诊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视线与胸廓同水平,观察胸部外观。

132 触诊方法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感受心尖搏动的位置和强度,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触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

133 叩诊方法通常采用间接叩诊法,从心尖搏动外 2 3cm 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进行叩诊,直至确定心界。

134 听诊方法检查者将听诊器体件置于心前区各个听诊部位,依次听取心尖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的心音和杂音。

14 检查注意事项141 环境要求检查应在安静、温暖、光线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患者放松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42 患者体位根据检查的需要,患者应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坐位等,并保持体位稳定。

143 检查者手法检查者的手法应轻柔、准确,避免过度用力或不当操作对患者造成不适或影响检查结果。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检查步骤心脏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观察: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外貌,注意是否有水肿、发绀等心脏病常见的症状。

2. 颈动脉触诊: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检查颈动脉搏动的规律性和强度,以判断心脏的收缩功能。

3. 接触触诊:医生会用手在胸部感受心脏的位置和震颤情况,观察是否有心脏扩大的迹象。

4.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听诊,以检查心脏的杂音、心律和心音强度。

通常会在不同位置听诊,如心脏底部、心尖、肺动脉区等。

5. 血管触诊:医生可能会触摸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等位置,以评估动脉搏动的强度和规律性。

6. 腹部触诊:医生有时会通过腹部触诊来了解心脏的位置和扩大情况,尤其是左心室扩大时可触及心尖搏动。

检查结果和意义心脏体格检查可以提供一些指示性的信息,但不能用于明确诊断心脏疾病。

根据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进一步安排其他心脏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心脏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异常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心脏体格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心脏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常是疼痛和风险较低的。

但在进行检查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患者应服从医生的指示,配合检查操作。

- 检查前应通知医生有无药物过敏史、心脏病史等重要信息。

- 部分检查可能需要患者取下衣物,需保护个人隐私。

- 儿童和老年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特殊的配合和关注。

- 如果检查中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以上是关于心脏体格检查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或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指对心脏进行体格检查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检查指标进行评分,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 心率和节律: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节律应为正常窦性节律,如果出现异常节律则需要评分。

2. 心脏杂音:杂音分为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根据杂音的强度、位置和出现时间进行评分,以判断杂音产生的原因。

3. 心脏扩张和收缩:心脏扩张和收缩的状态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触摸心脏进行评分。

4. 心脏搏动:触摸心脏感受到的搏动也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

5. 压痛和局部肿胀:心脏周围的压痛和局部肿胀也是评估心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进行评分。

评分方法一般是根据不同的指标,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最后将所有分值加总,得出总分数,从而对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评分标准一般是根据不同的
疾病和情况而制定,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叩诊
先叩左界: 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由外向内 逐个肋间向上 直至第二肋间 后叩右界: 先叩出肝上界 在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 由外向内 逐一肋间向上至第二肋间
心脏听诊
解剖学基础
------瓣膜听诊区体表标识
右心房 右心室
三尖瓣、肺动脉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
• 通常只能听到S1和S2,在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也可以听到S3.一般 听不到S4,如能听到可能为病理性。
心脏听诊
三、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额外心音 心脏杂音 心包摩擦音
心脏杂音的强度、传导
杂音是否由其他瓣膜区传导的判定:移动听诊器由听到杂音的瓣膜区向 另一个瓣膜区移动,如杂音逐渐减弱,则另一瓣膜区的杂音可能是传导 而来;如杂音先弱,当移至另一瓣膜区时,杂音又增强,则考虑两个瓣 膜皆有病变。
的声音
1、望触结合确定心尖搏动点; 2、心尖搏动触诊:“两步法”
心尖搏动:部位、强度、范围
– 左第5肋间锁中线内0.5-1.0cm – 搏动范围2.0-2.5cm 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指腹并拢触 诊心尖搏动
震颤:器质性心脏病特征体征 收缩期震颤: 收缩期随心搏动而出现者
舒张期震颤: 舒张期,在心尖搏动后出现
心脏叩诊
方法: 板指:左手中指第2 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其他手指微抬起,勿接触体表 叩打指:取右手中指,自然弯曲,以指端叩击板指的第二指骨前端 叩击要点: 一个部位每次连叩2~3下,叩击力度一致 叩击力度宜轻叩诊 方向垂直,富有节奏与弹性,频率不宜过快,叩击后立即抬起 右手叩击动作以腕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部参与运动 每次扳指移动距离小于0.5cm
外周血管检查
一、脉搏 二、血压 三、血管杂音 四、周围血管征
脉搏触诊
部位:桡动脉 肱动脉 颈动脉 足背动脉 股动脉 方法:手指指腹 两侧对比 上下对比,右手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指腹 平放在患者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0s,必要时嘱患者深呼吸,抬臂 内容:脉率(是否与心率一致) 紧张度(血管张力与弹性) 脉律(节律是否整齐) 强度(增强—洪脉 减弱—细脉)
首先需确定左锁骨中线 MCL:
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1、准确定位锁骨的两端及锁骨的中点 3、做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即为左锁骨中线)
4、测量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距离
心脏视诊内容及要点
注意切线方向观察心尖搏动
心前区:
有无隆起
心尖搏动:
强弱、部位、范围
有无异常搏动
心脏触诊内容及要点
产生机制:S2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 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 听诊特点:①音调较高(62Hz);②强度较Sl为低;③ 性质较Sl清脆;④历时较短(0.08s);⑤在心尖搏动之 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第三、第四心音构成
• S3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之后0.12~0.18s; • 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振动所 致。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听诊最清晰。高抬下肢可增强、坐 位或立位可减弱或消失。 • S4出现在舒张晚期,约在第一心音前0.1s(收缩期前)。 • 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
(三)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 • 用触诊手指压迫血管使之完全遮盖脉搏,所用的压力大小即脉搏的紧张度, 此与动脉内的收缩期血压高低有关。高血压、动脉硬化时,紧张度大;心力衰竭、贫 血时,紧张度小 • 如将桡动脉压紧后,远端摸不到脉搏,但可触及条状动脉的存在,并且硬而 缺乏弹性,呈条索状、迂曲或结节状,提示动脉硬化
三尖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第二听 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
心脏听诊顺序
3
2 4 1
5
心脏听诊
----心音构成
产生机制:S1主要由于心室收缩开始,二尖瓣和三尖瓣 突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而产生。
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③ 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持续约0.1s);⑤与心尖搏动 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晰。
脉搏触诊
(四)脉搏的强弱 • 与心搏量、脉压差、外周血管阻力有关。强且振幅大。见于高热、 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弱且振幅小。见于心衰、休克、主动脉瓣狭窄。 (五)脉波
正常波型 迟脉 交替脉 血增大
张力降低
奇脉
舒张受限
血管异常声音及征象
动脉杂音
颈部血管连续性杂音———甲状腺机能亢进 大动脉血管收缩期杂音——多发性大动脉炎
凡体检时发现上述体征 及水冲脉可统称为周围 血管征阳性,主要见于 杜氏(Duroziez)双重杂音 —脉压增大 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甲亢和严重贫血。 Duroziez双重杂音:以听 诊器膜型胸件稍加压力于 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和 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
上腹部及腰背部收缩期杂音—肾动脉狭窄

枪击音 股动脉似射枪声音 ——脉压增大
心脏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意义重大非凡
1、体格检查初步确定诊治方向和观察疗效;
2、体格检查可以适度缓解过度医疗。
3、体格检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体格检查在医疗资源匮乏时更有必要。
心脏体格检查内容
心脏望诊
心脏触诊 心脏叩诊 心脏听诊 周围血管检查 血压测量
MCL的测量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 如股动脉表面,轻放听诊 器膜型体件可闻及与心跳 一致的短促射枪样声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甲床红白交替—脉压增大 点头运动:坐位时病人随每次心搏头部上下摆 动的体征。此征又称为De Musset征。
小结
瓣膜听诊区体表标识 心脏听诊的顺序 心音的构成及特点 心脏听诊的内容
倾听
• • • • 仪器不能取代体格检查; 会则不难,要有信心;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勤于实践,善于积累;
连续性震颤: 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 触震颤和心包摩擦感用手掌尺侧
心包摩擦感 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 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及,收缩期更易触
及 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心脏叩诊
心脏被肺遮盖部分叩诊为相对浊音 代表心脏的真实大小和形态
叩诊顺序: 先左后右 从下往上 由外向内
脉搏触诊
(一)脉率
正常成人 60-100 bpm。 病理情况下 脉率增快:发热、贫血、甲亢等。 脉率减慢:颅压增高(迷走神经紧张度增高)、AVB、甲减等。 注意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房颤、早搏时,脉率可少于心率。脉率不可能大于心率。 (二)脉律 • 可反映心跳的节律: • 房颤:三不等(节律不等、强弱不等、脉率与心率不等) 脉搏短绌,早搏、 二联脉、三联脉。Ⅱ度AVB:脉搏脱落,脱落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