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肢动物类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学节肢动物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学节肢动物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学节肢动物知识点汇总
1.节肢动物的概述
(1)种类: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分为昆虫纲(蜜蜂、蚂蚁、苍蝇等);甲壳纲(虾、蟹等);蛛形纲(蜘蛛、蝎等);多足纲(蜈蚣、蚰蜒等)。

(2)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食用: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

②传粉: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③药用: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

④科研:果蝇是非常经典的实验材料。

2。

代表动物——蝗虫
(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有一个口器、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和一对触角。

复眼在视觉上起主要作用,单眼只能辨别明暗。

触角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2)胸部: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

后足强大,适于跳跃;前、中足适于爬行。

前翅革质,起保护后翅的作用;后翅膜质,有飞行能力。

胸部肌肉发达,牵引足和翅进行运动。

(3)腹部:有听觉、呼吸、生殖的一些器官。

①第一腹节的两侧各有一个半月形的薄膜状结构,能感觉声波的振动,产生听觉。

②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每一个体节两侧各有一个气门,与气管相通,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4)外骨骼
①作用: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②蜕皮: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一生共蜕五次皮。

经五次蜕皮后的蝗虫,进人成虫阶段。

3.昆虫: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其主要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一、软体动物(代表动物:蜗牛、河蚌、乌贼、文蛤、扇贝、缢蛏等)1、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群。

2、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构成的。

P12图3、双壳类动物用足缓缓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4、软件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与危害二、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还有蝉、蝴蝶、蟋蟀、蜘蛛、蜈蚣、虾、蟹、蝇、蚊等。

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分类2、蝗虫身体分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胸部(前足、中足、后足、两对翅)、腹部(气门)三部分。

P15图3、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不仅仅能保护自已,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节肢动物因附肢分节而得名,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6、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易错知识点: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乌贼,石鳖、扇贝、文蛤。

3、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构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完成摄食。

(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①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②运动器官是足。

5、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3个单眼,1对复眼,一对触角,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和呼吸有关,体表有气门,蝗虫用气管呼吸。

体表有外骨骼。

(外骨骼不仅仅能保护自我,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6、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蜜蜂、蚊蝇、蝴蝶、蜘蛛、蜈蚣、蝉、虾、蟹、蜱虫等。

节肢动物有哪些

节肢动物有哪些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通称节肢动物,包括人们熟知的虾、蟹、蚊、蝇、蝴蝶、蜘蛛、蜈蚣以及已灭绝的三叶虫等。

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有动物种数的80%。

节肢动物生活环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节肢动物两侧对称,异律分节,身体以及足分节,可分为头、胸、腹3部,或头部与胸部愈合为头胸部,或胸部与腹部愈合为躯干部,每一体节上有一对附肢。

体外覆盖几丁质外骨骼,又称表皮或角质层。

附肢的关节可活动。

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蜕皮。

循环系统为开管式。

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为鳃或书鳃,陆生的为气管或书肺或兼有。

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有各种感觉器官。

多雌雄异体,生殖方式多样,一般卵生。

生活环境极广泛。

全世界约有120万余种,可分5亚门:三叶虫亚门Trilobitomorpha、螯肢亚门Chelicerata、甲壳亚门Crustacea、六足亚门Hexapoda、多足亚门Myriapoda,其中昆虫纲Insecta就有100万种,约占动物界总种数80%。

节肢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平衡器:位于小触角基部丛毛中的平衡囊内,起
平衡作用。
▲嗅觉器:躯体各部分的触毛,有触觉功能,由刚
毛类表皮细胞向外突出而成,各附属肢边缘上的刚 毛特别发达,它们的基部神经末梢,触觉敏锐。
8.内分泌系统
虾蟹类的内分秘系统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和非神 经内分泌系统组成。 ▴前者包括脑和中枢神经的神经分泌细胞,位于眼 柄内的X—器官、窦腺以及后接索器、围心器组成; ▴后者则包括Y—器官、大颚器官以及促雄性腺。
▵ 腹部(6对):腹肢扁平,如桨状,用作游泳, 称之为游泳足。 ▲低等的种类常不具腹肢。
▲高等的种类除尾节外,每节都具1对腹肢。
△雌性兼有抱卵的功能。 △雄性的第一、二对内肢常变成交配器。
2.消化系统 虾是以口器附肢抱食和咀嚼。 低等的甲壳类和水蚤,其胸肢上有刚毛,用作过滤 水中的小生物(硅藻)为食。
图. 斑节对虾雌性外部形态特征
▲雄性生殖腺由精巢、输精管及精荚囊等组成。 精巢成对位于消化腺背方,心脏之前下方。 ▲雌性生殖腺包括卵巢和输卵管两部分。虾类的
卵巢多叶,位于消化腺背方。
▴在正常情况下,甲壳类需要经过交配、受精的方
式进行繁殖。螯虾交配时,雌虾仰卧水底,雄虾以螯 肢将雌虾包住(图14—11A),同时由交接肢(即腹部第 1、2对腹肢)将精荚送到雌虾腹面,粘在雌虾第4、5两 对步足间的凹陷处,雌虾产卵时也是仰卧水底,腹面 朝上,并在腹部附肢基部间分泌粘液,将精荚溶解, 并在那里进行受精(图14—11B)。
▵后接索器、围心器的神经内分泌产物主要为各种 胺类和多肽类,用于控制色素活动,促进心脏功能及 呼吸活动,此外还参与渗透压和离子调控过程。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 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其分泌在虾蟹类蜕皮之前 达到高峰,随蜕皮活动开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小学科学探索节肢动物的种类与特征

小学科学探索节肢动物的种类与特征
探究问题:观察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比较它们的特征异同点。
实验探究节肢动物的生理机制
实验步骤:观察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了解其身体结构,探究其生理机制,如呼吸、排泄等
实验目的:了解节肢动物的生理机制和特点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实验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节肢动物的生理机制和特点,加深对节肢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蜈蚣、螃蟹等生物
节肢动物是一类多细胞动物,具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分布广泛
节肢动物的形态多样,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节肢动物的分类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包括昆虫、蜘蛛、蜈蚣、螃蟹等。
节肢动物分为三大类:甲壳类、昆虫类和多足类。
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与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环境适应性
节肢动物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等。
节肢动物的适应性强,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如水生、陆生、两栖等。
节肢动物的适应能力与其生理结构密切相关,如昆虫的翅膀、蜘蛛的丝腺等。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小学科学探索节肢动物的种类与特征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节肢动物概述
03
常见节肢动物介绍
04
节肢动物的生理特征
05
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06
小学科学探索活动建议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节肢动物概述
节肢动物的定义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中班科学活动:认识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分类之一,包括昆虫、蜘蛛、螃蟹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丰富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并认识一些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

一、昆虫类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大的一类,它们有六条腿、一对触角和多对复眼。

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1. 蝴蝶:蝴蝶是美丽的昆虫,它们经历了蛹的阶段,从幼虫变成蝴蝶。

它们可以飞翔并喜欢吸花蜜。

2. 蜜蜂: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生活在蜂巢中。

蜜蜂会采集花粉和花蜜,制作成蜂蜜,同时也可以传播花粉帮助植物繁殖。

3. 蚂蚁:蚂蚁也是社会性昆虫,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蚁群。

蚂蚁善于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二、蜘蛛类蜘蛛是另一类节肢动物,它们有八条腿、一对螯肢和复眼。

虽然蜘蛛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惧,但它们对控制其他昆虫的数量起着重要作用。

1. 花蛛:花蛛是一种常见的蜘蛛,它们通常在花朵附近结网。

它们会利用网捕捉昆虫进食。

2. 狼蛛:狼蛛通常活动在夜间,它们是主动出击型的蜘蛛,会追逐并捕捉猎物。

三、甲壳类甲壳类动物具有坚硬的外壳,它们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

下面我们来认识两种常见的甲壳类动物:1. 螃蟹:螃蟹是一种水生动物,它们具有硬壳和钳子。

螃蟹爱在水中生活,以小鱼、贝类等为食。

2. 蝉:蝉是一种陆生昆虫,它们通常在夏季出现。

你可能听到过蝉的呼啸声,那是它们用翅膀摩擦发出的声音。

四、其他种类的节肢动物除了昆虫、蜘蛛和甲壳类动物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节肢动物,如蜈蚣、蜻蜓等。

它们都有不同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结束语:通过这次科学活动,我们认识了不同种类的节肢动物,了解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爱护和保护这些生物,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词汇:1. 花蜜(huā mì) n. flower nectar2. 花粉(huā fěn) n. pollen3. 社会性 (shè huì xìng) adj. social4. 庞大 (páng dà) adj. huge, large5. 引起(yǐn qǐ) v. cause6. 恐惧(kǒng jù) n. fear7. 甲壳类(jiǎ ké lèi) n. crustacean8. 硬壳 (yìng ké) n. hard shell9. 摩擦(mó cā) v. rub, friction10. 保护(bǎo hù) v. protect, conserve。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

动物生物学节肢动物门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 节肢动物与人类
进化地位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 >100万)、 分布最广的一门动物,这与其形态结构和 生理特性的高度特化有关。在无脊椎动物 中,它是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的类群,绝大 多数种类演化成为真正的陆栖动物,占据 了陆地的所有生境。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 类群。一般认为,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 演化而来。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
• 异律分节:身体分节,体节发生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 构发生明显差别,相邻体节愈合形成体区,完成不同生 理功能。
• 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愈合在一起形成体区,机能分 工更明显:
-头部 昆虫的前6个体节都不同程度地愈合形成头部——动物取食 和感觉中心; -胸部 昆虫头后的3个体节成为胸部——动物的运动中心; -腹部 昆虫胸部后的体节成为腹部——动物生殖和代谢的中心; -头胸部 甲壳类、蛛形类、肢口类头后部的一些体节常与头部联合 形成; -躯干部 有爪类、多足类头部之后的体节则形成躯干部。
• 胚胎发育早期,肠腔法形成中胚层,随后出现按 节排列的体腔囊——随后,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 断裂开,并与组织间残存的囊胚腔相互沟通,使最 终形成的体腔(体壁与消化道间的空腔)既来自 囊胚腔又来自体腔囊体腔,称混合体腔。混合体 腔内含有血液,又称为血腔。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空腔=真体腔的一部分+囊胚腔=混合体腔(血腔)
– 触觉器(机械感受器):触觉,听觉。触毛、平衡 囊、鼓膜
– 化学感受器:嗅觉,味觉。嗅觉器、味觉器 – 视觉器(光学感受器):感光、成像。单眼、复眼
(十)生殖和个体发育
• 多数为雌雄异体,并且是雌雄异形 • 生殖系统除生殖腺、生殖导管、附属腺体外,高级

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 medical arthropod
什么是节肢动物 ?


虫体左右对称
外骨骼
循环系统开放式
以鳃或气门呼吸 蜕皮和变态现象
什么是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某些节 肢动物通过刺蜇、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 人类健康,将这类具有医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 为医学节肢动物。
病原体 登革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黄热病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裂谷热病毒 疟原虫 班氏丝虫
病媒节肢动物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三带喙库蚊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等多种蚊种 窄翅伊蚊、尖音库蚊 等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感染途径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叮咬经皮肤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叮咬经皮肤 经呼吸道吸入 (接触传播) 叮咬经皮肤 输血 叮咬经皮肤 叮咬经皮肤
“ 或者是虱子战胜社会 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 战胜虱子” —— 列 宁
虫媒病
病原体 恙虫病立克次体 汉坦病毒
病媒节肢动物 地里纤恙螨 小盾纤恙螨 格氏血历螨
感染途径 叮咬经皮肤 螨叮咬经皮肤 (鼠播) (垂直传播)
螨 恙虫病 传 虫 媒 肾综合征出血热 病
地里纤恙螨幼虫
格氏血历螨(雌)
格氏血历螨(雄)
虫媒病 登革热 流行性乙型脑 炎 黄热病 委内瑞拉马脑 蚊 炎 媒 病 裂谷热 疟疾
落矶山斑点热
立氏立克次体
Characteristic rash of late-stage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 on legs of a patient, ca. 1946(photo provided courtesy of Rocky Mountain Laboratories, NIAID, NIH, Hamilton, Monta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肢动物类
1.2蟹类
4. 蟹类的营养价值 蟹具有壮腰补肾、消积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适宜 跌打损伤、筋断骨碎、淤血肿痛之人食用;因其性寒,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之人忌食。 5. 蟹类2的02初步加工 宰蟹时先将蟹背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尖往蟹厣部 戳进,令蟹死亡;将蟹翻转,用刀身压着蟹爪,用手 将蟹盖掀起,削去蟹盖弯边及刺尖;膏蟹取出蟹黄, 放好;刮去蟹鳃,切去蟹厣,取出内脏,洗净。剁下 蟹鳌(蟹钳),斩成两节,拍裂。将蟹身切成两半, 切去爪尖,将蟹身斩成若干块,每块至少带一爪。用 于蒸的膏蟹,须将蟹盖修成小圆片,每盖约修成两片。 拆蟹肉时将宰好的蟹蒸熟或滚熟,剥去蟹鳌的外壳, 得蟹肉;斩下蟹爪,用刀跟将蟹身的蟹钉撬出,顺肉 纹将蟹肉剔出;用刀柄或圆棍碾压蟹爪,将蟹爪的蟹 肉挤出;最后检查蟹肉中是否有碎壳。原只用时将蟹 戳死后用刷将蟹身洗刷干净即可。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4. 基围虾 基围虾(见图)有不同的品种:近缘新对虾体呈淡棕色,额角上缘有6~9个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 腹部第1~6节背面具纵脊。近缘新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的体态特征相似,刀额新对虾最大体长可达19厘 米。近岸浅海虾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能耐低氧,具 有潜底习性。因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能活体销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 基围2虾02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基围虾在菲律宾、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一带也有分布。 基围虾肥而鲜美,可用来制作“白焯基围虾”“火焰醉虾”等菜品。
节肢动物类
1.2蟹类
202
3. 中华绒鳌蟹 中华绒鳌蟹(见图)又称河蟹、毛蟹、清水 蟹、大闸蟹。头胸甲呈方圆形,长约5.5厘米, 宽约6厘米,背面隆起,足强大且密生绒毛, 步足扁而长,顶端尖锐,腹部扁平,分7节。 中华绒鳌蟹雄性腹部为三角形,俗称“尖 脐”;雌性腹部为半圆形,俗称“团脐”。 其背面墨绿色,腹面白色,广泛分布于我国 南北各淡水系,以江苏阳澄湖所产最为著名。 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以重阳节前后为最好, 可整只蒸、煮后剥食,也可剥蟹肉、蟹黄入 烹,可炒、爆、炸、煎,也可制作汤羹或馅 料,如“盒子蟹”“蟹肉蹄筋”“蟹粉狮子 头”“蟹粉烩鱼唇”“蟹肉馄饨”等多种菜 品。
谢谢观看
节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类
1.2蟹类
2. 青蟹 青蟹(202见图)头胸甲长约10厘米,宽约14厘 米,背面隆起,呈青绿色,有H形凹痕,额 分4齿,前侧边缘具9齿,鳌足常不对称,前3 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刷状绒毛,第4对步 足呈桨状,雄性腹部呈三角形,雌性腹部呈 宽圆形,产于我国福建以南沿海。青蟹肉味 鲜美,可整只蒸、煮、烹,也可取出蟹肉炒、 烩、炸制成多种菜肴,如“烹青蟹”“青蟹 肉炒鸡蛋”“青蟹肉烩腐竹”等。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4) 取虾肉的方法。取虾肉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挤,此法一般用于小虾,即一只手捏 住头,另202一只手捏住尾,将虾身背颈部一挤, 虾肉(虾仁)便脱壳而出;另一种是剥,此 法一般用于身体大的虾,先剪去虾须,去头、 尾和壳,再顺脊背拉一刀,剔除虾肠,洗净 即可。可以将虾煮熟再剥出虾肉。要点:用 于取虾仁的河虾应该是鲜活的,但鲜活河虾 含胶质多,出肉比较困难,则可以先在虾体 上撒些冷水,盖上湿布,虾死后体质转白, 离壳就易于挤出虾仁。如果先用淡明矾水浸 泡较短的时间,再挤虾仁,则效果更好。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3. 青虾 青虾(见图)在世界上只分布于我国和日本, 除我国西北的高原和沙漠地带外,其他不论 哪个地2区02,只要有水资源就有它的存在。青 虾在我国的分布极广,江苏、上海、浙江、 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 北、河南、山东等地均有分布。江苏泗阳、 浙江德清是我国的“青虾之乡”。 青虾在烹饪中被整只使用,可用来制作盐水 虾、油爆虾等。去头、壳后的完整虾肉称为 虾仁,可用来制作“炒虾仁”“炸虾 仁”“龙井虾仁”等菜肴。也可用刀工切成 泥茸后用来制作菜肴。青虾虾仁的干货制品 称为虾米,其籽可用来制作虾籽。
项目
节肢动物类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1. 对虾 对虾(见图)又称为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斑节虾,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 沿海。对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 它可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 心20肌2 梗死。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对虾体内很重 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即表面红颜色的成分,其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虾青素是 目前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被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及药品中。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202
水产品的营养素种类与含量都不亚于畜禽肉,而各 种虾体内的营养成分构成几乎是一致的,都是高蛋 白质、低脂肪,蛋白质含量占总体的16%~20%,脂 肪含量不到0.2%,而且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和 脂肪酸组成的,宜被人体吸收。虾肉内锌、碘、硒 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于其他食品;同时,它的肌 纤维细嫩,易于消化吸收。 龙虾不仅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质,低脂 肪,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能化痰止咳和促进 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龙虾在烹饪中一般可煮、蒸后剥食,或拆肉后烹饪, 适合炸、炒、熘等多种烹调方法,可用来制作“生 菜龙虾”“上汤龙虾”等菜品。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202
5. 虾类的初步加工 (1) 带壳虾的加工。虾有多种类型,应根据烹制 菜肴的需要进行初加工。如制作“红烧大虾”“盐 水虾”之类的菜品,用的虾是带壳的,初步加工时 应先用剪刀去虾须,然后在头部剪一个小口,用牙 签挑出沙包,再剪开脊梁,挑去泥肠,冲洗干净便 可。 (2) 小龙虾的初加工。应先将小龙虾两边的鳃剪 掉,挑出沙包,再剪开脊背,抽出肠子(背部白 筋),然后洗净即可。 (3) 冷冻海虾仁的洗涤。首先将其解冻,浸泡在 饱和浓度的食盐水溶液中,再用手顺一个方向不断 地搅拌,直至海虾仁筋膜脱落,虾仁即呈现玉白色, 这段过程约20分钟。然后用清水将海虾仁冲洗干净, 除去筋膜,加干淀粉(每500克虾仁加100克淀粉) 和少量清水搅和,静置半小时,再用清水反复漂洗 干净之后,放入少量清水中泡一段时间,海虾仁即 可恢复到原有的形态。
节肢动物类
1.2蟹类
202
1. 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见图)又称子蟹、枪蟹。其头 胸甲长约8厘米,宽约15厘米,呈梭状,背部 有3个疣状突起,前缘有9齿,整足发达,长 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呈桨状, 适于游泳。三疣梭子蟹雄体呈蓝绿色,雌体 呈深紫色,我国沿海均产,以黄海北部较多。 三疣梭子蟹肉质肥厚腴美,可整只蒸、煮粥、 滚汤、炒、煮,也可以剥肉入烹。剥出的蟹 肉、蟹黄可制作各种菜肴,如“芙蓉蟹 斗”“鲜草菇扒蟹肉”“三鲜馄饨”等。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还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还 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中医 认为,海202水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虾肉 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 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适宜于有肾 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 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 症状的病人食用。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加工成 片、段后,可熘、炒、烤、煮汤;制成泥茸,可制 虾饺、虾丸。色发红、身软的对虾不新鲜,尽量不 吃,腐败变质的对虾不可食;对虾背上的虾线应挑 去不吃。对虾可用来制作“糖醋大虾”“烹虾 段”“炸雪丽凤尾虾”“三吃大虾”等菜品。
节肢动物类
1.1虾类
2. 龙虾 龙虾(见图)别名龙头虾、虾魁、海虾。龙虾 分布于世20界2 各大洲,品种繁多,一般栖息于温 暖海洋的海底或岸边。中国产的龙虾至少有8 种,主要有:中国龙虾,呈橄榄色,产于广东 沿海一带,体型较大,产量也较大;波纹龙虾, 色形均似中国龙虾,产于南海近岸区;密毛龙 虾,色形均同以上两种,产于海南岛和西沙群 岛;锦绣龙虾,有美丽的五彩花纹,最大可达 4~5千克,产于浙江舟山群岛一带,产量不大。 此外,还有日本龙虾、杂色龙虾、少刺龙虾、 长足龙虾等,但产量都很少。美洲螯龙虾和挪 威龙虾价值最高,常以活龙虾的形式市售;可 食部分为多肌肉的腹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