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学思想批评与评价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安藤忠雄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的建筑理念而闻名。
近期,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安藤忠雄的传记,深受启发和感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他的读后感,并探讨他的设计哲学以及对建筑界的影响。
安藤忠雄的作品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而著称。
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建筑与周围的景观相互交融。
他的建筑作品常常采用大量的玻璃和钢材料,使建筑呈现出轻盈的感觉,同时又能够与自然环境产生对话。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他的建筑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物,更是一种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在阅读安藤忠雄的传记过程中,我深深被他的设计哲学所吸引。
他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认为建筑应该尊重自然,而不是与之对立。
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元素,如树木、水池等,使建筑与自然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
他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为了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
安藤忠雄的作品也体现了他对空间和光线的独特理解。
他注重利用自然光线,通过精心设计的窗户和天窗,将自然光线引入建筑内部。
这种设计手法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他的建筑作品常常利用光线的变化和投影效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给人们带来独特的体验。
安藤忠雄的作品不仅仅在设计上令人称赞,他对建筑界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并且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建筑奖项。
他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思维对后来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对建筑的热情和创造力。
他的作品也为建筑界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观念,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阅读安藤忠雄的传记,让我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表达。
他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思维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激发了我对建筑的热爱和追求。
我希望将来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中融入安藤忠雄的理念,创造出独特而又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作品。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的设计特色
3.材料的运用
安藤是一位清水混凝 土墙运用的大师。混凝土 在浇捣凝固之前具有流动 性和可塑性,可自由的改 变形状。安藤为流动的混 凝土赋予一种几何学顺序, 这是其材料使用的重要特 色。在他眼里,混凝土既 表达内在的日本,也表现 外在的日本。
住吉的长屋
真言宗本福寺 水御堂
镜面湖
建筑主体
环境分析
人工湖
将附近的自然水体引入基地。营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湖,安藤试图在 这里实现这样一个愿望,即以水为主题,完美处理好自然—人—建筑的有机 结合关系。
功能组织分析
光的盒子
入口 弧形楼梯
主教堂
“L”型墙
沿“L”型墙行走
入口处抬头可看見4根十字架 立于屋顶的玻璃罩中。
教堂内部陈列素雅,「玻璃墙窗」 关闭时,框架便是教堂的十字架, 展开之后,则由外面水池的十字 架担纲,两者之间又形成巧妙的 交织互动。
Hale Waihona Puke 谢观看!水御堂的区位分析“本福寺”是真言 宗(日本北岭佛教 的一个分支)在兵 库县淡路岛上的一 座分支寺院,座西 面东,西靠一座小 山丘,东临大阪海 湾。“水御堂”是 其扩建工程,坐落 于本福寺西面的小 山丘上。全部工程 由安藤忠雄主持设 计,于1991 年竣工。
水御堂的空间分析
水御堂的空间 开合关系:
2.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在安藤的建筑中,自然是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发 的存在形式。自然与建筑有 了关系,自然就改变了原有 的面貌,分化成光、风、水 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 水或天空成为自然的象征。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保持 其属性,通过在建筑中体现 的几何性所产生的共呜,自 然可以成为一种抽象。案例: 风的教堂、水的教堂、光的 教堂等。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安藤忠雄是日本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在其丰富的作品中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
阅读关于安藤忠雄的资料和著作后,我深受其设计理念和独特风格的启发,对他的建筑作品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以简约和谐为特点,往往利用自然光线和景观来打造空间的氛围。
他善于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例如,他设计的“水门”,利用了阳光和水的特性,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空间。
这种与环境相互融合的设计理念深深打动了我。
另外,安藤忠雄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非常注重细节和质感。
他独特的设计语言使得建筑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更是艺术品一般的存在。
他常常使用混凝土、木材等天然材料,通过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结构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形态。
这种对材料的精雕细琢和对细节的追求,让他的作品在视觉上具备了强烈的冲击力和独特的美感。
在我看来,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居住和工作空间,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表达。
他的作品常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创造出了一种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感。
例如,他设计的“岩宇”项目与周围的山岩相得益彰,仿佛是山间的一道奇迹。
这种与自然的对话和融合,使得他的建筑作品不仅仅是一座冷冰冰的建筑,更是一种具有情感和灵魂的存在。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建筑设计思路独特而深入,将建筑与环境、材料与细节相融合,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一般的建筑作品。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和理念,我深刻认识到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表达。
我相信安藤忠雄的作品将继续影响着未来的建筑设计师和爱好者,推动建筑艺术不断发展与进步。
通过阅读安藤忠雄的作品和理念,我深刻认识到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更是一种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和表达。
安藤忠雄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语言和对细节的追求,为我树立了一个新的美学标杆。
他通过与自然的对话和融合,创造出了一种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感。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安藤忠雄,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以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独一无二的建筑作品为人们所熟知。
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还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在我的学习和探索中,我读到了许多有关安藤忠雄的文章和著作,这让我对他的作品以及他对建筑艺术的思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主张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在他的作品中,我常常能够看到大量的自然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
比如,他常常运用天光以及自然材料来营造出自然的氛围,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空间。
这种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呼应了自然的美景,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除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安藤忠雄还对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有着深入的思考。
他常常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布局和灵活使用,创造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作品。
他注重功能性的同时,也注重人们在使用建筑空间时的体验感受。
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迎合人们的需求,提供一个适合人们居住或工作的舒适环境。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功能的思考,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宁静、富有美感的感觉,引导人们从忙碌喧嚣的生活中走进建筑作品所创造的宁静空间。
正是这种让人静心思考和欣赏的设计理念,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人们青睐的对象。
通过阅读安藤忠雄的著作和了解他的设计哲学,我深深被他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理解所感染。
他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不仅仅是美的享受,也是对建筑艺术的思考和反思。
他的作品使我明白,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外观的美,更重要的是建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学习建筑的学生,阅读安藤忠雄的著作和欣赏他的作品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他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我不仅扩展了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设计工作的方向。
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他的设计理念,将美与实用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有价值的建筑作品,为人们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的设计理念和作品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和感动。
浅析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

者,虽然安藤参加过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 凝固之前却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可以自
织总部的冥想之庭的设计工作,但这应该 由地改变形状。安藤为流动的混凝土赋予
是他在巴黎的第一次真正登场,也是一个 一种几何学秩序是其对材料使用的重要特
真正让法国人增进对安藤忠雄建筑设计精 色。安藤用混凝土是因为他能够充分利用
髓了解的机会。
筑项目将成为象征 21 世纪初巴黎文化的 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建筑在地面以上有 4
新亮点,历史的记忆将映照在塞纳河川流 层,由胶合木梁柱体系支承;屋顶是半透
不息的绵绵河水中。
明的结构,建筑正面和背面均为条状木板
四、材料的使用丰富多样
做成的弧面外墙。该建筑虽然使用的是集 成木材这样的现代材料,但仍很好表达了
特色的美学联系在一起的”[6]。
在设计理念方面,这一项目的争论主
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富岛邸和住吉长
要集中在历史存留的问题上,皮诺美术馆 屋到 80 年代的光的教堂(图四)再到 90
设计应该是表达和保存记忆的,但这“并 年代的大多数作品,安藤作品中清水混凝
不是必须去保护那些现状可以找到的东 土墙壁一直是最突出的特征。不过,实际
100 环境艺术
界赫赫有名的、被称之为冒险家的企业
可能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安藤建筑就
家。而安藤,一位来自日本的建筑师,却 是以混凝土为标签的建筑,因为对于建筑
成为了这项被称得上是第二个蓬皮杜中心 师来说,材料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虽然
的、具有国家级工程尺度的博物馆的设计 混凝土作为一种坚硬的材料,但它在浇捣
前进的力量之源。”[3]
的墙”,“它们只是以一种同样的异地体验
在一系列国外的设计方案中,安藤也 的有效性而存在”。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近期,我有幸阅读了建筑界泰斗安藤忠雄的一本著作,此后对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其作品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安藤忠雄的作品富有创新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他对建筑空间以及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厚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通过阅读他的著作,我对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受到了巨大的启发。
安藤忠雄的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之一是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空间的把握。
他的设计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注重利用光线、空气和天然材料,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空间。
他常常选择在山林之间、湖泊之旁等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修建建筑,使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这种与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让我明白到,一个好的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另外,安藤忠雄对空间的把握以及他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也是我非常佩服的地方。
在他的设计中,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考量,他善于运用简洁的线条和明快的造型,创造出充满张力和美感的空间。
他善于运用光线以及空间的延伸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让人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同时,他对材料的挑选和运用也极为讲究,他选择天然材料,注重材料的质感和纹理,使建筑更加有机和具有生命力。
除了对建筑设计的热爱,安藤忠雄在书中也多次提及对艺术、文化和历史的热衷。
他在设计中注重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尊重,尽可能地将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体验。
此外,他还努力推动建筑教育的发展,培养年轻的建筑师,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完安藤忠雄的著作,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他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对建筑文化的执着追求,使我对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秉承安藤忠雄的精神,加深对建筑的认识,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以期能够成为像他一样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建筑师。
通过阅读安藤忠雄的著作,我深深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魅力和多样性。
在每个建筑师的作品中,都蕴含着他们对建筑的理解和追求,正是这些作品构成了组成了这个世界多彩多样的建筑风景线。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朴实还是奢华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
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
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
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2.安藤的建筑理念(例子)2.1.建筑三要素2.2.住吉的长屋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4.结语5.参考文献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
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
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
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他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
建筑流派——安藤忠雄

走近安藤忠雄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课程名称:建筑流派班级:建筑学xxxx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完成日期:2013年4月29日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建筑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如果建筑作品是美术馆之类的,那它的主角并不是建筑师,也不是建筑作品,而是在这个空间中将要展出的展品和前来参观的民众。
如果建筑作品是住宅之类的,那么它的主角则是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它的目的是让人们能够很愉快、很安宁地居住在里面。
倘若真能如此,生活、创作的本质便不容易背离,浮躁、虚荣、喧嚣和争夺似乎远离。
”1.安藤忠雄简介安藤忠雄作为一个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其一生有着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
1941 年他出生在日本的大阪。
他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大街和运动场上度过的。
年少的时候曾对船模和航模制作十分迷恋,并且学习过拳击和木工手艺。
18 岁的时候开始对日本的京都和奈良等古城的茶室、庙宇和神殿等传统建筑进行考察。
之后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了欧洲古代的许多著名建筑并绘制了大量速写图。
然后回到家乡大阪建立了建筑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安藤忠雄的成名作是1979 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的大阪住吉区的长屋。
这之后安藤忠雄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大奖:普利茨凯建筑大奖、日本文化设计奖、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奖、日本吉田五十八大奖、每日奖、布鲁诺纪念奖、法国建筑院的建筑金奖、嘉上伯建筑奖、日本艺术学院奖、帝国议会一等奖、英国的皇家金奖以及大阪公共建筑奖等。
由于一系列的获奖作品,安藤忠雄成为了美、英、德、法等多国建筑学会的荣誉资深会员,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多个学校当过客座教授及作过学术报告。
后来一直担任东京大学的教师。
安藤忠雄作为一位著名的、卓越的建筑师,其在世界多个国家的作品展览都获得了巨大的轰动。
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纯粹性、复杂性、永恒性和普遍性2.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安藤忠雄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游历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他将自己的见闻和近代人类建筑观念的转变与自己独特的个人形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思想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学思想批评与评价安藤忠雄用抽象的几何形式为建筑提供框架,用真实可靠的材料为建筑表皮,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用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与继承,日本民族气息尽显其中。
本文旨在分析安藤的符号语言,对安藤的建筑室内设计进行批评性分析,进一步了解其设计思想,为室内设计提供新视角。
安藤忠雄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像一首首低声吟唱寂静的俳句,他的设计符号通常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纯净的材料结合一束诗意的阳光或是一个容纳水、风、霜、雨、雪的庭院、一片镜框中的天空,将自然与建筑完美交融。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设计符号学思想核心内容就是表现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日本传统建筑的意蕴与哲学,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表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室内设计批评的符号学建筑是人们满足生活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各个部件的形式实际上都蕴含着我们的经验和历史,表达着丰富的意义。
当建筑被赋予符号意义时,它的外观、材料、用途等,都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
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继续和深化,是建筑的灵魂,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
从它形成与发展以来就深深烙上了人们创造性的文化活动。
因此,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
正如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说任何符号都是能指与所指的双面体,室内设计的能指就是空间和表现形式包括门、窗等装饰造型符号,所指即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包括历史文脉、精神诉求、传统风俗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
室内设计中的门、窗、柱、家具及陈设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传达一定的历史、文化、风格、审美意义,以自己特有的符形被人们感知与识别。
由此可见,室内设计过程也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室内设计批评指人们对室内设计或室内设计作品的形式、功能、质量和意义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是现代批评学领域继建筑批评学的一个新分支。
目前,还未像建筑批评学那样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
但是,将批评学的方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不仅对室内设计的理论与设计思想能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对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语言1.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众所周知,安藤是自学成才,在旅行中感受建筑的。
赖特的空间处理方式、与自然融合的手法深深吸引着安藤;卢斯简单的几何体与柯布西耶白色平滑的墙面给他一种奇异的感觉;密斯简洁明快的美学风格对后来安藤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纯化和简约的处理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里,任何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的。
在建筑表面材质符号的运用上,他将“清水混凝土”作为代表材质来表达内在与外在的日本。
同时为了回应日本传统民俗对纸张和木材的固有情结,在材料的使用上还结合了“砖、石、玻璃”等材质与纸张和木材进行有机结合以创造更丰富的材料语言表情为其表达方式的符号语义。
在空间形态符号上,“水平+垂直”的流线、“多层次+几何形”等形式展现了安藤纯粹的空间意识形态。
置身于安藤设计的建筑空间中,会油然产生一种宁静、淡雅的禅学意境。
无论是材质上、空间结构上、精神场所上,都反映了安藤个性的建筑语汇和独特的室内设计符号语言。
在面对后现代主义设计强烈的冲击下,安藤的建筑依旧没有矫揉造作的装饰和精雕细琢的世俗风情。
他将传统的手工艺与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混凝土铸造工艺相结合,对自然进行高度提炼与概括以达到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复归和再现。
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安藤的建筑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然而,安藤式建筑是否真的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笔者将对安藤的两个代表性建筑住宅做批评性分析。
2.住吉的长屋安藤曾说过他以后的作品理念几乎都是在住吉的长屋中进行思考的。
其基本设计构思来源于在其中放一个混凝土结构,创造一个微观世界。
整个住宅是一个封闭的长方体,空间分成三等分,中央引入天井符号元素,既解决了中间幽暗、两边光亮的问题,又巧妙地将光、水、风等自然元素引入室内,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上获得统一。
每个空间都与中庭发生着关系,墙面设有通风小地窗,是一座没有空调装置也能生活的节能型住宅。
从材质与色彩上来说,房屋装饰构件都采用自然材料。
如地板、门窗、家具等采用日本传统装饰材料橡木,地面铺天然石板,与不加装饰的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共同组成安藤氏符号语言,打破了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符号拼贴的局限。
在住吉的长屋中,安藤并没有使用任何传统元素,但就是能让人感受到日本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内涵。
笔者认为安藤忠雄的符号学思想中更多的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
在这里,符号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民族情感、亦或是一种价值观、自然观,它借助诸如空间场所、材料质感、色彩肌理等载体含蓄地让人们感受,相较于符号的直接性表达,这种方式更能激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莫里斯把符号学分为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
室内设计过程是规划、实施、设计的过程。
如果把室内设计的规划阶段对应于符号学的语形学,把实施阶段对应于语义学,那么,毫无疑问,人使用住宅对应于语用学。
砖、瓦、门窗、梁柱、家具、陈设等部分的整体组合及其所呈现的色彩、肌理、质感、密度、比例构成庞大的符号语汇。
界面的形态、装饰的造型、色彩的调和、空间的质感与量感则是传达给受众的信息载体。
这些信息载体通过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传播途径传达给受众。
居住者通过使用与亲身体验做出认知、解释、批评与评价。
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尔托 .艾柯认为“不存在符号,而只有符号――功能”。
所谓“功能”就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
它与人的心理、生理等因素相关。
没有人会怀疑屋顶最初是为了帮助人们遮风避雨的,杯子是为了盛水便于人喝的。
那么,住宅也应该是为了方便人们居住的。
笔者认为,功能与形式永远是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形式追随功能或者功能大于形式。
从语用学角度上,可以看到住吉的长屋似乎对自然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人们对住宅功能的需求。
人们在这样一个室内空间里是不方便的,人们从进入门厅到达厨房或者二楼必须经过中庭,且二楼只有两间卧房,没有卫浴空间。
各空间相互独立,在交通流线上就存在不便。
大面积的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也会对人产生视觉疲劳,冬天甚至给人冰冷的感觉等现象并没有达到一种方便实用功能。
安藤在设计完住吉的长屋时语重心长地对居住者说道:住在这屋子里要做好心理准备。
可见,这个时候,受众的接受程度就是因人而异的。
3. 4×4house位于神户的明石大桥桥畔的4×4住宅的设计中,安藤也对几何化的空间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严格限定材料和形态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包含材料和形态在内的简洁的空间构成。
该建筑建地约为66平方公尺,一共四层楼。
提炼出最基本的符号就是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每层只有一个房间,一楼是浴室,二楼是卧房,三楼是书房,四楼为客厅。
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可以看出,安藤忠雄对空间的一次限定便是封闭的混凝土壁体将建筑塑造出来,成了安藤特有的符号语言――安藤忠雄的方盒子。
在4*4住宅中,如何让这个建筑与大海发生关系是最为主要的话题也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
在这里,安藤解决的方法是让人从临街的一面进入建筑,每一层都有一个小型的玻璃窗以达到借景生情的效果,就像是一幅幅挂在墙上的画。
整个空间虽然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是每个窗景都与自然时刻发生着关系,一直到四楼最大的独立出来的立方体,建筑与景的关系达到高潮,这与教堂系列中安藤所采取的抑扬顿挫的手法如出一辙。
通过这个巨大的玻璃幕窗将大海,阳光,岛屿,长桥各种自然符号元素组织到了一起,仿佛大自然就在这个魔幻的小方盒中,又仿佛是小方盒被融在了大自然里。
从建筑论的符号角度来看,4*4house更像是一个混凝土雕塑,一个将自然的色彩、线条、体块等多种元素直接合成视觉形象或意象,以一种统一完整的意象一次性地呈现在受众眼前。
从语义学上,清水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可变因素多,且只能一次浇筑,不可更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脱模之后所呈现的自然纹理与螺栓时间久了之后会被氧化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观而且比较难以维护。
且清水混凝土的造价、工艺、模板等技术成本并不是能够被把握的。
同时,语用学上,这种一层一个功能空间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似乎又违背了安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宗旨。
室内设计终究是为居住者提供生活与休息的场所,更多的是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获得心理与生理的舒适,满足认知功能、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结论纵观安藤的作品,笔者认为安藤想要回归的是日式住宅的空寂、简朴的生活方式。
所以有的时候会不经意地使用一种令人孤独、冷清的构筑方式与符号语言,不只是限于空间和材料。
那种黑暗与光明,封闭与通透相互交织渗透、穿插,更让笔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隐忍”的日式美学。
较之高迪从花草植物中抽取的纹样图案以及有机的仿生形态作为自己的造型符号语言,安藤的建筑符号语汇则是简单的、朴素的,其内涵语义也更加纯粹。
他追求的是圆、方形等自然中最原始的型态。
如果将这些看做室内设计符号学中的能指,那么从安藤作品中所体现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包容性、形式上的“空”对应精神上的无限的双重性、物质与精神等的双重性语义则是其所指内容。
安藤的作品无疑是对现代设计的批判继承,使得现代与传统之间表现出了一种可调节与接受性的语义。
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心着城市问题,给城市文脉的保存与延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目前,国内在室内设计批评方面的研究很少,将批评学与符号学相结合的研究更少。
从符号学角度对安藤的建筑室内设计思想与作品进行批评与评价其目的不在于全然否定或全然肯定,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以供人们进行讨论或者再思考。
只有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上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才能设计出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作品。
这对于提高我国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水平,完善相关理论和推动设计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理应得到推崇。
图1 住吉的长屋外立面图2 住吉的长屋中庭图3 4*4house(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