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绪论

合集下载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88学时)一、课程简介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有医学微生物学、基础免疫学与人体寄生虫学三门课程组成。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运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总计基础免疫学绪论 1 1抗原 2 2MHC 1 1免疫系统 2 2 4免疫球蛋白 2 2补体系统 1 2 3细胞因子 1 1免疫应答 2 2抗感染免疫 1 4 5超敏反应 3 3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免疫学防治医学微生物绪论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他微生物病毒学人体寄生虫学总论线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医学原虫医学节肢动物机动合计2217821024432164642111124221131221225543188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免疫学第1章免疫学绪论【目标】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熟悉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了解免疫的类型、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理论教学】1、免疫的基本概念2、免疫学发展简史3、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2章抗原【目标】掌握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分类。

熟悉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理论教学】第1节抗原的概念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个基本性能:①免疫原性;②免疫反应性。

第2节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1、异物性2、一定的理化性状3、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第3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1、特异性2、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第4节抗原的类型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完全抗原、半抗原2、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依赖T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3、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原第3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目标】熟悉HLA分子的分布及生物学功能。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课程设计—以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为例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课程设计—以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为例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课程设计—以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为例[摘要]:通过使用“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这一章为例,叙述课前,课中,课后的课程设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

使用该平台,既能使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很好的实施翻转课堂。

[关键词]:智慧职教平台课程设计为促进我校“双高”建设,落实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我校在全校师生中推广使用“智慧职教”平台。

智慧职教的“职教云”是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师生的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国家资源平台——智慧职教中的课程(素材或题目)直接导入到职教云中,开展授课;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教师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与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通过APP学习课件、提交作业和考试等完成一系列课程要求等。

笔者通过使用“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这一章为例,叙述课前,课中,课后的课程设计。

一、课前的设计1.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不高。

但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工具,能通过电脑、手机上网查询资料、看视频,且学生充满活力和好奇心。

2.教师活动整理发布线上资料:包括电子课本、PPT、微视频、题目等,并要求学生浏览线上资源和翻看课本的目录,大致了解整本课本的结构和框架。

教师还通过分析学生回答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并确定本次课的难点;教学目标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通过对本学科发展简史的了解,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献身医学的初心。

知识目标:(1)了解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发展简史。

(2)掌握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3)掌握免疫的概念、功能。

(4)了解人体寄生虫学的学习内容。

能力目标:(1)构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基本框架的能力。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

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微生物基本概念【知识点】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当中的一类体形微小,结构简单,人类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必须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直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3、三型微生物的特征: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不完善,仅有核糖体;无核膜及核仁;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完善;有核膜及核仁;以有丝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真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膜;无细胞器;无核膜核仁;以复制方式增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病毒。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知识点】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2.细菌基本结构的组成及意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浆重要颗粒性物质:质粒、核糖体、胞质颗粒)、核质毛包括性菌毛、普通菌毛,性菌毛为F+菌才有的特殊结构,用于传递质粒,间接不良后果是导致耐药性的传递,普通菌毛介导粘附,寄生于黏膜处的细菌大多有菌毛,避免被分泌液冲刷走;荚膜是某些细菌在营养丰富或侵入机体后为避免被吞噬或杀菌物质破坏而产生的粘液性物质将自己包裹起来;芽孢,某些革兰阳性菌的休眠形(不繁殖),当缺乏营养时(体外),细菌为减少代谢消耗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抵抗力强,一般消毒灭菌方法无法将其杀死,杀死芽孢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5.细菌革兰染色的步骤:龙胆紫-碘液-脱色液-稀释复红第二章细菌生理【知识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温度(37℃)、pH值(7.2-7.6)、气体(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无性二分裂3.细菌繁殖的速度:大多数20-30min分裂一次,结核分枝杆菌18-24h分裂一次。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1.2 病原生物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病原生物描述病原生物的基本特点1.3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免疫学解释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相互关系阐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细菌2.1 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细菌的基本结构解释细菌的特点和分类2.2 细菌的感染机制解释细菌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细菌的感染过程和机制2.3 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细菌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2.4 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第三章:病毒3.1 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病毒的基本结构解释病毒的特点和分类3.2 病毒的感染机制解释病毒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病毒的感染过程和机制3.3 病毒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病毒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病毒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3.4 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第四章:真菌4.1 真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真菌的基本结构解释真菌的特点和分类4.2 真菌的感染机制解释真菌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真菌的感染过程和机制4.3 真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真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真菌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4.4 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第五章:寄生虫5.1 寄生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寄生虫的基本结构解释寄生虫的特点和分类5.2 寄生虫的感染机制解释寄生虫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寄生虫的感染过程和机制5.3 寄生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寄生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寄生虫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5.4 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第六章:抗原和抗体6.1 抗原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抗原的概念描述抗原的分类和特点6.2 抗原的识别和呈递阐述抗原如何被免疫系统识别和呈递6.3 抗体的结构和功能描述抗体的结构解释抗体的功能和分类6.4 抗原-抗体反应阐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第七章:免疫应答7.1 先天免疫应答介绍先天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特点7.2 适应性免疫应答解释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类型7.3 细胞免疫应答阐述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和作用7.4 体液免疫应答描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作用第八章:免疫失调8.1 自身免疫病解释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和典型例子8.2 过敏反应描述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8.3 免疫缺陷病阐述免疫缺陷病的类型和原因8.4 免疫调节和治疗介绍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治疗方法第九章:疫苗和免疫接种9.1 疫苗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解释疫苗的概念和分类9.2 疫苗的制作和应用描述疫苗的制作过程和免疫接种方法9.3 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评价阐述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9.4 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处理介绍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第十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实际应用10.1 病原生物检测和诊断解释病原生物检测的方法和诊断技术10.2 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阐述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的策略和措施10.3 免疫学治疗和免疫干预描述免疫学治疗的方法和免疫干预的应用10.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前景探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前景《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第十一章:感染性疾病概述11.1 感染性疾病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描述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特点11.2 感染过程和感染类型阐述感染过程的阶段和特点解释不同类型的感染性疾病11.3 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介绍感染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解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11.4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探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描述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第十二章:常见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2.1 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2.2 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2.3 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2.4 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第十三章:免疫接种和免疫预防13.1 疫苗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解释疫苗的概念和分类13.2 疫苗的制作和应用描述疫苗的制作过程和免疫接种方法13.3 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评价阐述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13.4 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处理介绍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第十四章: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应用14.1 病原生物检测和诊断解释病原生物检测的方法和诊断技术14.2 免疫学治疗和免疫干预描述免疫学治疗的方法和免疫干预的应用14.3 免疫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实例介绍免疫学技术在临床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实例14.4 免疫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免疫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第十五章:全球公共卫生与病原生物控制15.1 病原生物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阐述病原生物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15.2 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策略解释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的策略和措施15.3 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探讨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5.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描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第十六章:实验技能与案例分析16.1 实验室技能介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的基本技能16.2 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16.3 案例分析提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病原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分类;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抗原和抗体的定义和分类;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类型;疫苗和免疫接种的应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应用;全球公共卫生与病原生物控制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Path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绪论 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绪论
一、医学免疫学概论 二、病原生物学概论
二、病原生物学概论
(一)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的概念 (二)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三)人体寄生虫概论
二、 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二)特殊结构
1.细胞壁
1.荚膜
2.细胞膜
2.鞭毛
3.细胞质
3.菌毛
4.核质
4.芽胞
1.细胞壁(cell wall)
(1)功能 (2)构造 (3)溶菌酶、青霉素的杀菌机制 (4)L型细菌
(1)细胞壁的功能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是包绕在细胞膜外 侧的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一)培养基基
概念、必须具备的条件、分类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及意义
•菌落:将细菌划
线接种于固体培养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基小表 时长面培现,养经后象,18在-培24
1、液体培养基:
养基表面出现肉眼 可见的单个细菌集
混浊生长、沉淀生长、菌膜生长 团。
2、半固体培养基:
复习思考题
1.概念: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机会 感性染
2.简述微生态失调的原因及防治。
微生物的分布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
有些能形成芽胞的致病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 胞杆菌)可存活几年或几十年,并能通过伤口感染。

谈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

谈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

谈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

病原生物是指能够感染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免疫学则是指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学科,旨在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和抵抗病原生物,以及如何保护人体健康。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又相互关联。

在医学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传染病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对病原生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需要运用免疫学技术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还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动物疫病控制等领域。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免疫学反应。

免疫学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病原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常见的免疫学反应包括抗体生成、细胞免疫、免疫调节等。

这些反应可以使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地抵抗病原生物,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防治是指利用免疫学技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在人类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人体不受病原生物的感染。

此外,免疫学防治还包括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又相互关联。

在医学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医生需要对病原生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需要运用免疫学技术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还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动物疫病控制等领域。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免疫学反应。

免疫学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病原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常见的免疫学反应包括抗体生成、细胞免疫、免疫调节等。

这些反应可以使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地抵抗病原生物,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防治是指利用免疫学技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在人类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人体不受病原生物的感染。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第一章免疫学绪论1.免疫学概述免疫是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过程。

免疫的三个功能:防御、自稳、监视免疫类型:固有性免疫又称天然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2.免疫器官与组织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骨髓功能:1)骨髓是成人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骨髓是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3)骨髓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胸腺功能:1)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器官2)胸腺是自身免疫耐受和维持的重要器官3)免疫调节作用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1)执行黏膜局部免疫功能2)分泌SIgA第二章抗原1.抗原的概念和性能抗原(Ag)是指能与T/B细胞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效应淋巴细胞/抗体),并能与之特异性的结合的物质。

抗原有两个性能,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免疫原性指抗原特异性激活免疫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的性能。

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半抗原:即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其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D)。

抗原通过表位与T/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抗原表位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

表位的化学组成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不同抗原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表位,这些抗原可互称为共同抗原。

2.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异物性2)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3)分子构象及易接近性4)遗传因素5)年龄、性别及健康状态3.抗原的分类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概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绪论课教学方法

概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绪论课教学方法

概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绪论课教学方法《病免》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更好地为以后临床工作服务,关键是一方面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教授好这门课程。

绪论课是学生对一门课的初次接触,是师生之间的第一次交流[1]。

其讲授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美好印象,这些都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讲好《病免》绪论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安排绪论课的教学。

1 重点讲解本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讲绪论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本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病免》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其课程教学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课程服务,还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

另外,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病因分析、预防、诊断和治疗均需借助于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

目前临床上出现的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都可以应用免疫学的技术进行治疗,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果。

免疫学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方面。

同时,人们还可应用该课程的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人们的健康。

学生了解了此门课程对他们以及其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重视这门课程,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讲授课程的框架结构与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课程有个总体的认识《病免》是两门课程的整合,一是病原生物学;二是医学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又包括病原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二者都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两大生物性因素,所以二者统属于病原生物学的范畴。

让学生浏览教材目录,了解这两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

一堂绪论课,应该向学生讲清的就是这门课程主要“学什么”,学生在遇到一门新课时最关心的也正是这个问题[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细胞型
区 无细胞结构, 别 无产生能量酶
,只有一种核 酸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拟核,无核仁 细胞核,有核
、核膜
仁、核膜,细
只有核糖体 胞器完整
种 病毒 类
细菌(狭义) 真菌 支原体 衣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 体 放线菌( 广义)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
微生物与人类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
900万个
Pitera
微生物(microorganism)
➢自然界存在 ➢数量:一大群 ➢形态特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 ➢观察条件:必须 借助显微镜放大观察。
微生物的分类
/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
/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
/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怎么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规则
重要性
上课要集中精力,认 真听课,认真记笔记
严格遵守上课纪律, 自觉维护课堂秩序
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 习惯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致病和免疫机制; ➢以及特异性诊断; ➢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
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 平的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经验时期 2.实验时期 3.现代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 (1)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 生产、保存;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
➢(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a.传统病原卷土重来; ➢b.新型病原。
➢(2)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
➢a.采用新技术; ➢b. 各种致病因素的分子机理及调控。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载:
/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一个母亲最美的模样!
赠与你们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易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亦乎?学之,则难 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易难矣

1.基础课程,与临床各种课程密切相关 2.学以致用
3.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钱财、名誉如流水 发生点什么就会被夺走 但知识不会,一旦印入脑子
就一直在那儿。
陈美玲,她曾红遍两岸三地乃至日本 与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
极盛之时听从父亲吩咐悄然退出 远赴加拿大求学于事业第二顶峰嫁人生子
带娃上班、后带俩娃读斯坦福的博士 更是把三个儿子全部送进了斯坦福! 62岁的陈美玲用一生造就传奇告诉世人一个女人、
➢ (2)师道南《天愚集》:清乾 隆年间,“东死鼠,西死鼠,人 见死鼠如见虎。鼠死未几日,人 死如圻堵”; “三人行未十步 路,忽死两人横截路”。
微生物学的实验时期
That are invisible wild animals Leeuwenhoek is
considered the father of bacteriology
保证我们的学习正常进行;防止师 生间的矛盾和冲突,积极对不正当
或违规的课堂行为进行矫正
既能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又能 学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补己之短
考核方法
• 1.平时成绩(30%-40%)+卷面成绩(6070%)=总成绩
• 2.平时成绩(考勤、课堂积极性) • 3.上课(讲话、玩手机扣分) • 4.实验课(实验报告、白大褂)
微生物与人类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 人、动、植物有益和必需的, 如:固氮菌;酿酒、制醋、
抗生素、肠道正常菌群。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 ➢主要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