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课件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屈光不正

合集下载

临床知识眼科学屈光不正ppt课件

临床知识眼科学屈光不正ppt课件
• 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的性质或 度数的不同
• 交替视力 • 斜视或弱视 • 双眼视觉障碍
• 配镜——考虑视网膜像放大率 • 框架眼镜与角膜接触镜
27
老视 (presbyopia)
• 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 • 不属于屈光不正 • 老视的原因:晶体硬化 弹性下降
睫状肌的功能也逐渐减弱 • 临床表现 :视近物困难(近点远移)
视疲劳 阅读需要提高照明度 • 治疗: 凸透镜
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距离验配
28
屈光检查法---验光
29
30
屈光不正矫治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 眼内屈光手术 老视屈光手术 后巩膜加固术
31
32
33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3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模型眼和简化眼
屈光力的大小
各屈光面的曲率半径 屈光间质的屈光指数 屈光间质的相互位置
眼轴长度
8
眼球总屈光力定为60D,眼球屈光介质的平均折射率 为1.336
角膜屈光系统的屈光力约为+43.0D 晶状体屈光系统的屈光力约为+19D
通过改变曲率半径,率增加而使
远视:调节>集合 近视: 集合>调节 视疲劳,内斜视及外斜视
13
屈光不正(ametropia)
•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 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 态称为正视(emmetropia)
• 调节松弛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 系统屈折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
35
36
37
38
39

屈光不正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屈光不正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专业诊断
眼科医生会通过视力测试、角膜曲率测量等方法 进行专业诊断。
准确的诊断是制定合适治疗方案的基础。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眼镜
配戴矫正眼镜是最常见且简单的屈光不正治 疗方法。
眼镜通过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来帮助眼睛聚 焦。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也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方式,适合不 喜欢佩戴眼镜的人。
成因
屈光不正通常是由于眼球的长度、角膜的弯曲度 或晶状体的形状异常所引起的。
遗传、环境因素和用眼习惯可能会影响屈光不正 的发生。
什么是屈光不正?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视力模糊、眼睛疲劳、头痛和阅读 困难。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甚至不会 察觉到问题。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谁会受屈光不正影响?
例如,女性在某些年龄段可能更容易发展为 近视。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屈光 不正问题。
儿童尤其需要定期检查,以监测视力发展。
何时应就医?
症状出现
如出现视力模糊、阅读困难或眼部不适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尽早干预有助于改善视力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何时应就医?
未来展望与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助 于预防屈光不正的发生。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未来展望与预防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对屈光不正的认识,提高早期筛查和干 预意识。
通过教育活动,促进人们关注视力健康。
谢谢观看
隐形眼镜需要定期更换和正确清洁,以避免 感染。
如何治疗屈光不正?
手术

眼视光学-眼睛的屈光状态

眼视光学-眼睛的屈光状态

调节 幅度 (tiáojié)
• 近点的屈光度-远点的屈光度 • 举例说明: • 男,28岁,正视眼 • 检查:远点=无穷远;近点=眼前(yǎnqián)10cm • 调节幅度=1/0.1 - 1/∞=10D
精品文档
近视(jìnshì)(myopia)
• 定义:眼在调节松弛时,外界平行光线入眼后 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即屈光力相对 于眼轴过大的一种屈光不正
• 分类:近视、远视、散光
精品文档
正视 眼和调节 (zhèngshì)
• 正视眼: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间质后聚 焦于黄斑中心凹
• 调节:人眼为了对不同物距的目标成像而 改变屈光力的过程
• 视近时三联动现象(xiànxiàng):调节、集合、瞳 孔缩小
• 视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 体前囊变凸,屈光力精品增文档 加
精品文档
病例 分析(1) (bìnglì)
• 赵某,男,68岁,病例(bìnglì)号:051201 • 术前:右眼,–15.00DS@ –0.75DCx180=0.5
左眼,–9.00DS@ –0.25DCx180=1.0 • 手术:右LASIK • 术后3月:右眼, –8.500DS@ –
0.50DCx180=1.0
精品文档
病例 分析(2 (bìnglì)

• 陈某,女,36岁,病例号:0603007 • 术前:戴角膜接触镜10年,上方角膜缘新生
血管2mm,双BUT5s • 治疗:框架(kuànɡ jià)眼镜、人工泪液3m • 手术:双LASIK • 术后:1d,Vd 1.5,Vs1.2
视远近均舒适
精品文档
• 3、手术治疗:目前全世界95%的近视手术 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s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眼科学课件:眼视光学(一)

眼科学课件:眼视光学(一)

调节和年龄的关系
Hoffstetter公式最小调节幅度 =15-0.25年龄
调节结构
Lens Capsule Anterior Zonular Fibres Posterior Zonular Fibres
三联动现象
• 调节 • 集合
– 瞳孔间距(cm)/视标距离(m) – 单位:棱镜度 • 瞳孔缩小
模糊的视网膜像刺激眼球变长
近视分类
• 按屈光成分: – 屈光性近视:屈光力过强,眼轴正常 – 轴性近视:屈光力正常,眼轴过长 – 混合性近视
• 按近视程度: – 轻度近视: < -3.00D – 中度近视:-3.00D~-6.00D – 高度近视: >-6.00D
近视
• 临床表现 – 视远模糊、波动 – 近视力正常 – 眯眼
– 看近少用调节,集合功能下降, 易出现外隐斜
– 高度近视 • 玻璃体液化、浑浊、后脱离 • 眼底改变
• 高度近视常见眼底改变 – 近视弧 – 豹纹状眼底 – Fuchs斑 – 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脱离 – 眼球延长,导致后巩膜葡萄肿
• 病理性近视
• 矫治原则 – 凹透镜减小光线聚散度
• 矫治形式 – 框架眼镜 – 角膜接触镜 – 屈光手术
• 临床表现: – 与年龄密切相关 – <6岁,低、中度无症状,高度可出现 调节性内斜视 – 6 ~ 20岁,因近视觉需求增加,开始 出现症状
– 20 ~ 40岁,调节幅度减少导致隐性远 视减少,显性远视增加
– >40岁,调节幅度进一步下降,远、近 均需矫正
• 临床表现 – 屈光性弱视: 高度远视,6岁前未适当矫正 – 内斜视/内隐斜 – 小眼球、浅前房 – 假性视乳头炎
• 眼球光学 •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 屈光检查方法 • 屈光不正矫治

眼科学PPT课件:屈光不正-

眼科学PPT课件: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 (amertropia)
定義:當眼在調節鬆弛的狀態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線 經過眼的屈光系統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黃斑中心凹形成焦 點,此眼的光學狀態為非正視狀態,即一般所說的屈光不 正,光學上將非正視狀態的眼稱為屈光不正眼。
分為:近視、遠視和散光
近視(myopia):
眼球軸度過長,或屈光力過強,使 物體的影像落在視網膜之前,以致 無法看清楚遠處的事物,可配戴凹 透鏡矯正。
玻璃體液化和脫離 視網膜脫離 青光眼
白內障
遠 視(hyperopia)
分類 根據屈光成分:1.軸性遠視;2. 屈光性遠視:曲率性,屈 光指數性,晶狀體向後脫位或無晶體。
根據遠視度數:(1)低度遠視:<+3.00D, (2)中度遠視:+3.00D~+5.00D, (3)高度遠視:>+5.00D
遠視的臨床表現:
眼科學 • 屈光不正
眼的屈光系統 眼的屈光狀態
調節(accommadation)和集合(con,di vergence) 眼球的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 近視和遠視
屈光矯正
屈光(refraction)
當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光線將 在 介面發生偏折現象,該現象稱為屈光。當外界物體的光 線在 眼光學系統各界面發生偏折時,該現象稱為眼的屈光 ,屈光 力取決於兩介質的折射率和介面的曲率半徑。
1.視功能 2.視疲勞 3.眼位偏斜 4.眼球改變 5.眼底改變 假性視神經炎
屈光不正的矯正
非手術方法
傳統框架眼鏡 隱形眼鏡
OK 鏡 Orthokeratology
手術方法
一、角膜手術
1、RK 1967年 2、鐳射法 PRK LASIK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眼科学)PPT精选课件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眼科学)PPT精选课件
2.调节幅度、调节与年龄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 调节称为调节幅度。与年龄密切相关。青少 年调节力强。
8
9
调节力与年龄的关系如下: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年龄
10
3.调节范围(accommodative range) 眼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 称为远点。眼在极度调节时所能看清的 最近一点称为近点。远点和近点之间的 距离为调节范围。 4.调节、集合与瞳孔反应 (accommodation, convergence and pupil reflex)
6
模型眼进一步简化称简略眼,即将眼球 总屈光力定为60D,屈光介质的平均折 射率为1.336,前焦距-16.67mm,后焦 距22.27mm。
7
二、眼的调节与集合
1.调节 为看清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 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物体在视网膜 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距物而改变 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调节基础为晶状体弹性和睫状肌功能。
22
分类(Classification) : 按度数:1)低度<+3.00D 2)中度+3.00~+5.00D 3)重度> +5.00D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 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时难 以发现。随年龄增长,调节能力下降, 被调节所代偿的隐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 来。
23
临床表现: 视力 视疲劳 眼位偏斜 (内斜视) 眼球的变化 假性近视
3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 光线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称为屈光 (refraction)。
眼的屈光:外界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产 生折射,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这 种生理功能就称为眼的屈光。 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用屈光力来表达。 在眼球光学中,应用屈光度(diopter,D)作 为屈光力的单位。屈光度为焦距的倒数,即 D=1/f。

眼科学讲义视光版ppt课件

眼科学讲义视光版ppt课件
2021/1/23
2021/1/23
2021/1/23
(三)内膜
1. 黄斑中心凹 2. 视盘(视神经乳头) 3. 视网膜 分为10层
• 色素上皮层 • 视锥、视杆细胞层 • 外界膜 • 外颗粒层 • 外丛状层 • 内颗粒层 • 内丛状层 • 神经节细胞层 • 神经纤维层 • 内界膜
2021/1/23
2021/1/23
2021/1/23
(三)结膜
结膜 :是一层薄而透明的粘膜,连接眼睑 及眼球 分类:
睑结膜 球结膜 穹窿部结膜 结膜血管
2021பைடு நூலகம்1/23
2021/1/23
2021/1/23
2021/1/23
(四)泪器
• 泪器 • 泪腺(lacrimal gland):位于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
位 置 :玻璃体之后和脉络 膜之前,厚度 不一样,约为0.3mm—0.5mm,
黄斑区:再视神经乳头颞侧约2-2.5 PD稍偏下的地方感光非常 敏锐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胞 组成,
构 成: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 细胞, 神经节细胞。
2021/1/23
光感受器: 感 光 细 胞(第一神经单元)
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而眼球只增长3倍,且是70%在4岁内完成

2021/1/23
• 眼球近球形,前后径为24mm,水平径 约23mm,此时如发育不完全
±1.00mm 时就可以出现±3.00D的屈光度。
2021/1/23
2021/1/23
第二篇:眼球解剖
2021/1/23
2021/1/23
2021/1/23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
2021/1/23

眼科学课件--屈光不正

眼科学课件--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光与眼的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眼的屈光系统组成角膜、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最主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状体角膜屈光力:43D,晶状体屈光力:19D。

眼球总屈光力约为60D★正视眼和调节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调节: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屈光力增加调节力以屈光度为单位。

如一正视者阅读40cm处目标,此时所需调节力为2.50D。

※调节的机理:①调节主要是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使眼的屈光力增强②看远目标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保持一定的张力,晶状体在悬韧带牵引下,形状相对扁平③看近目标时,环状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眼的调节与集合双眼的调节与集合是互相协同联合运动的,视近时,双眼眼轴内集、调节增加和瞳孔缩小,这种反射性视功能的三联运动称为近反射。

★正视与非正视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非正视、屈光不正: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非正视或称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分类及镜片矫正①近视:凹透镜②远视:凸透镜③散光:柱镜④屈光参差:凹透镜或凸透镜,考虑矫正方法的视网膜像放大率⑤老视:凸透镜近视※★定义:在调节放松条件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分类:⑴按屈光成分分类:①屈光性近视②轴性近视③混合性近视⑵按近视度数分类:①轻度近视:低于-3.00D②中度近视:-3.00D 至-6.00D ③高度近视:高于-6.00D临床表现:1.视力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2.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3.眼底病变:①豹纹状眼底②近视弧形斑③Fuchs斑④黄斑部出血4.后巩膜葡萄肿5.并发症——视网膜脱离远视★定义:在调节放松条件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眼球光学
一、光与眼的屈光 屈光(refraction)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
另一种不同的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在界 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为屈光。 光线在界面偏折的程度可用屈光力 (refraction power)表示。
眼的屈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屈光系统相当于一组复合透镜,外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 将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种 生理功能,称为眼的屈光。
• 将眼球复杂的光学系统简化为单一界面,成为简约眼 (reduced eye).
• If all the refractive surfaces of the eye are algebraically added together and then considered to be one single lens, the optics of the normal eye may be simplified and represented schematically as a "reduced eye".
• 屈光力的大小用焦距(f)来表达,即平行光线经某透 镜后聚焦为一点 ,该点离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以m 为单位)。
• 屈光度(Diopter,D):屈光力的单位。D=1/f.如一透镜 的焦距为0.5m,则该镜的屈光力为:1/0.5=2.00D。
• 眼的屈光力与眼轴长度(ocular axis )匹配与否是决
定屈光状态的关键。
• The refractive power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diopter. The refractive power in diopters of a convex lens is equal to 1 meter divided by its focal length.
我国 1982年成立中华眼科学会屈光学组及上世纪末 国内相继成立的大学光学系,视光学学院及中美联合 开展的视光学教育计划(CORD),中法视光学培训课 程(GIFO)等对推动我国视光学事业向前发展都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两大主题
• 信息 • 健康
• (二)视觉科学概念
• 广义的视觉科学(vision science)是指 有关视觉形成过程中一切正常和病理状况 的研究,它包涵了现代眼科学和视光学的 大部分内容,此外,还包括神经科学的运 动觉、认知、知觉、色觉心理物理学与行 为学和视网膜及视皮层的视觉机制等部分 领域。
• 按照Gullstrand测定, • 眼球的光学常数如下: • 角膜前面曲率半径7.8mm • 角膜后面曲率半径6.8mm • 角膜屈光指数 1.376 • 角膜系统屈光力43.05 • 晶体前面曲率半径10mm • 晶体后面曲率半径 6.0mm • 晶体皮质屈光指数1.386 • 晶体核屈光指数1.406 • 晶体系统屈光力19.11D • 房水、玻璃体的屈光指数1.336 • 眼球总屈光力58.64D
下: • 简化眼的基点,包括两个主焦点FF′,一个节 • 点N及代表EE′的平均数的角膜的屈光面
• 简化眼的视 • 网膜成像
• AB:目标 ab:视网膜上的像 N:节 点 cd:简化眼的屈光
二 眼的调节与集合
• In normal vision, the light reflected off the image is refracted by the cornea and lens and is precisely focused on the retina. Notice that the image projected on to the retina is upsidedown.
Eye—camera refractive system—lens pupil-aperture accommodation of the lens--adjust the distance retina--film
眼球构造像照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屈光系统可以比作镜头,瞳孔好比自 动光圈,晶体的调节 作用犹如调整照相距离,而视网膜 则是最理想的彩色底片 。
Emsley简约眼(Emsley’s reduced eye)光学常数
• 眼球总屈光力(非调节状态下)定为60D • 眼球屈光介质的平均折射率为1.336 • 前焦距为-16.67mm • 后焦距为22.27mm。
• 简化眼
• 上: • FF′:前后主焦点, • EE′两主点, • NN′两节点
• (二)发展 1625年,Christopher首先描述近视眼的视
觉功能状态,被公认为“视光学之父”。
1275-1285年,眼镜出现于欧洲。
1611年,Kepler第一个用光学仪器来解释 眼成像系统
19世纪初,英国Thomas Young 发现了散光。 1901年, 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先颁发了有关视光学的法律。 1919年,成立美国视光学学会。
第一节 概述
• (一)基本概念 Optometry:Optos & metron (Greece 看和测量) 20世纪初,视光学——研究光与视觉的哲学。 20世纪中期,视光学——确定正常人眼视觉状态或通过 眼镜来矫正异常状况的一门艺术。
• Optometry is an independent profession in eye care. Its practice includes a complete examination of the visual system requir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refractive errors. It also covers the fitting, manufacturing and supplying of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and all other optical aids
眼的屈光状态与各屈光面(角膜、晶状体前后面)的曲率 半径、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率以及各屈光间质彼 此的位置有关。
为更好的理解屈光特性,将测量所得的曲率半径、前房深 度、晶状体厚度和曲率半径、眼轴长度等的平均值来模拟 人眼的屈光模型,称为模型眼(schematic eye),以 Gullstrand的数据最精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