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合集下载

简述幼儿言语的分类

简述幼儿言语的分类

简述幼儿言语的分类
幼儿言语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包括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

根据幼儿言语的特点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1.表达性言语:幼儿的表达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感情和情绪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非正式和情感化的,包括咕哝声、哭声、笑声等。

2.交际性言语:幼儿的交际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主观性的,包括问候、告别、询问和回答问题等。

3.指示性言语:幼儿的指示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意图和需求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客观性的,包括要求、命令、请求和建议等。

4.描述性言语:幼儿的描述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客观性的,包括描述外貌、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

5.想象性言语:幼儿的想象性言语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这种言语通常是主观性的,包括幻想、虚构、瞎扯等。

总之,幼儿的言语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的言语类型在日常交流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发展。

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目综合-心理学(填空题)

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目综合-心理学(填空题)

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题目综合(带答案)幼儿心理学部分填空题第一章1.心理过程包括、、三部分。

2。

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

3。

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4.人在认识事物或活动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努力而达到预定的目的,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活动称为。

5。

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称为。

第二章1. 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2.5~6岁幼儿已明显的出现了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掌握等都有所发展。

3.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

4.幼儿的认知活动以为主,开始向发展,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5。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动作发展的趋势叫的规律。

6。

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三章1。

美国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证明了人的生理成熟对儿童学习技能有明显的制约作用.2。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我遵循原则,本我遵循原则。

3。

埃里克森认为3~6岁儿童的主要发展危机是.4。

看到或谈到梅分泌唾液,这是反射。

5。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和。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

第四章1。

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2.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

3. 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4.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的协调。

5。

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联系起来。

6。

观察的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7。

是最初级的注意。

幼教笔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幼教笔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幼教笔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幼儿发展心理学1. 儿童认知发展(1) 谢宾格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 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3) 观察与评价儿童认知发展的方法2. 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3) 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3.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1) 婴幼儿的情感体验(2) 幼儿的情感认知(3)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特点4. 儿童个性发展(1) 儿童个性特质(2) 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5. 婴幼儿心理发展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二、幼儿园教育教学学科1. 幼儿教育心理学(1) 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要(2) 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因(3)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4) 幼儿教师的角色和能力2. 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1) 幼儿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2) 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3) 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4) 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原则与方法3. 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政策(1) 幼儿园管理与运行(2) 幼儿园办学方针和政策(3) 幼儿园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4. 幼儿园管理学(1) 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概念(2) 幼儿园管理的内容和任务(3) 幼儿园管理的原则和方法(4) 幼儿园管理的制度和标准5. 幼儿园教育科学(1) 儿童教育的概念和内容(2)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任务(3)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 幼儿园教育的组织与评价三、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1. 幼儿健康教育(1) 儿童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 儿童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3)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 幼儿园艺术教育(1) 幼儿艺术活动的特点和意义(2)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3)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 幼儿园音乐教育(1) 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2) 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和要求(3)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 幼儿园体育教育(1) 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2)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3) 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 幼儿园语言教育(1) 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2)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性(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四、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1. 幼儿园教学管理(1) 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基本概念(2) 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任务和要求(3) 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 幼儿园班级管理(1)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任务和要求(3)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织形式3. 幼儿园教师管理(1)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实施步骤和必备条件4. 幼儿园学生管理(1) 幼儿园学生管理的意义和任务(2) 幼儿园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幼儿园学生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5.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1)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要求(2)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3)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五、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1. 幼儿园教育目标(1)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和要求(3)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步骤2. 幼儿园课程设计(1)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概念和分类(2)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和技巧3. 幼儿园课程开发(1)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和要点(2)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组织形式和方法(3)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和标准4. 幼儿园实施过程管理(1) 幼儿园实施过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幼儿园实施过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5.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1)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的意义和要求(2)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六、教育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1. 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 教育研究的特点和任务(2)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2. 教育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1) 教育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2) 教育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3) 教育论文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3. 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 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求(2) 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的方法和程序(3) 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4. 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1) 教育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教育实践活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 教育实践活动评价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5. 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 教育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 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方法(3) 教育技术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以上是幼教笔试的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言语的发展

三、交互论
• 又称为语言学习的相互作用理论,其主要 观点如下 : • (1)幼儿是一个主动建构语言的交流者 • (2)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语言与社会规 范语言辩证统一的过程。 • (3)语言学习和通过语言进行学习有机统 一。 • (4)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完整的 语言。
四、均衡论
•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共同影响着儿童的 特质和能力的。单因素很难全面解释幼儿 早期语言的发展。先天与后天的因素在幼 儿语言获得中的作用并不矛盾,幼儿的语 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遗传的潜能, 其发展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的时间表趋向 成熟的,但这只提供了语言发展的可能性。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教育条件,离开 了幼儿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 可能性是无法转变为现实性的。
3.初步的书面言语:幼儿的书面言语指
读和写,基本单位是字,由字组成词、句以及 文章。书面言语包括认字、写字、阅读、写作。 其中认字和阅读属于接受性的,写字和写作属 于表达性的。
2.过渡言语
在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发展中,有一种介乎外 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我们称之为 过渡言语,即出声的自言自语。它体现了幼儿言 语的发展所经历的由外到内的过程。皮亚杰 (1926)把它称之为“自我中心语”。幼儿的自 我中心语是其自我中心思维的表现。
(2)句子从无修饰语到有修饰语,长度由短到长。
2.句子功能的发展
幼儿句子功能的发展表现在从混沌一体 到逐步分化。幼儿早期的词语不分词性,他 们往往把名词和动词混用,还把名词词组当 做一个词来使用,如“嘭嘭嘭”,即可表示 名词“枪”,也可表示动词“开枪”。他们 最初使用没有主谓之分的单词句,以后才发 展到层次分明的复合句。幼儿这种句子功能 混沌不分的现象反映了其认知水平的低下。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嘿,亲爱的考生们,准备好迎接教师资格考试了吗?今天,咱们来聊聊幼儿教育心理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考点——幼儿的言语。

别看小朋友们的词汇量有限,但他们的言语能力可是藏着大学问哦!一、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1.语音发展幼儿期的语音发展可是关键时期,这会儿的小朋友们就像小鹦鹉一样,模仿能力超强。

他们能够准确地模仿成人的发音,但也容易出现发音错误。

所以,我们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纠正发音。

2.词汇发展幼儿期的词汇量就像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

他们开始学会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词性的词汇,但词汇使用还不够准确,有时候会闹出笑话。

3.句子发展幼儿的句子发展就像拼图一样,一步步变得更加复杂。

他们从简单的双词句逐渐发展到多词句,句子结构也越来越丰富。

不过,有时候他们的句子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纠正。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关键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幼儿言语发展的影响就像阳光对植物的影响一样重要。

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语言刺激的环境。

2.教育因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言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老师们要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孩子说话,比如讲故事、唱儿歌、做游戏等。

3.社会交往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言语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

多让孩子和同龄人交流,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幼儿言语发展的具体考点1.语音发展考察幼儿的语音发展,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情况,以及语音错误的纠正方法。

2.词汇发展考察幼儿的词汇发展,主要关注幼儿词汇量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丰富幼儿的词汇。

3.句子发展考察幼儿的句子发展,主要包括幼儿句子结构的掌握情况,以及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语法。

4.言语表达考察幼儿的言语表达,主要关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备考策略1.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要想备考顺利,要了解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掌握各个阶段的特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

在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心理学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以下是对幼儿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要点的梳理。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例如,在看待问题时,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其次,幼儿的注意力不稳定,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再者,幼儿的情绪情感丰富且易变。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高兴或哭闹,情绪表达较为直接。

教师需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引导。

最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逐渐开始,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但在交往中可能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无意性。

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

例如,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幼儿会自然地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幼儿的学习还具有情境性和模仿性。

他们更容易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并且喜欢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行为。

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模仿榜样。

此外,幼儿的学习具有个体差异性。

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幼儿的心理需求安全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

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才能安心地学习和成长。

归属与爱的需求也很重要。

幼儿渴望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喜爱和接纳,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需求同样不可忽视。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

儿童心理学第三章7认知理论之言语

内部语言的特点
简约性
特点
语音的隐蔽性 与思维的相关性
第二节儿童语言的发展
•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 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指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 言语是双向的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接受和发出。但是 在儿童言语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种过程并不完全是 同步的,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换句 话说,儿童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生发展于 后。 •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 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 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 理特征所不能比拟的。
【研究分析】
• 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 画片。每当出 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 音说“羊,羊,这是小羊”, 而出示“狼” 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 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 音说“羊呢?羊 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 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 实验者突 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 呢? 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 着狼的图片。这说明 了什么?
呀呀语
9个月:呀呀语达到高峰,具有升降调,但无 意义 从呀呀语开始发音两个阶段:语音扩充和语音 紧缩;语调出现变化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 哭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也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需要,即对 环境所作出的反应。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 分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的哭声基本上 没有区别。
•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 现了分化的哭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不同。2个月 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能发出ai、a、e、ei、ou、nei、 ai、i等音。 • 3个月末,婴儿的哭叫不仅由生理需要引起,也往往由于社 会交往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有经验的成人,可以 从婴儿的哭声差别辨别他们的不同需求。

幼儿教师资格中的幼儿语言发展知识点

幼儿教师资格中的幼儿语言发展知识点

幼儿教师资格中的幼儿语言发展知识点幼儿语言发展是指幼儿从出生开始,逐渐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作为幼儿教师,了解和应用幼儿语言发展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幼儿语言发展按照年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咿呀学语期(0-6个月):幼儿开始发出简单的音节,如“啊啊”、“呀呀”。

(2)单词期(6个月-1.5岁):幼儿逐渐理解并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单词,比如“妈妈”、“爸爸”。

(3)词语组合期(1.5-2.5岁):幼儿能够将简单的词语组合成句子,如“我要喝水”。

(4)语句期(2.5-4岁):幼儿开始能够运用简单的语句进行表达和交流。

(5)流利说话期(4-6岁):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能够使用更复杂的句子进行表达。

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逐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逐步发展的,从最初的简单音节到逐渐掌握单词、语句和复杂表达。

(2)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语言发展速度和方式可能不同,有的幼儿较早开始说话,而有的幼儿可能稍晚一些。

(3)语言输入的重要性:幼儿通过听到和模仿他人的语言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所以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对幼儿语言发展至关重要。

(4)语言环境的作用: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对其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3.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1)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们进行对话、朗读故事书、唱儿歌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

(2)创设语言互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语言互动的机会,鼓励他们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对话。

(3)注重语言启蒙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意识、语音、词汇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
四川教师学习交流群: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幼儿的言语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中公教师考试网编辑了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要考点,希望对您参加考试有所帮助!
一、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言语的概念
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语言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

言语可根据表现形式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等。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

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

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她对语言掌握的程度。

同时,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经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同时,语言和言语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幼儿的语言是为交际而产生的,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
会化的过程。

2.言语与幼儿的认识过程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个体言语水平影响其思维的过程。

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3.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

当幼儿能对自己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时,才能对认识过程进行调节。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幼儿口语的发展
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示力的发展。

1.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
幼儿在4岁左右已经能掌握全部本民族语音,只是有些发音还不准确。

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她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

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

同时,幼儿词汇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大,对词义的理解也趋向丰富和深刻化。

3.初步掌握语法
中国幼儿能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4.口语表示能力进一步发展
幼儿在掌握语言成分的基础上,口语表示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出现
幼儿前期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陪伴下进行活动,她们的交际多采用对话形式。

进入幼儿期,对话言语进一步发展。

她们不但能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和要求,还会在协调行动中进行商议性对话。

由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她们和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需要独立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的知识经验等,这就促进了独自言语的产生和发展。

(2)情境性言语的发展和连贯性言语的产生
情境性言语是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观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

连贯性言语则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

连贯性言语的发展使幼儿能独立、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幼儿前期没有内部言语,到了幼儿中期,内部言语才产生。

幼儿时期的内部言语在发展过程中,常出现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

这种自言自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游戏言语,是一种在游戏、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其特点是一边做
动作,一边说话,用言语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另一种是问题言语,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言语,用以表示困惑、怀疑、惊奇等,这种言语一般比较简单、零碎,由一些压缩的词句组成。

(二)书面言语的发展
书面言语活动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句子。

认字、阅读属于接受性言语活动,写字、写句子属于表示性言语活动,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是从接受性的言语活动开始的。

1.幼儿识字的特点
儿童学识字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和再现阶段。

幼儿识字主要处于前两个阶段,是对字的再认。

对字的再现,实际上已经进入写字阶段,即默写阶段。

当幼儿感知觉不断发展,把字当作图谱时,幼儿已经进入泛化阶段;当她们多次接触某个字时,感知活动逐渐分化,开始认识一些字,但比较容易混淆。

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字大、清楚;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字形结构简单;多次重复;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

2.幼儿的阅读准备——前阅读活动
(1)看书——最初的阅读活动
孩子几个月就能够进行阅读活动。

最初的阅读活动是看书,而非阅读,孩子并非阅读文字,而是拿书看,是母子共读;1岁左右,当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也会自己拿着书看;3岁左右,孩子可培养起爱看书的习惯;幼儿期基本以图为主,水平高一点的,能认一些字,以图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