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品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技术规程一、前言本规程是为确保混凝土制品质量,规范混凝土制品检验,保障建筑工程安全而编制的技术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和使用混凝土制品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混凝土块、混凝土管、混凝土板、混凝土砖等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和使用。

三、质量控制要求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的质量要求:水泥的种类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生产日期应在6个月内,且未过期。

应对水泥进行试验,检测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强度等指标。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遮阳的库房内,避免潮湿和高温。

(2)骨料的质量要求:骨料应符合设计要求,经过筛选、清洗后方可使用。

应对骨料进行试验,检测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吸水率等指标。

骨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

(3)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要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外加剂,生产日期应在6个月内,且未过期。

应对外加剂进行试验,检测其掺量、混凝土强度、流动性等指标。

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

2.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在制定配合比时,应考虑原材料的质量、环境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

3.混凝土制品成型的质量控制(1)模具的质量要求:模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且表面应光滑平整。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尺寸精度和角度度数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制品的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

(2)混凝土搅拌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应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混凝土制品成型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应在模具中成型,成型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以确保混凝土制品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在成型过程中,应注意模具的震动和压实,以保证混凝土制品的致密性和尺寸精度。

4.混凝土制品养护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制品成型后应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制品加工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混凝土制品加工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混凝土制品加工质量检验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制品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混凝土制品加工质量检验技术进行全面的规范性说明,旨在提高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水平。

二、材料检验1.水泥(1)外观检查:水泥应为均匀细腻的粉末状,无结块、外露、裂纹、变色等缺陷。

(2)试验方法:按照GB/T 176-2008《水泥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2.砂、石(1)外观检查:砂、石应为自然或人工破碎的颗粒状,无泥块、石粉等缺陷。

(2)试验方法:按照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石英砂、石粉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3.水(1)外观检查:水应为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杂质、沉淀等缺陷。

(2)试验方法:按照GB/T 50081-2002《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通则》进行检验。

三、混凝土制品加工质量检验1.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检验(1)标准:按照设计要求,检验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2)试验方法:按照GB/T 50080-2016《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

2.混凝土强度检验(1)标准:检验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试验方法:按照GB/T 50081-2002《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通则》进行检验。

3.混凝土外观检验(1)标准:检验混凝土表面是否平整、无砂眼、无裂缝、无色差等缺陷。

(2)试验方法:按照GB/T 50081-2002《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通则》进行检验。

4.混凝土尺寸检验(1)标准:检验混凝土制品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试验方法:按照GB/T 50081-2002《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通则》进行检验。

5.混凝土重量检验(1)标准:检验混凝土制品重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试验方法:按照GB/T 50081-2002《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标准通则》进行检验。

四、检验结果的处理1.检验结果的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时间、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

水泥制品检验规范标准

水泥制品检验规范标准

水泥制品检验规文件编号:GL/C-01-2003版本 / 修改状态: A/0 检验规程受控状态:发放号:编制:审批:发布日期: 2003年7月1日实施日期:2003年7月1日前言1、本文件适用于对进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控制。

2、本文件解释权归生产技术部。

原材料检验一、进厂钢材的检验1、技术要求:1.1外观1.1.1标识:进厂钢材必须在钢材上标有本批钢材的牌号标识,规格标识一般都在出厂时捆上铁质或塑质标签加以标明。

1.1.2表面无锈蚀、麻点和因经销单位存放不当或积压时间过长造成严重锈蚀。

1.2尺寸、材质及允许偏差。

低碳钢热扎圆盘条应符合GB/T701-97标准。

1.3 材质单每批进厂钢材应附有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

2.检验方法2.1外观:目测应符合1.1.1 ,1.1.2要求。

2.2尺寸及允许偏差。

每捆抽3处用卡尺测量,规格、尺寸应符合1.2要求。

2.3材质查验供货厂家出具的材质单应符合1.3标准要求。

2.3.2复检:对有疑义或更新供应厂家的,原材料要进行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复验,凡复验的按有关标准规定取样送外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以检验结果确定是否选择此批材料。

一般复验次数对同一厂家一年不超过两次。

二、进厂电焊条的检验:1.技术要求1.1外观:1.1.1包装标识应显示是合格供方的产品,包装无破损。

1.1.2具有出厂合格证件.1.2工艺验证1.2.1使用中没有抽芯现象。

1.2.2焊接使用不出现偏芯现象,即焊接使用时焊条的四周药层不能同时熔化。

1.2.3焊接使用不产生脱皮现象,即焊接时焊条钢材还没有熔化,药层先脱落。

1.2.4焊接时药层熔化不能产生特殊刺鼻异味。

1.2.5焊接时药层熔化不出现严重爆溅现象。

2.检验方法2.1外观2.1.1查看焊条包装箱:牌名、厂名必须确认是本厂焊条合格供方产品。

2.1.2查看有无随货同行的出厂合格证。

没有出厂合格证的不准进货、入库。

2.1.3目测包装无破损。

2.2工艺验证从购进的焊条中用随机抽样法,抽取3根验证使用必须符合1.2规定的要求。

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

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

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混凝土制品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一、引言混凝土制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构件、道路和桥梁等工程领域。

为了确保混凝土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制品的检验标准及要求,包括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制品成型、强度检验等方面。

二、混凝土材料检验标准及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制品的质量,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验。

以下是混凝土材料常见的检验标准及要求:1. 水泥:按照GB/T 17671《水泥强度等级、标号、几何尺寸、物理性能及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测水泥的常见指标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标准稠度、28天抗压强度等。

2. 砂:按照GB/T 14684《砂的工程用途细度约定及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测砂的工程用途细度、含泥量、粒度分布等。

3. 石料:按照GB/T 14685《石子细度约定与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测石子的粒度分布、含泥量、抗压强度等。

4. 混凝土外加剂: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粘剂、防水剂等。

5. 混凝土试块:对配制好的混凝土进行试块制备,按照GB/T 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及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常见标准及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要满足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的要求,根据工程的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砂、石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砂率和石粉率等参数。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以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

3.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试验、经验和计算等方法确定合适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坍落度等性能。

4. 混凝土材料比例:根据砂率、石粉率、水胶比等要求控制混凝土中各材料的比例,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稳定。

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

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

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水泥制品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检验规范也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泥制品质量检验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措施,以确保水泥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外观质量检验1. 外观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外观质量是指产品的表面形态、色泽、纹理等特征。

外观质量检验应采用目测法,通过观察产品的整体外观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 外观质量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外观应平整、光滑,无明显裂纹、破损、色差等缺陷。

外观颜色要均匀一致,无明显污渍或斑点。

三、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1. 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应使用专用测量工具进行,如卡尺、角度测量器等。

通过测量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和角度等参数,判断产品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2. 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平衡性良好。

几何形状应准确、规整,各个面之间的角度应符合要求。

四、物理性能检验1. 抗压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抗压强度是指产品在承受压力时的抵抗能力。

抗压强度检验可采用静载试验机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产品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测定产品的破坏荷载。

2. 抗折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抗折强度是指产品在受到弯曲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抗折强度检验可采用三点弯曲试验进行,通过施加垂直于水泥制品中心的三个点的力,测定产品的破坏荷载。

3. 物理性能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此外,产品的密度、吸水率、耐磨性等物理性能也应满足相应的规定。

五、耐久性能检验1. 抗冻性能检验方法水泥制品的抗冻性能是指产品在冷冻-解冻循环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抗冻性能检验可采用冻融试验进行,通过将产品放入冷冻室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冻结和解冻循环,观察产品的表面是否出现剥落、开裂等现象。

2. 耐久性能检验要求水泥制品的抗冻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产品在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应有明显的破坏现象。

水泥送检规范

水泥送检规范

水泥送检规范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水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对水泥进行送检。

下面是水泥送检的规范,主要包括送检样品的采集、送检要求和送检报告的格式。

一、送检样品的采集:1. 采样地点:从不同批次、不同运输工具和不同仓库中选取样品,确保能够代表整批水泥的质量。

2. 采样方法:采用机械采样器进行采样,每个批次应采集不少于5个试样。

3. 采样容器:采用干燥、无任何残留物的密闭容器进行采样,避免外界污染。

二、送检要求:1. 样品编号:每个批次的样品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便于追溯和比对。

2. 样品性态:样品应为干燥、均匀且没有结块的粉末状。

3. 样品数量:每个样品的重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通常为500g。

4. 标志标签:每个样品上都应贴有标志标签,标明样品编号、采样日期和采样地点等信息。

5. 保存条件:样品应保存在密封、防潮、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发生水分吸附和质量的变化。

三、送检报告的格式:1. 样品信息:报告开头应包括样品编号、送检日期和送检单位等信息。

2. 外观检查:对样品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颗粒形状、结块程度等方面。

3. 物理性能检测:进行物理性能的检测,包括比表面积、含水量、体积稠度等指标。

4. 化学成分分析:对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如SiO2、Al2O3、Fe2O3、CaO、MgO等含量测定。

5. 力学性能检测:对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

6. 结论与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给出对水泥质量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以上是水泥送检的基本规范,通过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送检,可以确保水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水泥制品产品检验标准

水泥制品产品检验标准

水泥制品产品检验标准水泥制品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水泥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产品检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制品的产品检验标准及其重要性。

一. 测试产品强度水泥制品的强度是评估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水泥制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需要对其强度进行测试。

这项测试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

通过对水泥制品的强度进行测试,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 检验产品的密实性水泥制品的密实性是指其表面是否均匀平整,没有明显的空鼓和裂缝。

缺乏密实性的水泥制品容易受到水分渗透和化学腐蚀的影响,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检验产品的密实性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对水泥制品进行表面和内部的检测。

通过密实性的检验,可以帮助建筑师选择质量良好的水泥制品,提高建筑的耐候性和使用寿命。

三. 测定产品的化学成分水泥制品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水泥制品包括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其化学成分各有差异。

为了确保水泥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需要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

这项测试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水泥制品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化学成分的检验,可以评估水泥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四. 检测产品的耐久性水泥制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耐久性。

为了评估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对水泥制品进行耐久性的测试。

这项测试主要包括抗冻性、耐酸碱性和耐水性等指标。

通过耐久性的检测,可以确定水泥制品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选择适合的材料。

五. 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为了确保水泥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产品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产品的尺寸规格、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要求。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生产者和使用者,在制造、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遵守统一的规范,确保水泥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是建筑物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建筑水泥是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成分:建筑水泥主要由硅酸盐、铝酸盐等化合物组成,其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关检验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2. 强度指标:建筑水泥的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等。

强度的检验方法主要有试块制备和强度测试。

3. 硫酸盐含量:建筑水泥的硫酸盐含量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硫酸盐含量的检测常用化学分析方法。

混凝土制品是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中的典型代表,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配合比: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直接影响到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不同的工程要求对于混凝土的成分配合比有不同的要求,如强度等级、耐久性等级等。

成分配合比的检验方法包括材料试验和拌和试验等。

2. 强度等级:混凝土制品的强度等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强度等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试块制备和强度测试。

3. 硫酸盐含量:混凝土制品中的硫酸盐含量对于其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硫酸盐含量的检测常用化学分析方法。

4. 外观质量:混凝土制品的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缺陷等方面,其检验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和检测仪器法。

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的质量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样检验: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法,从生产线上或现场随机抽取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进行检验。

2.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干燥收缩性、抗冻性、耐久性等非力学性能测试。

3. 化学分析:对建筑水泥及混凝土制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元素含量分析和化合物含量分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制品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GL/C-01-2003
版本 / 修改状态: A/0
检验规程
受控状态:
发放号:
编制:
审批:
发布日期: 2003年7月1日实施日期:2003年7月1日
前言
1、本文件适用于对进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的控制。

2、本文件解释权归生产技术部。

原材料检验
一、进厂钢材的检验
1、技术要求:
1.1外观
1.1.1标识:进厂钢材必须在钢材上标有本批钢材的牌号标识,规格标识一般都在出厂时捆上铁质或塑质标签加以标明。

1.1.2表面无锈蚀、麻点和因经销单位存放不当或积压时间过长造成严重锈蚀。

1.2尺寸、材质及允许偏差。

低碳钢热扎圆盘条应符合GB/T701-97标准。

1.3 材质单
每批进厂钢材应附有厂家的出厂检验报告。

2.检验方法
2.1外观:
目测应符合1.1.1 ,1.1.2要求。

2.2尺寸及允许偏差。

每捆抽3处用卡尺测量,规格、尺寸应符合1.2要求。

2.3材质
查验供货厂家出具的材质单应符合1.3标准要求。

2.3.2复检:
对有疑义或更新供应厂家的,原材料要进行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复验,凡复验的按有关标准规定取样送外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以检验结果确定是否选择此批材料。

一般复验次数对同一厂家一年不超
过两次。

二、进厂电焊条的检验:
1.技术要求
1.1外观:
1.1.1包装标识应显示是合格供方的产品,包装无破损。

1.1.2具有出厂合格证件.
1.2工艺验证
1.2.1使用中没有抽芯现象。

1.2.2焊接使用不出现偏芯现象,即焊接使用时焊条的四周药层不能同时熔化。

1.2.3焊接使用不产生脱皮现象,即焊接时焊条钢材还没有熔化,药层先脱落。

1.2.4焊接时药层熔化不能产生特殊刺鼻异味。

1.2.5焊接时药层熔化不出现严重爆溅现象。

2.检验方法
2.1外观
2.1.1查看焊条包装箱:牌名、厂名必须确认是本厂焊条合格供方产品。

2.1.2查看有无随货同行的出厂合格证。

没有出厂合格证的不准进货、入库。

2.1.3目测包装无破损。

2.2工艺验证
从购进的焊条中用随机抽样法,抽取3根验证使用必须符合1.2规定的要求。

三、水泥
1、核对包装及标志是否相符
水泥的包装及标志,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通用水泥一般为袋装,袋上应清楚标明工厂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品种名称、代号、标号、包装年月日和编号。

通过水泥包装和标志的核对,不仅可以发现包装的完好程度,盘点和检验数量是否给足,还能看到产品的标志是否与所购水泥的项目完全一致,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不同规格产品的混杂现象。

2、核对出厂检验的实验报告、
水泥出厂前,由水泥厂按批号进行出厂检验,填写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标准规定的名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

各项数据应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

四、沙子
1、技术要求
中砂:细度模数2.3~3.0,粒径要求在0.35~0.5 mm范围内,含泥量不大于3%。

2、检验方法
按GB/T14684—93《建筑用砂》的规定进行。

五、石子
1、技术要求
1.1粒径要求:
1.2含泥量不大于1%。

2、检验方法
按GB/T14685—93《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进行。

生产过程检验
一、原料含水率的测定
1、32.5R、42.5R普通硅酸盐、矿渣水泥配合比
2、实验室在生产车间配料前,由检验人员从所要配的沙子、石子上进行取样,取样方法为在原料堆的不同位置四个点,测定砂、石含水率,根据理论配合比计算出实际的工作现场配合比,下发“配比通知单”到生产车间。

3、测定方法同原材料检验方法。

二、钢筋骨架的检验
1、钢材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骨架技术要求
2.1环向钢筋间距误差±5mm。

2.2纵向钢筋纵向排距±10mm。

2.3钢筋骨架的长度允许误差为±10mm。

2.4产品保护层要求如下:
ф600—ф900 15mm
ф1000—ф2200 25mm
成品检验
一、检验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

二、技术要求
对上述检验项目符合GB/T11836—199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相应技术要求。

三、抽样方法
1、对一个工程的相同规格的管子组成一个受检批。

但每批数量不大于下表规定:
2、从受检批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根管子,由检验员
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检验。

3、在每受检批的制管工序中随机取样做试块,委外做混凝土抗压强度。

4、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检验合格的管子中抽取二根管子,做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试验,此检测可委外进行。

四、判定规则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合格,八根或八根以上的管子尺寸合格,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达到规定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