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2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舞蹈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舞蹈二次备课教案范例

舞蹈二次备课教案范例一、教案背景在舞蹈教学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充分准备,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本教案旨在为舞蹈教师提供一个二次备课教案的范例,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规划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学习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要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舞蹈动作进行创造性表演;•学生能够合作并与团队成员协调配合进行演出。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介绍舞蹈基本动作1.活动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点讲解:介绍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摇臂、抬腿、转身等。

通过示范和解说,确保学生准确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3.动作训练:分组进行动作练习,每个组按序练习摇臂、抬腿、转身动作。

教师逐个指导每个小组,纠正动作不准确的学生,并提供必要的个别辅导。

4.动作串联: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将摇臂、抬腿和转身三个动作进行合理的串联,并进行整体练习。

第二课时:舞蹈创作与表演1.复习训练: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本动作,确保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程度。

2.舞蹈创作: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作。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所学的动作进行编排和创作,展示舞蹈的创造力。

3.团队合作: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互相搭档,共同协作完成舞蹈编排。

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提醒学生关注团队协作和整体效果。

4.舞蹈表演:每个小组将自己编排的舞蹈进行表演。

教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对舞蹈的进一步热爱。

四、教学评价与总结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以便提升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学生评价:教师采用问卷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评价,并收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2.教学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集体备课主备人谈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主备人谈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主备人谈教学设计摘要: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集体备课的主备人,承担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的责任和任务。

本文从集体备课主备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的过程。

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学生学习任务的安排等方面。

教学设计旨在引导教师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对于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提前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主动权,使教学更加有条不紊,不仅能够保证所授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还能够提前预知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通过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同时,教学设计也能够为教师提供灵活的教学操作指导,使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化。

最后,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1.结合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以达到教学目标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

2.注重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主备人讲述集备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路

主备人讲述集备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路

主备人讲述集备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路主题:主备人讲述集备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路引言:在教育领域,集备课备受推崇。

作为一项专业的教学设计活动,集备课旨在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作为主备人,担负着集备课组织与引导的责任,本文将探讨主备人在集备课中的角色、教学设计的过程以及对于集备课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部分:主备人的角色与职责1.主备人的定义与作用主备人是集备课中的核心人物,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主备人应具备教学经验丰富、对该学科领域熟悉,并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2.主备人的职责作为主备人,首要职责是协调与组织集备课的活动。

主备人需要确保集备课的目标明确,确保每位教师的参与和贡献,促进集体合作与共享,确保集备课的顺利进行。

主备人还需要根据集备课的主题或目标,提供相关的资源与素材,并对集备课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分享。

第二部分:集备课的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与内容集备课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

主备人应与参与教师充分讨论,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学科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有机组织。

2.分析学生需求与特点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主备人需要通过调研或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

这有助于主备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

3.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估方式在集备课中,设计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主备人应与参与教师共同讨论,设计出多样性、趣味性和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

也需要确定评估方式,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部分:对集备课的思考与思路1.集备课的意义与价值集备课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设计方式,更是教师间互相交流、分享与成长的重要机会。

通过集备课,教师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吸取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主备人的重要性集备课中,主备人担负着组织与引导的重要角色。

主备人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关系到集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主备人应加强自身的教学设计与领导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与借鉴他人的经验,提升自己在集备课中的能力。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电子文档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电子文档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 师 导 学





二次备课 、 、 。
学 生 活 动 自主训练 1、 前来相送的人有
目标切入(5 分钟) 一、回顾课文,创设情景 1、课文中写了哪些亲人? 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 她们代表朝鲜 人民 2、 从题目看, 课文中写了什么内容? (朝 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 目标引领(20 分钟) 二、整体感知,梳理事件 自主学习提示:(出示课件) 1、由读第一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娘像 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相关的句子,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2、细读课文,体验深情。 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 军做的事情。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件事,找出 相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读一读,说说你 的感受。 ②“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 ③“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记?” 转换成陈述句好不好?为 什么? 合作、探究学习提示: 用学习第一 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第 二、三自然段。 ④“小金花” ,你是多么刚强……你怎么 落泪了呢?小金花是怎样的性格?表现在哪 些地方?今天落泪了又说明了什么? ⑤“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 还不足以表达你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大嫂付 出了怎样的代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 情? 3、领悟写作方法。




再见了,亲人 送打糕 大 娘 救伤员 小金花:救侦察员 大 嫂:挖野菜 课 后 反
昏倒在路旁 失去小孙孙 失去妈妈 炸伤双腿 思
鲜血凝成 的友谊
合作训练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汇报情况。 ①让学生读出感动的话是 。 让大家看到 ,我从中体会到 了 。 ②“雪中送炭”的意思是 ,在文 中是指 。 ③小金花的性格是 ,表现 。和志愿军分别时落泪说明了 。 ④请一生表演小金花说的话 ⑤大嫂“付出的高代价”是指 ,这 句话表达了 感情。 3、写作特点:用 表达中心的 写作方法,每个自然段末尾都用了 , 作用是 。

教师集体备课主备人发言稿

教师集体备课主备人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教师集体备课的主备人,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备课思路和心得。

首先,请允许我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个主题下,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备课的首要任务。

在本次备课中,我们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本次备课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精选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知识。

2. 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我们要梳理知识体系,让学生在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 丰富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在本次备课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施探究式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调查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强化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本次备课中,我们要关注教学评价的多样性,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教师集体备课是一个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过程。

希望大家在本次备课中,能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一年级数学第二次备课

一年级数学第二次备课

一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刘军课时编号:003第四课时练习二备课时间:2008年2月18日教学内容:巩固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课本第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让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7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挂图、20根小棒、十几减9的口算卡片。

教学进程:一、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

13-8= 8+9= 16-7= 14-7=15-7= 12-2=12-8= 4+7=二、导入激趣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小红花,哪一位小朋友表现得好,他就可以得到红花作为奖励。

看看这节课谁最出色,得到的红花最多。

三、练习1、夺☆比赛。

(第2、4题)师:本次夺☆比赛分成两道大题,每做对一道编号:04一年级数学备课主备人:刘军课时编号:004第五课时十几减几备课时间:2008年2月19日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课本第7~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搜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几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投影仪、小红花。

教学进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答。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题。

出示挂图。

师:今天,小兔子带着她的好朋友小老鼠一起到草地上去摘蘑菇。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课题 1.8有理数的乘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总课时2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2012 年月日教材分析《1.8有理数的乘法》是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一章第八节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一节正数与负数、第三节绝对值与相反数和小学学习的乘法口诀、分数乘小数、分数乘分数有及整数乘分数基础上,继续学习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同时它也是学习第三节第2课时以及学习第十一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内容。

学情分析所任班级为七年级1班和2班,他们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学习成绩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小数的不知从何算起,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心理状态上看,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一定的协作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有用且有趣。

突出直观性教学。

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感受有理数乘法的实际背景,认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3.在探究和交流活动中,促进观察、猜想、归纳、概括等能力的提高。

学习重点重点: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学习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教学准备1. 制作口算题卡;2.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阶段学习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自主学习阶段1.检测旧知回顾的内容。

2.两数相乘时,当把其中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那么积的变化情况。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检查并订正旧知回顾的内容情景导学提出问题引导自学尝试解决完成导学卡自主学习能把旧知回顾中的知识点熟练掌握。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描述找到的规律。

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合作交流与探究阶段1.当两数相乘时,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那么它们的乘积的关系。

高三上学期英语M10U2全套表格教案

高三上学期英语M10U2全套表格教案

sing mobile phones. Do you know what the word “mobile” mean?obile library and a mobile medical team are?re mobile people?two subtitles in the article.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ry to find answers to the three questions in part A. (3 minutes)le in the USA.and young adults.a second time and complete Parts C1 and C2 on pagethe Northeast.gest population of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This group accounts for nearly 18 percent of the state’s me has been decreased and manysigned for elderly homeowners with things likeare more exciting and he can meet young people like himself and go to theatres, museums and big sportibout people moving to live in another place, especially moving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a big city, or f onquick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some words. 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vocabulary art E.2 a3 g4 e5 b6 f7 c8 hntant (2) career(4) edition(6) opportunities(8) trend(10) adaptationsain and ,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of it and underline the difficult points.2 去国外学习4 在阳光下变老6.向南行进____ 8.各种理由10.比…变化少_________ 12..有道理,有意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在海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全国人口普查__________ ____ 21.寻找刺激 ____________ _______ 23.一位顶尖的会计师__________t some population trends in the USA.来看他的研究look aheadlook intolook overlook well.成年老年the Stone Agesnce we met . for one’s agea girl aged 15 两头牛d.you’ll get an answer.r than oneof you class ?nted for nearly18 percent of the stare’s population.解释;报告,报道;户头;计算,帐单,评价作了完整的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兰楠课题解直三角形应用(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巩固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学会解关于坡度角和有关角度的问题过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有关三角函数知识.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1.探究活动一教师出示投影片,出示例题.例1 如图6-29,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m,测得斜坡的倾斜角是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精确到0.1m).分析:1.例题中出现许多术语——株距,倾斜角,这些概念学生未接触过,比较生疏,而株距概念又是学生易记错之处,因此教师最好准备教具:用木板钉成一斜坡,再在斜坡上钉几个铁钉,利用这种直观教具更容易说明术语,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2.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画出图形(上图6-29(2)).已知:Rt△ABC中,∠C=90°,AC=5.5,∠A=24°,求AB.3.学生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完全可以独立解决例1.教师可请一名同学上黑板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答: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约是6.0米.教师引导学生评价黑板上的解题过程,做到全体学生都掌握.2.探究活动二例2 如图6-30,沿AC方向开山修渠,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要从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一点B取∠ABD=140°,BD=52cm,∠D=50°,那么开挖点E离D 多远(精确到0.1m),正好能使A、C、E成一条直线?这是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应首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由题目的已知条件,∠D=50°,∠ABD=140°,BD=520米,求DE为多少时,A、C、E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观察图形,不难发现,∠E=90°,这样此题就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了,全班学生应该能独立准确地完成.解:要使A、C、E在同一直线上,则∠ABD是△BDE的一个外角.∴∠BED=∠ABD-∠D=90°.∴DE=BD·cosD=520×0.6428=334.256≈334.3(m).答:开挖点E离D334.3米,正好能使A、C、E成一直线,提到角度问题,初一教材曾提到过方向角,但应用较少.因此本节课很有必要补充一道涉及方向角的实际应用问题,出示投影片.练习P95 练习1,2。

补充题:正午10点整,一渔轮在小岛O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等于10海里的A 处,正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南偏东60°方向航行.那么渔轮到达小岛O的正东方向是什么时间?(精确到1分).学生虽然在初一接触过方向角,但应用很少,所以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出现不会画图,无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的情况.因此教师在学生独自尝试之后应加以引导:(1)确定小岛O点;(2)画出10时船的位置A;(3)小船在A点向南偏东60°航行,到达O的正东方向位置在哪?设为B;(4)结合图形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题的解答过程非常简单,对于程度较好的班级可以口答,以节省时间补充一道有关方向角的应用问题,达到熟练程度.对于程度一般的班级可以不必再补充,只需理解前三例即可.补充题:如图6-32,海岛A的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鱼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主备人兰楠课题解直三角形应用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知识和能力巩固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坡度问题.过程和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坡度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坡度的有关术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例 同学们,如果你是修建三峡大坝的工程师,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解决:如图6-33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 ,坝高23m ,斜坡AB 的坡度i=1∶3,斜坡CD 的坡度i=1∶2.5,求斜坡AB 的坡面角α,坝底宽AD 和斜坡AB 的长(精确到0.1m).同学们因为你称他们为工程师而骄傲,满腔热情,但一见问题又手足失措,因为连题中的术语坡度、坡角等他们都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想学的心情,及时点拨.通过前面例题的教学,学生已基本了解解实际应用题的方法,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但此题中提到的坡度与坡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同时这两个概念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又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本节课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坡度与坡角的意义. 介绍概念 坡度与坡角结合图6-34,教师讲述坡度概念,并板书: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一般用i 表示。

即i=l h,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引导学生结合图形思考,坡度i 与坡角α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答:i =l h=tan α这一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教师不妨设置练习,加以巩固.练习(1)一段坡面的坡角为60°,则坡度i=______;______,坡角α______度.为了加深对坡度与坡角的理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教师还可以提问:(1)坡面铅直高度一定,其坡角、坡度和坡面水平宽度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2)坡面水平宽度一定,铅直高度与坡度有何关系,举例说明.答:(1)如图,铅直高度AB 一定,水平宽度BC 增加,α将变小,坡度减小,因为 tan α=BC AB,AB 不变,tan α随BC 增大而减小(2)与(1)相反,水平宽度BC 不变,α将随铅直高度增大而增大,tan α也随之增大,因为tan α=BC AB不变时,tan α随AB 的增大而增大2.讲授新课引导学生分析例题,图中ABCD 是梯形,若BE ⊥AD ,CF ⊥AD ,梯形就被分割成Rt △ABE ,矩形BEFC 和Rt △CFD ,AD=AE+EF+FD ,AE 、DF 可在△ABE 和△CDF 中通过坡度求出,EF=BC=6m ,从而求出AD .以上分析最好在学生充分思考后由学生完成,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坡度问题计算过程很繁琐,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并严格要求学生,选择最简练、准确的方法计算,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解:作BE ⊥AD ,CF ⊥AD ,在Rt △ABE 和Rt △CDF 中,∴AE=3BE=3×23=69(m).FD=2.5CF=2.5×23=57.5(m).∴AD=AE+EF+FD=69+6+57.5=132.5(m).因为斜坡AB 的坡度i =tan =31≈0.3333,查表得α≈18°26′ 答:斜坡AB 的坡角α约为18°26′,坝底宽AD 为132.5米,斜坡AB 的长约为72.7米.3.巩固练习(1)教材P124. 2由于坡度问题计算较为复杂,因此要求全体学生要熟练掌握,可能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很快做完,教师可再给布置一题.(2)利用土埂修筑一条渠道,在埂中间挖去深为0.6米的一块(图6-35阴影部分是挖去部分),已知渠道内坡度为1∶1.5,渠道底面宽BC 为0.5米,求:①横断面(等腰梯形)ABCD 的面积;②修一条长为100米的渠道要挖去的土方数.分析:1.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要求S 等腰梯形ABCD ,首先要求出AD ,如何利用条件求AD ?3.土方数=S·l ∴AE=1.5×0.6=0.9(米). ∵等腰梯形ABCD , ∴FD=AE=0.9(米).∴AD=2×0.9+0.5=2.3(米).总土方数=截面积×渠长=0.8×100=80(米3).答:横断面ABCD面积为0.8平方米,修一条长为100米的渠道要挖出的土方数为80立方米.(四)总结与扩展引导学生回忆前述例题,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弄清俯角、仰角、株距、坡度、坡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水位等概念的意义,明确各术语与示意图中的什么元素对应,只有明确这些概念,才能恰当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认真分析题意、画图并找出要求的直角三角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3.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使计算尽可能简单,且不易出错.4.按照题中的精确度进行计算,并按照题目中要求的精确度确定答案以及注明单位.作业设计必做教科书P97:1-7选做教科书P97:8-12教学反思主备人兰楠课题29.1投影(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了角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3、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教学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你看过皮影戏吗? 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

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

(有条件的)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鬼子表演皮影戏(二)你知道吗(有条件的)出示投影: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三)问题探究(在课前布置,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和性质和区别1、以数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在太阳光线下,木杆和三角形纸板在地面的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