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李文品

合集下载

双曲型方程的一类高阶算法及其数值实验

双曲型方程的一类高阶算法及其数值实验

+。
: 0 i 。 tuce sc nsr t d.
n cuay i gnrl = 口 s ac r s eea y E c l
. ) E = D r . (
d+ 5 口=
4 n 口= +
{4 [
2+r ]・ )
+( 2+r( - )
;E = Df
’ 口



ad n
frr≠ + 1 0 ,±2 a dd = n
r h ) fr "o 0

V u
t = ±2பைடு நூலகம்r
i 字 ta a gee “ittcc …出“ e d 0 n r aie shhhcy om h : e nr eaeu 0 rs …e ts hrn r g g aa h


针 对 双 曲 型 方 程 1 o 0,+ 1 ,
Or . d
= 0 构 造 了 一 类 含 参 数 的差 分 格 式 , 精 度 一 般 为 E = 其

。 l 2r・ n ( +( ・ [ +] 4 州 ) - r字 2)
邮 (

+( D 。
.r+ ± d字 当≠1 2 = ’且
f 一
2 ≤ r<一1
i+一≥≥ +Tas。s s。 hpers —{ ld{÷hasc。rpe ei p・ } 一_ ’ ycus nbeene e niau d r a。 ni nep y xm n
J n , 01 u .2 1
双 曲型 方 程 的 一 类 高 阶算 法 及 其 数值 实验
刘轶 中 , 李物 兰 , 方春 华 曾 诚4 ,
(. 1贵州大学理学院数学系, 中国 贵阳 5 ̄2 ;. 5 52 温州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中国 温州 353 ; 205

2022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万能模板(精选15篇)

2022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万能模板(精选15篇)

2022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万能模板(精选15篇)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万能篇1我们即将毕业之际,首先向我的导师刘强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老师在研宄方向的选择上给予了我极大的自由,从研宄方向的选择到论文的撰写,都得到了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在生活中,刘老师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特别感谢研究生期间指导我的李贤老师,李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李老师的悉心指导将我带入车辆动力学控制领域,文中处处蕴含着李老师的学术思想,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感谢俞娇娇教授在研究生阶段对我的帮助,俞老师为课题组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在学术上指导我、也在做人品德上引导着我。

感谢课题组的朱志文老师,朱老师在大论文和小论文上都给予了我不少中肯的建议。

同时也感谢课题组黄雷老师、陈俊玄老师在这三年中对我的帮助和指导。

感谢102实验室王磊博士、徐祥博士、樊之景博士、孙嵩博士、江冬清博士、窦文之博士以及叶梅硕士、杨海硕士,是你们在科研中给予我无尽的帮助,在生活中给予我无尽的包容。

感谢已毕业的吴志翔硕士,从考研到研究生即将毕业,一路走来都得到这位老学长的指点和帮助。

感谢课题组同级的潘俊硕士、孙朝晖硕士、邱斌斌硕士、杨政伟硕士、彭影硕士,同时感谢课题组所有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以及XX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是你们的一路陪伴,我的研究生生活才更加的丰富多彩。

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万能篇2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实验的开展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到论文的撰写,陈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他在我的实验中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融入了许多的智慧与辛劳。

陈老师正直宽厚的为人,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科研思维,深深地鼓舞和教育着我,使我能够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在生活和就业上,陈老师也像朋友一样,给了我很多关怀和建议。

陈老师不仅是我科研中的导师,更是我的人生益友!在此毕业之际,谨向陈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衷心感谢实验室蔡国庆教授,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对我自身科研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012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单

2012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单

单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第 2 页,共 112 页
序号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论文标题 超声波高浓度含沙量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SBR法处理渗滤液电Fenton出水的研究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辩驳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区建筑物提取算法研究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及并网控制研究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及关键变换器控制技术研究 深埋隧道围岩稳定影响研究 钢管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基于光谱信息的色彩鉴别研究 代理成本、避税程度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二度梅》戏曲的流变及人文意蕴探讨 随机微分方程 地图代数聚类:一种基于距离场的空间聚类方法 数字的作用:金钱启动研究中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雷帕霉素对尼古丁激活mTOR引起敏化的作用 竞争中的合作:草根NGO构建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的策略选择—基于“ 大山里的魔法教室”之个案分析 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立法论 大电网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辨识研究 基于视频图像序列的面部表情识别研究 基于MatLab的汉江中下游段河流水华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Agglomerins最小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确定及其在异源宿主中的表达 武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PRO/E电视遥控器下盖注射模模具设计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制备研究 闸门自动卸载装置及闸门自动化设计 水性UV树脂连接料的制备及表征 NiTi形状记忆合金薄板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和应力滞后的数值模拟 农民工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参考模板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参考模板
系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注:1、本表任务指指导教师根据论文要求给学生下达的任务。
2、本表一式二份:学生留存一份,院(系)留存一份。
教务处制表
第2周至第3周, 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4周至第6周,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第7周至第8周, 完成毕业论文二稿
第9周至第10周, 完成毕业论文三稿
第11周至第12周,完成论文定稿
第13周 论文答辩
推荐参考文献:
[1]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2)
[2]程雪军.论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法律监管[J].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9)
[11]李文博,孙冬冬,刘红婷等.浅谈互联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3,(20)
[12]巴曙松,谌鹏.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中国农村金融,2012,(24).
[13]M.L.Kulthon Kasemsan,Nantana Hunngam.Internet Banking Security Guideline Model for Banking in Thailand[J].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2011
论文写作的具体任务:
(1)收集整理与“从‘余额宝’看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
(2)构思论文框架,提出“从‘余额宝’看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写作计划,提交开题报告。
(3)撰写论文初稿,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对论文进行修改,提交论文定稿。
要求:
(1)观点正确,论据可靠,引用数据准确,能反映现实,理论分析透彻。要充分说明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哪些问题,能从余额宝的产生与面临的处境出发,提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要求理论分析透彻、个人见解明了。论证要有点、重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论鲜明。

入选2014年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公示

入选2014年广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公示
郭康贤
省统选
89
广州大学
郑筱筱
20130625
数学
首次积分方法与非线性发展方程(组)的精确解
尚亚东
省统选
90
深圳大学
周悦
20130626
哲学
方献夫易学思想研究
问永宁
省统选
91
深圳大学
李文舒
20130626
新闻传播学
香港免费日报发展及现状研究报告
辜晓进
省统选
92
深圳大学
蔡兆坤
20130626
物理学
铋锑碲系热电薄膜及其温差电池的制备与物理特性研究
生物学
甲基硒酸协同顺铂抗肿瘤机制研究及纳米硒载药系统的优化
黄峙
单位自评
43
暨南大学
张龙
20130625
电子科学与技术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麦文杰
单位自评
44
暨南大学
刘明莉
20130625
药学
甘松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姚新生
单位自评
45
华南农业大学
张瑜
20130619
生物学
活性氧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脑梗死神经干细胞移植的MRI及光学双模态成像活体示踪
沈君
单位自评
13
中山大学
王静姝
20130619
临床医学
褪黑素抑制乳腺癌和结肠癌细胞生长分子机制的研究
邓务国
单位自评
14
中山大学
胡亚朋
20130619
临床医学
Lapatinib逆转ABCC1、ABCC2、ABCC4、ABCC10、LR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3届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013届重庆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吴小志 丁从明 刘渝琳 杨代福 陈永进 李红 毛亚斌 苟世祥 杨涵 刘琼 许世虎 李刚 张春新 巫大军 刘黔渝 田立为 罗显勇 张国云 胡海波 杨正益 王成良 朱永 朱涛 罗钧 郑伟 王代华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吴曙光 张亮亮 杨佑发 黄音 甘民 傅剑平 许劲 刘国涛 姚娟娟 阳春 王勇 刘猛 张应应 舒永录 徐溢 王煜 谭世语 刘成伦 侯文096585 环境工程 20096637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0096624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009645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2009646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20092418 20092215 20096964 20096903 20096890 20096803 20097019 统计学(金融与精算方 向) 数学与应用数学 药学 材料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建筑城规学院
王涛 杭启飞 叶玲 张佳慧 李雨哲 王旻玮 宋鹤 张兴玉 王 晓 何 怡 张遗禄 蒋银凤 何 严 婷 行
20094324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20094601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20094653 20094541 20094550 20092335 20097479 20097228 20097271 20097173 20090759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工程力学 环境科学 采矿工程 财务管理

《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标准导报》》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近日,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召开了《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国家标准审查会。

该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我院等多家单位起草。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40.43
【相关文献】
1.《杂质校准棉标准样品》等5项国家标准样品获批准发布 [J],
2.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准空气质量的测量数据 [J], 吕宁宁;程子贤;方勇;吴旭
3.基于分级和线性回归校准法的内部气氛测试方法 [J], 王斌;滕雷;孙磊;周帅;罗宏伟;王小强
4.基于线性回归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数据校准方法研究 [J], 吴玲玲;杜赵杭;韩凯波;陈一飞;赵怡
5.基于垂直足迹线性加权算法的宇宙射线中子法土壤水分测量校准与验证 [J], 武强;徐倩倩;朱玉涵;闫梦玲;罗孳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6届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2006届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化工学院
42
李晨
纳米沸石-碳复合膜的制备与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模拟研究
王金渠
化工学院
43
林蓉蓉
用于止血剂的ZSM-5沸石的Ag改性及表征
郭新闻
化工学院
44
李红彩
4-苯基-3-丁烯-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赵伟杰
化工学院
45
高建喜
基于matlab的过程系统实时优化研究——数据校正
董宏光、韩志中
化工学院
154
王一颉
非线性信号去躁前后混沌特性变化研究
韩敏
自动化系
155
范圣冲
基于WEB平台的论文审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庄严
自动化系
156
宋鑫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播放系统设计
张立勇
自动化系
157
王云淼
线CCD的测厚系统设计
李明伟
自动化系
158
孙天罡
基于肤色和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
王金城
自动化系
159
皇甫毅杰
基于MSP430的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控制系统
80
姜立群
基于SPCE06lA的智能电动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王健
计算机系
81
孙宇
基于MSP430的双核模拟量采集系统的设计
马洪连
计算机系
82
刘淼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轮转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王秀坤
计算机系
83
王以芳
基于重复字串的新词自动抽取研究
黄德根
计算机系
84
刘欣
地域文化中心
孔宇航
建艺学院
85
安源
地域文化艺术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题目:轻钢结构住宅前景及现状分析作者:李文品学号:2010117301016系别:设备工程系专业班级:建工钢结构10-1指导教师:职称:轻钢结构住宅前景及现状分析【摘要】本文所称轻钢结构住宅主要是指以镀锌轻钢龙骨为结构件建造的住宅,这种结构在国外多为一、二层的独户式小住宅,也有用其建造六层以下集合式住宅的。

由于其明显区别于采用H型钢等厚壁钢材(因表面涂有防锈漆,俗称"红钢")的结构,因而称为轻钢结构。

钢结构住宅是十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广的项目,其具有强度高、结构尺寸小、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现状及它的特点,然后对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问题,对策,住宅,发展瓶颈,钢结构技术,结构设计,住宅设计,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目录前言 (1)一.发展轻钢结构住宅遇到问题和对策 (1)(一)钢结构常识 (1)(二)轻钢结构的优点 (1)(三)发展轻钢结构住宅遇到的问题 (2)(四)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对策 (3)二.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4)(一)轻型钢结构及高层钢结构 (4)(二)钢结构建筑及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 (4)(三)钢结构住宅相比传统结构形式住宅的优势分析 (5)(四)钢结构住宅发展阻力(颈瓶)分析 (5)(五)钢结构住宅发展前景展望 (6)结论 (8)参考文献 (8)前言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是中国未来的住宅建设方向,而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则是解决高能耗建筑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绿色建材和节能设施,最大限度利用有效空间等,都是钢结构住宅建筑的优点。

实行工厂化生产,推动住宅钢结构建筑的产业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住宅建设中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住宅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涉及到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

目前我国近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0亿平方米建筑中95%仍属高能耗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约28%,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建筑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

如果节能省地型建筑能大力推广,其社会的经济利益和对地球的资源利用都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对用钢政策由限制用钢到合理用钢到积极用钢,国务院1999年颁发的72号文件提出要发展钢结构住宅产业,在沿海大城市限期停止使用粘土砖。

因此开发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已成为当前住宅结构研究中的热点。

不过,多层轻钢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动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

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轻钢住宅在我国健康快速发展。

一.发展轻钢结构住宅遇到问题和对策(一)钢结构常识钢结构是指用钢板和热扎、冷弯或焊接型材通过连接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形式。

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

钢结构行业通常分为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5大子类,其中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是指由维护、墙体及隔断结构与钢架支承结构共同组成的住宅体系。

高强度承重超轻钢住宅起源于美国,由日本神户制钢所等6大钢铁集团公司经过多年实验,在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

它采用汽车用钢板材料为承重结构,表面镀铝锌处理后,经过14~20道工序压延成形,主要用于墙体及楼面的承重骨架。

产品包括墙体承重型钢、楼面承重型钢及零配件。

(二)轻钢结构的优点轻钢结构住宅相比于传统住宅,有其突出的优点:1.由于采用了轻型屋顶及墙体结构,而且其支撑钢结构的材料强度高,用料省,体型小,所以自重较轻。

结构重量轻节省并减少了运输和吊装费用,基础负载也相应减少,减低了基础造价。

2.由于钢材强度高,房屋自重轻,故以钢骨架作支承结构时,可建造开间、进深较大的房屋,而且所需构件的截面小,在相同建筑面积下的建筑空间利用率增加5%~7%。

3.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抗震性能好且受损轻,而且由于钢材便于加工,灾后容易修复。

4.钢结构除基础外,构件全部由专业工厂标准化生产,建筑质量容易保证;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比传统建筑可缩短一半;各部件运抵现场组装,施工现场文明,现场湿作业少,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也少;施工作业受天气及季节影响较少,并且可以工厂制作与现场安装平行进行,甚至一些标准化的住宅体系,可以随订货,随建造,大大缩短建造周期和资金占用时间。

5.环境破坏及污染少,改建和拆迁容易,材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高。

(三)发展轻钢结构住宅遇到的问题(1)轻钢结构住宅具有性能好、自重轻、工厂化程度高、建造速度快、劳动强度小等优点,因而近三十年来在欧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十分成熟的技术。

在我国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今天,国内外许多企业不约而同地想把轻钢结构住宅技术移植到中国来。

虽经努力,但效果却不象人们事先想象的那样乐观。

问题何在,又应当如何解决呢?首先遇到的是标准和规范问题。

我国的标准规范是针对几十年来大量使用的结构体系编制的,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此前在我国属于技术空白,所以不能满足我国现行强制性规范的某些条文不足为奇。

例如我国建国以后建造的建筑物多采用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等耐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由此导致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材料选用方面似乎较国外苛刻,轻钢结构住宅难以满足其要求。

再如长期以来镀锌轻钢龙骨在我国仅用于隔断、吊顶等非主要承重结构,我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基本上不考虑用厚度2毫米以下的钢材制作主要承重构件,对于国外大量采用的壁厚0.8-1.6毫米的镀锌轻钢龙骨承重体系,我们既缺乏对其受力状况和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的理论分析,也缺乏相关的实验数据,这就使得轻钢住宅的结构设计在我国寻找不到有针对性的规范作为依据。

这种与国内规范不衔接的状况,使轻钢结构住宅项目无论在工程报建阶段还是在工程验收阶段,都会遇到数不尽的障碍与麻烦。

(2)面临的另一类问题是整个社会对这种新住宅体系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是在国外尤其是北美地区木结构住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两种体系虽然在国外已经十分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却完全是新东西,因而各种困难几乎无处不在。

在建材和部品方面,目前建造轻钢结构试验工程所需材料许多要从国外运来,甚至有些由外商在中国大陆委托加工的部件,往往也只能到国外去采购,在国内市场上一时还找不到。

在人员方面,由于国内无论中等或是高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均未涉及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因此我国建筑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一体系知之甚少,而更加缺乏的是熟练技术工人,所以虽然这一体系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讲并无多少难度,但真正推行起来却往往缺乏得力的骨干。

在建筑管理方面,我国现行的建筑管理模式与轻钢结构住宅这种工业化生产方式也不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许多住宅生产企业希望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但是他们搞不清自己来到中国后应当申领什么资质,属于什么身份--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集成商?还是制造商?此外,在中国的消费者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住惯了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从慢慢开始接受到逐步喜欢轻钢结构住宅,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3)再就是工程造价问题。

目前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在我国大陆的报价大约在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交工标准包括了室内精装修、高档厨卫设备、室内热水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直接饮用水系统、家庭智能化系统、车库自动门,以及冰箱、洗衣机、烘干机等白色家电,但不包括地价、室内家具、电视机、音响等黑色家电,室外管线、绿化和其它各种户外配套工程的费用。

有人认为这一价位偏高,国内消费者近期还难以接受。

然而这种价格在国外比起其它结构形式住宅的造价来说,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在国外能够蓬勃发展的原因。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所处社会的技术经济背景相联系、相适应的,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GDP约为我国的40至50倍,劳动力价格约为我国的20至30倍,因此,符合产业化生产方式的轻钢结构住宅在发达国家远比我国更易被市场接受。

而我国由于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便宜,尽管轻钢结构住宅的性能和舒适度较高,但其对于传统建筑形式住宅的竞争优势反倒不够明显。

因而市场接受起来比较缓慢。

(四)发展轻钢结构住宅对策对上述情况,在中国推广轻钢结构住宅,目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应有计划地建造一批试验工程,以便引进该项生产技术。

如果没有一定的建造量,就不可能编制完成我们自己的轻钢结构技术规范,在中国使这项技术成熟起来就成为一句空话。

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强调必须执行强制性规范,但是技术标准和规范就其性质来说,永远都是落后于技术自身的发展的。

因此,在国内规范不完善时,建造试验工程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须的。

目前北新建材等国内大型建材企业已经开始进军这一领域,投资建立了轻钢结构住宅生产线,对此国家应适当予以扶持。

二、在建造试验工程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就应不失时机地编制相应的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和规范。

由于与国外标准体系、技术环境的差异,甚至标准管理方式和部门分工的不同,都使这项工作在我国具有相当的难度,并非像有些同志设想的那样,把国外标准直接翻译过来就直接套用了。

把国外轻钢结构住宅嫁接到中国的技术标准体系中来,还有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协调工作要做。

根据建设部技术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目前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组织各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生产企业共同编制行业技术标准《低层轻钢结构住宅技术要求》,这项标准发布后,将结束轻钢结构住宅在我国无技术标准可依的局面。

由于轻钢结构住宅是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其优良的技术性能和产业化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方向。

因此,一旦有了技术标准,就应将这种技术体系纳入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并对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企业和社会的建筑科研院所也应投入力量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使这一体系在我国日臻完善,并使我国企业由此获得反过来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与资格。

三、最后想说明的是,轻钢结构住宅并非仅有冷弯镀锌轻钢龙骨体系一种,其它各种冷弯或热轧薄壁型钢形成的工业化住宅体系也都应属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如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大和住宅工业株式会社的钢结构住宅体系等。

本文的观点同样适合这些体系,所不同的是,它们是拥有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和特点的工业化住宅体系,其优点也值得我们逐步学习、引进、消化和吸收,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的住宅产业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