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ads仿真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论文

基于ads仿真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论文

基于ads仿真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基于ADS仿真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摘要:低噪声放大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论文基于ADS仿真平台对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进行研究和优化,采用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以降低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提高系统的性能。

首先,通过对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然后,利用ADS仿真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参数优化,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评估。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低噪声放大器、ADS仿真、噪声系数、性能评估、实验验证1.引言低噪声放大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设计低噪声放大器时,关注的主要指标是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频率响应、幅度稳定性、增益平坦度等。

本论文旨在通过ADS仿真工具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和评估,优化其性能。

2.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原理3.ADS仿真工具的应用ADS是Agilent技术公司开发的一种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仿真和优化功能。

在本论文中,将使用ADS仿真工具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合理选择元器件和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满足设计要求的低噪声放大器。

4.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和优化首先,在ADS中建立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包括源极、基极和负载等部分。

然后,通过电路参数的优化,使得在给定的频带内,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降至最低,并达到最佳的增益。

5.性能评估通过仿真数据对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性能评估。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增益、噪声系数、频率响应以及其他性能参数。

比较设计方案的优缺点,选择和调整最佳的方案。

6.结果分析与讨论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评估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设计方案,可以对电路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研究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研究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其中包括放大器的性能。

放大器是电子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电路,它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便于处理或者输出。

然而,放大器在放大信号的同时也会引入噪声。

噪声会对放大器的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噪声?在介绍低噪声放大器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指信号中不希望出现的随机波动,这种波动会以一定的功率加入信号中。

在放大器中,噪声可以是来自放大器器件本身的功率噪声或者来自放大器旁路系统的干扰噪声。

功率噪声是器件所带的热噪声和其他内部噪声产生的,是电压、电流、热噪声电阻相互作用的结果。

干扰噪声是来自外界的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放大器的电路产生的干扰信号。

如何衡量噪声?衡量放大器的噪声主要有两种指标:信噪比和噪声系数。

信噪比是指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信号的均方根值之比,单位为分贝(dB)。

它用来度量放大器的干扰抑制能力。

噪声系数是一种称为噪声温度的度量单位,例如当噪声系数为1dB时,噪声温度为290K。

噪声系数是用来度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噪声功率比。

这两种指标越小,代表放大器的噪声越小。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低噪声放大器以噪声系数和信噪比为主要性能指标。

因此,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器件和元件低噪声放大器的器件和元件至关重要。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低噪声JFET、GaAS、GaAsP和SiGe等器件可以选择使用。

这些器件具有较低的噪声系数和增益扩展特性。

同时还需要选择低噪声电阻和电容等元件,以减小噪声。

工作条件不同的工作条件会影响放大器的噪声性能。

例如,工作温度和频率都会影响噪声性能。

应该保证工作温度尽可能低,同时尽量避开噪声源频率。

电路拓扑结构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拓扑结构要考虑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的匹配,以降低噪声系数。

常用的低噪声放大器拓扑结构有共源、共基和共射三种。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简称LNA)在无线通信和微波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前置放大器中放大微弱信号,同时将噪声压制到最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

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用dB比值或者分贝数来表示,简称Nf。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要确保Nf足够低,才能在微弱信号中产生足够的增益且不引入过多的噪声。

因此,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非常重要。

一、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挑战在设计低噪声放大器时,需要面临几个挑战。

第一,如何处理噪声。

在放大器中,噪声来自于电阻、晶体管的温度、元器件的起伏等因素,噪声在传输信号时会被放大。

因此,设计低噪声放大器需要充分考虑噪声的来源,并采取合适的抑制措施,以保证系统的高效运作。

第二,如何改善热噪声。

热噪声是低噪声放大器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由器件本身热引起的噪声。

为了减小热噪声,需要减小器件的温度,采用低噪声晶体管等高品质元器件来代替常规器件,并减小元器件之间的串扰。

第三,如何平衡增益和噪声。

低噪声放大器需要在增益和噪声之间进行权衡,在增益和噪声之间找到平衡点。

增加放大器的增益会对噪声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用低失真、高效率的放大器设计来保证放大器的性能。

二、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要点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器件选择、电路结构、滤波器和匹配等。

器件选择是设计低噪声放大器时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选择适当的低噪声、低电荷、高频率的晶体管材料,能提高系统的性能,也能减小噪声系数。

电路结构是设计低噪声放大器时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直接耦合放大器和共源放大器是常见的电路结构,其中直接耦合放大器简单、稳定,但增益和噪声系数会受到限制。

而共源放大器的增益和噪声系数的选择范围更大,但也更过程更为复杂。

此外,混频器的阻抗匹配和反馈网络设计也是设计低噪声放大器的重要方面。

滤波器也是设计低噪声放大器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之一。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与研究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与研究

摘要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通信效率、降低通信成本、加强通信安全性,超宽带技术(Ultra WideBand,UWB)应运而生。

而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作为无线接收机前端的重要模块,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超宽带接受机的整体性能。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在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全球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研究状况后,对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实现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将目前主流的几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拓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对比,总结其优点以及缺点。

然后,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全对称自偏置低功耗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并进行设计仿真得到结果以及版图。

最后,在前文设计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工作特点,对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进行进一步优化的设计。

本次设计,主要结合了近年来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主流设计架构,通过将可以实现带宽展宽的自偏置电阻负反馈匹配电路和用以实现良好阻抗匹配电感源极负反馈电路结合得到了电路的第一级结构即输入匹配级电路,在获得足够增益带宽的同时也满足了输入阻抗的匹配条件;而为了使低噪声放大器得到足够的增益尤其是高频增益,又进一步设计了第二级高频增益放大电路来使得总体电路的增益满足条件,并利用电感串联峰化技术将两级电路级联在一起以保证获得足够的工作带宽。

论文的第三章最后给出了本次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结果,其工作带宽为1GHz-10.6GHz,在此工作带宽内,电路增益为15.6-18dB,噪声系数NF为2.4dB-3.9dB,并实现了不错的输入阻抗匹配(S11<-10dB),而整个电路的功耗也较低,电路的总功耗仅仅为9.75mW。

同目前的同类研究对比,该电路的带宽、增益、噪声都有着一定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本文第四章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来对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性能进行优化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际案例。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低噪声放大器是一种特殊的放大器,它主要用于在频率范围内放大微小信号,且尽可能地减小噪声干扰。

在现代电子通信、无线网络、雷达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同时探讨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

一、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基本原理低噪声放大器的实现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如宽带、低噪声、高增益、稳定性等,这些条件相互制约,需要在设计时进行平衡考虑。

首先,低噪声放大器需要使用低噪声信号源作为输入,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噪声产生的影响。

其次,为了达到高增益的要求,可以使用多级放大器来实现。

不过,每一级放大器都会引入一些噪声,因此需要对每一级放大器进行优化,以达到低噪声的目标。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还要满足传输线和匹配网络的要求。

传输线的设计需要尽可能减少传输线的损耗和噪声,同时匹配网络的设计则需要将输出端的负载和输入端的驱动电路匹配,以保证信号传输的最大功率。

二、低噪声放大器的实现方法低噪声放大器的实现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差分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是一种基于差分放大器电路结构而形成的放大器,它有两个输入,每个输入通过独立放大的电路,输出相减。

差分放大器可以通过噪声消除的方式减少输入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同时也可以增加信号的线性范围和热稳定性。

差分放大器的实现需要使用两个宽带放大器,一个用于正向增益,一个用于反转增益。

为了保证放大器的相位稳定性和增益平衡,需要使用一些调节网络和补偿电路。

其中,调节网络可以在信号到达输入端时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从而保证放大器的线性度。

而补偿电路则可以减少放大器中信号反馈的影响,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

三、低噪声放大器的优化方法在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噪声、增益、速度、频率响应等。

针对这些因素,有几种常用的优化方法可以帮助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

1. 选择适当的放大器器件放大器的选型是影响低噪声放大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选择合适的放大器器件可以大大提高低噪声放大器的增益和灵敏度。

毕业论文答辩微波低噪声放大器

毕业论文答辩微波低噪声放大器

二、设计原 理
本设计利用ADS仿真软件,并使用了高电子迁移率晶体 管(HEMT)作为放大电路的核心,它有着微波晶体管中最 低的噪声系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核心是对输入匹配 网络进行“最佳噪声匹配”,即从最小噪声系数的角度 出发来设计输入匹配网络。同时,通过添加各种射频扼 流电路和负反馈来提高稳定性,并对输出匹配网络进行 最大增益设计,以满足系统各项参数的要求。
三、设计步骤
A
C
稳定性设计
偏置电路设 计
输入匹配网 络的设计
B
输出匹配网 络的设计
D
第一步:偏 置电路设计
先扫描出晶体管的 直流静态工作点, 然后利用 DA_FETBias控件 设计出偏置电路:
第二步:稳定 性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了负反 馈和扼流
电路:
仿真结果:
1
2
第三步:输 入匹配网络 设计(最佳 噪声匹配)
最终仿真结 果
测量仪器: GSP830频谱仪
测量
测量
未放大时的频 谱
放大后的频谱
功率增益:(50.9)-(50.0)= 8.1dB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各位老 师!
结束
汇报人姓名
利用Smith圆图工具 设计出的匹配网络, 实现了输入端向最小 噪声反射系数的匹配
加入匹配网络后的仿真 结果:
第四步:输 出匹配网络 设计(最大 增益匹配)
同样利用Smith 圆图工具设计出 匹配网络,实现 了晶体管输出阻 抗与输出端口的
共轭匹配。
最终实现的电路图
四:设计结 果(1)
设计结果 (2)
名:辛振宇 号:20072410135 业:电子信息工程 导教师:周晓平

基于ads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基于ads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基于ADS 的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摘要]伴随着无线通信和CMOS 工艺的发展,让基于CMOS 工艺下的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是设计低噪声放大器,决定着接收机整体性能的关键模块。

它需要具有低噪声、良好的增益、线性度、较低的功耗和合适的输入输出匹配。

本文是基于TSMC 0.18umCMOS 工艺并运用电感源极负反馈与共源共栅结构的结合作为设计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框架,并采用ADS 软件对电路图进行仿真,对初步仿真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的难点在于这些参数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对它们进行折衷的考虑分析、优化调谐操作等等。

仿真结果为:在5.2GHz 处,输入输出回波放射系数与都小于-30dB, 增益值11S 22S 为14.106dB ,功耗为38mA ,噪声系数为1.228dB,1dB 压缩点为-11.2021S dBm,三阶互调点为-2.5dBm 。

以上结果均满足预先的设计指标要求。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 ADS 仿真 CMOS 工艺 电感源极负反馈共源共栅Low Noise Amplifier design besed on ADSZheng pengdaNO: 2011850022,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2015,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CMOS tec-hnolo gy, let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based on CMOS process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the low noise amplifier whi-cth is the key to t 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receiver module. It has required low noise,good gain and linearity, l 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appropriate input and output match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SMC 0.18 um CMOS process and cascode topology with induct-ive source degenration negative feedb ack a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design of low noi-se amplifier. The circuit diagram of low noise amplifier with ADS software simulation. Forpr-eliminary simulation results for further analysis, deal with thedifficulty is that these paramet-ers are inseparable, so want to compromise their consideration analysis, optimization andtuning operation and so on. Simulation results : at 5.2 GHz, input and output echo radiati-on coefficient and are less than 30 dB, the gain value of 14.106 dB, power consumptionis 38 ma, noise coefficient is 1.228 dB, 1 dB compression poi-nt for -11.20 dBm, The thirdorder intermodulation point of 2.5 dBm. These results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index of the advance.Key words : Low Noise Amplifier, ADS simulation, CMOS technology, Cascode topology with inductive source degenration引言 (1)第1章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以及性能参数 (2)1.1 基本概念 (2)1.2 低噪声放大器性能参数的介绍 (3)第2章低噪声放大器的方案设计 (7)2.1 电感源极负反馈结构的采用以及相应的参数介绍 (7)2.2 共源共栅结构(Cascode)的低噪声放大器 (8)2.3 单端和差分放大器 (9)第3章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设计与仿真结果 (11)3.1 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图设计 (11)3.1.1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性能指标要求 (11)3.1.2 低噪声放大器(LNA)的电路图 (12)3.2 仿真结果电路图 (12)3.3 仿真结果分析 (13)3.3.1 DC直流仿真 (13)3.3.2 S参数的仿真 (14)3.3.3 S 参数的调谐模式 (16)3.3.4 1dB压缩点仿真 (19)3.3.5 三阶互调仿真 (21)3.3.6 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结果指标值 (22)结论 (23)致谢语 (24)[参考文献] (25)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雷达、遥感遥控、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系统(蓝牙)、高速语音、蜂窝式个人通信与基地站、智能交通系统等等,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高度机动性和灵活性使它的应用日益广泛。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名称: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题目类型:毕业设计目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Ⅲ)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Ⅷ)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Ⅸ)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Ⅹ)中文摘要 (Ⅺ)英文摘要 (Ⅻ)1前言 (1)1.1 课题意义 (1)1.2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2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3)2.1差分电路,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简介 (6)2.2第一级放大电路的设计 (7)2.3第二级放大电路设计 (10)3 仿真结果及分析 (15)3.1第一级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15)3.2第二级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16)4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9)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系)物理学院专业应用物理学班级10602 学生姓名徐伟指导教师/职称李林/副教授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2.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10 年1月5日~2010 年6月15 日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Henry W.Ott著.电子系统中噪声的抑制与衰减技术[M].第2版.王培清,李迪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张达.增益从1 到1000 倍可变的高精度低噪声放大器[J].电子报,2004-06 (A08).[3]郭玉,鲁永康,陈波.分立元件设计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实用电路[J].电子器件,2005-12,28(4).[4]樊锡德.具有强抗干扰和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J].仪器仪表.1997,(5):8-10.[5]江月松.光电技术与实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89-290.[6]Robert F.Pierret.半导体器件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7]W.O.Henry.电子系统噪声抑制技术[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97.[8]李永平,董欣主编,蒋宏宇编著.PSpice 电路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3-5.[9]康光华.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10]Behzad Razavi.模拟CMOS 集成电路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1]A.D.埃文斯.场效应晶体管电路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第一版.[12]汪建民.PSpice 电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第一版.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查阅文献15篇以上,了解低噪声放大电路的发展动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摘要:微弱信号检测就是利用近代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方法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其关键在于抑制噪声。

恢复、增加和提取有用信号。

与普通放大器相比,低噪声放大器应具有低得多的噪声系数。

欲使放大器获得良好的低噪声特性,除使用好的低噪声器件外,还要有周密的设计。

本文将从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来论述低噪声放大器,以获得最佳噪声性能的低噪声放大器。

重点介绍了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低噪声,微弱信号检测,噪声系数,放大器0.引言随着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从强噪声中检测出有用的微弱信号,于是逐渐形成了微弱信号检测这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学科,其应用范围遍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医学、材料等领域。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是利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及物理学的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被测信号的特点与相关性,检测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或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提高检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取有用信号。

微弱信号检测所针对的检测对象,是用常规和传统方法不能检测到的微弱量。

对它的研究是发展高新技术,探索及发现新的自然规则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已经成为很多领域中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

显然,对微弱信号检测理论的研究,探索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制新的微弱信号检测设备是目前检测技术领域的一大热点。

1.低噪声放大器在通讯系统中的作用随着通讯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无线通讯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辐射小、作用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已成为各运营商乃至无线通讯设备制造商的普遍追求,这就对系统的接收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系统接收灵敏度的计算公式如下:S m in = -174+ NF+10㏒BW+S/N (1)由上式可见,在各种特定(带宽、解调S/N 已定)的无线通讯系统中,能有效提高灵敏度的关键因素就是降低接收机的噪声系数NF ,而决定接收机的噪声系数的关键部件就是处于接收机最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放大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降低噪声干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所以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对整个接收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1噪声系数NF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 可定义如下out out inin N S N S NF //= 式中,NF 为微波部件的噪声系数;Sin ,Nin 分别为输入端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Sout ,Nout 分别为输出端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

噪声系数的物理含义是:信号通过放大器之后,由于放大器产生噪声,使信噪比变坏;信噪比下降的倍数就是噪声系数。

通常,噪声系数用分贝数表示,此时)lg(10)(NF dB NF = 对单级放大器而言,其噪声系数的计算为:其中 Fmin 为晶体管最小噪声系数,是由放大器的管子本身决定的, Γopt 、Rn 和Γs 分别为获得 Fmin 时的最佳源反射系数、晶体管等效噪声电阻、以及晶体管输入端的源反射系数。

对多级放大器而言,其噪声系数的计算为:NF=NF 1+(NF 2-1)/G 1+(NF 3-1)/G 1G 2+…… (5) 其中NFn 为第n 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Gn 为第n 级放大器的增益。

在某些噪声系数要求非常高的系统,由于噪声系数很小,用噪声系数表示很222min |1)||1(||4opt s opt s n R NF NF Γ-Γ-Γ-Γ+=不方便,常常用噪声温度来表示,噪声温度与噪声系数的换算关系为:Te = T0 ( NF – 1 ) (6) 其中Te 为放大器的噪声温度,T0 =2900 K ,NF 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NF(dB) = 10LgNF (7)2.2放大器增益G :微波放大器功率增益有多种定义,比如资用增益、实际增益、共扼增益、单向化增益等。

对于实际的低噪音放大器,功率增益通常是指信源和负载都是50Ω标准阻抗情况下实测的增益。

实际测量时,常用插入法,即用功率计先测信号源能给出的功率P1;再把放大器接到信源上,用同一功率计测放大器输出功率P2,功率增益就是12P P G = 低噪声放大器都是按照噪声最佳匹配进行设计的。

噪声最佳匹配点并非最大增益点,因此增益G 要下降。

噪声最佳匹配情况下的增益称为相关增益。

通常,相关增益比最大增益大概低2-4dB 。

2. 3输入输出的驻波比和反射系数:低噪声放大器主要指标是噪声系数,所以输入匹配电路是按照噪声最佳来设计的,其结果会偏离驻波比最佳的共扼匹配状态,因此驻波比不会很好。

此外,由于微波场效应晶体或双极性晶体管,其增益特性大体上都是按每倍频程以6dB 规律随频率升高而下降,为了获得工作频带内平坦增益特性,在输入匹配电路和输出匹配电路都是无耗电抗性电路情况下,只能采用低频段失配的方法来压低增益,以保持带内增益平坦,因此端口驻波比必然是随着频率降低而升高。

2.4放大器的动态范围(IIP3):动态范围是指低噪音放大器输入信号允许的最小功率和最大功率的范围。

动态范围的下限取决于噪声性能。

当放大器的噪声系数Nf 给定时,输入信号功率允许最小值是:M f kT N P m f )(0min ∆=其中:m f ∆-微波系统的通频带(例如中频放大器通频带);M - 微波系统允许的信号噪声比,或信号识别系数;T0- 环境温度,293K 。

由公式可知,动态范围下限基本上取决于放大器噪声系数,但是也和整个系统的状态和要求有关。

例如,电视机信号微波中继每信道频带m f ∆=40MHz ,信号噪音比M =10,放大器噪声系数Nf=1.2(0.8dB)动态范围下限是dB mW P 811023.79min-=⨯=-。

动态范围的上限是受非线性指标限制,有时候要求更加严格些,则定义为放大器非线性特性达到指定三阶交调系数时的输入功率值。

除以上各项外,低噪声放大器的工作频率、工作带宽及通带内的增益平坦度等指标也很重要,设计时要认真考虑。

3.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3.1 低噪声放大管的选择原则对微波电路中应用的低噪声放大管的主要要求是高增益和低噪声以及足够的动态范围,目前双极型低噪声管的工作频率可以达到几个千兆噪声系数为几个分贝,而砷化镓小信号的场效应管的工作频率更高,噪声系数可在1分贝以下。

我们在选取低噪声放大器管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微波低噪声管的噪声系数足够小工作频段足够高,晶体管的fT 一般要比工作频率高4倍以上,现在PHEMT 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在2GHz 可在0.5dB 左右,工作频率高端可达到6GHz 。

2) 微波低噪声管要有足够高的增益和高的动态范围,一般要求放大器工作增益大于10dB 以上, 当输入信号达到系统最大值时由放大器非线性引起的交调产物小于系统本底噪声.3.2 输入输出匹配电路的设计原则对于单级晶体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如上式(4)所示,式(4)可以化成一个圆的表达式,即等噪声系数圆。

圆上每一点代表一个能产生恒定噪声系数NF 的源反射系数。

如要获得需要的噪声系数,只要在圆图上画出对应于这个噪声系数的圆,然后将源阻抗匹配到这个圆上的一个点就行了。

实际设计中由于要兼顾到放大器的增益,通常我们不取最小噪声系数。

在对放大器进行单项化设计时(假定S12=0),转移功率增益GT 可以由如下公式表示:GT = G 0G 1G 2其中 2210||S G = , 2111211|1|||1S G Γ-Γ-= , 2222222|1|||1S G Γ-Γ-=对于特定的晶体管S11、S22是确定的,不同的源反射系数Γ1 和负载反射系数Γ2 ,可以构成恒定增益圆,设计时只须将源和负载反射系数分别匹配到相应的圆上,便能得到相应的增益。

将恒定增益圆与等噪声系数圆结合起来设计,便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另外设计中还要注意增益平坦设计主要是高端共轭匹配,低端校正,一般还需在多个中间频率上进行增益规定性校验,在高频应用时由于微波晶体管本身的增益一般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为了保证电路在低频率段的增益恒定和稳定性可以考虑在输入输出端采用高通匹配方式。

在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忽略了晶体管的反向传输系数,实际中微波场效应晶体管和双极性晶体管都存在内部反馈,微波管的S12就表示内部反馈量,它是电压波的反向传输系数。

S12越大,内部反馈越强,反馈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将会引起放大器稳定性变坏,甚至产生自激振荡。

微波管的S21代表电压波的正向传输系数,也就是放大倍数。

S21越大,则放大以后的功率越强。

在同样的反馈系数S12的情况下,S21越大当然反馈的功率也越强,因此S21也影响放大器的稳定性。

一个微波管的射频绝对稳定条件是 12122112222211〉+--=S S D S S K , 2112211S S 1S -〈 ,2112222S S 1S -〈其中 21122211S S S S D -=K 称为稳定性判别系数,K 大于1是稳定状态,只有当式(2-4)中的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保证放大器是绝对稳定的。

实际设计时为了保证低噪声放大器稳定工作还要注意使放大器避开潜在不稳定区。

为改善微波管自身稳定性,有以下几种方式:1)串接阻抗负反馈在MES FET的源极和地之间串接一个阻抗元件,从而构成负反馈电路。

对于双极晶体管则是在发射极经反馈元件接地。

在实际的微波放大器电路中,电路尺寸很小,外接阻抗元件难以实现,因此反馈元件常用一段微带线来代替,它相当于电感性元件的负反馈。

2)用铁氧体隔离器铁氧体隔离器应该加在天线与放大器之间,假定铁氧体隔离器的正向功率衰减微为α,反向功率衰减为β,且α≥1,β>1。

则Γ=αβ0ΓΓ0为加隔离器前的反射系数,Γ为加隔离器后的反射系数。

用以改善稳定性的隔离器应该具有的特性是:频带必须很宽,要能够覆盖低噪声放大器不稳定频率范围;反向隔离度并不要求太高;正向衰减只需保证工作频带之内有较小衰减,以免影响整机噪声系数,而工作频带外,则没有要求。

隔离器本身端口驻波比要小。

3)稳定衰减器∏型阻性衰减器是一种简易可行的改善放大器稳定性的措施,通常接在低噪声放大器末级输出口,有时也可以加在低噪声放大器内的级间,由于衰减器是阻型衰减,不能加在输入口或前级的级间,以免影响噪声系数。

在不少情况下,放大器输出口潜在不稳定区较大,在输出端加∏型阻性衰减器,对改善稳定性相当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