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
煤矿井下杂散电流的危害与防治

煤矿井下杂散电流的危害与防治摘要:杂散电流是指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
杂散电流分为交流杂散电流和直流杂散电流。
交流杂散电流主要来源于用电负荷电流以外的零序电流。
在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网对地阻抗不平衡的情况下,电源对地形成杂散电流。
由于其供电半径短、量值小,其危害相对较小,故在此不做介绍。
而直流杂散电流主要来源于架线机车直流电源。
这些电流通过电缆芯线、电动机、电气设备的导线和母线等导体,通过绝缘、电网对地分布电容,与大地构成任意通路矿井轨道运输系统的主体结构钢筋、电气设备以及井下大巷轨道附近埋地的管线经常遭受矿井杂散电流的电化学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引起电雷管的误爆炸,可能使漏电保护发生误动作,可引起电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等,对煤矿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关键词:杂散;电流;危害;防治引言:四川省叙永煤矿是原9万吨/年的小矿,通过升级改造为45万吨/年的国有中型矿井,矿井分为三个平硐,其中主平硐达2千米为轨道运输巷,副平硐为皮带运输巷,风井作为回风巷,6KV双回路入井,供水供水管从风井入井。
运输大巷与各采区上下山轨道连接,同时叙永片区为高雷击区域。
矿井杂散电流分布较为复杂。
1.矿井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1.1《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条规定: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者发电机直接向井下。
煤矿井下供电电网在三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电容不相等的情况,会产生零序电流,并通地电流或接地系统回至电网中。
此外由于漏电、接地系统不好而使部份电流沿着零序电流的路径回流至电网,因而导致产生交流杂散电流。
1.2直流牵引网络产生的杂散电流,也称直流杂散电流,它往往是以泄漏形式出现的,也常称为泄漏电流,由于叙永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已取消的架线机车,在此不作分析。
2.矿井杂散电流的危害杂散电流在矿井中对设备和生产安全有着较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容易引起瓦斯、煤尘的燃烧和爆炸杂散电流的流经途中,有时会带来剧烈的电火花现象,如电机车运行时,在钢轨接触接头的位置和钢丝绳与轨道摩擦就容易产生电火花,其离绞车房越近,产生的火花越大,在较高电压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因此容易引起瓦斯、煤尘的燃烧和爆炸可能。
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煤矿)

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煤矿)
一、技术措施
(1)隔绝:对外界导入的杂散电流要采用隔离措施。
(2)旁路连通:如果已经知道或怀疑管线上存在杂散电流,就可以在事先断开的法兰处跨接一条导线,给杂散电流开通一条旁路。
为了有效起见,电气连通必须是低电阻的,使导线与管线的接触电阻越小越好。
(3)及时调整电网用电负荷,使之三相用电平衡,消除工作接地极处不平衡电流。
二、管理措施
(1)矿井杂散电流的管理,按《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MT670--1997)执行。
(2)对易产生杂散电流场所每周进行一次普查,并消除火花放电间隙。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易产生杂散电流的危险场所严格管理。
(4)对职工进行有关防止杂散电流火灾事故的安全教育。
三、测定周期
(1)每月用携带式杂散电流测试仪测试一次井下杂散电流。
(2)架线的漏泄电流值可每季度测试一次。
如发现漏泄电流变化较大时,应加强观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测定周期。
(3)有架线运输巷道的轨道接缝电阻值,根据情况,定期
测试。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2023-10-28•杂散电流概述•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的制定与目录实施•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检查•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的实施案目录例分析01杂散电流概述定义杂散电流是指煤矿井下电缆、管道等金属导体中流过的与正常工作无关的电流。
危害杂散电流可能导致电雷管误爆炸、电缆漏电、电器设备损坏等事故,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影响煤炭生产。
定义与危害电缆、管道等金属导体绝缘层破损或老化,导致电流泄漏。
井下大型设备频繁启动、停止等操作,导致电流波动大。
井下环境潮湿、多尘,影响电器设备正常运行。
杂散电流的产生杂散电流流经电器设备,可能造成设备过热、短路等问题,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电器设备损坏井下安全问题煤炭生产问题杂散电流可能导致电雷管误爆炸等安全事故,威胁矿工生命安全。
杂散电流可能导致煤炭生产中断,影响煤炭产量和效益。
03杂散电流的影响020102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减少电火花引发的瓦斯爆炸煤矿井下巷道中容易积聚可燃性瓦斯气体,杂散电流产生的电火花有可能引燃瓦斯,导致爆炸事故。
因此,通过实行杂散电流管理制度,可以降低这种风险,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防止电流直接伤害矿工杂散电流虽然不一定引发瓦斯爆炸等严重事故,但电流直接接触矿工身体可能会对矿工造成电击伤害。
管理制度中的安全培训和规范操作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避免设备损坏杂散电流可能对煤矿中的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影响生产效率。
通过杂散电流管理制度,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和影响,从而避免设备损坏,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优化采矿作业流程杂散电流的存在可能影响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
实行杂散电流管理制度,可以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因杂散电流而导致的停工和维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煤矿事故风险预防重大事故发生杂散电流管理制度不仅关注单个矿工的安全,还着眼于整个煤矿的安全。
矿井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矿井杂散电流管理制度为了使矿井杂散电流降低到安全数值,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根据《煤矿井下牵引网路杂散电流防治技术暂行规定》,特制定矿井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1、对矿井架线式电机车的架线质量,必须严加管理。
架空线必须有不少于两道的绝缘,绝缘瓷瓶要定期清扫,减少架空线对地的漏电。
2、必须保证架线式电机车回馈线及轨道间的电气连接良好,对轨道和道岔的接头可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或焊道连接),以减少轨道电阻。
3、加强架线式电机车轨道与其它线路轨道的绝缘管理,轨道绝缘必须保证绝缘良好,并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4、架线式电机车的整流电源的接地极,必须有可靠的截面积,连接地线有良好导电性能。
5、定期对杂散电流进行测量,发现有不合格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及时处理。
6、对矿井井下管路,铠装电缆的敷设,应离开架空线和轨道,其它金属物不得与轨道连接,以防止腐蚀管道、电缆,防止杂散电流扩散。
7、对离架空线巷道较近的采掘工作面,需进行放炮操作时,放炮母线不得与轨道、管路等金属物相接触。
8、经常清理道床、道木、疏通巷道水沟,做到轨道无於泥积水,保持轨道清洁干净。
9、建立矿井杂散电流定期检测制度,定期对矿井杂散电流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测报告应妥善保管,及时归档。
山东亨达煤业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二月矿井电缆管理制度矿井高低压电缆线路是矿井供电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矿井高低压电缆的管理,合理选择电缆的长度、截面、电压等级。
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井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特制定矿井电缆管理制度,望各有关单位认真执行。
一、高压电缆管理制度1、定期预防性试验制度高压电缆的定期预防性试验,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电气设备试验规程》中规定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执行。
高压电缆的定期预防性试验内容:(1)、制定试验工作计划及技术措施;①计划试验日期、班次、时间(试验的起止时间);②计划需要停电所影响的区域和设备;③安排参加试验的工作人员及施工负责人;④填写停电工作票;⑤填写高压电缆试验记录;⑥被试验电缆如一旦被击穿,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工作,保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的杂散电流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杂散电流监测、防范和处理等工作。
第三条煤矿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杂散电流管理方案,并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执行。
第四条煤矿应加强对杂散电流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煤矿应定期对杂散电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运行。
第二章杂散电流监测第六条煤矿应建立健全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包括设置监测点、采集数据等。
第七条煤矿应定期对矿区内可能存在杂散电流的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八条煤矿应定期对矿工进行杂散电流接地测试,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第九条煤矿应建立杂散电流监测记录,并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三章杂散电流防范第十条煤矿应加强对矿工的杂散电流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一条煤矿应建立健全杂散电流防范措施,包括设立安全警示标识、设置隔离装置等。
第十二条煤矿应加强对可能存在杂散电流的设备和线路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煤矿应定期开展杂散电流防范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杂散电流处理第十四条煤矿应及时处理发现的杂散电流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第十五条煤矿应建立杂散电流事故处理机制,包括设立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事故报告制度等。
第十六条煤矿应对杂散电流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第五章杂散电流管理责任第十七条煤矿应设立杂散电流管理责任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第十八条煤矿应建立健全杂散电流管理责任制度,对相关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惩处。
第十九条煤矿领导应加强对杂散电流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其有效运行。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制度经煤矿管理部门审定后,正式执行,并不时进行修订。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解释权归煤矿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1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
页
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
(二)坚持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禁止甩掉不用。
对所有架空线、拉线及绝缘瓷瓶进行按期清洁,提高绝缘,尽可能减小杂散电流。
(三)加强对电缆的维持与管理,禁止用铁丝悬挂电缆,尤其是掘进工作面务必根据规定悬挂电缆并保持电缆的完好。
(四)设专人检查井下运输大巷钢轨的连接情况,保证连接良好。
轨道接缝处的电阻值及整条运输线钢轨的电阻值不超过规定值。
(五)所有与大巷架空线无联系的各井筒、绕道、盘区及采区工作面的轨道与靠轨道线作电源回路的轨道之间至少设两个绝缘点,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列车长度,各绝缘点标注清楚,设专人按期检查,保证绝缘良好。
(六)井下各处接地电阻检测根据规定按期进行,并有详细相关的记录,保证各处接线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23)规定。
(七)所有存放雷管、炸药的地点附近,不得有电气设备及接地装置,以防杂散电
流误引爆雷管。
(八)将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器材进行接地,使静电及时良好释放,不形成聚集。
(九)爆破工要了解杂散电流的有关知识,掌握杂散电流的
2
分布规律,在工作中时
刻警惕杂散电流的危害。
(十)做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持管理工作。
各运行电器设备要台台完好,杜绝设备
带“病”运行。
某某单位(人)
202X年X月X日
3。
矿井杂散电流的危害及防治

及设 备造 成 不可估 量 的损 失 。
2 防 治 措 施
定 的联 系 , 时 由于 我 国 煤矿 采 掘 生产 过 程 中电 同
雷 管使 用 量较 大 , 旦 电 雷管 的脚 线 一端 与 轨 道 接 一 触, 另一 端与 金属 网假 顶 、 金属 管路 、 煤库 斗子 、 电缆
由于存 在 着 以 上 的严 重 危 害 , 年来 世 界 先进 近 国家均 对 这一 课 题 展 开 了深 入 细致 的研 究 , 并且 已 取得 了一些 成 绩 , 目前 较 为先 进 的 防 治措 施 有如 下
线 间 的 电 流 如 大 于 3 0mA 或 两 脚 线 间 电压 大 于 0
1 5V时 均可 引 爆 。采掘 工 作 面与 运 输 牵 引 网路 系 . 统 之 间通过 轨道 、 管路 、 电缆 的金属铠 装 外皮 等存 在
一
斯爆 炸 , 进而 引发 连锁 性 的煤尘 爆炸 , 矿 山的人 员 对
关键 词 杂散 电流 ; 牵引 网路 ; 电线 ; 馈 回电线 ; 学 电解 池 ; 道 绝缘 化 轨
煤 矿 生产 中离 不 开 运输 , 在 我 国各 地 的 煤矿 现 普 遍 采用 直 流 牵引 电 机 车作 为 矿 井 主要 运输 系统 , 这 样就 必然 产生杂 散 电流 。 散 电流是 1 9 杂 9 3年 由当 时 的美 国煤 炭行 业 工 会 首 次提 出 , 对 此作 了详 细 并 注释 。 国于 1 9 我 9 6年 引入这 一技 术课 题 , 1 9 于 9 7年 结 合 我 国实 际 情况 作 了部分 修 改 并 颁 布 了《 矿 井 煤
几种:
李 计 忠 : 井杂散 电流的危 害及 防 治 矿 道 与 回 电轨道 连 接 处 必须 装 设 绝 缘 隔板 , 不 少 于 且
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

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1. 引言煤矿井下巷道中的牵引供电系统,经常会遇到网络杂散电流问题,这些电流会引起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等问题。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本文档旨在制定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指导煤矿井下牵引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2. 牵引系统概述煤矿井下的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输电线路系统、变电所、配电线路系统、接触网和牵引车组成。
其中,输电线路系统和变电所负责将电能从地面输送到采煤工作面;配电线路系统则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电机。
接触网则是将电能传输到架空的牵引电缆上,最终供给牵引车使用。
3. 网络杂散电流产生原因煤矿井下牵引供电系统的网络杂散电流,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引起:3.1. 牵引车与接触网之间的电容耦合牵引车与接触网之间存在着电容耦合问题,当接触网上的电位发生变化时,会在牵引车上产生电流。
这些电流就是网络杂散电流。
3.2. 牵引车电机中的谐波牵引车电机中产生的谐波电流,会使得牵引电缆中的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网络杂散电流。
3.3. 接触网地线电阻和周围矿岩的低电阻率当接触网接地电阻较大,或周围的矿岩电阻率较低时,接触网上的电位变化会更加明显,从而增加了产生网络杂散电流的可能性。
4. 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为了防止煤矿井下牵引供电系统中的网络杂散电流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具体规范如下:4.1. 牵引车接地对于每台牵引车,均应通过接地装置对车体进行接地。
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4.2. 接触网接地装置接触网的接地装置应与输电线路及变电所共用,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4.3. 牵引电缆的安装与保护牵引电缆应采用双屏蔽结构,并使用抗干扰高强度材料进行保护。
电缆连接柜应采用带电快插件,避免接触不良带来的异常电流。
4.4. 接触网防护为了减小接触网与地面的电容耦合问题,可以加装接触网强制排流器,将接触网上的电荷排放至地面,减少电荷积累和接触网的电位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规范MT 670—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1—10批准1998—04—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在1984年3月煤炭工业部颁发的《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替代《煤矿井下牵引网络杂散电流防治技术暂行规定》。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宏、苏晓龙、缪亚新、李伟民、谢晓夏。
本标准由中国矿业大学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牵引网络和有关生产地点杂散电流的安全值和限制杂散电流值的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有架线电机车运输系统杂散电流的防治。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矿安全规程1992—1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杂散电流stray current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
在本标准中指井下架线电机车运输系统中不按规定通路流动的电流。
3.2 馈电线feed-line牵引变流所内整流器直流电源与架线的连接线。
3.3 回电线back-line牵引变流所整流器直流电源与轨道的连接线。
3.4 馈电点feed-end馈电线与架线连接的那一点。
3.5 回电点back-end回电线与轨道连接的那一点。
3.6 牵引网络traction network架线、钢轨、馈电线、回电线的总合。
4 杂散电流的安全值4.1 下列地点的杂散电流值应不大于60mA:——采区内各巷道中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采煤工作面内的金属网假顶对总接地网间;——采区内上、下山的轨道与运输大巷连接处的第二道绝缘夹板相连接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掘进工作面与掘进巷道内任何地点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掘进巷道的轨道与运输大巷连接处的第二道绝缘夹板处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采区煤仓对轨道间;——井下爆炸材料库铁门对轨道间。
4.2 测定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5 对架线的要求5.1 除应符合其他标准与法规性文件对架线的要求外,还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5.2 当有两个以上牵引变流所向架线供电时,牵引变流所供电区域之间应设绝缘和分段联络开关。
当电机车为双弓时,架线上要装设两处绝缘,其间距离应大于电机车双弓之间的距离。
5.3 架线约隔500m左右应设分段绝缘和分段开关。
5.4 馈电线与架线应用不少于2个铜质馈电夹子连接,每个夹子与导线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导线截面的1.5倍。
连接应紧固、可靠。
5.5 多水平生产的矿井,每个生产水平要有单独的直流供电系统,严禁一个牵引变流所向多水平供电。
5.6 牵引变流所电源的正极经馈电线接架线,负极经回电线接轨道。
为了减少回电点附近电缆外皮的腐蚀,宜将电源的负极经馈电线接架线,正极经回电线接轨道。
如果有几个牵引变流所向架线供电时,必须采用相同极性的接线方法。
5.7 牵引网络的电压降,应按同时运行的最多机车台数均匀分布计算,架线末端的最大平均允许电压降应不大于表1中的规定。
5.8 牵引变流所应设在架线区间的中央,最佳供电半径不宜大于1.5km。
5.9 架线的瓷瓶必须定期清扫。
架线的漏泄电流每100m应不大于5mA。
架线漏泄电流的测量方法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5.10 禁止在吊挂架线的固定装置上挂其他管、线。
6 对轨道的要求6.1 除应符合其他标准与法规性文件对电机车运输时轨道的要求外,还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6.2 回电轨道的接缝应进行电气连接,连接方法如下:——采用长度不小于600mm、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积不小于255mm2的铁线进行焊接,焊接点的面积应不小于255mm2。
或采用具有等同效果的其他方法。
——有条件时可焊接成长轨。
对于与其他相连的轨道,其焊接长度应适当控制。
6.3 不同规格轨道接缝电阻值,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
轨道接缝电阻的测量方法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6.4 回电的平行钢轨间,每隔50m应用截面积不小于300mm2的钢板进行电气连接。
6.5 回电的轨道在道岔处导轨和主轨道之间应进行电气连接,连接电阻值与轨道按缝电阻值的要求相同,连接方法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
6.6 不回电的轨道和回电的轨道相连时,必须加以绝缘。
第一道绝缘设在两根轨道的连接处,架线末端不应超过第一道绝缘。
第二道绝缘与第一道绝缘的距离应大于一列车的长度,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第二道绝缘不回电侧的轨道与回电侧轨道之间不被列车等形成电气连接。
6.7 平巷与斜巷间的轨道分别设置两道绝缘,两道绝缘间的距离应大于一列串车的长度,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第二道绝缘处不回电侧轨道与回电侧轨道之间不得被串车等形成电气连接。
6.8 牵引网络的回电线,应采用带绝缘护套的导线,禁止与总接地网相接。
回电线与钢轨回电点的连接,必须焊接,其焊接面积应不小于255mm2,回电线的断面应不小于100mm2。
7 测定周期7.1 4.1条中规定的井下各生产地点的杂散电流值,通过杂散电流测定仪与矿井环境监测系统联网监测,将监测结果报给调度室。
当不具备联网监测条件时,用携带式杂散电流测试仪等每周测试一次。
7.2 架线的漏泄电流值可每季度测试一次。
如发现漏泄电流变化较大时,应加强观测,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测定周期。
7.3 有架线运输巷道的轨道接缝电阻值,根据情况,定期测试。
附录 A(标准的附录)杂散电流的测定方法A1 测量仪器杂散电流是随机事件而且是连续变化的量,因此要使用一种专用的杂散电流测定仪进行测量。
这种杂散电流测定仪应具有测量、记忆、计算、显示和报警的功能。
其量程可为0~1 000mA。
A2 井下各生产地点间的杂散电流——采区内各条巷道中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仪器的X1端子接钢轨,X2端子接总接地网,记录其最大值。
——采煤工作面内的金属网假顶对总接地网间,仪器的X1端子接金属网,X2端子接溜槽,记录其最大值。
——采区内轨道上下山的轨道与运输大巷连接处的第二道绝缘夹板相连接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仪器的X1端接第二道绝缘夹板上面的轨道,X2端子接总接地网,记录其最大值。
——掘进工作面与掘进巷道内任何地点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仪器的X1端子接轨道,X2端子接总接地网,记录其最大值。
——掘进巷道的轨道与运输大巷连接处的第二道绝缘夹板处的轨道对总接地网间,仪器的X1端子接轨道,X2端子接总接地网,记录其最大值。
——采区煤仓对轨道间,仪器的X1端子接轨道,X2端子接采区煤仓。
——井下爆炸材料库铁门对轨道间,仪器的X1端子接轨道,X2端子接火药库的铁门,记录其最大值。
附录 B(标准的附录)架线漏泄电流的测量方法B1 测量仪器电压读数可用配电盘上的电压表,毫安表的技术参数如表B1。
电 流 电流表 2.5级 双向刻度0~100 mA ~500 mA ~2.5 A ~10 AB2 接线方法测量牵引电网的漏泄电流时,按图B1接线,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电压表必须象图B1那样接在电流表的里侧。
B3 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在测量牵引电网的漏泄电流时,被测牵引电网内所有电机车都应停止运行,把电机车弓子落下来并断开其他接入直流电源的负载,以免测量有误差和烧坏毫安表。
B4 测量结果的表述根据测量的结果,按式(B1)进行计算,得出100m 架线的漏泄电流值。
LIi 100…………………………………(B1) 式中:I ——架线全长上的漏泄电流值,mA ; L ——架线长度,m 。
附 录 C (标准的附录)轨道接缝电阻的测量方法C1 测量仪器毫伏的表技术参数如表(C1)。
测量内容 仪器名称 准确度 刻 度测量范围 电 流毫伏表1.0级单向刻度0~100 mV ~500 mVC2 按图C1所示连接好C3 测量步骤电机车应处于抱闸,并使其处于起动状态(时间不超过1 min)。
用毫伏表测出1 m 钢轨上的电压降。
然后用同一块电压表再测出另外1m 钢轨(包括轨缝在内)的电压降。
C4 测量结果的表述轨道接缝电阻值按式(C1)计算:R V V r )1(21-=…………………………………(C1) 式中:V 1——1m 钢轨电阻和接缝电阻上的总电压降,mV ; V 2——1m 钢轨电阻上的电压降,mV ;R ——每米钢轨的电阻值,其数值按表C2选取。
钢轨规格,kg /m 15 18 22 24 30 33 43 每米钢轨的电阻值(R),10—6Ω 122 99.42 81.34 73.4158.7253.9640.2附 录 D (标准的附录)道岔导轨和主轨道的连接道岔导轨和主轨道之间的连接处如图D1、图D2、图D3中的方框所示,用截面积不小于300mm 2的钢板,把导轨和主轨道焊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