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填空)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法》考试试题库[填空]

《安全生产法》考试试题库[填空]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填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 年8 月31 日通过。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共7 章114 条。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5.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9. 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0.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2.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直接承担主体。

13.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14.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法治的原则。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是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答案版)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答案版)

(一)填空题(25道题):1、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共(7)章2、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4、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5、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6、国家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7、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行的(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11、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12、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1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

(第37条)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16、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38条)1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1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填空(供参考)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填空(供参考)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填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 2014 年 8 月 31 日通过。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共 7 章 114 条。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5.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9. 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0.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2.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直接承担主体。

13.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14.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法治的原则。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是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2024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新安全生产法》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单项选择题1.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中新增内容有(D)Λ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B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C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D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八),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安全生产技能B、安全生产意识C、安全培训技能D、文化素质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D),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A、安全生产问责制度B、安全生产预防制度C、安全生产保障制度D、安全生产贡任制度4.安全生产法体现了(八)的理念,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

A、以人为本B、效率为上C、降低事故率D、安全监管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O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B)A、共同检查通报B、联合检查互通C、共同检查互通D、联合检查通报6、(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贡实施监察。

(B)Λ.检察机关B.监察机关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7、O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C)A、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B、政府有关部门C、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8、(有)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

(D)A、新闻宣传部门B、广播、电视单位C、新闻、出版单位D、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9、()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81题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81题

新《安全生产法》题库一、填空题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4.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9.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10.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022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2022版《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1.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制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2.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和隐患排查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5.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6.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安全生产强制性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编制和责任清单,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建设。

9.矿山、金属冶炼、建造施工、运输单位和危(wei)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

10.危(wei)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装卸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1.生产经营单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12.未经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1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1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wei)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标志。

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答案版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答案版

(一) 填空题(25道题):1、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共(7)章2、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4、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5、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6、国家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7、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障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行的(维护) 、(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11、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12、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

(第37条)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16、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第38条)1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3套400题2022-2023新版(2021修订版)《安全生产法》培训考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填空选

3套400题2022-2023新版(2021修订版)《安全生产法》培训考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填空选

2022年《安全生产法》宣传周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措施, 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支撑,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

A.2020 年 11 月 1 日B.2019年 12 月 31 日C.2020 年 11月 25 日D.2019 年 6 月 29 日[答案]: C2.现行的《安全生产法》由主席于2014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 自2014年( )起施行。

A.10月1日B.11月1日 C、12月1日 D、8月31日[答案]: C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 )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A.6月9日B.6月19日C.6月29日D.11月1日[答案]: C4.保障人民群众( )安全, 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D、生命和健康[答案]: C5.制定《安全生产法》, 就是要从( )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思想上B、组织上C、制度上D、认识上 [答案]: C6.《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C.安全为了生产, 生产必须安全D.坚持安全发展 [答案]: A7.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D.规划管理 [答案]: B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 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 ), 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A.综合管理B.监督考核C.监督管理D.综合监督管理 [答案]: B9.《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方面的职责,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填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 2014 年 8 月 31 日通过。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共 7 章 114 条。

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5.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9. 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制度上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0.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2.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直接承担主体。

13.安全生产工作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14.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法治的原则。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是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15.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1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6个方面。

16.所谓安全生产,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17.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保障权利主要包括:(1)有关安全生产的知情权;(2)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3)有对安全生产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4)有对违章指挥的拒绝权;(5)有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权利;(6)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等。

18.从业人员应依法履行的安全生产义务:(1)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得违章作业;(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3)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4)正确使用和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19.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20.工会作为职工维权的第一知情人、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实施人,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2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2.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23.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1)行政责任;(2)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24.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

要求企业在年度财务预算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

2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范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6.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7.《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2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8.《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29.《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0.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做到“三定”,即定岗位、定人员、定安全责任,根据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相应的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和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一岗双责”。

3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相关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以及人事、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考核领导机构,协调处理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中的问题。

34.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

3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3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7.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是提高应急能力,检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切实增强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38.针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风险分布、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等情况,制定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对象、任务和频次。

339.生产安全隐患包括三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0.恪尽职守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

恪尽职守是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对工作尽职尽责,积极、主动、认真、谨慎地依法履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2.注册安全工程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证,在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工作或者在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从事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工作的人员。

43.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1)安全生产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2)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以及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5)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6)特殊作业岗位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要求等。

44.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是保证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质量的基础。

档案除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外,原则上还应当有纸质文件形式。

45.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情况时,工会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

46.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7.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48.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大致包括电气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4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0.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形式中,行政责任在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方式中运用最多。

45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

52.《安全生产法》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53.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54.安全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安全预评价,即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和管理对策,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安全设计和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监察的重要依据。

55.安全评价一般由市场经营单位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承担。

56.设计人、设计单位必须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安全设施设计任务,不得擅自超越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接任务。

57.《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众多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唯一设定民事责任的法律。

58.《安全生产法》所确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强化监管的宗旨59.安全警示标志,一般由安全色、几何图案和图形符号构成,其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危险因素的注意,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