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名会宁籍博士的资料
西夏学学者

著名西夏学学者1、罗振玉罗振玉(1866~1940),中国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
初名宝钰,后改振玉。
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松翁,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
浙江上虞县人。
辛亥革命后,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
1919年回国,1924年奉溥仪之召,任南书房行走,逐渐参预清室的复辟。
伪满洲国成立后,曾任监察院长等职。
一生喜爱收集金石铭刻,广泛收集和整理敦煌遗书、甲骨汉简、金石铭刻等各类文物资料。
与其子一起开创西夏文字、文献介绍研究之先河,是中国西夏官印的拓荒者,西夏文字的传播者。
他是第一个把黑水城出土的夏汉对照词书《番汉合时掌中珠》介绍给中国学术界的。
1913年,俄国伊凤阁教授在日本赠给罗振玉《番汉合时掌中珠》,罗氏1924年影印刊行,以广其传。
罗振玉将自己收藏的七方西夏官印,刊于1916年所著的《隋唐以来官印集存》一书。
1926年又出版《西夏官印集存》,收西夏文官印33方,并首次进行考释。
2、罗福成罗福成(1885~1960),字君美,祖籍浙江上虞,出生于江苏淮安,罗振玉的长子。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兽医科。
是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专家,是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研究先驱,并做出了贡献。
1919年发表了《西夏译莲花经考释》和《西夏国书类编》,均为山东学社刊印。
前者考释西夏文莲花经,后者把一些西夏文字单词分类编排,便于检索。
1924年全文摹写了《番汉合时掌中珠》,由其自办的天津贻安堂书店石印出版。
1932年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西夏文专号》上发表了《韵统举例》、《文海杂类》、《杂字》、《居庸关石刻》、《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等多篇论文。
旅顺库籍整理处石印出版了罗福成整理手写的《西夏国书字典音同》,这是继《番汉合时掌中珠》之后又一部工具书。
3、罗福苌罗福苌(1895~1921),字君楚,罗振玉次子。
祖籍浙江上虞,出生于江苏淮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
幼而通敏,年未冠既博通欧洲诸国文字,于法语、德语造诣尤深。
会宁杨华的简介

会宁杨华的简介
会宁杨华,男,汉族,1965年生于甘肃省会宁县。
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批评等领域。
近年来,他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主编和参与编写了多部著作。
曾获得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
他的学术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 1 -。
幼儿园霉干菜课程故事

幼儿园霉干菜课程故事一罐霉干菜,培养出千名博士!这座“教育之乡”,未来可期!老一辈科学家严济慈、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知名企业家郭广昌……一位位成就卓越的人物有着相同的根——东阳。
在东阳江水的滋养下,一代代优秀学子秉持勤奋苦读的精神,借助基础教育这一阶梯,走向四方、攀上高峰。
对这个地处江南的县级市来说,“教育之乡”绝非虚名。
1989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就曾概括,东阳是“百名博士汇一市,千位教授同故乡”。
30年后,这个数字扩大了10倍,达到“十百千万”的规模,即有东阳籍院士12名,高校校长、科研院所领导100多名,博士1100多名,教授1万多名。
有人说东阳人靠的是苦读。
东阳人对此并不讳言,很多人的记忆中都藏着一罐乌黑的霉干菜。
但“教育之乡”就是一汪苦水泡出来的吗?聊起东阳教育的辉煌,当地人为这个引以为豪的美誉给出很多注解,它们也昭示着东阳教育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百姓双手托起来的教育9月3日,巍山教育发展基金成立大会在巍山高中举行, 这个高达 1.08亿元的基金,由巍山当地乡贤捐助,每年用于奖励的金额近500万元。
此外,近几个月来,“东阳中学发展基金”募集意向已经超2亿元。
教育基金在东阳并非新事物。
1989年乡贤王惕吾出资100万美元设立“王惕吾奖学金”,之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基金成立。
截至目前,东阳教育基金联盟共有基金55个,总额超过3亿元。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东阳的教育,是80多万东阳人民用双手托起来的。
”谈及东阳教育事业的发展动力,东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在响表示,东阳百姓崇文重教之风体现在日常的举手投足之间。
早年,曾有一位母亲乘公共汽车,去看望在东阳中学读书的儿子,公交司机得知后改变线路,破例将其送到学校门口,全车乘客无人有异议。
崇文重教的传统,与东阳的自然禀赋不无关系。
如今的歌山画水,当年在人们眼中是穷山恶水。
“不读书,无出路”的思想观念代代相传,事事争先的性格深植民众基因。
“当年,村村办小学,乡乡办初中,大家都以读书为荣,以成绩好为荣。
“状元县”教师为何逃离讲台

“状元县”教师为何逃离讲台作者:习宜豪张诗颖郑丽娇孙良滋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12期2015年6月,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从事业单位的在职财政供养人员中招录189名公安派出所警察,结果,报名并参加考试的974人中,中小学教师占了一半还多,并最终有158名教师进入了警察队伍。
此事之所以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会宁在全国教育界是赫赫有名的“状元县”“博士之乡”有关。
会宁自古文风昌盛,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共产生两位全省高考状元、1000多名博士和8万余名大专院校学生。
但是,随着学校的撤并,学生数量的大幅减少,许多被束缚在农村的教师开始迫切希望进城。
于是,当警局的大门向教师敞开时,教师们纷纷逃离三尺讲台,似乎也顺理成章。
全县招录189名公安派出所警察,主动报名参加考试并被录用的中小学教师占了158名前不久,30岁的特岗教师杨博正式告别待了5年的三尺讲台。
2010年6月,杨博毕业于河西学院,他在大学读的专业是英语,次月他便参加了甘肃省特岗教师的考试,并被分配到了土高乡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当年,包括会宁县在内的43个比较困难的县,面向甘肃本地生源招聘了农村特设岗位教师3079名,聘期为3年。
招聘公告上明确注明,“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
土高乡中学距会宁县城大约105公里,在坎坷的山路上,即便是开车也需要四五个小时。
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中,出过3位博士。
杨博在土高乡中学的讲台上一待就是5年。
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可能在这里干到退休。
直到2014年11月5日这一天,会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了白银市县区公安派出所公开选拔人民警察的公告。
这个招警公告让杨博看到了离开农村的机会。
公告上说,白银市计划选拔990名公安派出所警察,会宁县招录的最多,有270名。
这是近几年来,会宁县公安局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
记者从会宁县公安局了解到,会宁县这次之所以招录这么多警察,是因为之前警力相当不足。
2012年鄂州市公开招录硕士博士担任科级领导干部面试人员

2012年鄂州市公开招录硕士博士担任科级领导干部面试人员名单序号报考专业类别姓 名性别总 分备注1鄂城区产业经济类王汉保男86.52鄂城区产业经济类李帅男863鄂城区产业经济类孙 玮女864鄂城区城乡规划类骆玲女895鄂城区城乡规划类张付刚男866鄂城区城乡规划类吴秋君女82.57鄂城区水利类韩勇男828鄂城区水利类龙伟男799鄂城区水利类潘乐男7310鄂城区行政法或经济法冯玲女97.511鄂城区行政法或经济法曾文君女9212鄂城区行政法或经济法程琳女8713鄂州经济开发区规划类刘凯男8414鄂州经济开发区规划类肖文芳女81.515鄂州经济开发区规划类肖 茜女86公开调剂16鄂州经济开发区经济、金融类杜文光男9017鄂州经济开发区经济、金融类杨新梅女8818鄂州经济开发区经济、金融类祝柏桦女83递补19鄂州经济开发区市政工程类唐凯男86公开调剂20鄂州经济开发区市政工程类田心男85.5公开调剂21鄂州经济开发区市政工程类万军男76公开调剂22葛店开发区法律类黄鹂女10723葛店开发区法律类胡丹凤女102.524葛店开发区法律类刘坚男101.525葛店开发区规划设计类王会宁男9526葛店开发区规划设计类邱耀东男83.527葛店开发区规划设计类张寅男83.528葛店开发区规划设计类陈帅男6729葛店开发区规划设计类刘春伟男89公开调剂30葛店开发区规划设计类张苗女85公开调剂31葛店开发区经济管理类朱兰春女10332葛店开发区经济管理类杨年芳女99.533葛店开发区经济管理类高春华女9934华容区城市规划与管理类刘真男8235华容区城市规划与管理类陈小路男86.5公开调剂36华容区城市规划与管理类陈涛男84公开调剂37华容区道路桥梁工程类宋建停男89.538华容区道路桥梁工程类金博男84.539华容区道路桥梁工程类郑建强男81.540华容区经济管理类杨飞男10041华容区经济管理类方芳女9742华容区经济管理类谭新辉男95.543华容区经济管理类沈斌男9344华容区经济管理类方兴男90.545华容区经济管理类黄娟娟女89.5递补46华容区农业经济类张小华男97.547华容区农业经济类曾凡兵男84.548华容区农业经济类孟晓祥男8449华容区水利工程类肖义龙男82.550华容区水利工程类翟勇男88公开调剂51华容区水利工程类刘甘霖男83.5公开调剂52梁子湖区道路桥梁工程类王卿男90.553梁子湖区道路桥梁工程类穆明男7954梁子湖区道路桥梁工程类仇红涛男77.555梁子湖区环境工程类王岩女9356梁子湖区环境工程类李柏山男9157梁子湖区环境工程类艾锐女8958梁子湖区建筑工程类彭友钧男7959梁子湖区建筑工程类肖金敏男83.5公开调剂60梁子湖区建筑工程类张懂男78公开调剂61梁子湖区水利工程类谈波男8662梁子湖区水利工程类宋志权男84.563梁子湖区水利工程类李显锋男97公开调剂64梁子湖区规划类孟芙君女91.5公开调剂65梁子湖区规划类林丽女89公开调剂66梁子湖区规划类幸丽君女84公开调剂67市旅游局旅游管理类李杜红女9468市旅游局旅游管理类张妍女92公开调剂69市旅游局旅游管理类熊学魁男92公开调剂70市安监局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工程周岩男8871市安监局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工程李文洁女8772市安监局矿山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工程马先锋男78.5递补73市财政局金融、财税类郑继承男8774市财政局金融、财税类张桢男84.575市财政局金融、财税类陈源男72.576市财政局金融、财税类王伟男91.5公开调剂77市财政局金融、财税类李杰男87公开调剂78市财政局金融、财税类王峰男83.5公开调剂79市发改委经济类董黎明男10180市发改委经济类蔡晨女98.581市发改委经济类刘彦君女95.582市发改委经济类董江涛男9583市发改委经济类于帆女9384市发改委经济类刘班男9385市供销社经济类吴国艳男9686市供销社经济类陈莉娟女9587市供销社经济类王小巍男94.588市规划局规划类、建筑类或地理信息焦泥沙女90.589市规划局规划类、建筑类或地理信息赵屹男81.590市规划局规划类、建筑类或地理信息杜海莲女77递补91市国土局土地管理及相关专业姚程成女106.592市国土局土地管理及相关专业刘海迪女9793市国土局土地管理及相关专业张乐敏男9494市科技局材料及冶金、化工与制药、李金鹏男96.595市科技局材料及冶金、化工与制药、刘文斌男9696市科技局材料及冶金、化工与制药、宋文俊男95递补97市林业局森林培育及相关专业周翔男97.598市林业局森林培育及相关专业余胜男8099市林业局森林培育及相关专业张雄男86.5公开调剂100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郭建玉男97递补101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许白女93.5递补102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陈迎男89递补103市农委农学类廖晓芹女91.5104市农委农学类陈亮女91.5105市农委农学类王珍女90.5106市审计局财会审计及相关专业李敏惠女95107市审计局财会审计及相关专业夏亮男77108市审计局财会审计及相关专业王文亮男88公开调剂109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李陈君女86110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牛军宜男85111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曹庆山男83112市招商局英语或外贸类专业廖守通男97.5113市招商局英语或外贸类专业龚青莲女96.5114市招商局英语或外贸类专业范明思女96115市住建委土木工程类刘仁兴男96116市住建委土木工程类金波男89.5117市住建委土木工程类刘轶翔男87递补。
三苦两乐

"三苦两乐"精神已成为会宁财富会宁教育:迎着太阳走( 2010-04-16 08:33:39)稿件来源:甘肃经济日报编者按:会宁教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成功范例。
在干旱贫瘠的自然条件下、穷困落后的生存环境里,崇文修德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情牵魂绕的地方领导,爱岗敬业的辛勤园丁,发奋刻苦的莘莘学子,坚守希望的痴心家长,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持续改写着基础教育的实践,不断创造着令人瞩目的奇迹,长久改变着个人、家庭的命运和全县的面貌。
同时,会宁教育事业的卓异成就又与会宁基础教育的辉煌发展互动相成。
这种创造性的成功教育格局,则是办健康教育、办规范教育,办阳光教育等多纬度理念构织而成的。
引言说起会宁,“会师圣地”、“苦甲天下”、“西北高考状元县”全国知名。
其中“西北高考状元县”,当属本土的“会宁创造”。
“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
”恢复高考制度32年来,会宁已向全国各类高校输送学生6万多名,更有500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1000多人获得博士学位,近100人出国留学。
会宁学子已遍及全国,走向全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之根本,社会进步之基石。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甘肃省人大代表、会宁五中副校长王锡武坦言,对于会宁这样一个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而言,教育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撑,特别是贫困农民家庭的精神支撑。
县委、县政府“打好三张牌,走好六条路”的发展战略,其一就是“打金色牌,建设西北教育名县”。
多年培育的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已经成为会宁教育的法宝和财富。
人类社会,一要生存,二要发展。
今年1月26日,新浪网联合全国30省的40多家媒体在北京举行了教育界年度盛会——“教育改变人生,网络引领未来”新浪2009年中国教育盛典。
颁奖典礼上,新浪教育频道联合新生代调查机构共同发布了权威的“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
清华会宁籍在校及毕业生简介

清华会宁籍在校及毕业生简介(2012-06-11 22:32:27)转载▼清华大学(41人)1.曹树良,男,汉族,1955年1月出生,会宁汉岔乡荆家坪村人。
1972年毕业于甘沟中学,1978年3月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
现任清华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李云川,男,汉族,会宁二中毕业,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博士。
3.刘景城,男,汉族,会宁一中毕业,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博士。
4.刘星桥,会宁一中毕业,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
5.董海,会宁二中毕业,1985年考入清华大学。
6.胡旭隆,男,汉族,会宁一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博士。
7.武晓峰,男,汉族,1967年8月出生,会宁县韩家集乡人。
1985年会宁三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先后获得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和环境工程的双学士学位、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CSIRO)进行博士后研究。
现任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8.赵有健,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会宁县郭城镇黑虎岔人。
1986年会宁三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先后获中科院沈阳计算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起在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9.王弘,会宁二中毕业,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
10.王树虎,男,汉族,河畔镇中滩村人。
1991年会宁三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
11.王小军,1992年会宁二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
12.孙亚军,男,1977年9月出生,会宁县甘沟驿镇人,1994年会宁二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环境系,硕士。
现任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投融资、区域规划、专项规划、新城开发、房地产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13.薛建团,男,汉族,1975年出生,会宁县土高山乡薛沟村人。
1994年会宁二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2001年攻读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会宁县基本情况

会宁县基本情况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面积6439平方千米,有耕地460多万亩,辖28个乡镇、284个村、14个社区,总人口58.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1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0.6%,是甘肃人口和地域大县。
平均海拔2025米,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370mm,年平均蒸发量1800 mm。
会宁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置祖厉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
境内现存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有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的牛门洞新石器遗址。
1997年,会宁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会宁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光荣的革命历史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
红军会师旧址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
会宁有西北教育名县的盛誉。
自古崇文修德、尊师重教,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69人。
自恢复高考以来,已向全国输送大学生8万余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100多人、硕士学位的5500多人,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艰苦奋斗办教育的实践之路。
今年高考全县二本上线4188人,其中重点上线1497人。
会宁有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
境内海拔适中、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无污染,是甘肃省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主产区,肉羊、肉牛等草畜产品比较丰富,地方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
会宁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肉羊之乡”和“中国亚麻之乡”。
会宁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会宁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仅37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达1800 毫米,是典型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多名会宁籍博士的资料
张自和1944 年11 月23日生,现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沙勇忠1968年7月生,平头川乡人,武汉大学情报专业博士,现在兰州大学工作。
李万同1964年10月生,头寨子人。
博士,现任兰州大学数学系教授,兰大基础数学研究所所长。
武生智1964年6月26日生,2003年5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现在兰州大学工作。
李忆春1970年生,青江驿乡人,2000年攻读兰州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现在兰州大学工作。
王文1957年2月出生于甘肃省会宁县。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研究所副所长,教学中心副主任。
刘玉冰1974生,博士研究生,现在兰大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苏培玺1964年4月生,老君坡乡人,1999年考取中科院兰州分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职博士生,现在兰州大学工作。
张志斌1965年9月生,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0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回西北师大任教,现为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冯曦明1964年7月生,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政与金融系副主任、经济学副教授。
张兵1965年1月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现在西北师大工作。
蔡宝来1965年生,新塬镇人,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现在西北师大工作。
张学强男,1971年生,白草塬镇人,1996年考入华东师大教育系博士研究生,28岁获得博士学位,现在西北师大工作。
杨勇男,1967年7月生,大沟乡人,1998年攻读兰州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现在西北师大工作。
张兴武男,1962年生,丁沟镇人,博士,现在西北师大工作。
柴守玺男,1962年出生,博士,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牛俊义男,1957年12月生,博士,现任甘肃农业大学作物耕作栽培系主任、教授、博导。
孙万仓男,生于1957年4月,博士,现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主任、教授、博导。
师尚礼男,现为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书记、博士、副教授。
田振际男,1964年11月生,甘肃会宁人,博士,教授。
现在兰州理工大学工作。
张世珍男,1963年12月生,1997—2000年在马来西亚皇太子大学(UPM)作为研究助理和博士后研究员学习、工作,并获动物病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树刚男,1963年6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西安矿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
杨具瑞男,1964年生,副教授,现在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刘俊杰男,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在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张根林男,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石河子大学副教授。
裴登峰男,1964年生,现为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杨三正男,湛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博士研究生。
张玉红女,曾在德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
杨福增男,1966年生,博士,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
邢强男,1970年9月生,1999年考取华南师大博士研究生。
武兆俊男,1957年6月生,博士,现在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研究所工作。
李健男,1969年4月生,1998年赴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
刘胜旺男,1969年7月生,博士后,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
田圃男,1974年10月生,1999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雷耀辉男,1970年8月生,2001获得博士学位。
王万雄男,1964年3月生,2000年在兰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王君男,1976年3月生,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
姜永萍女,1972年3月生,2004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
董志忠男,1969年9月生,博士,现在重庆建筑学院工作。
李强男,1962年9月生,博士,现在福州大学工作。
李云阁男,1967年生,200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开始博士研究生在职学习。
何兴民男,1963年生,1999年获得兰州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徐改平女,1971年10月生,博士后,现在复旦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冉毅东男,1962年生,在奥克兰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赵永平男,1968年7月生,北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为科威特科学院副院长特聘专家
赵贤四男,1962年生,博士,现在美国。
牛德民男,1967年5月生,1997年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新加坡。
张静仁男,1991年去美国留学,博士。
2001年夏天,被奥尔巴尼医学院聘任为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中心教授。
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
王震,男,甘肃会宁人,1969年3月出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学教授。
同时兼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中国财务金融与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Petroleum Science》、《国际石油经济》编委等。
曾获第九届全球金融学会优秀论文等学术奖励。
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了《中国经营困境公司绩效、重组与公司治理研究》等专著。
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能源公司并购与国际石油合作、能源金融与风险管理。
:陈彩苹(1976-)女,汉族,甘肃会宁人,博士研究生。
中科院寒旱所,目前研究方向为寒区旱区水文水资源与环境。
联系方式:E-mail:caipingl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