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b45661451e79b89680226c4.png)
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采之欲遗.谁(赠送)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韵律) 羁.鸟恋旧林(束缚) B .契阔谈.(通“宴”) 悠悠..我心(悠闲)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 榆柳荫.后檐(遮蔽) C .老大徒.伤悲(徒然,白白地) 对酒当.歌(对着) 暧暧..远人村(模糊不清的样子) 还顾.望旧乡(回头看) D .山不厌.高(饱) 绕树三匝.(周,圈) 周公吐哺.(口中所含的食物) 误落尘网..中(比喻官场) 答案 C解析 A .韵:本性、气质。
B.悠悠:长久的样子。
D.厌:嫌。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 D解析 D .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
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忧伤..以终老 ②慷慨..(慨.当以慷.) ③譬如朝露..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A .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C .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答案 C解析 ②“慷慨”在诗中是“情绪激昂”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以来”,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
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愿离开”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鼓瑟吹笙答案 A解析A.“遗”,赠送;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暧暧..(ài ài) 迢迢..(tiáo tiáo) 呦呦..(yōu yōu) B .机杼.(zhù)羁.鸟(jī) 阡陌..(qiān mù) C .擢.升(zhuó) 吐哺.(bǔ) 三匝.(zhā) D .衣衿.(jīnɡ) 掇.取(duō) 脉脉..(mò mò) 解析 B 项中“陌”应读“mò”;C 项中“匝”应读“zā”;D 项中“衿”应读“jīn” 。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盈盈 泣涕 朝露 羁鸟B .俗韵 故渊 樊笼 忧思C .沉吟 尘杂 吐哺 札札D .守茁 嘉宾 皎皎 德泽解析 D “茁”应为“拙”。
答案 D3.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3分) A .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 .“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
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C .“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 .“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解析 “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解析 D 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1+.doc

《诗三首》同步训练一、积累与运用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喻自己胸怀宽广,招揽人才越多越好。
(3)《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
(1)采之欲遗谁()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3)何时可掇()________ (4)周公吐哺()________(5)羁鸟恋旧林()________ (6)榆柳荫后檐()________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采之欲为谁________ (2)长路慢浩浩________(3)越陌渡阡________ (4)榆柳阴后檐________(5)暖暖远人村________ (6)鸡鸣桑树巅________4.运用所学知识填空。
(1)《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的《________》。
(2)《短歌行》是________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汉末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全部是________,就内容而言,一部分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另一部分表现了他________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4)陶渊明,一名________,著名________诗人,世称“________”,自号“________”。
二、阅读与品味5.再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是()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
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绝密★启用前第7课 诗三首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三匝./.咂.摸 譬.如/媲.美 衣衿./矜.持 B .吐哺./果脯. 契.阔/锲.刻 阡.陌/歼.灭 C .掇.取/啜.泣 樊笼./葱茏. 忧.思/效尤.D .荫.庇/榆阴. 废墟./长吁. 守拙./黜.免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越陌.度阡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B .何时可掇.掇:停止 C .枉.用相存 枉:枉驾 D .绕树三匝.匝:周、圈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欲遗谁食野之.苹B.⎩⎪⎨⎪⎧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A .逆以煎.我怀B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C .高.余冠之岌岌兮D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5.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误落尘网中B .开荒南野际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D .狗吠深巷中6.仿照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地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
酒,让人在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人的豪兴傲气;……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答: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以内)答: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各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月明星稀误落尘网中鸡鸣桑树巅B.我有嘉宾长路漫浩浩池鱼思故渊C.僻如朝露兰泽多芳草桃李罗堂前D.契阔谈复得反自然少无适俗韵答案:B解析:A项“巅”应为“颠”;C项“僻”应为“譬”;D项“反”应为“返”。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契阔谈,心念旧恩B.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答案:A解析:“厌”通“餍”,满足;“”通“宴”,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鸷鸟之不群.兮 B.乌鹊南.飞C.足以荣.汝身 D.夙兴夜.寐答案:A解析:A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D为名词作状语,C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他项读音、意义不同的是( )A.采之欲遗.谁B.留待作遗.施C.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D.路不拾遗.答案:D解析:A、B、C读“wèi”有“赠送”之意;D项读“yí”,意思是“遗失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保存B.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韵:韵律,节奏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答案:C解析:A.存:问候,怀念;B.韵:本性、气质;D.当:对着。
7.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________的《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2+.doc

《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阅读《短歌行》,回答1—6题。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2.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
”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杜康: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子衿:衣领。
C.鼓瑟吹笙鼓:弹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7诗三首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诗三首文言基础知识 限时:15分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 B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存有,保存 C .桃李罗.堂前 罗:排列 D .契阔..谈 契阔:久别重逢 答案 B解析 存:问候,怀念。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对酒当.歌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B.⎩⎪⎨⎪⎧ 但为君故.故.遣将守关者C.⎩⎪⎨⎪⎧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请息交以绝.游 D.⎩⎪⎨⎪⎧还顾.望旧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答案 C解析 C .“绝”都当“断绝”讲。
A.对着/方,值;B.缘故/特意;D.回顾,回头看/拜访。
3.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其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B .青衿,是对读书人的代称;阡陌,“阡”指南北走向的田间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C.“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D.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我国山水诗的先河,他的诗朴素平淡,清新自然,其诗风对后代影响比较深远。
答案 D解析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涉江采芙蓉》的开头以女子的口吻写起,在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风和日丽,荡一叶小舟摘几枝可爱的莲花,送给远方的心上人。
B.《短歌行》中两次写到明月,既以景物渲染了环境的气氛,又点明了人物感情的变化,这就将情、景、事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C.《归园田居》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简笔勾勒,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诗人的草屋虽然没有雕梁画栋,却有榆柳的遮蔽,桃李的点缀,素淡与绚丽交映成趣。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的“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室,静室,这一句是说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在自己的居所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诗三首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墟.(xū)里鼓瑟.(sè) 羁.(jī)鸟樊.(fán)笼B.三匝.(zā) 暧暧.(ài) 遗.(wèi)谁朝.(zhāo)露C.子衿.(jīn) 吹笙.(shēnɡ) 守拙.(zhuō) 阡陌.(mÒ)D.呦呦.(yōu) 譬.(bì)如吐哺.(pǔ) 度阡.(qiān)2、下列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沉吟至今绿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食野之萍长路漫浩浩鸡鸣桑树巅C.慨当以慷复得返自然兰泽多芳草D.我有嘉宾少无适俗韵池鱼思故渊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当:对着B、方.宅十余亩方:四周C、采之欲遗.谁遗:赠送D、枉用相存.存:存在4、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契阔谈䜩,心念旧恩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归.心A.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B.乌鹊南.飞(《短歌行》)C.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D.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6、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开荒南野际(《归园田居》其一)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B、沛公安在(《鸿门宴》)C、误落尘网中(《归园田居》其一)D、何以解忧(《短歌行》)7、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B、“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青衿是周代官员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建安风骨”是一种文学倾向,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D、《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高一上·余姚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 . 世界各地的人都向这清流涌来,为取得一瓢饮,为分享这馨(xīng)香醉人的玉浆。
B . 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cháng)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C . 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荫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tì)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
D . 孤独,荡涤(dí)人的矫饰和浮躁;孤独,诠释人的淳朴和淡泊;孤独,凝聚人的内涵和睿智;孤独,提升人的品位和境界。
2. (2分)下列各项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不如因善遇之:对待门衰祚薄:福分无物以相之:辅佐,帮助B . 朱泚幸致货币:送有怠而欲出者:懒惰汉王使人间问之:暗中C . 目眦尽裂:眼角听臣微志:听任,准许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现D . 沛公则置车骑:备办不矜名节:自尊、自夸形影相吊:安慰3.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吾见师之出郑之有原圃B . 敢以烦执事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C . 因厚赂单于因人之力而敝之D .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吾其还也4.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 倚歌而和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C . 空自苦亡人之地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 . 景翳翳以将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5. (2分)下列各项中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 . 倔起(于)阡陌之中。
B .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C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
D . 为(了)击破沛公军。
6. (2分)从修辞的运用看,下列各句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现代的企业家是一株特殊条件下的树,既要能“抗旱”,又要会“防高压高温”。
B . 那蚊子吃饱喝足之后便歌舞了起来,一会儿“信天游”,一会儿“华尔兹”,好不自在。
C . 说起张悟本的骗术,那可高明得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说起张悟本的脸皮,那可厚到了地壳的十倍。
D . 老大娘讲到几年来战士们对她的关心照顾时,泪水像喷泉一样涌出。
7.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人类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宽容与包含性,正像中国古代所倡导的“不以人废言”一样,我们在阅读培根的时候,大可不必因为他的为人而放弃他的作品。
B . 对于贫弱者,执政者有义务对其给予关爱,这种主张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是没有的,而在我们的儒家经典中却比比皆是。
C . 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D . 中国小说史上有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8.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微信最开始是一个社交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到了微信4.0.腾讯开始了向平台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沟通更加轻快便捷。
①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②提供更多附加服务③构建一个集邮件、短信、SNS、即时通讯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式通讯服务平台④微信将加速社交、游戏、电子商务等更多领域的第三方优质应用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平移和整合⑤不断将其他应用引入微信开放平台⑥为用户带来更多基于微信平台的应用A . ④⑤⑥①②③B . ⑤⑥②①④③C . ③⑥①⑤④②D . ①④③⑤②⑥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9. (3分) (2018高二下·丹凤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
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明”字,①________,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
可是,《说文解字》却道:“明,照也。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明”的本义。
于是,人们纳闷了:②________ ,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
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
所以,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③________,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
三、诗歌鉴赏 (共3题;共26分)10. (9分)(2020·徐汇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青草湖①(南朝陈)阴铿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②。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③。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④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⑤?【注】①青草湖:在湖南岳阳,北连洞庭湖。
②桃花:桃源县在沅水附近。
杜若:香草名。
《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的句子。
③茅山:在江苏句容县,相传汉代有茅氏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
巫峡:有巫山神女的传说。
④逗:停止。
⑤讵:犹“岂”。
《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一苇”指小船,“杭”即“航”。
(1)这首作品的体裁与下面哪首作品完全相同?()A . 王之涣的《凉州词》B . 左思的《咏史》C . 柳永的《八声甘州》D . 杜甫的《登高》(2)下列关于这首作品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洞庭”一联点明时令,勾勒出湖水浩渺的全景。
B . “沅水”一联诉诸视觉与嗅觉,写出湘沅二水飘逸出尘的神韵。
C . “带天”一联,写出湖面上巨浪滔天、浮光跃金的壮美。
D . “行舟”一联借远处的扁舟与倦渡的飞鸟,展现出湖面的辽阔。
(3)作者擅长以景传情,抒写丰富的情感。
请具体结合作品,对此加以赏析。
11. (7分) (2019高一下·池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泛江送客杜甫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句照应标题,交代送客时间。
“频”字写出送客次数之多,暗示别愁之浓。
B . 次句点明送客的地点——东津,并且描绘出一幅春水上涨、江面欲平的画面。
C . 颈联描写送客场面,渲染离愁:举杯劝客,泪逐杯落;耳畔闻笛,倍增离愁。
D . 尾联照应前文“频送客”,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屡经别离,变得更加容易动情。
(2)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12. (10分) (2016高三上·日照期末)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唐多令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①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②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一名安远楼。
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蓼园词选》),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
(1)作者在这首登临之作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词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3. (6分)(2017·衡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叶帆何谓“道统”与“治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简单来说,“道统”主要指尧、舜、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也就是后来的儒家思想传统。
“治统”主要指政治统治的传统,体现为政治统治的继承性。
历代帝王庙里的一个个天子,皇皇二十四史,都体现出这种“治统”。
作为“道统”的儒家思想传统,虽然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的挑战,但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基本上属于“天下所极重”的思想。
儒家思想自有其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
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即使是曾对“道统”比较陌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也很快就明白“道统”事关统治的合法性与稳固性。
顺治皇帝曰“继道统而新治统”,康熙皇帝更是强调“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
几千年来,一个个封建王朝依据“道统”不断更迭,但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一直传承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治统”。
封建王朝的更迭是“新治统”,每个封建王朝以前朝覆亡为鉴,不断改进治理之术也是一种“新治统”。
不过,以“继道统”为基础的“新治统”,其“新”是极其有限的。
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制度,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
不去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新治统”,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
中国历史上,“道统”与“治统”相互交织,相互强化,决定着传统社会的基本面,也使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极为顽固。
这种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是如此强大,强大到可以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可以使中国在西方列强接连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分崩离析。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统”与“治统”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道统”与“治统”的深厚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体制基础。
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道统”与“治统”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让我们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走了近百年。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真正终结了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与“治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有改动)(1)下列对“道统”与“治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 “道统”与“治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道统”主要指儒家思想传统,“治统”主要指政治统治的传统。
B . 不管是历代帝王,还是少数民族统治者,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统治的重中之重,以追求统治的合法性与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