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

合集下载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紫色郁金香QQ:2781063892011年1月18日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目的任务及基本准则1.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目的任务系统整理、综合研究矿产勘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用文字、表格和图件的形式,阐明矿区(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总结成矿地质条件、矿化标志及矿化富集规律,以指导地质勘查工作,最终为编写地质勘查报告提供资料。

1.2地质资料整合整理、整合研究的基本准则(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整合研究是地质勘查工作中重要环节,必须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做到边勘查、边整理及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

(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点(矿点、矿床或矿区、工程点)与面(区域、矿体、平面、剖面)相结合和宏观与微观现象相结合的原则。

(3)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据地质理论与实际资料,对客观地质现象(事件)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在探索和认识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或争论。

(4)整合整理过程中对有疑义的原始资料,必须会同当事人到现场复查或经工程验证后,将其结果报请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能修改。

综合研究成果一旦定稿,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修改。

(5)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

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程序及内容2.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程序分三个程序:矿产勘查过程中野外资料系统整理;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勘查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

2.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内容2.2.1勘查过程中野外资料系统整理野外资料系统整理是把野外地质编录中提交的单项原始资料,按有关的技术要求(诸如有关规范、规程、工作细则、统一图式图例等),系统整理、综合及检查,为综合研究提供资料。

(1)各类标本、样品鉴定及测试成果资料①将岩石、岩相、古生物、矿石、矿物及构造等样品成果进行校核、分类、统计及列表。

实验五 地质图的判图

实验五  地质图的判图

实验五地质图的判图一.实验目的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认识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4.能综合判读地质图。

二、实验工具与药品一份地形地质图、铅笔、三角尺、量角器、坐标纸等。

三、实验内容或原理阅读地质图,读懂岩性及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一)地质图的概念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某一地区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缩小并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上,这会图件就是地质图。

地质图按比例尺大少可分: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0万),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万20--1:10万)和大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万)。

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从观察内容上先从地形入手,然后在观察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从观察方法上,采用一般----局部----整体的分析步骤,首先了解图幅内一般概况,然后分析局部地段的地质特征,逐渐向外扩展,最后建立图幅内宏观地质规律性的整体概念。

对土壤专业来说,应着重分析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形、水文和土壤母质分布的影响。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1.看图名和方位从图名、图幅代号和经纬度可了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

例如,湖北省地质图,湖北省第四纪地质和工程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

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

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看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内容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内容

路线布置必须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即必须将已有资料充分收集研究:包括区域资料、 地、物、化、遥等。
首先了解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然后熟悉工作 区已知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矿点、矿化点基本 特征及遥感初步解译成果(环形构造、线形构造 及各类构造交汇部位)等,同时,要经野外实地 踏勘(选择主干路线,进一步了解主要地质体出 露及分布情况、主构造线方向、交通、露头分 布)。
填图单元的确定
正式进行野外路线调查前,首先确定工 作区填图单元。
经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和野外实地 踏勘后,初步确定工作区基本填图单元后, 通过测制剖面最终确定填图单元。即每个填 图单元都要有1-2条剖面控制。
通过测制剖面,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
岩石组合、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 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和含(控)矿性质、 时空分布变化等。
地质填图 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专题
地质图
概念: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
地壳一部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 比例概括地垂直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种类
(1) 比例尺:小比例尺(<50万)、 中比例尺(5-20万)、 大比例尺(>2.5万)。
(2)性质:区域地质图(中、小比例尺): 矿产图、 地形地质图。
地点:
地质手图:
点号:D2001,“2001”中的“2”代表组号,后三位当点号。
点位:GPS坐标(写全):4220251,18240225。
点性:界线点、岩性分界点、构造点、脉岩点、矿化点、化
石点、控制点、露头点、碎石点。
描述:从宏观到微观,要求层次清楚、写真写实、描述详
细、文理通顺、整洁美观、概念准确、重点突出、产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构造地质实训1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图框: 地质图的边界, 由较粗的线条 或花边构成。 当图内没有设 定正北方向时, 图框的竖框边 代表南北方向 线。
图签: 表明图件的类 型级别、责任 者和制图时间 等。用表格形 式放在图框内 的右下角,也 可放在右下角 的图框外。
剖面方向: 南端、东端、 北东端、南东 端在右边;北 端、西端、南 西端、北西端 在左边。
图名: 表明图幅所在 地区及图件类 型。写在图框 外正中部位或 其他适当的位 置,一般用美 术字。
比例尺: 表示图上所示 范围大小与实 际范围大小的 比例。
图例:
由一定的符号、花 纹和颜色组成。地 质界线、地质构造 和岩层产状及岩体 等用特定符号、颜 色表示。 (1)放在图框外 的右侧或下方,也 可放在图框内外缘。 (2)图例符号的 上方要写上“图例” 二字。 (3)先排地层图 例,从上到下,由 新到老,其次为岩 石图例,构造图例 排在最后。
构造地质学
实训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和读水平岩 层地质图
1、地质图与地质剖面图
地质图是一种平面图,它是用规定的图例将 调查区域的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比例尺缩小, 概括投影到地形图或平面图上的一种地质图件。
地质剖面图反映剖面线所切过地区的地质构 造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一幅正式 的地质图包括 图名、比例尺、 图例、图框和 图签等内容。
2、地层柱状图
地层柱状图是综合某一地区内各种地质资料 的一种柱状图。
按工作区内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和 各岩层的真厚度编制而成。
地层柱状图中应包括:地层系统栏、代号栏、 柱状图栏、厚度栏、岩性描述栏、化石栏及水文 栏、矿产栏等。
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
比例尺 1:15000
3、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

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
断层:各类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并注明名称和编号。如果区域范围很大,断层又很发育时,则不同时代断层可用不同颜色和符号表示。
褶皱:褶皱用轴迹线表示轴迹线的宽窄表示核部或褶皱的宽度变化。褶皱的倾伏应用枢纽产状表示。
岩体:绘出岩体界线和内部岩(相)带界线,注明岩石代号及其时代并标出原生构造产状。
标出代表性地层产状及节理、面理、线理产状等。
实习目的
实习内容:
读图的程序和具体要求 一般的读图程序是:先读框外(图名、比例尺、图例等),后读框内:先地形,后地层、构造、岩浆岩,最后对全区的构造作全面的综合分析,恢复区域地质构造发展简史。读图的每一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了解区内地层的发育情况,层序、时代及它们的接触关系,尤其要注意角度不整合,这是划分构造层的基本依据。
02
提交的时间:10月20日
03
综合作业
编制有关的构造图件
01
为了更明显地表达各种构造在剖面上及平面上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在分析地质图的基础上应编制1—2幅地质剖面图和全区构造纲要图。 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谱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02
构造层:将划分构造层的角度不整合界线画在图上,以划分出各构造层的出露范围。 构造层是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
实习七 综合分析地质图及作业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l.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地质图的能力。
学习编绘、编写某些图件和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下较好基础。
编写研究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郝建民主讲)实习12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郝建民主讲)实习12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因此,将构造层划分为D2-T2构造层、K1-E 构造层,其中D2-T2构造层又划分为D2-P3亚构 造层和T2亚构造层。
4.2 褶皱(需要对褶皱进行编号) (限400字)
褶皱总体组成及特点简述之
f1 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组; f2 孤峰— 陵庄复式向斜褶皱组; f3 五里河— 诸岭背斜褶皱组; f4 奇峰—雨峰—王庄背斜、向斜褶皱组
中泥盆统(D2)砂岩、砾岩主要呈()状分布于图区()镇及()村东南部, 出露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
上泥盆统(D3)……岩主要呈()状分布于图区………,出露面积约为……平 方公里。
下石炭统(C1) ……岩主要呈()状分布于图区………,出露面积约为…… 平方公里。
……………………………………………………………………………
编写研究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编写构造概述报告是在分析地质图和编制有关图件 之后进行的,报告的编写又是分析地质图的深化。 地质构造概述报告的内容必须与地质图、剖面图、 构造纲要图等方面的内容完全符合一致,互相印证, 相互说明。一般报告应包括以下章节:
第一章 引言:简单明确的语言叙述读图作业的目 的要求,所读图幅的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轮廓 以及完成作业情况(指工作量) 。
第一章 引言(依次:图区地理位置、地 势地貌特征、人文环境、资料介绍、报告 完成人及工作量) (限250字)
图区位于伏牛山东南麓金山镇地区,图区面积 约( )平方公里。
图区最高峰为北部的渚岭主峰,海拔1800米; 有名的山峰还有()、()、()、()等。从 河流体系特点判露地层及产状
5 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的错开特征
6 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
7 断层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断层形成时代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限400字)

桑河水库地质图

桑河水库地质图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阅读分析1.比例尺:1:500002. 图例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纪Z, 最年轻的地层是第四纪Q,中间地层不连续,缺少了整个中生代(M Z)地层,老第三纪(E)和新第三纪(N),所以其中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3. 地形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处典型的山谷地形,南北两侧是山丘,桑河在狭长的山沟中顺着地势由西向东流。

图中所示区域内的最高点是东北角的山顶,高程大于1050米;最低点是桑河河谷,高程小于500米。

由此可知该地区内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大于1550米。

在桑河两岸,地势很平坦。

而两侧的山地也都没有出现十分陡峭的坡度,没有发现有悬崖峭壁的存在。

山脉的延伸方向为南北方向,这与岩层的走向一致。

4.地质构造(1)褶皱在地质图的东侧,有一NNE走向的背斜,震旦系地层Z为中心,两边对称分布寒武系地层E、奥陶系地层O、志留层地层S、泥盆系地层D等,年代从老到新。

在地质图的西部,有一与背斜平行的向斜,以二叠系地层P为中心,第四系地层Q、石炭系地层C、泥盆系地层D等在两侧对称分布,年代从新到老。

两个褶皱均被河流断开,中间沉积了第四纪地层。

(2)断层逆断层:从西北到东南看,依次有F6:石炭纪与泥盆纪之间的断层,倾角为35°;F8(七里村西):泥盆纪与志留纪之间的断层,倾角为58°;F7:贯穿整个志留纪,北东走向,倾角为35°,造成了断层破碎;F10位于图中右下角志留纪和奥陶纪O地层中,被平推断层F21分隔在两侧,并发生错动,成为了两个断层,倾角为32°;顺断层:仅有一处,F2(图的右下角):志留纪与奥陶纪间的断层,倾角为80°。

平推断层:F3(峰岭山西侧):在泥盆纪中间,形成一处山谷,沿NNW方向;F21(右下角):沿南东方向,穿越奥陶系和寒武系;F11(右下角):沿正东方向,穿过志留系和奥陶系。

(3)其他在图的左方,河北岸的二叠系地层边缘,以及图中部河北岸志留纪地层边缘,共有三处崩塌现象;在图的中部,河北岸的二叠系地层、志留纪地层边缘,共有两处滑坡现象;在图的左部,河的北岸和南岸,各有一处冲沟现象;在图的左下部,平地凹进黑龙山体的部分,以及清溪右侧,各形成一处洪积扇。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内容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内容
地质
地质构造图、
精品课件
地质填图
地质图是由地质人员经野外实地填制而成。 方法:主要是路线地质调查。 首先确定填图单元:根据区内已有地质资料,通过综 合分析、研究、对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经野外实地踏 勘及剖面控制划分和厘定测区填图单元,并确定各填图单 元特征、主要标志及相互接触关系等。
大致查明侵入岩体、脉岩的形态与规模、产状 、主要矿物成分、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地 球化学特征、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现象、同 化混染现象、分异现象特征及接触带产状等。
对火山岩要划分火山岩相,研究火山机构、 断裂、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 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再系统布置路线,异常区 、成矿有利地段(部位)要有目的地加密路线, 做到每条路线都要目的性很强,带着问题去跑路 线,这样才能使每条路线真正达到目的和解决地 质问题,并能有新的发现。
精品课件
总结归纳
尽量垂直测区主构造线、穿过 已知异常区及矿(化)点、尽可能多 的观察到基岩或残坡积露头、目的性 强、有疏有密,不能等间距同方向机 械地布置。
地质填图 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专题
地质图
概念: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
纹将地壳一部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 定的比例概括地垂直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 图件。
种类
(1) 比例尺:小比例尺(<50万)、 中比例尺(5-20万)、 大比例尺(>2.5万)。
(2)性质:区域地质图(中、小比例尺): 矿产图、
对中、深变质岩系要划分构造--地层单位、 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研究变质岩内的含 矿层、含矿建造、变质岩石、变质带、变质相对矿床、 矿化的控制作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的读图程序是:先读框外(图名、比例 尺、图例等),后读框内:先地形,后地层、 构造、岩浆岩,最后对全区的构造作全面的综 合分析,恢复区域地质构造发展简史。读图的 每一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可编辑ppt
3
l.地层方面:
了解区内地层的发育情况,层序、时代及它们 的接触关系,尤其要注意角度不整合,这是划分构 造层的基本依据。 构造层是指一定构造单元内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 形成的一套地层、岩石及构造组合。
2. 断层:各类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并注明名称和编号。如 果区域范围很大,断层又很发育时,则不同时代断层可用不 同颜色和符号表示。
3. 褶皱:褶皱用轴迹线表示轴迹线的宽窄表示核部或褶皱的宽 度变化。褶皱的倾伏应用枢纽产状表示。
4. 岩体:绘出岩体界线和内部岩(相)带界线,注明岩石代号及 其时代并标出原生构造产状。
可编辑ppt
15
可编辑ppt
13
读图的程序和具体要求
11.. 地地层层分方析面
22..褶褶皱皱构构造造分分析析
33..断断裂裂构构造造分分析析
44..岩关浆于岩岩体浆分岩析体
C3
55..构构造造发发展展史史
可编辑ppt
14
综合作业
提交《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要求:附地质剖面图、构造纲要图和必要的小
插图,正文部分不得少于3500字,把图件和文 字部分装订在一起,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 正文、参考文献、地质剖面图、构造纲要图。 提交的时间:10月20日
第一章 引言:简单明确的语言叙述读图作业的目的要求,所 读图幅的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轮廓以及完成作业情况。
第二章 地层:简述区内地层时代(老—新)及主要岩性;地层 间的按触关系;各时代地层在图内的分布方向及排列特征,以及 岩层产状的变化等。
可编辑ppt
12
三、编写研究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第三章 构造:是读图报告的重点内容,要注意分清层次, 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可编辑ppt
7
5.构造发展史:
一个地区的构造演化主要表现在一系列构造层的相 互叠加上。所以,在分析构造发展史时: (1)根据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划分构造阶段和构造作 用期; (2)从各种构造形态、方向和强烈程度以及相互关系上, 分析各期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 (3)根据地层方面的岩性、厚度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和地壳升降运动的 变化。
构造层常由角度不整合限定,它在地层组合、 沉积岩相、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而区别于其它构造层。
可编辑ppt
4
2.褶皱构造分析:
分析褶皱构造首先要着眼于全区最发育的褶皱构 造。查明褶皱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形态特点、组合特 征、叠加关系和展布规律,进而分析与相邻、相关构 造层中褶皱间的关系。
5. 标出代表性地层产状及节理、面理、线理产状等。
6. 按照规格要求写好图名、比例尺、图例等。
可编辑ppt
10
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
可编辑ppt
11
三、编写研究区地质构造概述报告
编写构造概述报告是在分析地质图和编制有关图件之后进行 的,报告的编写又是分析地质图的深化。地质构造概述报告的内 容必须与地质图、剖面图、构造纲要图等方面的内容完全符合一 致,互相印证,相互说明。一般报告应包括以下章节:
实习七 综合分Biblioteka 地质图及作业可编辑ppt
1
实习目的
l.通过综合分析地质图,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构 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地质图 的能力。
2.学习编绘、编写某些图件和读图报告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为野外地质实习和今后实际地质工作打 下较好基础。
可编辑ppt
2
实习内容:
一、读图的程序和具体要求
可编辑ppt
8
二、编制有关的构造图件
为了更明显地表达各种构造在剖面上及平面上 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在分析地质图的基础上应编制 1—2幅地质剖面图和全区构造纲要图。
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以不 同的线条、符号和色谱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构造的一 种图件。
可编辑ppt
9
构造纲要图的主要内容:
1. 构造层:将划分构造层的角度不整合界线画在图上,以划分 出各构造层的出露范围。 构造层是以地层时代代号表示。
可编辑ppt
5
3.断裂构造分析:
(1)分析区性大断裂及其对全区的控制作用; (2)按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的关系进行分组; (3)断层与褶皱不论在空间展布上或成因上都有密切关系,
所以在分析断层时要结合褶皱等其它有关构造进行分析。
可编辑ppt
6
4.岩浆岩体:
在分析岩浆岩体发育区地质图时,应注意分析不 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岩体的分布组合规律、 发展演化史及其与褶皱、断裂等构造的空间分布关系。
首先应概括区内构造的总体特征,然后根据区域构造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展开。如:①按构造层;②按构造单元; ③按构造类型;④按构造组合;⑤按构造方位等。
一定的构造层是以一定的构造类型为主,构造方位也常和一定 的构造类型密切相关等等。不论按哪种方式或顺序描述,既要对 代表性或典型构造进行详细描述(最好测算出某些数据定量表 示),还要在各构造单元详细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区域上的总体概 括,使读者对构造整体轮廓和各构造的特征都有清晰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