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1。

04)物理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8年1月10日开始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我国部分地区严重灾害,其中高压输电线因结冰而损毁严重。

此次灾害牵动亿万人的心。

为消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凌冰,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融冰思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除冰。

若在正常供电时,高压线上输电电压为U,电流为I,热耗功率为P;除冰时,输电线上的热耗功率需变为9P,则除冰时(认为输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不变)( )A、输电电流为9IB、输电电压为3UC、输电电流为I/3D、输电电压为U/32、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3、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B 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靠近(C 点与A 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 、先变小后变大B 、先变大后不变C 、先变小后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4、已知地球和天王星半径分别为R 1、R 2,公转半径分别为r 1、r 2,公转线速度分别为v 1′、v 2′,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 1、g 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v 1,飞船贴近天王星表面环绕线速度为v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1221r r v v ='' B 、2121r r v v ='' C 、222121R R g g = D、1221r r v v =5、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 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最低点为b .不计空气阻力,则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B 、电场力跟重力平衡C 、小球在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可能减小D 、小球在b 点的速度最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江苏省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江苏省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江苏省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试号等填涂在答题卡的规定外。

3.答第I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答第II卷时,答案要答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空白处。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B.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大量繁殖会造成生态危机2.有关组成细胞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糖是所有细胞中的二糖B.少数糖类的组成元素中含有N、PC.淀粉、纤维素、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D.糖类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3.右图是与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关的气体进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增强时,过程②③减弱B.晴朗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过程①强于⑥C.过程②和③中,气体都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D.过程③④⑤代表O2的进出,过程①②⑥代表CO2的进出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鉴定时,向豆浆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硫酸铜溶液,并水浴加热B.用鸡血细胞提取DNA时,先去除血浆再加蒸馏水,有利于细胞快速破裂C.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观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D.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叶片的研磨应迅速充分5.端粒主要由特定的NDA序列与蛋白质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染色体末端完整复制,使染色体结构保持稳定。

当端粒酶存在时,在染色体末端才能合成端粒的DNA,以保持端粒长度。

端粒酶主要由RNA、相关蛋白和逆转录酶组成。

右图为细胞分裂时,在有、无端粒酶情况下染色体结构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端粒DNAB.无端粒酶时端粒逐渐缩短可能导致细胞分裂次数有限C.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能长久保持分裂能力且不发生癌变D.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命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7.酶在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时,反应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ppt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ppt

y
A
v0 O x
UAB
t=L/v0<T
T 2T
B
1.090 10.(1)(2分)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 (2)(2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 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 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3)(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 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是 BC ▲
P M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v
FF ma F .5 N 安0 安 W F x 0 . 25 J 安 安
2 B2L 1 F ma R
(2)令金属棒到达AB时的瞬时速度为v1,0.4s时棒的速度为v2
Q N
bB
x
FF ma 安
v1=2 m/s
at 2 . 8 m / sP F 0 . 5 2 . 8 1 . 4 W 2 1
.A
. .
V1
V2
U2/I=R0
.
R0
.
Δ U1/Δ I=R0+r
U1/ I=R
7.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 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 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 ACD 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 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D.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多

(整理)江苏省盐城市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综合

(整理)江苏省盐城市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综合

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综合Ⅰ(物理部分)试题分析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

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运动的认识。

难度系数0.9。

正确答案:A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数据产生感性认识,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很容易解决。

难度系数0.9。

正确答案:C3.以下涉及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符合要求的是()A.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B.使用测电笔时,手与笔尾部金属电极接触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D.用湿布擦抹插座分析: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对家庭安全用电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难度系数0.9。

正确答案:B4.美籍华人高锟在光纤物理学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问世。

光纤通信()A.利用电流传输信息B.利用光传输信息C.传输信息量很小D.传输信息时损耗大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纤通信的初步认识。

难度系数0.8。

正确答案:B5.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增大或减小摩擦方法的掌握,了解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体现物理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难度系数0.9。

正确答案:C6.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分析: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学生只要知道两种方式的实质,就很容易解决。

难度系数0.9。

正确答案:D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分析: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能简单区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难度并不大。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y
UAB
t=L/v0<T
T 2T
A
v0 O x
B
1.090 10.(1 (2分 cm。 10.(1)(2分)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 cm。 (2分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2)(2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 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 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 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 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在本实验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 A.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D.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2分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 (3)(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 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是 BC ▲
F
a
v
E
X0/2
A .
x0
X0/2
x0
X0/2
C
x0
X0/2
D
x0
x0
B. .

E=E0-fx .
∆E=-fx E-E0=-fx

江苏重点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江苏重点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重点学校(致远中学等)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物理测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题目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物体向东直线运动,突然施加一向西的力,物体可能立即向西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方向永远一致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它的运动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静止在固定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槽内,物体所在处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mg21B.m g23C.mg)231(D.mg223.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

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

卫星先沿椭圆轨道Ⅰ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实现变轨,进入同步轨道Ⅱ。

对该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运行周期相同B.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卫星所受的力相同C.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D.从轨道Ⅰ变到轨道Ⅱ机械能要减少4.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2∶1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5.一个弹簧秤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重物,已知P的质量M =10.5 kg,Q的质量 m =1.5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 k =8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江苏省盐城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

江苏省盐城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下图,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滑雪运动员由直斜坡向下滑行时其所受阻力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则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A.做匀加速运动B.机械能守恒C.所受阻力的功率不断增大D.所受的合力不断增大2.如图所示是模拟路灯的光控电路,R G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增强而减小,LED为发光二极管,为实现LED天暗时发光、天亮时熄灭,则虚线框内应接入的元件是A.“或”门B.“非”门C.“与”门D.“与非”门3.2010年1月1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经过四次变轨进入同步轨道。

第四次变轨示意过程如图所示。

卫星先沿椭圆轨道Ⅰ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实现变轨,进入同步轨道Ⅱ。

对该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运行周期相同B.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同C.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D.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机械能相同4.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细杆a、b水平平行且等高放置,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细圆环套在两根细杆上,两杆之间的距离为。

固定a杆,保持圆环位置不变,将b杆沿圆环内侧缓慢移动到最高点为止,在此过程中A.a杆对圆环的弹力逐渐增大B. a杆对圆环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C. a杆对圆环的弹力逐渐减小D. a杆对圆环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5.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一铜制矩形线框,AB是线框的中轴线。

一条形磁铁以速度水平向右匀速通过AB正上方,整个过程中线框始终静止。

条形磁铁经过A点和B点正上方时,对线框的受力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线框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方向都向右B.线框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桌面受到线框的压力在A点上方时小于其重力,在B点上方时大于其重力D.桌面受到线框的压力在A点上方时大于其重力,在B点上方时小于其重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题文】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叠放在一起,接触面粗糙。

现将它们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 ( )A.只受重力B.受重力和A对它的压力C.受重力和A对它的摩擦力D.受重力、A对它的压力和摩擦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把A、B视为一整体,则A、B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为g,隔离法以B为研究对象,加速度为g,所以合外力为ma=mg,故B只受重力,所以A正确;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力。

2.【题文】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放置一条直导线,导线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先后在导线中通入不同的电流,导线所受的力也不一样,图中几幅图象表现的是导线受的力F与通过的电流I的关系。

a,b各代表一组F,I的数据。

下列图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评卷人得分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导线受磁场力为F=BIL,所以,所以直线oa与ob的斜率相等都等于BL,故o、a、b三点共线,所以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安培力。

3.【题文】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带电粒子运动的轨迹。

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它运动到b处时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可能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曲线运动力与轨迹的关系,力需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所以A错误;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力与电场线共线,所以C错误;由题意知,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逐渐较小,故电场力做正功,即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应为锐角,故B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带电粒子的运动。

4.【题文】跳伞运动员从某高度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此后再过18s落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物理试题第1页(共10页)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物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陈一冰在吊环项目中取得了冠军。

如图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此时人静止不动,两根吊带对称并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根吊带受到环的拉力大小不等B .手对吊环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C .每根吊带受到环的拉力大小都等于人重量的一半D .两根吊带受到环的拉力合力一定竖直向下2.如图是某带电导体的电场线和等势面。

a 、b 两点场强大小分别为a E 、b E ,电势分别为a b ϕϕ、,则A .a E >b E ,a ϕ<b ϕB .a E <b E ,a ϕ<b ϕC .a E >b E ,a ϕ>b ϕD .aE <b E ,a ϕ>b ϕ3.一只弹性小球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反弹回头。

下面是四个同学作出的小球t -υ图像,其中正确的4.在图示的电路中,由于电源变化,灯l 变暗、灯2变亮、灯3亮度不变,则可能的情况是A .保持电压不变,使频率增大B .保持频率不变,使电压增大C .保持频率不变,使电压减小D .保持电压不变,使频率减小5.如图所示,斜面体M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 作用。

设物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斜面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

增大推力F ,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则F 1、F 2一定增大B .如果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则F 1、F 2一定不变C .如果物块与斜面相对静止,则F 1、F 2一定增大D .如果物块沿斜面相对静止,则F 1、F 2一定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6.如图所示电路中,R 0为定值电阻,当滑片P 向右移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电流表A 的读数都增大 B .电压表V 1与电流表A 读数的比值保持不变a · ·b υ υ υ υ A . B . C . D .高三物理试题第2页(共10页)C .电压表V 2与电流表A 读数的比值保持不变D .电压表V 1、电流表A 读数变化量的比值保持不变7.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周期为118分钟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A .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时大C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D .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多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物块,物块置于摩擦不能忽略的水平面上。

现将弹簧压缩到A 点后释放,物块运动到B 点时速度变为零,O 为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位置,AB 距离为x 0。

物块从A 到B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 、物块加速度的大小a 、物块速度的大小υ、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E 随物块的位移x 变化的图像可能是9.如图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长为L 的平行金属板,以两板中间线为x 轴,以垂直于极板过极板右端为y 轴建立坐标系。

在t =0时,将图中所示的电压加在两板上,与此同时持续不断的电子沿x 轴以速度0υ飞入电场,均能从两板间飞出。

关于电子穿过y 轴的位置,正确的描述是A .当L 0T υ 时,电子从同一位置穿过,这个位置在y 轴正方向某处B .当L 0T υ时,电子从两个不同位置穿过,一个在坐标原点,一个在y 轴正方向某处C .当L =0T υ时,电子在一段区域穿过,这个区域在y 轴正方向上从原点开始D .当L =0T υ时,电子在一段区域穿过,这个区域在y 轴正方向上不包括原点在内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1)(2分)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 cm 。

1 2 3cm1 2 3 4 5 6 7 8 9 0 020 20 20 200000A .B .C .D .高三物理试题第3页(共10页)(2)(2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

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秤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 .两次拉橡皮条时都应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 .实验中只要把作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另一个合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3)(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不能说明“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或“合外力一定时(4)(2分)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A 、B 、C 、D ,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连续的4个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

其中一条纸带是用重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则该纸带是(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 2) ▲11.(10分)在“描绘标有…9V ,5W‟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要求测量从0V 到9.0V 的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A .电流表A 1(量程100mA ,内阻1Ω)B .电流表A 2(量程0.6A ,内阻0.3Ω)C .电压表V 1(量程3.0V ,内阻3kΩ)D .电压表V 2(量程15.0V ,内阻10kΩ)E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50Ω)F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500Ω)G .电源E (电动势15V ,内阻忽略)H .电键、导线若干(1)(3分)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和有效性,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 ▲ ;电压表 ▲ ;滑动变阻器 ▲ 。

(2)(3分)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理的是 ▲ 。

高三物理试题第4页(共10页)(3)(2分)某同学已连接好的部分电路如下,其中两个不当之处是① ▲ ② ▲(4)(2分)某同学用正确的方法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 1和L 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Ⅰ和Ⅱ所示。

然后又将灯泡L 1、L 2分别与电池组连成如图所示电路。

测得通过L 1和L 2的电流分别为0.30A和0.60A ,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 V ,内阻为▲ Ω(数值取到小数点下一位)。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 、B 两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12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B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它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C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D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大于引力的缘故(2)(4分)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卸货的过程中,可假设车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且车胎不漏气,不计分子势能,则胎内气体 ▲(吸热/放热)。

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

“钻木取火”是通过 ▲ (做功/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变为内能。

U/VI/A高三物理试题第5页(共10页)(3)(4分)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用直径为0.2m的浅圆盘盛水,让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酸膜。

若用纯油酸,而不配制溶液,那么这次实验中油酸的体积不能大于多少?B .(选修模块3-4)(12分)(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C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都要发生变化D .当观测者靠近或远离波源时,感受到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2)(4分)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则a 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为 ▲ s ;a 点再过0.25s 时的振动方向为 ▲ (y 轴正方向/ y 轴负方向)。

(3)(4分)为测量一块等腰直角三棱镜∆ABC 的折射率,用一束激光沿平行于BC 边的方向射向AB 边,如图所示。

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AC 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

该棱镜的折射率为多少? C .(选修模块3-5)(12分) (1)(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C .一群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 .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4分)光照射到金属上时,一个光子只能将其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电子,一个电子一次只能获取一个光子的能量,成为光电子,因此极限频率是由 ▲ (金属/照射光)决定的。

如图所示,当用光照射光电管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若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毫安表的读数不可能 ▲(变大/变小/不变)。

(3)(4分)总质量为M 的火箭被飞机释放时的速度为0υ,方向水平。

刚释放时火箭向后以相对于地面的速率u 喷出质量为m 的燃气,火箭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变为多大?m.0.0.0-0.0-高三物理试题第6页(共10页)四、计算题: 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如图所示,AB是水平路面,BC 是半径为20m 的圆弧,CDE 是一段曲面。

运动员驾驶功率始终是P =1.8 kW 的摩托车在AB 段加速,到B 点时速度达到最大m υ=20m/s ,再经t =13s的时间通过坡面到达E 点时,关闭发动机后水平飞出。

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m =180 kg ,坡顶高度h =5m ,落地点与E 点的水平距离s =16m ,重力加速度g =10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