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文学影相随性相依

合集下载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音乐与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音乐和文学之间的互文性不仅体现在它们共同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功能上,更体现在它们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深层次内涵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互文性,揭示二者之间的奇妙关系。

首先,音乐与文学在表达情感方面展现出强烈的互文性。

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来传达情感,而文学则通过文字的表达来描绘情感。

然而,音乐和文学在表达情感时常常相互借鉴。

例如,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可能会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将文学中的情感转化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使音乐作品更具情感共鸣。

反之,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也会受到音乐的影响,用音乐的节奏感和情绪感来丰富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因此,音乐和文学在表达情感方面相互交融,共同传达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其次,音乐与文学在主题和意义上也存在着互文性。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融入了音乐元素,如小说、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对音乐的描写和赞美。

同样,许多音乐作品也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以文学中的主题和意义为素材进行创作。

例如,某些音乐作品可能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或情节为题材,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诠释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这种跨界的创作方式使音乐和文学之间的互文性更加丰富多彩,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此外,音乐与文学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也相互影响。

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相似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这种相似性反映了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互文性。

例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和文学作品都强调情感表达和个人主义,表现出对自然、对人性的热爱和追求。

因此,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和文学作品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总之,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互文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情感表达、主题意义、艺术风格等。

音乐和文学之间的互文性不仅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涵,也拓展了艺术表达的形式,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与互动性

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与互动性

音乐与文学的共通性与互动性音乐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和互动性。

音乐可以用音符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文学可以用文字来描绘故事和情感。

两者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也可以相互影响和启发。

首先,音乐和文学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音乐通过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演奏者的表演方式,传达着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

同样,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和散文,通过文字的选择和组织,以及作者的笔法和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是音乐的音符还是文学的文字,都是艺术家表达内心世界的工具。

其次,音乐和文学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相似之处。

创作音乐和文学作品都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家需要理解和掌握音符的组合和旋律的演绎,以及音乐的风格和结构。

类似地,作家需要对文字的表达和叙述有一定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以及对文学的形式和结构有把握。

无论是音乐作曲还是文学创作,都需要创作者深入思考和用心创作。

此外,音乐和文学也可以相互影响和启发。

音乐可以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而文学也可以成为音乐的灵感来源。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激发作家的情感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创作出丰富的文学作品。

同样,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启发音乐家创作出具有特殊内涵和表现力的作品。

最后,音乐和文学都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和文学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风格变迁。

在传统保留的同时,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音乐家和作家们不断挑战和突破传统,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技巧。

这种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也让音乐和文学与时俱进,与观众读者产生更加深入的互动。

综上所述,音乐和文学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都需要艺术家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和文学可以相互启发和影响,激发创作者的灵感。

最重要的是,音乐和文学都面临着传统与创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造。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音乐和文学作为两种艺术形式,虽然表现方式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影响。

音乐和文学都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传递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文化精神。

本文将探讨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从音乐对文学的影响和文学对音乐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音乐对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例如,在小说中描写一场悲伤的别离,作者可以通过描述背景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增强读者对情感的共鸣。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渲染气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感。

此外,音乐还可以为文学作品赋予节奏感和韵律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可以借助音乐的节奏感,使诗句更加流畅和韵律优美。

另一方面,文学对音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意象,都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

音乐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情感和思想,进而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受到了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启发。

雨果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了贝多芬创作的灵感,使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宏大和激情澎湃的交响乐作品。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可以被音乐家用音乐语言来表达。

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和组合来表达情感和意象,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相呼应。

音乐和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以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的交叉借鉴。

有时,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借鉴音乐的创作方法和结构。

音乐的创作过程通常包括主题的发展和变奏,这种创作方法也可以被应用到文学创作中。

作家可以通过主题的发展和变奏,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层次。

另一方面,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也可以借鉴文学的叙事手法和结构。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被音乐家用音乐语言来表达,使音乐作品更加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

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影响

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影响

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影响文学和音乐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共通性和相互影响。

它们都是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方式,通过特定的媒介传达给观众或读者。

本文将从创作过程、表现手法和艺术体验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共通性和相互影响。

一、创作过程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创作者都需要通过灵感和创造力来构思和创作作品。

无论是音乐家还是作家,他们都需要通过情感和思考的方式将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转化为具象的形式。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需要思考和表达清晰的观点,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通过选择不同的叙事方式、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作家可以给读者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而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需要通过音乐元素的组合来构建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因素都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选择不同的音符和音乐结构,作曲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转化为音乐作品。

二、表现手法文学和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呈现情感和思想。

它们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也体现了它们各自的独特性。

在文学中,作家可以通过文字的选择和句子的排列来表达情感和意义。

通过描写和叙述,作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同时,文学也可以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的方式,直接展示人物的思考和情感变化。

而音乐则通过声音和乐器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音乐所特有的旋律和和声可以产生独特的情感效果,让听众能够直接感受到音乐传递的情感。

音乐的节奏和音色也可以通过变化和组合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三、艺术体验文学和音乐都能够给观众或读者带来艺术体验,引发情感共鸣和思考。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可以通过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作家通过文字的排列和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触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而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变化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

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

2011年6月皖西学院学报Jun.,2011第27卷第3期Jo urnal o f West Anhui U niv er sity Vo l.27NO.3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方婷(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大同学院),上海200011)摘要:音乐和文字是姊妹艺术,两宗艺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0是必然的客观事实。

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

音乐如离开了文学,就难以独木支撑音乐大厦,文学如缺少音乐语言则变成枯涩无味的、干巴巴的文字堆砌。

因此,音乐中文学的渗透为音乐添置了理性的思考;文学中有了音乐因而也闪烁出韵律和节奏的美。

它们的联姻使双方都得到提升和深化,艺术的美也在这渗透中释放出迷人的异彩。

关键词:音乐中的文学性;文学中的音乐性;音乐;表演艺术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35(2011)03-0149-05音乐是艺术的一种。

它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主要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

音乐起源于劳动,来自于民间,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音乐可分为两大类,即声乐和器乐。

因此,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

由于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唱者或演奏者,不仅可以通过旋律、节奏、节拍、和声、配乐、复调等手法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听众,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从而使他们产生共鸣,对他们的情绪起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尤其是与文学相结合的声乐,这种作用能够迅速地、直接地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支配人的感情,进而产生难以预料的艺术效果。

一、音乐中的文学性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对劳动胜利的欢庆,,,于是便产生了为祭祀而歌舞的音乐舞蹈。

这种音乐舞蹈,实际为音乐、诗歌、舞蹈的结合。

后来诗歌逐渐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成为文学最早的体裁。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音乐和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而深远的历史,它们之间的互文性在创意和表达方面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交集。

从古至今,音乐与文学一直相互启发,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而美妙的艺术交融。

历史渊源音乐和文学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

古代的史诗、诗歌往往伴随着乐器的伴奏,音乐与文字相互交织,共同传达着情感与思想。

例如,古希腊的史诗《奥德赛》结合了故事性的叙述和音乐般的韵律,使作品更加生动而动人。

表现方式音乐和文学通过不同的媒介传达信息,但在表达方式上常常存在共通之处。

文字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音乐也有着旋律和和谐。

许多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将文学中的情节、氛围转化为音乐语言,例如李斯特的钢琴曲《浮士德》即源于歌德的著名戏剧。

情感表达音乐和文学都是情感的载体,它们可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中,旋律和音调传递着情绪,而文学作品通过文字的运用描绘内心的挣扎和喜怒哀乐。

有时候,一首音乐或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融合创新近年来,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音乐与文学之间的融合创新也日益频繁。

跨界合作成为一种时尚,作曲家与作家、音乐人与诗人的合作为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产生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丰富多彩,它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人类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通过深入探讨和理解音乐与文学的互动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两种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为世界的多元文化注入更多活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中,音乐和文学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宝库。

让我们珍惜并继续探索音乐与文学的互文之美,感受其中的无穷魅力和启发。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

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音乐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音乐和文学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出美妙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探讨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音乐与文学的共同点音乐和文学都是艺术的表达方式,它们都通过语言和符号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需要艺术家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音乐和文学都可以通过节奏、韵律、情感等元素来打动人心,引发观众或读者的共鸣。

二、音乐对文学的影响音乐对文学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音乐可以为文学作品提供灵感和背景音乐。

许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听音乐,以此来激发灵感和情感。

音乐可以帮助作家进入特定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音乐可以为文学作品增添情感和氛围。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会引用音乐的名字、歌词或旋律,以此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或描绘场景的氛围。

音乐可以通过声音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情感,与文字相辅相成,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三、文学对音乐的影响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同样也是双向的。

首先,文学可以为音乐提供歌词和故事情节。

许多音乐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例如歌剧、音乐剧等。

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为音乐作品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其次,文学可以通过文字的表达方式来影响音乐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一些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感,音乐家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和诠释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四、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案例分析1.《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原著。

音乐剧《悲惨世界》通过音乐和歌词的形式,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音乐剧中的歌曲旋律和歌词表达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雨果的作品。

2.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音乐作品。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与互动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与互动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与互动文学与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

然而,当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与互动时,却能产生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这种结合与互动能够让人们深入感受到情感的升华,以及世界观的拓展。

首先,音乐可以为文学作品注入灵魂。

世界上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被改编成音乐剧或歌曲的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这些改编作品通过音乐和歌曲,将原作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更加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起伏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同时,音乐的表现力也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主题。

其次,文学作品也可以为音乐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许多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常常会借鉴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意象。

比如,德沃夏克的交响诗《新大陆》就是根据美国作家亨利·岑的小说《浮士德号》而创作的。

通过描绘主角在海上的冒险经历和对新大陆的向往,德沃夏克成功地在音乐中表达出自由与梦想的主题。

同样,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哈姆雷特》和《雪女》也是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和日本传统故事《雪女》的启发而创作的。

这些音乐作品通过音乐语言,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和主题转化为音乐性的表达,令人们在听音乐时感受到故事中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

此外,文学和音乐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扩展观众的艺术领域。

比如,有许多音乐作品是以文学作品为背景创作的,当观众在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时,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妙,还能够通过音乐找到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情感和意义。

这种互动可以拓宽观众的视野,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一部文学作品。

同时,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当它们被改编成音乐作品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听众和读者,为文学的传播提供多种途径。

综上所述,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与互动不仅能够为彼此注入新的灵感和意义,还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音乐可以为文学作品注入灵魂,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起伏和人物心理的变化;而文学作品也可以为音乐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让音乐家在创作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情节和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与文学影相随性相依
作者:王友桃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6期
摘要: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但他们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

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音乐自身之中,文学的美则主要存在于语言的含义之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二者无处不在、如影相随、相辅相成。

关键词:音乐;文学;关系
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以它特有的气质和魅力牵动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音乐中是否存在有文学的因素呢?我认为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类型,音乐透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则通过语言的手段达到表现的目的。

但是,语言与音乐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及他們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音乐的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生命,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音乐自身之中;文学语言表达中的声音并不是文学的本质特征,她的美主要存在于语言的含义之中。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二者又是那样的贴切与无处不在、如影相随、相辅相成。

一、音乐的文学意义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和戏剧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不可缺。

音乐是时间艺术,尽管它们的时间性与日常的物理性时间不同,但它毕竟也有一个延续的过程。

并且音乐所展示的是一种建立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基础上的表现过程。

它所表现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

就像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一样,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

文学的抒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既表达感情、描写感情和借景抒情。

音乐的抒情既没有明显的主观表达,也没有绝对的客观描述,它介于两者之间,恰恰表现出了音乐朦胧、但却惊人的魅力。

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楼台相会的一段音乐,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重奏分明是梁祝依依惜别时感情的交流,说它是主观表达,却没有语言表达中的那种直接、确切的含义;说它是客观的描述,其中又分明深含着内心的感情因素。

我们认为,音乐的抒情是客观的描述主观表达的效果。

“楼台相会”的一段音乐是为了表现梁祝诉衷情,但在具体的表现中只能借助于某种客观的情绪气氛的描述,用以象征主观上的感情交流。

所以,音乐抒情只能是“借景抒情”,前面的情是客观的情,是对情绪气氛的描述;后面的情是主观的情,是感情内容的主观的表达。

二、文学性表现在音乐中的另外几种形式
(一)歌曲与歌剧。

一般来说,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但在艺术分类上它们又往往同属于音乐。

比如,在歌剧《茶花女》第一幕中,鲁道夫与咪咪在黑暗中两手相触,鲁道夫紧紧握住咪咪的手,这时他唱出了一段咏叹调《多么冰凉的小手》,表达他对咪咪的爱情。

咪咪也随之唱出了《啊,人们叫我咪咪》。

也把内心的感情向鲁道夫倾诉。

从戏剧发展来看,鲁道夫黑暗中握住咪咪的手,这是他们爱情第一次亮相,是戏剧发展的转折点。

两段名著的咏叹调恰到好处地安排在这个地方,从而促进了全剧的高潮。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柴可夫斯基以该剧为题材写的同名交响幻想曲,他们所表现的题材是一致的,并且也都通过某一个过程反映出来。

但莎士比亚展示的是一连串现实的客观事件,而柴可夫斯基的交响幻想曲只展示出那些与内心世界有关的富有象征或暗示意义的情感因素。

这个故事都是按照文学的逻辑展开的。

在音乐中它的展开表现则是庄严、暗淡、带有沉思和忧郁的众赞歌,由强烈的切分音的粗暴节奏和带有惊慌和凶兆的不协和和弦构成的呈示部主部,明朗、温柔和富有幻想的呈示部副部,紧张、强烈的展开部,热情、激动的再现部以及悲怨、凄婉的尾声。

这些只能与人们的内心相通,激发人们的感情体验。

然而,以想象和联想活动渗入,这一音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被文学性的事件所代替。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富有过程性的文学性内容。

(二)冲突(戏剧性)。

文学作品的过程往往是一系列矛盾的冲突和解决的戏剧性过程,所以戏剧性的冲突也是文学的重要因素。

冲突在音乐中也同样存在,它突出的体现在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上。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故事,是源于两个敌对的家族关系,意料之外的是这两个敌对家族的后代竟成了一对痴情的恋人。

这势必会发生许多矛盾冲突。

在音乐中它只是通过音响中饱含的感情力量之间的对比而形成。

它虽然也有突如其来的事件闯入,但这只是音乐的事件,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印象在冲破人们正常的期待。

(三)抒情。

抒情诗关系到音乐文学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诗歌,正如每在欣赏歌剧的时候,往往把注意力较多的集中在音乐上,这是因为音乐比戏剧情节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内心。

三、取材于文学作品的标题音乐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作品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这类音乐的数量相当多。

比如柏辽慈的交响乐《哈罗尔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曲,李斯特的交响诗《浮士德》等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有不少音乐作品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

比如,德彪西的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

这种创作倾向一直延续到当代。

比我国50年代陈刚、何占豪创作的《梁祝》以及歌剧《白毛女》、歌舞剧《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戏曲《花木兰》等等,非常之多,都取材于不同的文学作品。

总之,文学对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内容与自身魅力,还有文学与非标题性音乐,文学与音乐感情等方面。

文学犹如音乐的土壤,只有在营养丰富的文学土地
上,音乐艺术才能更为广阔与自由的发展,以散发其无与伦比的光芒。

对于我们则从自身做起,增加修养,提高音乐水平,让生活、让世界充满艺术的旋律,洒满欢乐的音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