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学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会考文科知识点

高考会考文科知识点高考会考是中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文科科目是其中必考的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考会考中文科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文化与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考古学相关- 中国古代科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2.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 诗经与楚辞:内容、作者、风格等- 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作品、作者及其风格特点等- 明清小说:《红楼梦》、《西游记》等二、现代文学与文化知识点1. 现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骆驼祥子》、《围城》等-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活着》、《红高粱家族》等- 世界文学作品:莎士比亚、雨果、居里夫人等2. 现代文化知识点-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三、历史知识点1. 中国历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 中国近现代史: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2. 世界史知识点- 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等- 世界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四、地理与社会知识点1. 中国地理知识点- 中国自然地理:山脉、河流、湖泊、自然灾害等- 中国人文地理:城市分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2. 世界地理知识点- 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国家、重要地理事实等- 世界人文地理:世界语言、宗教、文化等3. 社会学知识点- 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环境保护、性别平等等五、哲学与道德知识点1. 哲学知识点- 中国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等- 西方哲学思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等2. 道德与伦理知识点- 个人道德:诚信、正直、乐于助人等- 社会伦理:公平、公正、互助等六、艺术与美学知识点1. 艺术知识点- 中国传统艺术:绘画、雕塑、陶瓷等- 当代艺术:摄影、影视、音乐等2. 美学知识点- 艺术美学:审美对象、审美标准等- 生活美学:美的享受与创造等以上是高考会考文科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高三文科知识点总结

高三文科知识点总结一、语文1. 古诗文- 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理解其意境与艺术特色。
- 熟悉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虚词、句式结构及翻译技巧。
- 能够背诵并理解《诗经》、《楚辞》、《古文观止》等经典篇章。
2. 现代文学- 阅读并分析现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文体的代表作品。
-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创作背景和文学流派。
3. 语文基础知识- 掌握汉字的构造、基本含义和用法,了解成语、俗语的来源和正确使用。
- 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表达能力。
- 熟悉篇章结构,能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行文逻辑。
二、历史1. 中国古代史-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基本史实,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秦汉的统一与变革等。
2. 中国近现代史- 学习鸦片战争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
- 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3. 世界史- 掌握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如古埃及、古希腊罗马等。
- 了解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三、地理1. 地球与地图- 理解地球的结构、运动及其对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
-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坐标、图例等,并能进行地图阅读和解读。
2. 中国地理- 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 学习中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口等特点,以及区域发展差异。
3. 世界地理- 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和基本特征。
-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
四、政治1. 政治理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2. 时事政治- 关注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理解其背景、原因和影响。
高二文科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二文科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文科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二阶段非常重要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为了顺利通过这一考试,必须要准备充分,掌握并背诵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高二文科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政治理论:- 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党的作用和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路线2. 历史知识:-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3. 地理知识:-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4. 经济学知识:-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 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 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5. 法律知识:- 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理-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规范- 司法制度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6. 心理学知识:- 人的认知和感知过程- 人的学习和记忆- 情绪和个性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7. 社会学知识:- 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社会问题和社会调控-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8. 人文艺术知识:- 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对比- 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 中国和世界的艺术传统以上是高二文科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的知识点,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通过细致的学习和复习来巩固知识。
同时,还需要注重思考和理解,将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思维方式。
希望同学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油!。
文科高考必考知识点

文科高考必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文科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主要发展阶段、代表作品及其主要作者。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 先秦文学:学生需要了解先秦时期的各类文学形式,如诗、词、赋等,以及代表作家,如《诗经》中的诗人、屈原的楚辞等。
1.2 唐宋诗词:学生需要熟悉唐宋时期的诗词创作风格、表现手法,以及代表性诗人,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静夜思》等。
1.3 元曲与明清小说:学生需要了解元曲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如《西游记》等;同时也需要掌握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如《红楼梦》等。
二、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文科高考中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熟悉中国古代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及其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夏商周三代:学生需要了解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重要人物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贡献。
2.2 秦汉唐宋明清:学生需要掌握秦汉唐宋明清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重要事件和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2.3 近代史:学生需要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近代史重要事件和相关人物。
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文科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主要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3.1 儒家思想:学生需要熟悉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以及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
3.2 道家思想:学生需要了解老子、庄子等道家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以及道家思想对古代社会的贡献。
3.3 墨家、法家、兵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学生需要认识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多样性,了解其他学派的思想观点及其特点。
四、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是文科高考中的一道重要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演变、主要形式及其代表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4.1 中国古代绘画: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如山水画、花鸟画等,以及知名画家的作品,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高三文科会考知识点高中

高三文科会考知识点高中高三是每个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特别是那些文科生。
高考是他们努力奋斗的终极目标,而文科会考则是他们迈向高考的第一步。
在高三的这个阶段,学生们需要全面掌握和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点,以便在会考中获得好成绩。
下面是一些高三文科会考的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语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很多同学在高三时还是会遇到许多困难。
在文科会考中,语文的考察重点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涉及文学知识、文化常识、逻辑推理等方面。
写作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出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文章。
数学:数学作为一门精密学科,同样也是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文科数学会考的重点包括数列与数列的极限、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导数与应用等。
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熟练掌握相关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英语: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而且非常重要。
在高三文科会考中,英语主要考察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提高自己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以便能够写出有逻辑性和表达清晰的文章。
历史: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也是高三文科会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历史考察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等。
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记忆,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知识。
同样,他们还需要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政治:政治作为一门实用的学科,同样也是高三文科会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学生们需要掌握政治理论、宪法与法律、时事热点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还需要关注社会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了解相关的政治问题,并且能够对其加以分析和解释。
地理: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目,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高三文科会考中,地理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理地貌、人口与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地图解析和实地考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二文科生会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文科生会考必背知识点在高二文科生的学习中,会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文科生在会考中必须背诵和掌握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远古时期的华夏族群及其特点;- 周朝的兴衰和社会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西汉、东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三国时期的政治形势及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
2.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 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的原因及结果;-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立和冲突;- 联合国的成立和职能。
第二部分:地理知识点1. 自然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位置、大洲和洋的分布;- 世界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世界主要气候带的分布和特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2. 人文地理知识点- 世界主要国家和首都的位置;- 世界主要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世界主要文化中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世界主要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三部分:政治知识点1. 国内政治知识点-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 中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道路;- 中国的政治组织和决策过程。
2. 国际政治知识点- 联合国的组成和成员国数量;- 主要国际组织及其职能;-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部分: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2. 现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五部分:经济知识点1. 宏观经济知识点-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原因和特征;- 国民经济核算和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货币的功能和作用。
2. 微观经济知识点- 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弹性的概念;-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分析。
高三文科知识点大全集

高三文科知识点大全集语文篇一、古诗文鉴赏1. 诗歌鉴赏: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文言文阅读: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词汇、句式结构,能准确翻译文言文。
3. 古文观止:熟悉《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篇目,理解其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大意: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
2. 段落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转折、结尾等。
3.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夸张等。
三、写作技巧1. 议论文写作: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结构,能写出逻辑性强的议论文。
2. 记叙文写作: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写出有情感的记叙文。
3. 文章修改:学会自我审阅和修改文章,提高文章质量。
数学篇一、函数与方程1. 集合与函数: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
2. 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了解其图形和性质。
3. 不等式:解不等式,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解集的表示方法。
二、数列与级数1. 等差数列: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2. 等比数列: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3. 级数:了解级数的概念,掌握等差级数和等比级数的求和方法。
三、几何与三角1. 平面几何:理解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 立体几何:掌握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 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应用。
英语篇一、词汇与语法1. 词汇积累:掌握高频词汇,了解词义、用法和搭配。
2. 时态与语态:理解各种时态和语态的用法,能正确使用。
3. 句型结构:熟悉各种句型结构,如简单句、复合句等。
二、阅读理解1. 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能快速获取文章信息。
2. 深度理解:理解文章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意图。
3.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
三、写作与翻译1. 写作技巧: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能写出连贯的文章。
高三文科知识点总结

高三文科知识点总结高三文科知识点总结高三是学生们迎来人生的重要阶段,将面临高考的考验。
文科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知识点,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高三文科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语文知识点:语文是文科考试的主要科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词语解释、阅读理解、作文等。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积累词汇量,提高语文水平。
2. 历史知识点:历史是文科考试中的一门重点科目。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加历史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历史知识。
3. 地理知识点:地理是文科考试中的另一门重点科目。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表面的特征、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
可以通过观察地质地貌、学习地图等方式来提高地理水平。
4. 政治知识点:政治是文科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学等。
可以通过阅读政治书籍、参加辩论等方式来提高政治水平。
5. 经济学知识点:经济学是文科考试中的另一门重要科目。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可以通过参加经济学讲座、学习经济学理论等方式来提高经济学水平。
6. 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是文科考试中的另一门重要科目。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心理学理论、心理疾病、心理分析等。
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参加心理学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心理学水平。
7. 哲学知识点:哲学是文科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哲学思想、伦理学、哲学史等。
可以通过阅读哲学著作、参加哲学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哲学水平。
8. 社会学知识点:社会学是文科考试中的另一门重要科目。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社会学理论、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学研究方法等。
可以通过阅读社会学书籍、参与社会调查等方式来提高社会学水平。
总之,高三文科知识点之多,需要掌握的内容之广,考生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进行有效的学习,积累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1知识点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它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通常取为参考系。
3、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
4、路程:物体运动的长度。
5、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从到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6、矢量:既有大小又有,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比如:位移、速度、力、加速度等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直接求代数和。
比如:路程,速率,质量,密度,时间,时刻7、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xt∆=∆,单位:米/秒(m/s),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8、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
等于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公式:,单位:。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v∆(速度的的变化量)方向相同。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1)v-t关系(2)x-t关系(3)x-v关系(4)平均速度公式2、几个常用的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x=x2-x1=x3-x2=……=x n-x n-1=3、自由落体运动:只在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①速度公式②位移公式:③速度—位移公式:④到地面所需时间:4,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接流电;电源的频率是Hz,它每隔打一次点。
使用时注意:先后。
计算:(1)求某两点间平均速度:;(2)求某点瞬时速度:;(3)求加速度:;第三章相互作用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物体和物体。
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力是量(标、矢量)。
2.重力(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由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s2(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的,即与水平面垂直。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心跟物体的、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②。
(3)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如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而指向被压和被支持的物体。
(4)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 计算,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或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f(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说明:1、F N为接触面间的支持力,不一定等于mg2、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5.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7、力的合成分解方法:。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
2)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8、受力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2)一重力,二弹力,三摩擦力,四其他力;(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4、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重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5、关于超重和失重:1)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匀速或静止)a=0 F=mg 2) 超重: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物体的重力超重 N F - mg=ma 失重 mg -N F =ma3) 失重: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物体的重力。
完全失重:如果物体的a= 时,物体对支持物的 变为零 6、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运动学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2)已结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
必修二知识点第五章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 3.曲线运动的轨迹 ; 二、曲线运动处理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22202tan 21v gt x y y x s gt y t v x ==+===ϕ0220tan v gtv v v v v gtv v v xy yx y x ==+===θ飞行时间:;取决于物体下落的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水平射程:;由平抛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四、圆周运动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切不可在物体的相互作用力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2、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3.两个结论(1)同一转动圆盘(或物体)上的各点相同.(2)皮带连接的两轮不打滑时,轮缘上各点的相等.★4、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一般情况下只讨论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情况.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当v=gr时,物体恰好通过最高点,重力完全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第六章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简称:(1);(2);(3);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公式:,其中G=×10-11 N·m2/kg2,称为引力常量.3.适用条件:r不能无穷小!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1)天上: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G Mm r 2=m v 2r =mω2r =m ⎝⎛⎭⎫2πT 2r .(2)人间: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 =G MmR 2,gR 2=GM . 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轨道半径r ,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 Mm r 2=m 4π2T 2r , 3.人造卫星(1)研究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法把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 Mm r 2=m v 2r =mrω2=mr 4π2T 2=ma向.(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越远越慢)①由G Mm r 2=m v 2r 得v = ,故r 越大,v 越小. ②由G Mmr 2=mrω2得ω= ,故r 越大,ω越小. ③由G Mm r 2=mr 4π2T 2得T = ,故r 越大,T 越大 (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 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 (4)三种宇宙速度①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 1= ;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 速度,也是卫星的最 发射速度.若 km/s ≤v < km/s ,物体绕地球运行.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 . 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 3.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1)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r 近似地等于地球半径R ,其运动速度v =GMR =gR = km/s ,是所有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2)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一定”①周期一定T =24 h. ②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 )一定③线速度(v )一定④角速度(ω)一定⑤向心加速度(a )一定第七章一、功1.公式和单位: ;其中α是F 和l 的夹角.功的单位是 ; 二、功率 1.计算式(1)P =Wt ,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P =Fv cos α⎩⎪⎨⎪⎧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 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α为F 与v 的夹角2.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 3.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小于等于额定功率.4、机车启动问题:最大速度在a= 时取得,此时F= ,v max = ;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公式: ; 3.单位:焦耳(J),.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二、动能定理2.表达式: ;内容: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 6.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思路(1)写出该过程中外力做的总功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如果研究过程中物体受力情况有变化,要分别写出该力在各个阶段做的功. (2)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3)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一、机械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 有关.重力做功的公式 ;若物体下降,则重力做 功;若物体升高,则重力做 功(正、负). 2.重力势能表达式: ;h 的意义: ;(3)重力势能是标量,且有正负.其正、负表示大小.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其重力势能为 ,在参考平面以上,其重力势能为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的情况下,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2.表达式:(1);表示系统初状态机械能的总和与末状态机械能的总和相等.三.功能关系1.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W合=Ek2-Ek1,即动能定理.2.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改变.W G=-ΔEp=Ep1-Ep2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多少.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高二物理选修1-1知识整理45.电荷电荷守恒定律(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带正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带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