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规程》word版
高强螺栓作业指导书

高强螺栓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于结构连接的紧固件,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高强螺栓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
二、作业前准备1. 工具准备:- 扳手:根据螺栓规格选择合适的扳手。
- 扭矩扳手:根据螺栓规格和要求的拧紧力矩选择合适的扭矩扳手。
- 润滑剂:用于减少螺栓和螺母之间的摩擦。
- 清洁布:用于清洁螺栓和螺母表面。
2. 材料准备:- 高强度螺栓和螺母: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和等级。
- 垫片:用于增加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紧固性能。
三、作业流程1. 检查螺栓和螺母:- 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规格、等级和批号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腐蚀。
2. 清洁螺栓和螺母:- 使用清洁布擦拭螺栓和螺母表面,确保其干净无尘。
- 若发现表面有油脂或污垢,可使用清洁剂清洗并擦干。
3. 涂抹润滑剂:- 在螺栓和螺母的螺纹表面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摩擦系数。
- 注意避免将润滑剂涂抹在螺栓和螺母的端面上。
4. 安装垫片:- 根据设计要求,在螺栓和螺母之间安装垫片。
- 确保垫片完整无损,并正确放置在螺栓和螺母之间。
5. 拧紧螺栓:- 使用扳手将螺栓和螺母拧紧,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拧紧力矩。
- 注意避免过度拧紧,以免损坏螺栓或螺母。
6. 检查拧紧力矩:- 使用扭矩扳手检查螺栓和螺母的拧紧力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若拧紧力矩不足或过大,需调整扳手或重新拧紧。
7. 检查连接状态:- 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连接状态是否牢固,无松动或变形。
- 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或更换。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螺栓和螺母规格、等级和扭矩要求。
2. 在拧紧螺栓之前,确保螺栓和螺母的表面干净,无油脂或污垢。
3. 涂抹润滑剂时,避免将其涂抹在螺栓和螺母的端面上。
4. 在拧紧螺栓时,注意控制拧紧力矩,避免过度拧紧。
5. 拧紧螺栓后,使用扭矩扳手检查拧紧力矩是否符合要求。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参考Wor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l 9 9 2年l 1月1日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 ——集中荷载; M ——弯矩; N--轴心力;P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V--剪力。
计算指标b c b v b t N N N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b c b v b t f f f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正应力。
几何参数 A ——毛截面面积; An ——净截面面积; I ——毛截面惯性矩; J ——毛截面面积矩; d ——间距; d ——直径: d 0--孔径; l ——长度;z l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n——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f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高强螺栓试验作业指导书

高强螺栓试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高强螺栓试验的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高强螺栓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试验,用于评估螺栓的性能和耐久性。
本指导书将涵盖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步骤、数据记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2. 试验前准备2.1 确定试验目的和要求在开始试验之前,首先要明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试验所需的螺栓规格、试验负荷、试验环境等参数。
2.2 准备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包括试验机、负荷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扳手、螺栓夹具等。
对于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3 样品准备准备试验所需的高强螺栓样品。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符合规格要求的螺栓,并对其进行清洁和表面处理。
2.4 环境条件确保试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和灰尘等因素。
必要时,可以采取措施来调节环境条件,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试验步骤3.1 安装样品将准备好的螺栓样品安装到试验机上。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和装配方式,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正确的加载方向。
3.2 施加试验负荷根据试验要求,通过试验机施加预定的试验负荷。
在施加负荷的过程中,要保持均匀的加载速度,避免蓦地施加或者减小负荷。
3.3 记录试验数据在试验过程中,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负荷、位移、应变等参数。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进行备份。
3.4 观察试验现象在试验过程中,观察样品的变形、断裂等现象。
根据试验要求,记录和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拍摄照片或者视频作为记录。
3.5 试验结束当达到试验要求的终止条件时,住手施加负荷,并记录试验结束时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4. 数据处理和分析4.1 数据整理对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读性,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4.2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
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1第2.1.1条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一、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二、承压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
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连接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 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一、摩擦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二、承压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高强螺栓作业指导书

高强螺栓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的连接元件,广泛应用于建造、桥梁、机械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高强螺栓的作业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指导,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定作业区域,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和隔离措施。
b. 配备所需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栓、螺母、垫圈等。
c. 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规格和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2. 安装螺栓a.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螺栓的位置和数量。
b. 清理螺栓孔和连接面,确保无杂物和污垢。
c. 将螺栓插入螺栓孔,并用扳手旋紧。
d. 在螺栓上安装垫圈和螺母,并用扳手逐步旋紧。
3. 检查和调整a. 检查螺栓的紧固力,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b. 检查螺栓和螺母的表面是否平整,如有不平整应进行调整。
c. 检查螺栓和螺母的松动情况,如有松动应重新紧固。
4. 完成作业a. 清理作业区域,清除杂物和工具。
b. 对作业过程进行记录,包括螺栓规格、紧固力等信息。
c. 如有需要,进行作业结果的验收和检测。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2. 遵循规程: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步骤。
3. 质量控制:确保螺栓和螺母的质量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损坏或者不合格的产品。
4. 紧固力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控制螺栓的紧固力,避免过紧或者过松。
5. 防止松动: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使用锁紧剂等,防止螺栓和螺母松动。
6. 定期检查:定期对已安装的螺栓进行检查,确保紧固力和连接质量。
四、安全操作指导1. 作业人员应熟悉高强螺栓的安装要求和作业流程,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者不合格的工具和设备。
3. 作业人员应注意螺栓孔和连接面的清洁,避免杂物和污垢进入。
4. 在安装螺栓时,应使用正确的扳手和力量,避免过度紧固或者不足紧固。
5. 如遇到难点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钢结构高强螺栓技术规程

钢结构高强螺栓技术规程
钢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而高强螺栓是连接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高强螺栓的技术规程,包括选材标准、安装要求、检测方法等内容。
1. 高强螺栓的选材标准
高强螺栓的选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采用合金钢制造。
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可以确保螺栓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从而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安装要求
2.1 安装前准备
在安装高强螺栓之前,需要对连接部位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同时,要检查螺栓、螺母和垫圈是否完好,确保连接件符合要求。
2.2 安装步骤
1.将螺母轻轻旋入螺栓的一端,确保不损坏螺纹;
2.将螺栓插入钢结构连接孔内,用力旋入直至螺栓头与连接件接触;
3.用扭力扳手或扭力表按照规定扭矩旋紧螺母,确保连接紧固。
2.3 安装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规定的扭矩进行拧紧,不可过紧或过松;
2.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紧固、无松动。
3. 高强螺栓的检测方法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连接的质量,需要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 视觉检查:检查螺栓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裂纹、腐蚀等缺陷; -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技术检测螺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 扭力检测:检测螺母扭紧力矩是否符合要求。
结语
钢结构高强螺栓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遵守技术规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选材、安装和检测,可以确保高强螺栓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行。
(完整word版)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91主编单位: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l 9 9 2年l 1月1日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F ——集中荷载; M ——弯矩; N--轴心力;P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V--剪力。
计算指标b c b v b t N N N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 —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b c b v b t f f f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正应力。
几何参数 A ——毛截面面积; An ——净截面面积; I ——毛截面惯性矩; J ——毛截面面积矩; d ——间距; d ——直径: d 0--孔径; l ——长度;z l ——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fμ——高强度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征求意见稿规程JGJ82编制组2005年10月1.总则1.0.1为在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构筑物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 本规程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冷弯薄壁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对特殊条件(疲劳、高温或腐蚀等)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与施工,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与施工,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用材料、连接型式、构造措施及施工方法,保证连接接头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并符合防火、防腐要求。
1.0.5在钢结构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与抗滑移系数等要求。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heavy-hex high strength bolt assembly由一个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一个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和两个高强度平垫圈组成的结构连接紧固件。
2.1.2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twist-off-type high strength bolt assembly由一个扭剪型高强度螺栓,一个高强度六角螺母和一个高强度平垫圈组成的结构连接紧固件。
2.1.3 摩擦面 faying surface高强度螺栓连接件板层之间接触面。
2.1.4 预拉力(紧固轴力) pretension通过紧固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而在螺栓杆轴方向产生的符合连接设计所要求的拉力。
2.1.5 摩擦型连接 slip critical joint通过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所得到预拉力(紧固轴力),使连接板层贴紧并施加接触压力,利用由此产生于连接件板层之间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外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
2.1.6 承压型连接 shear/bearing pretensioned joint摩擦面滑移以后,连接件板层之间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螺栓的剪切力及连接板螺栓孔壁的承压力共同传递外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
2.1.7 张拉型连接 tension pretensioned joint利用紧固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时产生在连接件间的压力进行传递作用于螺栓轴向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
2.1.8 抗滑移系数 mean slip coefficient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滑移时,滑动外力与连接中法向压力(等同于螺栓预拉力)的比值。
2.1.9 扭矩系数 torque-pretension coefficient高强度螺栓连接中,施加于螺栓上的紧固扭矩与其在螺栓导入的轴向预拉力(紧固轴力)之间的比例系数。
2.1.10 杠杆力(撬力)作用 prying action由于荷载与螺栓轴心线偏离,引起连接件变形从而使螺栓轴向拉力增加,在连接接头中形成的杠杆作用。
2.1.11 栓焊并用连接 joint with combined bolts and welds under a load考虑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和贴角焊缝同时承担同一内力进行设计的连接型式。
2.1.12 栓焊混用连接 connection with combined bolts and welds在梁、柱、支撑构件的拼接及相互间的连接节点中,翼缘通过全熔透焊缝连接,腹板通过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的连接型式。
2.1.13扭矩法 calibrated wrench pretensioning通过控制施工扭矩值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进行紧固的方法。
2.1.14 转角法 turn-of-nut pretensioning通过控制螺母转角值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进行紧固的方法。
2.2符号2.2.1作用及作用效应F——集中荷载;M——弯矩;N——轴心力;P——高强度螺栓的预应力;Q——杠杆力(撬力);V——剪力。
2.2.2计算指标N t b——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N v b——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 c b——单个高强度螺栓的承压承载力设计值;f——钢材的抗拉、拉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 t b——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v b——高强度螺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 c b——高强度螺栓的承压强度设计值;σ——正应力;τ——剪应力2.2.3几何参数A——毛载面面积;An——净载面面积;I——毛载面惯性矩;S——毛载面面积矩;a——间距;d——直径;d o——孔径;e——偏心距;h——截面高度;h e——角焊缝的计算厚度;h f——角焊缝的焊脚尺寸;l——长度;l w——焊缝的计算长度;l 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
2.2.4计算系数及其它n——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1——所计算截面上高强度螺栓的数目n v——螺栓的剪墙面数目n f——高强度螺栓传力摩擦面数目μ——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ψ——集中荷载的增大系数K——扭矩系数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采用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不同连接类型的极限状态定义如下:1 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力极限状态;2 承压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 张拉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设计强度,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 当需要进行连接的疲劳计算时,则采用容许应力设计准则。
3.1.2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宜用于下列各种构件连接中:1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连接;2 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连接;3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
3.1.3 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接头设计应符合选型合理、受力可靠、施工方便等要求,一般宜选用全栓连接的接头,或翼缘焊接、腹板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栓-焊接头;拉杆、吊柱等受拉连接可采用法兰接头。
在同一受拉接头中,不应选用由高强度螺栓与普通螺栓混用的接头。
3.1.4 框架结构中,梁与柱的刚性连接接头应符合受力过程中梁柱间交角不变的假定,并有充分强度承受和传递接头内所有最不利内力;对端板连接接头等半刚性连接的设计应考虑连接变形引起的附加撬力与变形内力增大的影响。
3.1.5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应符合下述要求:1 高强度螺栓孔应采用钻孔,孔径可按表3.1.5-1采用。
采用大圆孔、短槽孔、长槽孔连接的螺栓孔,其芯板仍按标准园孔制孔,仅盖板按相应的扩大孔型制孔。
2 高强度螺栓的孔径和边距应按表3.1.5-2的规定采用。
表3.1.5-2 高强度螺栓的孔距和边距值3 设计布置螺栓时,应考虑专用施工工具的可操作空间要求(表 3.1.5-3),其最小尺寸见表3.1.5-3;当不能满足表3.1.5-3中要求时,可采用长套筒头部直径一般为螺母对角线加10mm,但b值需要有足够的长度。
表3.1.5-3 可操作空间尺寸料进行耐火设防时,其高强度连接处防火措施应不低于构件的耐火能力,摩擦型连接的环境温度为100~150℃时,其承载力应按降低10%考虑。
3.1.7 高强度螺栓连接处应按设计要求涂装(补漆)防锈,对露天或腐蚀介质环境的接头尚应拧紧验收后,及时将板缝用防腐油膏等嵌缝封闭。
3.2 材料与设计指标3.2.1 高强度螺栓宜采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性能等级8.8级和10.9级)或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性能等级10.9级),其材质、性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垫圈形式与尺寸》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T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的规定。
3.2.2 空间网格结构张拉型连接中的高强度螺栓宜采用的10.9级(M12~M36)或9.8级(M39~M64)高强度螺栓,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GB/T16939的要求。
3.2.3 高强度螺栓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2.3采用。
表3.2.3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2)3.2.4 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取值应符合表3.2.4中的数值。
表3.2.4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4 连 接 设 计4.1 摩擦型连接4.1.1 抗剪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N bv 应按下式计算:b v 12f N k k n P μ= (4.1.1-1)式中 bv N — —个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1k —系数: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中,当最小板厚t ≤6mm 时取0.8;其他情况取0.9;2k —孔型系数:标准孔取1.0;大圆孔或短槽孔取0.85;荷载与长槽孔垂直时取0.7;荷载与长槽孔平行时取0.6;f n —传力摩擦面数目;μ—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按表3.1.5采用;P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予拉力,应按表4.1.1采用。
4.1.2 在螺栓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bt 应按下式计算:0.8b t P N = (4.1.1-2)4.1.3 高强度螺栓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v tbb v tN N N N +≤1 (4.1.1-3) 式中 v N 、t N —某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 bv N 、bt N —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4.1.4 轴向受力构件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nN f A 'σ≤=(4.1.1-4) Nf Aσ≤=(4.1.1-5) 式中 N —轴向拉力或轴心压力;N '—折算轴力,对普通钢结构构件为:110.5n N n ⎛⎫- ⎪⎝⎭;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为:110.4n N n ⎛⎫- ⎪⎝⎭; n A —构件净截面面积;A —构件毛截面面积;1n —所计算截面(连接最外侧螺栓处)上高强度螺栓数; n —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f –—构件钢材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
4.1.5 带涂层摩擦面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按式4.1.1-1计算,其中涂层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按表4.1.5采用;考虑涂层对螺栓预拉力松弛的影响,螺栓承载力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0.95。
表4.1.5 涂层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4.1.6 在构件连接接头的一端,当螺栓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1l 大于150d 时,螺栓承载力设计值乘以折减101.1150l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