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段考试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段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沉默(mò)风景(jǐng)B. 谦逊(xùn)奔腾(péng)灵敏(mǐn)C. 恣意(zì)颠簸(bǒ)精湛(zhàn)D. 腼腆(tiǎn)崇拜(chóng)沉思(s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C.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所以暂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3.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B.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生动有力。

C.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D.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4.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B. 遐想(xiá xiǎng)C. 磅礴(bàng bó) D. 恣意(zì yì)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不和大家交流。

变换后: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与大家保持着距离。

B. 原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变换后:春天到了,世界充满了生机。

C. 原句: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变换后:这个问题很复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D. 原句:老师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变换后:老师告诉我们,时间宝贵,我们要努力学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形容琵琶声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职语文月考

中职语文月考

中职语文月考语文试题卷1.本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一)基础题(共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咿唔..诗章()( ) 喁喁..细语( )( ) 榛.莽( ) 狡黠.( ) 绶.带( ) 潋滟..( ) ( ) 虬.干( ) 愚氓.( ) 央浼.( ) 碇.石( ) 敕.造( )阜.盛( ) 台矶.( ) 面靥.( )嗔.视( ) 懵.懂( ) 忖度..( ) ( )(二)选择题(共12分)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一时众人慢慢劝解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B.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C.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D.(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闲情逸致....与金钱无关,它是内心丰富的产物。

B.拥有自己的自知之明....比依据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更为重要。

C.苏州园林最是注重设计的精巧,其众多名园更因曲径通幽....而为人称道。

D.作为“文革”后惟一的藤萝,曲径藤萝引人注目....,更成为作者的牵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我的想象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B.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C.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一座这样典型的房子。

D.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他老去了。

5.下列填入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向西越过桐庐县城,,这就是富春山的山子山孙了。

东北西山下,是一片桑麻地,,隐而复现,出没盘曲在桃杨柳洋槐榆树的中间。

绕过一条山岭,便是富阳县的地界了。

①遥遥对着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②一排高低不定的青峦遥遥相对着③和一条长蛇似的官道④有一条长蛇似的官道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二、填空(共16分)1、《我的母亲》作者是_______,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模块(第四版下册)语文试卷(带答案)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模块(第四版下册)语文试卷(带答案)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第四版下册)语文试卷(带答案)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10分)1.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濒临(bin)木讷(ne)B、滥用(lan)畸形(qi)C、彷徨(fang)针灸(jiu)D、羽扇纶巾(lun)踌躇(chu)2、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仓桑委屈求全不寒而粟B、编篡修养生息举一返三C、彭胀千锤百练众盼亲离D、虔诚谈笑风生真知灼见3.《合欢树》的感情基调是()A、欢乐B、忧伤C、豪迈D、激昂4、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A.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

C.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我与好友志远同学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

B、天边飘来一朵乌云,不一会儿就铺满了整个天空。

忽然间雷厉风行....,大雨如注。

C、非典之后,应该总结医疗卫生乃至政府运作方面的教训,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D、袁夫人一听,顿时笑得花枝招展....,她的声音又尖又利,听来如同北风穿过墙缝的嘶鸣。

6、“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中说的三父子,下面哪一个不是?A、苏洵B、苏轼C、苏辙D、苏武7、“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描写的人物是谁?A、贾宝玉B、林黛玉C、薜宝钗D、王熙凤8、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方法,没有使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A、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叹息自己的命运吧。

B、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C、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D、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月考试卷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暮色苍茫(mò)B. 窃窃私语(qiè)C. 瞠目结舌(chēng)D. 恣意妄为(z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美轮美奂畏首畏尾滥竽充数B. 奋发图强振聋发聩纷至沓来C. 欣欣向荣前赴后继班门弄斧D. 胸无点墨愚昧无知狐假虎威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C.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感人,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适合中学生阅读,而且适合大学生阅读。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堪称“才子”。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了成功。

C. 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D. 这个产品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真是物美价廉。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C. 她心胸宽广,待人真诚,深受大家喜爱。

D. 他办事效率高,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英勇无畏,身先士卒,为我国抗日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B. 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C. 他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D. 这座城市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吸引了许多游客。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的榜样。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C. 她心胸宽广,待人真诚,深受大家喜爱。

D. 他办事效率高,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

职业中学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卷及答案[教材]

职业中学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卷及答案[教材]

职业高中高一语文下册模块检测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杏花,春雨,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的?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

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

王禹��在黄冈,破开如椽的大竹为屋瓦。

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中职生语文月考试卷电子版

中职生语文月考试卷电子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花蕾(huā lěi)妩媚(wǔ mèi)B. 妩媚(wǔ mèi)拘束(jū shù)惊愕(jīng è)C. 惊愕(jīng è)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振奋(zhèn fèn)D. 振奋(zhèn fèn)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拐杖(guǎi zh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擅长体育,是我们班的优秀学生。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B.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C.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为学校争了光。

D. 他的家境贫寒,但他依然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她的画作色彩斑斓,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位歌手的歌声婉转动听,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D. 他因为偷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变换后:我们今天一定要珍惜幸福生活。

B. 原句: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变换后: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成绩。

C. 原句:公园里的花草树木,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变换后:公园里的花草树木,让人心旷神怡。

D. 原句:这个计划非常可行,我们应该尽快实施。

变换后:这个计划非常可行,我们应该尽快把计划实施。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月考试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月考试卷

中职语⽂基础模块下册⽉考试卷⾼⼆语⽂(基础模块下册)第⼀次⽉考试卷姓名:班级:分数:⼀、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项是()A. 撕哑..喉咙..汹涌.. B.温柔..腐烂..凄宛..C. 寂寥..彷徨..冷寞.. D.迷茫..消散..惆怅..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不正确的⼀组是()A.涔涔(YinYin) 伺候(cìhou)B.谛(dì)听惊愕(è)C.弥(mí)补交涉(shè)D.昧(mèi)⼼亲戚(qī)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句是()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体。

B.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C.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我们及时召开了会议,商讨改进的措施。

D.投资环境的好坏,是招商引资⼯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4、下列词语中解释有错误的⼀组是()A.惊愕(惊讶)沉吟(遇到复杂和疑难的事情迟疑不决)B.见地(见解)恻隐(对遭难的⼈表⽰同情)C.谛听(仔细听)汗涔涔(形容汗⽔不断往下流)D.窟窿(⼤的孔洞)弥补(⽤钱财来表⽰对⾃⼰错误的忏悔)5、下⾯横线上依次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项是()①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忘了。

②那是周⼤少爷⼀帆风顺,现在是社会上的好⼈物。

③⼀切都是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看,于你因为⽣萍⼉,受了病,总爱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A.甚⾄由于便尤其 B、就因为所以倘使C.或者因为也甚⾄D、才尽管总即使6、下⾯是《雷⾬》节选开头的⼀段“舞台说明”,它所起的作⽤分析正确的⼀项是()午饭后,天⽓更阴沉,更闷热。

低沉潮湿的空⽓,使⼈异常烦躁……A.加强了戏剧的真实感。

B.交代故事发⽣的时间和环境,增加了⼈物出场前的舞台⽓氛,并对⼈物刻画和剧情的发展作了铺垫。

C.表现了周朴园的⼼情,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他的阴险、冷酷的性格特点。

7、“周朴园(冷冷地)三⼗年的⼯夫你还是找到这⼉来了。

【强烈推荐】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月考试卷

【强烈推荐】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月考试卷

命题人:阚睿江南职中2019年秋16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参.(cān)差狡黠.(xiá)蟠.(pán)龙言简意赅.(hāi)B.孱.(chán)弱殷.(yān)红踉.(niàng)跄自怨自艾.(aì)C.阔绰.(chuò)冗.(rǒng)杂禁锢.(gù)众目睽睽.(kuí)D.匀称.(chèn)缜.(zhěn)密抽噎.(yi)持之以恒.(hé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恻隐桑梓翻来复去再接再厉B.浮躁雾霭销声匿迹正襟危坐C.藻饰萧索寻规蹈矩随机应变D.滞留荒谬暗然失色阿谀奉承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规范的一项是()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B.初夏时节;广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人:阚睿江南职中2017年秋16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参.(cān)差狡黠.(xiá)蟠.(pán)龙言简意赅.(hāi)B.孱.(chán)弱殷.(yān)红踉.(niàng)跄自怨自艾.(aì)C.阔绰.(chuò)冗.(rǒng)杂禁锢.(gù)众目睽睽.(kuí)D.匀称.(chèn)缜.(zhěn)密抽噎.(yi)持之以恒.(hé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恻隐桑梓翻来复去再接再厉B.浮躁雾霭销声匿迹正襟危坐C.藻饰萧索寻规蹈矩随机应变D.滞留荒谬暗然失色阿谀奉承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C.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D.峰环水抱的闽中古城,高高低低的房屋琳琅满目....,我们投宿的“幸福人家”坐落在绿树浓荫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C.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规范的一项是()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B.初夏时节,广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琵琶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东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二、古诗鉴赏(4分)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9题。

(11分)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

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

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

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

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

”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

“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她提醒我说。

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8、关于母亲,选文写了两件事,请分别加以概括。

(2分)(1) 。

(2) 。

9、选文按顺序组织材料。

(2分)10、分析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4分)(1)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

(2)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11、从选文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怎样的感情?(3分)(二)议论文阅读(13分)“知入”与“知出”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时,发现“见”字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又想到在俗本中改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

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阅读,要“入”,也要“出”。

“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2、对本文中心论点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阅读后要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B.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

C.本文主要论述了阅读时“入”与“出”的方法。

D.处理好阅读中的“如”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

13、根据本文的内容,谈谈阅读中“入”与“出”的辩证关系。

(2分)14、本文第④段划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1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说明理由(2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

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是作者的心灵契合。

”16、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3分)三、文言文阅读(17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众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8分)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8、对本段文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C.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

D.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

19、翻译下面句子。

(6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

四、作文(40分)20、(40分)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请以“跌倒”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的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命题人:阚睿江南职中2017年秋16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二、古诗鉴赏(4分)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8、关于母亲,选文写了两件事,请分别加以概括。

(4分)(1) 。

(2)9、选文按顺序组织材料。

(2分)10、分析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4分)(1) 。

(2) 。

11、从选文可以看出母亲对“我”怎样的感情?(2分)(二)议论文阅读13、(2分)14、(2分)15、(2分)16、(3分)四、文言文阅读(14分)17、A ()B()C ()D()(每题2分)19、(1)(2)(每题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