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美术馆调研报告(共3篇)

美术馆调研报告(共3篇)

美术馆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美术馆调研报告美术馆调研报告姓名:张凯超专业:城乡规划班级:14-4班学号:****指导老师:李昂精选文库美术馆调研一.美术馆简介(一).定义:美术馆是指保存、展示艺术作品的设施,通常是以视觉艺术为中心。

最常见的展示品是绘画,但雕塑、摄影作品、插画、装置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作品也可能会被展示。

美术馆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展示空间,但有时也会用作举办其他类型的艺术活动,例如音乐会或诗歌朗诵会等。

此外美术馆通常也兼具推广与文化相关的教育、研究等功能。

(二).六大综合功能: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

从功能的总体把握和宣传策略上讲,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学术功能形象,二是教育功能形象,三是休闲功能形象。

一个完整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应从这三个主要功能形象上做文章。

学术功能形象要求高层次高眼光,以严格的美术史态度开展工作,使学术界认同和重视;教育功能形象要求美术馆的高品位艺术品、展示方式以及美术教育手段渗透于社会大众的参与行为之中,使大众在美术馆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休闲功能形象是通过美术馆典雅优美的环境和艺术气氛,以及所提供的独有的服务项目,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文化休闲场所。

(三).分类:美术馆可分为综合性美术馆和专门性美术馆。

前者如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后者如纽约亚洲东方艺术馆。

(四).组成:美术馆建筑一般由展出、保存、修复加工、研究、观众活动等部分和管理用房组成。

展出部分包括基本陈列室、特殊陈列室、临时陈列室、展出庭院、讲解员室等。

保存部分有卸车台、接纳室、暂存室、登录编目室、摄影室、消毒室、化验室、藏品库、珍品库等。

修复加工和研究部分有修复室、摹拓室、装裱室、资料室、图书馆等。

(五)设计要点:建筑布置要明确分区,有便捷的参观路线,避免迂回、重复、交叉。

要做到可以全部开放,也可以部分开放;观众可以参观全部,也可以参观一部分或者中途退场。

要便于展品的运输和拆装,须有必要的运输条件,如车道、电梯等。

苏州美术馆艺术调研报告

苏州美术馆艺术调研报告

苏州美术馆艺术调研报告苏州美术馆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艺术展示和研究机构,是苏州市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

作为一位调研人员,我有幸参观了该馆,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以下是对苏州美术馆的调研报告。

苏州美术馆地处苏州市姑苏区,占地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园林环境相得益彰。

在进入苏州美术馆的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展览大厅。

该大厅采用了现代设计元素,拥有大量的自然光线,为艺术品的展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注意到,该馆的展览内容多样化,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

我参观了苏州美术馆目前正在进行的一次绘画展览。

展览主题是“苏州城市风景”。

我观察到,展览中的艺术品涵盖了苏州市的城市景观、建筑、人文等各个方面。

绘画作品的风格多样,有的以写实的方式呈现苏州的风景,有的则以抽象或表现主义的方式进行表达。

这样多样化的展览内容使得观众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和理解苏州这座城市。

除了展览,苏州美术馆还举办了各种艺术教育活动。

据我了解,该馆每月都会组织一些以艺术为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知名艺术家和学者进行演讲和交流。

此外,该馆还开设了一些绘画和雕塑等艺术教育班,旨在培养年轻人对艺术的兴趣和能力。

从参观的过程来看,苏州美术馆的服务质量较高。

该馆的服务人员热情友好,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解答。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观众,该馆也提供了音频导览和导览小组,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总的来说,苏州美术馆是一个艺术展示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它不仅提供了高品质的艺术展览,还举办了各种艺术教育活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欣赏艺术的机会。

我相信苏州美术馆将继续为苏州市的艺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美术馆是一种宣传艺术、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旨在培养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美术馆的管理、展览策划、观众参与度等方面的情况,为美术馆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查: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收集大众对美术馆的看法和需求。

2. 实地调研:对多个美术馆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观摩展览、参观设施、观众反馈等。

三、调研结果1. 美术馆管理:大部分美术馆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管理,少数由私人或商业机构管理。

管理方式以专业化管理为主,包括人员配备、财务管理、文物保护等。

2. 展览策划:美术馆以定期举办主题展览为主,也会举办巡回展览和个人作品展。

展览策划需要考虑作品的类型、数量、展示方式以及观众对内容的需求等。

3. 观众参与度:观众参与度较高的美术馆多为交互式展览,提供互动体验和展览解读服务。

观众参与度低的美术馆主要原因是展览内容较专业化,缺乏吸引观众参与的元素。

4. 教育活动:部分美术馆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以增加观众对艺术的了解和参与度。

5. 观众反馈:观众对美术馆的建议主要包括多样化的展览内容、增加互动体验和教育活动、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服务等方面。

四、调研结论1. 美术馆应加强与社会的互动,提供多样化、有吸引力的展览内容,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2. 美术馆要注重观众体验,提供互动体验和展览解读服务,增加观众参与度。

3. 美术馆应加强艺术教育活动,培养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美术馆应改善设施和服务,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

5. 美术馆应借助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智能导览等,创新展览形式,提升艺术展示效果。

五、建议1. 加强美术馆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了解观众需求,提供符合观众口味的展览内容。

2. 开展互动式展览活动,提供展览解读服务和互动体验设施,提高观众参与度。

3. 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向观众传授艺术知识和鉴赏技巧,增强观众的艺术文化素养。

南通美术馆调研报告

南通美术馆调研报告

南通美术馆调研报告南通美术馆调研报告一、引言南通美术馆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一座著名的文化艺术机构,致力于收藏、展示和研究各类艺术作品。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中,我们对南通美术馆的展览内容、管理运营、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观察,并撰写本报告,以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二、展览内容南通美术馆以其丰富多样的展览内容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美术馆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

展览内容既包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包括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

此外,南通美术馆还举办了一些特别展览,如艺术家沙龙、艺术品拍卖等,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和互动机会。

三、管理运营在南通美术馆的管理运营方面,我们对其运作模式和机构设置进行了调研。

美术馆设立了专门的艺术品收藏部门,负责收集和保管各类艺术品。

此外,他们还设立了展览策划部门、宣传推广部门和教育部门,以保证艺术展览的顺利进行和观众的参与度。

美术馆的营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赞助商的资助,同时也会通过展览门票和艺术品销售来获取资金。

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南通美术馆采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如数字化展览系统和在线预约服务,使观众可以更方便地参观和了解展览信息。

四、教育活动南通美术馆非常注重艺术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工作坊和参观活动等方式,向观众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美术馆每个月都会举办一到两场的艺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专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观众受益匪浅。

此外,美术馆还会举办一些绘画和雕塑工作坊,提供给观众机会,通过亲身参与艺术创作,来了解艺术的魅力和技巧。

这些教育活动不仅增加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也培养了更多的艺术爱好者。

五、建议和展望根据我们的调研,南通美术馆在展览内容、管理运营和教育活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我们还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美术馆可以进一步扩大对当代艺术家的收集和展示,以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传播。

美术馆考察报告

美术馆考察报告

美术馆考察报告篇一:中央美术馆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为了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作品,启发我们的灵感,3月15日我们和老师一起去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进行参观学习。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有著名设计师矶琦新先生设计的,这是他在北京所设计的第一个美术馆,他在这个美术馆的设计中追求自由和超越。

在技术方面,美术馆的设计超过了他以往所有的作品;在思想上,表现得更为自由。

更可贵的是该建筑与美术学院原有的深灰色的建筑风格相协调,显示出了美院内敛低调的特质。

当天主要的展览是阿涅斯·瓦尔达的海滩在中国,托尼·克拉格:雕塑与绘画展。

俩个外国大师的艺术作品对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阿涅斯·瓦尔达的艺术创作全回顾。

她是一位法国文化巨匠与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摄影家,以及出色的造型艺术家。

这次在中国的艺术展览带我们漫步于她幻想与现实交汇,悲伤与喜悦融合的个人艺术世界。

她的展览分四部分,有装置艺术,中国门,摄影,电影艺术。

刚走进美术馆就会看到一个大大的中国红的门,是一件专门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而创作的装置,可以让观众了解她1957年在中国旅行期间拍摄的那些从未面世的图片,当时她是受中国政府邀请的代表团正式成员。

中国门的设计可以看出来她对中国文化的印象以及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她在中国的摄影展展示出了六十年代的中国场景,很多是我们没有看到的,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还很劳苦,这些回顾展也说明了我国的快速发展。

展览中有的照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很亲切,我在想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是多么的热爱,她的心是很细腻对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对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柯布西耶的露台,破碎的肖像,努瓦母梯耶的寡妇,乌托邦之薯,海岸,Zgougou的坟墓,这些作品很深刻的表现出她思维的细腻,灵活,想法的奇特,对生活疯狂的热爱。

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生活的阅历,看着那些作品就像在慢慢品味阿涅斯的人生,每件作品都会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近期,我对多家美术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旨在了解不同美术馆的展览特色、观众群体、展览规划等情况。

通过此次调研,我对美术馆的运营模式和展览策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美术馆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我对不同美术馆的展览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美术馆的展览特色各有千秋。

有的美术馆偏重于传统绘画艺术,如中国国家美术馆;有的美术馆则更注重当代艺术和跨界展览,如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这些不同的展览特色吸引了不同类型的观众,丰富了美术馆的文化内涵。

其次,我对美术馆的观众群体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我发现美术馆的观众群体主要分为三类,学生群体、艺术爱好者和文化素养较高的中老年人群体。

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美术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艺术沙龙等,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此外,我还对美术馆的展览规划和策划进行了分析。

在观察多家美术馆的展览策划方案后,我发现成功的展览策划需要兼顾艺术性和市场性,要有一定的话题性和互动性,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同时,展览的宣传和推广也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

最后,我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美术馆可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开展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观。

其次,可以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举办艺术沙龙、讲座等活动,吸引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参与。

此外,美术馆还可以加大对中老年观众群体的关注,开展更多适合他们的文化活动,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美术馆调研,我对美术馆的展览特色、观众群体、展览规划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美术馆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这些调研结果能够对美术馆的运营和发展有所帮助。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美术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为进一步了解美术馆的运作和文化价值,并提供改进建议,本次调研共分为两个部分:对美术馆的实地调研以及对参观者的问卷调查。

实地调研主要通过参观美术馆展览及与馆方进行交流,问卷调查则通过发放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地调研结果1. 美术馆展览根据实地调研,美术馆展览以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为主。

临时展览更新周期较短,每个展览持续时间一般为1-4个月,而常设展览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美术馆藏品美术馆藏品众多,从青铜器、陶瓷、油画、水墨画,到现代艺术作品等,种类繁多。

部分藏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数量可观。

3. 美术馆教育活动为了普及艺术和提升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美术馆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讲座、工作坊、艺术培训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4. 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为了提高美术馆的社会影响力,馆方与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

通过举办展览、文化讲座等,美术馆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美术文化走进社区。

5. 美术馆服务设施美术馆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包括向导服务、观众休息区、售卖艺术品的商店等。

各项服务设施的设置都能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

三、问卷调查结果1. 受访者群体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8份,男性占比40%,女性占比60%,年龄跨度主要在18-50岁之间。

2. 参观频率参观频率一周一次及两周一次的占比达到61%,表明参观者对美术馆的兴趣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观习惯。

3. 参观时长参观者的参观时长主要集中在两个小时以内,占比超过80%,这也说明参观者对美术馆的参观时间有所限制。

4. 满意度调查参观者对美术馆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超过80%的受访者给出了“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评价。

其中,展览的丰富性和展示方式、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受访者较为满意的方面。

四、建议与总结1. 加强教育活动当前美术馆的教育活动是吸引观众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教育活动的种类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

美术馆调研报告近期,笔者前往多个美术馆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此份美术馆调研报告。

一、美术馆基本情况1.1美术馆类型根据调研,我们可以将现代美术馆分为几种类型: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私人收藏馆等等。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访问了不同类型的美术馆,包括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等。

1.2美术馆标志美术馆标志通常包括馆名、所在地等等。

同时,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也是美术馆标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美术馆展览2.1展览主题美术馆展览因其展示的主题不同而吸引不同观众。

对于美术爱好者来说,当代艺术、中国现代美术都是很重要的展览。

2.2展览效果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展示,更是门面。

展览效果,包括展览环境、展品摆放、导览信息、音视频介绍等等,都会直接影响观众的体验和对展品的认知。

三、美术馆服务3.1观众服务美术馆对于观众的服务可以包括导览、解说、书店、咖啡厅等等。

其中,导览效果很重要。

一位负责任的导览员可以将展品背后的故事讲得更加鲜活生动,也可以回答观众的问题。

而咖啡厅和书店则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放松的环境。

3.2学生服务对于学生群体,美术馆也有针对性的服务。

很多美术馆为学生提供免费场馆和导览,以吸引未来的艺术家和受众。

四、美术馆营销4.1数字营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美术馆也加入到数字营销的大潮中。

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短视频等途径,美术馆可以更好地向观众传递信息,预热展览。

4.2合作营销美术馆也可以通过和其他公司和团体进行合作营销。

比如和学校合作,向学生群体传递信息,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或者和酒店、旅游机构合作,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美的享受。

结语美术馆不仅仅是为艺术形态服务的,更是让观众、学生、艺术家和市民尝试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

本次调研详情,对于美术馆更好地发挥其重要功能意义有所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馆调研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资料调研
三、实地调研
四、案例调研
五、调研结果
六、附录
一、前言
调研时间:2015年5月
调研对象:美术馆及相关文化展览建筑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搜集资料,掌握美术馆的使用功能及其空间环境要求,树立场所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场地功能分区,分析建筑与周围环境、室内外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

明确美术馆建筑对空间使用的要求及人流活动的规律。

确定建筑所在城市特点及一定的地域特点。

二、资料调研
1、美术馆的概念
美术馆是指保存、展示艺术作品的设施,通常是以视觉艺术为中心。

最常见的展示品是绘画,但雕塑、摄影作品、插画、装置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作品也可能会被展示。

美术馆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展示空间,但有时也会用作举办其他类型的艺术活动,例如音乐会或诗歌朗诵会等。

此外美术馆通常也兼具推广与文化相关的教育、研究等功能。

2、美术馆建筑设计要点
①建筑布置要明确分区,有便捷的参观路线,避免迂回、重复、交叉。

要做到可以全部开放,也可以部分开放;观众可以参观全部,也可以参观一部分或者中途退场。

要便于展品的运输和拆装,须有必要的运输条件,如车道、电梯等。

运输路线应不干扰参观路线。

各个部分应留有扩充余地。

②陈列和保存艺术品的房间,要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蛀、防有害气体和阳光直射(绘画、印刷品和纺织品只宜在人工照明下展出)。

理想的环境条件是相对湿度40~60%,温度16~24℃。

热带和干燥地区要注意防止高温加速化学反应。

③应有充分的通风和换气条件,并须限制展出时间和参观人数,以免空气污浊,损害珍贵展品。

3、相关规范
展厅中单位展览面积的最大使用人数宜按表4.1.3确定。

当展览建筑的主要展览空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时,应设置自动扶梯或大型客梯运送人流,并应设置货梯或货运坡道。

展览建筑应设置无障碍设施。

展厅设计应便于展品布置,并宜采用无柱大空间。

展览建筑的前厅宜集中设置。

前厅应分为外区和内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前厅的面积可根据其服务的展览面积计算得出,每1000m2展览面积宜设置50m2~100m2前厅;
(2)前厅内外区之间应设置检票系统;
(3)前厅外区应设置为展方服务的检录空间和设施,并宜在室外预留相关服务场地;
(4)前厅外区应设置票务、咨询、寄存、监控、邮政、海关等,并宜设置观众休息、公共电话、饮水处等;(5)前厅外区应设置公共厕所;
(6)前厅内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置相应设施;多雨地区应设置雨具存放设施,严寒或寒冷地区宜设置门斗。

公共服务空间宜包括前厅、过厅、观众休息处(室)、贵宾休息室、新闻中心、会议空间、餐饮空间、厕所等,可根据展览建筑的规模、展厅的等级和实际需要确定。

展览建筑仓储空间可分为室内库房及室外堆场两部分。

室内库房可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展方库房和管理方库房,并可根据使用要求另设装卸区。

室外堆场应设置集装箱、包装箱、展览搭建用品等堆放空间和临时垃圾堆放空间。

展方库房和装卸区应采用大柱网设计,柱网尺寸不宜小于9m×9m,净高不宜小于4m。

三、实地调研
合肥美术馆(又名合肥国际创新展示馆),位于方兴大道与广西路交口东北角,坐落在塘西河畔,占地约262亩,建筑面积16307平方米。

合肥美术馆的设计其功能主要为城市提供一个艺
术交流的信息平台。

共由771根杆件组合而成,外观为青灰色“原生态”颜色。

方案的设计灵感源自民间儿童游戏棒。

长短不一的杆件通过搭接、组合,外观就像一个未经修饰的鸟巢,产生富有张力的抽象形式。

随着数量的增多以及搭接位置的不同,形式生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

主体建筑平面是一个不规则的六角形,与艺术广场内临水叠落平台、下沉庭院、绿地景观等相融合。

2011年,合肥美术馆被某国内网站评为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之一。

设计者孟建民说,建筑是一种抽象艺术,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美。

它与一眼就能看透的象形艺术有着巨大差异,所以自然会有人短时间内不能看出它像什么、有什么含义。

要想欣赏合肥美术馆带来的建筑美观,我们需要真正地走进它、耐心地体验它、品味它。

每个人一定都会收获到不一样的美感的。

四、案例调研
上海美术馆
该建筑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

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并强调了明快的现代气息,是一座典雅、大方的艺术殿堂。

当观众步入端庄的大厅,仰望凝重的梁柱,再沿着宽敞的楼梯拾级而上,抚摸着三十年代的铜铸马头,浏览着
艺术家的精美之作,定会领略到新旧上海的历史变迁,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文化魅力。

上海美术馆拥有展
厅12个,展览面积
6000余平方米,配备
了现代化的设施,为举
办各类艺术展览提供
了良好条件;而设备
先进的演讲厅、会议
室、图书馆、美术资料
数据库及美术工作坊
等,则为学术研讨和普
及教育等活动提供了
保证。

此外,艺术书店、
纪念品商店画廊、咖啡屋等也为观众营造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休闲氛围。

上海林林总总的老建筑里,“曾是跑马场俱乐部”的美术馆“堪称经典”。

“砖色”钟塔“远远可见”,在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中“有些苍凉”;进入馆内,“吱呀”的地板,“直通顶层”的转角楼梯,“五颜六色”的老式玻璃窗——不说别的,单建筑本身就
“很有意义”。

平日举办的各种展览里,上海双年展最“引起轰动”,参观者众多。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建。

贝聿铭的设计概念源于“桃花源记的描绘,这座停息在茂密山间的地下两层地上一层的建筑意在创造贝聿铭心目中“paradise on earth”。

入口广场、隧道、吊桥等
一系列空间序列,都与桃花源记中忽而幽暗、忽而开朗的空间有所呼应。

建筑位于一座山的较为平坦处。

在设计时遇到相当大的限制,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的部分,大约只允许两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部分露出地面,所以美术馆80%的部分在地下,作为辅助用房,用作展示功能的1700平米在地上。

这种限制造成了建筑谦卑的姿态,以至于在隧道出口人们仅能看见建筑隐约的一角。

最先进入三角形的接待大厅,內有餐厅、售票处,这里看不到隐藏在山内的美术馆空间因多次呈现明暗实虚对比而渐入佳境。

圆形广场到弯曲狭长的樱花小道是整个建筑的第一个空间对比,起到铺垫作用。

穿过隧道,未出隧道便可隐约望见博物馆的建筑物。

隧道前端缩放有致的索桥为空间序列中的第一次高潮。

精细而优美的索道在洞口的端部呈放射状的舒展开来经由橢圆形的钢架后突然的收缩,在索道所独具的力与美的张弛中,观者的心理亦在瞬间随之收放。

而索网形成的虚掷空间中心正是指向美术馆。



建筑屋顶是当地传统的造型,且全部用玻璃镶成的屋顶,在光影交错之下建筑的主入口是独特的月亮门。

穿过吊桥,在博物馆建筑物前又是一个圆形小广场,在接待处前的广场相似的圆形。

屋顶和顶窗
出于气候上的需要,日本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原景观。

美术馆采用了日本传统的神社和农舍的入母屋造(歇山式),将其进行抽象化设计。

进入正厅,屋顶几何形的天窗,透明而光亮,温暖的照在参观者的身上,也使大厅充满迷幻的光影效果,幻境。

大厅的正面是一组巨大的玻璃落地门,视野开阔,将外面的蓝天、白云、远山、青松尽收眼底。

景观处理——借景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远景在感觉上拉近,起到借景的效果,透过正厅的玻璃可以看到红松,是为将远处隐约可见的山脉作为景框而种植的。

五、调研结果
设计构思:通过调研,我对美术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次设计现代美术馆,我想把主题定为“凝固的记忆”。

主体建筑直接由混凝土构成,意在表现为一块石头推不走,拿不掉,就摆在那里,塑造沉重、严肃的意境,以贴合艺术在历史中的地位。

并通过窗户的特殊造型及“真空”的设计,表现美术从古典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不同阶段的裂变。

六、附录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ZJ41-87《展览建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