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考察报告
三坊七巷社会实践报告

三坊七巷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福建省厦门市的三坊七巷作为实践地点。
三坊七巷是厦门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建筑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三坊七巷的魅力。
二、历史文化三坊七巷位于厦门市中山路的东侧,是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群。
这里曾是厦门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名片之一。
三坊指的是以东、南、北三条街道为主体的住宅区,七巷则是连接这些街道的小巷。
这里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传统的闽南建筑,以红砖、石头和木材为主要材料,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
三、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得到了国家级的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里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力求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
同时,也加强了对建筑物的管理,限制了商业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免破坏这里的历史价值。
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
四、建筑特色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洋建筑的元素。
建筑物多为两层或三层,具有独特的庭院和天井设计,使得建筑内部通风良好,采光充足。
同时,建筑外部的红砖和白墙相间,形成了美丽的色彩对比。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建筑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凝聚。
五、文化活动三坊七巷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一个文化活动的场所。
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展览、艺术表演和传统节日活动。
例如,每年的元宵节,这里会举办灯谜大赛和舞狮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六、社区发展三坊七巷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一个有着浓厚社区氛围的居住区。
这里的居民多是从事传统产业和手工艺的工匠和艺术家。
他们通过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使得这里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文脉守护篇三坊七巷实践报告

文脉守护篇三坊七巷实践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脉守护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而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市的历史文化名片,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对“三坊七巷”民居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对“三坊七巷”民居现状的调查与反思布老虎发表于 2005-12-9 10:49:00“三坊七巷”位于福州旧城区的南部,西起今天的杨桥路,东到乌山西麓的道山路;北起今天的八一七北路,南至今天的通湖路。
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的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它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闲游其间,不由让人想起“绿筠书屋忆家光,祭酒曾名宋旧坊”的名句。
三坊七巷的美,不仅仅是它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更美在它的人杰地灵。
在近代中国,还没在哪个地方像三坊七巷这样孕育了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作家冰心,以及张经、甘国宝、陈宝琛、林白水、庐隐等一大批民族精英,都是从三坊七巷走出来的。
今天的三坊七巷仍然或多或少地保持着旧日的风貌,三五步就有一块镌有“XXX故居”的巨大石碑,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三坊七巷展现了福州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对三坊七巷进行有效保护与创造性的开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有着“后街三坊朝七巷”的美誉。
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当政时,在原有的子城外用钱纹砖环筑罗城。
罗城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砖城。
三坊七巷成为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改建和扩建,成为许多达官贵人聚居生活的街坊。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这种街坊格局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成为研究我国街坊历史的活化石。
有专家认为,它堪与周庄、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的历史价值相媲美。
三坊七巷的建筑布局继承了中国封建城市布局规整周正的传统。
它的平面呈棋盘状,街巷四通八达,无所阻隔,连成一片。
现存的200多座民居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江南民居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闽中建筑的地方特色。
笔者利用学习之余和假期时间,以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坊七巷的民居现状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勘民居内部情况、访问住户、拍摄实景,初步了解三坊七巷的民居现状,并被令人痛心的现状所震撼。
参观三坊七巷观后感

参观三坊七巷观后感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的一处古老的城市街区,它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而闻名。
近日本人有幸参观了三坊七巷,深受其景色、氛围和人文魅力的吸引。
一进入三坊七巷,我被迎面而来的古老建筑和街道的独特布局所震撼。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风格的建筑,那些琉璃瓦、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木雕装饰的门窗都彰显着历史的韵味。
踏入其中,仿佛时光倒流,感受着古老时代的气息,体会着福州的历史的厚重感。
三坊七巷是中国最早的民居街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侨乡文化的重要代表,这里曾是众多海外华侨的发源地。
在街巷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跨国文化交流的痕迹。
我和众多游客一样,沿着巷道漫步,欣赏着每一座建筑的细节,品味着这里独有的文化氛围。
每一处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在某一座小巷中,我遇到了一位居民,她告诉我这里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三坊七巷的独特之处。
通过她的介绍,我了解到这里曾是海外华侨寄托思乡之情的地方,也是海外文化传播的中心。
这份古老而又活力的文化氛围使得我对这里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喜爱。
参观三坊七巷让我领略到了一个完整的城市历史,见证了福州的繁荣与发展。
这里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活生生的城市博物馆。
走在这里的街巷,我感受到了城市的脉络和血脉,感受到了福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参观三坊七巷是一次充满教育意义的旅行。
它让我了解到福州独有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对中国古代城市贸易、文化交流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被这里的风景和人文魅力所折服,希望有机会再次回到这座令人陶醉的古城,感受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
博物馆调研报告

•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 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 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 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 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 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 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 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 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 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 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 的集大成者。涤环板上是浅 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 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 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 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周边建筑特色
2020/3/26
• 马鞍墙
2020/3/26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 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 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 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 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 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 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 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 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 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 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 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 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 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 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 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 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 风貌。
调研报告
三坊七巷基地调研报告
目录|Contents
一
实地分析
1
三坊七巷
2
基地实况
二 案例分析
1
苏州博物馆
2
宁波博物馆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2020/3/26
基地周边交通
基地位于三坊七巷七坊之一的衣锦坊之中,西临洪家大院以及闵山巷, 东临南后街,占地约一万平。
• 5.洪家小院
• 洪家小院位于衣锦坊闽山巷2号,这座宅院原 是福州近代赫赫有名的工商业巨贾尤恒盛家族 的产业。”。闽山巷2号宅院原为尤氏家族的产 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尤氏家族衰败后,闽 山巷2号宅院为洪氏购得。因此,现称之为洪 氏宅院。
三坊七巷社会实践心得

三坊七巷社会实践心得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了三坊七巷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这个古老街区的历史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
在这次实践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增长了见识,还让我更加了解社会。
三坊七巷是福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古城区保存最完整的富贵人家居住区,也是福州人民艰苦奋斗、智慧创造的生动写照。
经过多年的修缮和保护,三坊七巷成为了福州的文化名片和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实践中,我和同学们通过参观博物馆、拜访居民、调查历史文化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了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
我们发现,虽然三坊七巷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名片,但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并不富裕。
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收入不高,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
但是他们依然热情好客,乐观向上,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经验。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一个地方,有着不同的人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景。
我们需要去了解和尊重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了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继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坊七巷研究报告

重修三坊七巷的意义研究报告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坊七巷”内明清古民居不下五百座…而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转折期,部分房产没收,使用权益和功能的变更,出现了不同程度堵截拆建,也有因利置不用,年久失修,而自然坍塌。
“十年动乱”更是一场浩劫,成千上万的书籍文物遭遇不同程度破坏。
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大潮兴起,“旧城改造”成风,“三坊七巷”一度面临艰难抉择,紧要关头在省市乃至国内文化专家保护历史文化的呼吁下,引起了省市领导的极大重视。
04年省委书记卢展工将其列入福建文化四大品牌。
05年政府下大决心收回“三坊七巷”的土地使用权。
从04年起“三坊七巷”的保护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而重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拆迁、利益问题也不断地浮现。
正是政府与民众共同调节与配合使三坊七巷重修的长路可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一.研究目的三坊七巷较完整的保留了唐宋及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及许多近现代知名人士的故居,通过研究其重修的结果,探索其重修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保护三坊七巷内的古建筑及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研究方法①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文献及资料②自主设计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三.研究过程A首先参考了文献对三坊七巷重修的结果有了如下的了解: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坊七巷文保单位修复工程已全面展开,林觉民故居重修后于07年5月对外开放;而2006年12月动工的水榭戏台修复工程已经完成,现正在进行整体作旧及部分整改工作。
福州三坊七巷名人文化导览现状的调研及解决对策

2
二、课题研究背景
“三坊七巷”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在各种媒 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其旅游资源除整体设计的仿古建筑 群以外,更具特色的是内蕴深厚的名人文化游。然而游客 进入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就算有导游讲解,却还是茫然 不知,印象不深,足见导览的力度和深度不足,对其中丰 富的名人文究计划(步骤)
6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时间紧,各环节无法细致开展。 2、问卷调查部分人不配合,甚至工作人员态度不好。
7 7
七、预期成果
调研报告 给福州市旅游局的一封信
8
9
福州三坊七巷名人文化导览现状的调研及解决对策基于林觉民故居的调查三坊七巷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在各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其旅游资源除整体设计的仿古建筑群以外更具特色的是内蕴深厚的名人文化游
福州三坊七巷名人文化导览 现状的调研及解决对策
——基于林觉民故居的调查
1
一、课题组介绍
周月芬、刘园园 孙秀群 、钟启仁 阳红娟 、徐振忠 龚劲松、张岚岚 组长:周月芬
3
三、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对三坊七巷现有的导览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供管理 者参考,使游客不仅从古城建筑、风味小吃,还可以从名 人文化方面获取更直观美好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品质。 2、激发游客对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利于三坊七巷的名人文化在全国推广和宣传。
4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现场考察:对林觉民 故居旅游资源导览现 状进行调查。 2、设计问卷:以林觉民 故居为例,三坊七巷 名人文化游导览现状 进行分析。 3、提出方案:借鉴国内 外著名景点导览内容 和方式的优秀经验, 提出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不足之处
2、项目前期规划失误 仿古福船实用性低导致夜游 项目的失败。
Soloman’s Design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居住兼容精致餐饮
十年
约956万
文儒坊K7地 块
① 占地面积: 548.9平方米 ② 建筑面积: 548.9平方米
居住兼容古建筑研究 设计
十六年
约188万
3、南后街商铺
• 沿街商铺租金:160元/㎡/月
产品业态 建筑面积 备注
省级名牌产品
香道馆 玉石文化展示 画廊 摄影艺术 动漫互助文化中心 鲜花精品 婚纱摄影
韬略
三、价格体系
【开放时间: 8:30-17:00】 1、年票价格:30元/人 2、名人故居:20元/人次 3、联票价格: a.散客:120元/人 b.团队:60元/人 4、解说服务:200元/次
四、年接待量
2011年,三坊七巷接 待游客800万人次,境内 外团队游客5100批次。 据不完全统计,2012 年国庆长假,三坊七巷 游客量达114.9万人次。
一、基本情况 1、“三坊、七巷、一街” ①三坊:衣锦坊、文儒 坊、光禄坊; ②七巷:杨桥巷、郎官 巷、塔巷、黄 巷、安民巷、 宫巷、吉庇巷; ③一街:南后街。 a.全长1000米左右, b.路面宽度为12米,包括 中间7米的步行街和两 侧各2–2.5米的路侧带。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本地游客:50.7%
省内游客:31.88% 省内游客:16%
2、产品业态丰富
南后街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福州特色 美食、奶酪店、福州特产店、邮局、咖啡店、 甜品店、冰淇淋店、茶叶店、书店、化妆品 店、酒吧、面包坊、艺术馆、美术馆、古董 店、民间艺术馆、动漫互助文化中心、画社 等。
3、主题文化鲜明统一,环境优美整洁,景观绿化小品富有特色
澳门 西C
4552.46㎡
特色精致成品餐、 时尚音乐吧、风情 酒吧、清吧、静吧 音乐吧、茶馆、名 品咖啡、古玩收藏 品鉴赏。
5年
2、三坊七巷坊巷院落项目
地块名称 地块面积 经营业态 租赁期限 租金总额
原塔巷6、8 、10号院落
① 占地面积: 2779.6平方米; ② 规划建筑面积: 2779.6平方米。
七、项目亮点
1、目标客源定位准确
该项目客源定位为 福州当地居民和省内外 游客。游客类型主要以 散客为主,团队较少。
浙江、广东游客:33.3%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其他:19.2%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第一次游览:50.6% 游览三次以上:30.2%
其他:20.99%
浙江省:47.13%
五、经营模式
三坊七巷的店 铺采用招租的形式, 招租方对于商铺业 态有硬性的要求。
1、澳门西地块:实行整体招租的形式。
地块 地块面积 名称 经营业态 租赁 期限 租金标准 ①第一年月租金:根据第一 年 一 层 80 元 /㎡/ 月 、 二 层 40 元 /㎡/ 月 、 地 下 一 层 15 元 /㎡/ 月的价格,即: 208 ,890元。 ②自第二年起(含第二年) 的租金:在上一租赁年度的 租金基础上逐年递增8%。 ③租赁押金为第二年月租金 的两倍。
2、没有相应的货运通道
3、排水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排水槽和路侧道存在一定的 坡度偏差,加之排水槽和路面的材质 一样,导致游客误踩进凹槽里,造成 不必要的人身损伤。
4、商业街表演活动缺乏 除了国庆、春节这种重大节日,平日 和周末南后街基本没有演出互动。三坊七巷 平日的活动表演也多数在坊巷里进行,主街 表演活动缺乏。
415.86㎡
226.20㎡ 287.30㎡ 208.96㎡ 190.86㎡ 53.77㎡ 20㎡ 600㎡ 享有独家景点拍摄权
南后街售货亭
① 位于三坊七巷南后街街中,共 10个售货亭,整体招租。 ② 经营业态为:民间艺人现场手 工表演(至少三个售货亭);品 牌甜点、饮品站;饰品;传统精 品手工艺制品;品牌饮料站;书 报亭、画屋;啤酒屋;旅游商品、 小型花艺。 ④ 同一商铺有两家以上意向承租 者,通过竞价形式价高者获得。 ⑤ 售货亭整体的招租底价为: 20000元/月。
位于三坊七巷中心步
行街——南后街的末端。
项目介绍:
安泰河全长2520米,
其中夜游段长400米,
平均宽度9米,河床标
高3.5米。
一、基本情况
项目定位: 采用传统商业休闲设施与园林绿地相结合的形式,开发为 具有古典韵味的滨河公共休闲空间。
一、基本情况
商铺业态:
以特色餐厅、酒吧、咖
啡、茶馆等休闲餐饮为主。
Soloman’s Design ·Enjoy the Pithiness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Soloman’s Design ·Enjoy the Pithiness
君子
胸 有 丘 壑 · 智 珠 在 握
步 步 为 营 · 环 环 相 扣
Soloman’s Design ·Enjoy the Pithiness
水清、河畅、路通、景美
水清 河水清澈见底,锦鲤畅游, 是优化整个景观风貌带的基础。
河畅 河岸上商铺顺着曲尽通幽的 河道,增添了趣味性和神秘感。
路通
青石板路与柴栏厝的古代建筑 风格相配,且在雨天能起到防滑、 利于排水的作用。
人性化设施——无障碍通道
景美——绿树成荫搭配多彩花卉
景美——夜景灯光工程
六、建筑特色
1、马鞍墙 江南建筑中,绝大多 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 的阶梯形的山墙,惟独福 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 是曲线马鞍墙。
2、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 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 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 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 ,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 费苦心。
3、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 具特色 ,如矩形师门 、牌 堵等。
商铺建筑:
以两层为主,楼层高5
米左右,檐口限高10米。
风格上遵循三坊七巷的柴
栏厝形式。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经营模式:
招商方式:由三坊七巷业主采取网上 公示商铺业态及地块,商 家竞价招租的方式。 竞租底价:一层为150元/㎡/月
(竞租价以一层竞租底价为
基数竞租); 二层价格以按一层竞租成
交价一半计算。
租金年递增率:一、二层均按竞租成 交价10%逐年递增。
二、项目特点
1. 景观营造成功
安泰河原为福州古城的 护城河,后因沿街店铺 污水排入,导致内河污 染严重。
2011年4月开始景观改造, 改造内容包括安泰河两岸小景 点、河道树木景观、河道驳岸 景观和水生植物景观等4项。
二、项目特点——景观营造成功
借 鉴 和 启 示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1、挖掘项目的独特性
三坊七巷 VS 鼓浪屿
2、打造干净整洁的美食街
禁油、禁烟、禁味
3、夏季路面加湿降温工程
竹林旁喷雾、盆架木喷雾、风雨廊喷雾、 风雨廊水电的引入。
4、注重租户的品质和类型
安泰河夜游
一、基本情况
项目位置:
4、注重路面排水设施 由于南后街路面坦, 缺乏排水所需的坡度, 路面设计上也充分考虑 到了福州多雨的气候特 点,在路侧带和主路面 中间开挖一条宽约20cm 的凹槽带,避免雨天道 路积水影响游客步行及 商铺的经营。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5、人性化设施较为完善
休息亭数量适中
景美——花卉景观小品
二、项目特点
2、文化气息浓厚
以老福州的文化底蕴贯穿整条街道
二、项目特点
3、景观类型丰富
以营造绿化景观氛围 为主,还有巡游、表演等 演艺活动,独具观赏性。
二、项目特点
4、业态布局合理 动 区 与 静 区
开 放 与 隐 秘
三、不足之处
1、业态选择
室外烧烤区设置,其油 烟大,味道重,严重影响 整体氛围,并降低环境档 次。
指示标识明确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公共洗手间设置合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系列的便民服务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6、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八、项目不足
1、商业街过于笔直平顺 商业街笔直平顺,游客一眼就能望 到远处的景观,缺乏神秘感和新鲜感。
小结:
三坊七巷商业格局比重为60.33%,招商项目以文 化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商业类(工艺 产品、旅游产品、服务产品、娱乐产品)、综合 类(文化+商业)为主。
收入主要来自门票、房产租赁等,而支出则主要 包括建筑维护、管理开支和公益活动等,收支基 本持平。目前,三坊七巷的净产值超过30亿元。
二、保护修复工程投资 规模 从2006年12月30日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 正式启动至今,共完成 项目投资约44亿。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
Soloman’s Design ·Enjoy the Pithiness
君子
一 片 福 州 三 坊 七 巷
半 部 中 国 近 代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