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虎口藏宝教学反思参考2语文版

合集下载

桂林市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虎口藏宝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

桂林市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虎口藏宝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

18虎口藏宝1。

学会“瞥、栩、眶、忡”等6个会认字,“瓷、寄、琢、眶”等13个会写字,掌握“瞥见、栩栩如生、琢磨、遮掩、疲惫不堪"等词语.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纳塔莉聪明、机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质。

3。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纳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能够机敏地将陶瓷虎口里藏的宝物——胶卷进行调包,躲过了歹徒的搜查,保护了胶卷的故事,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演示文稿。

2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这个题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4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疲惫不堪陌生歹徒(2)老师范读。

指名读。

(3)解释“栩栩如生”“疲惫不堪"。

三、归纳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5段):写纳塔莉从陶瓷虎口中发现了一卷胶卷.第二部分(6~27段):这部分写陌生人搜查胶卷、纳塔莉藏起胶卷、歹徒抢走被调了包的胶卷的过程.第三部分(28~35段):写威廉叔叔知道纳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胶卷惊呆了,高兴地夸奖纳塔莉“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文章第1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5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掌握“读读写写"的词语。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二、深入学习,感悟理解1浏览全文,纳塔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聪明、机智……)2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纳塔莉的动作、心理描写,仔细读读,谈谈体会。

3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三、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重点句解读。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8 虎口藏宝 教学反思参考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8 虎口藏宝  教学反思参考

18 虎口藏宝(教学反思参考1)对话教学常有相当程度的“生成性”特征,它不是上演充分准备好的“教案剧”,而更多是即兴创作,同一教材、同一思路在不同班级均有不同特色,不同亮点,稍有不慎便会留下生硬、牵强、不流畅之感。

从这堂课中,我觉得通过平等对话的教学途径,虽说师生有一种“创造着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但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有更丰富的背景知识,并能充分考虑学生会怎样回答,会提出哪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设想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老师该如果正确把握好提问的尺度……这一切不仅都应有预见性,而且需要老师纵观全局,将文本,学情,课堂调控均能运筹于胸,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使课堂波澜起伏。

一、对教材把握不深入《虎口藏宝》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全文围绕着纳塔莉为保护胶卷而展开。

计划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

体会作者写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我的设计是:通过总问题(文章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纳塔莉这个小女孩身上的一些高贵品质;再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文中具体体现这些高贵品质的语句,交流体会、指导朗读,体验情感;分享在纳塔莉身上学会了什么,并鼓励同学起来赞扬纳塔莉;总结本文学习任务,拓展学生思维。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的参与使课堂气氛热烈,对于学生的表现让我很自豪。

然而因为自己教学经验的缺乏未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课堂,没有点睛之处。

当学生交流自己学习成果时,应该在精彩之处多作停留,深入词语理解、朗读,体会,而不是一语带过。

二、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指导朗读部分我表现得并不是很好,如果学生不是课前认真地预习了课文,单靠课堂上我的指导朗读学生应该不能达到朗读要求。

课后我仔细地回想,深深地为学生的优异表现喝彩!也让我找到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需弥补的方向。

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环节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特体验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密切联系,这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有深入的了解。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y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y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8 虎口藏宝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的故事性较强,能让学生爱读。

力求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脉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引领、点拨达到感悟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完整性。

2.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纳塔莉在危急中沉着、机智的精神品质。

3.重在朗读中感悟,培养朗读语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谍”5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 “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胶卷)(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围绕这个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提纲引路,整体感知(一)字词教学。

1.识字,先读生字卡片两遍,注意音准,再读文中由生字构成的词,注意“忡”不要读成zhōng。

2.书写生字:“瞥”字的结构要紧凑,上部分字要宽一点,下面窄一点,其余的字的书写特点同学间相互指出来(栩、眶、胶、琢、徒等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左窄右宽。

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案 虎口藏宝说课一等奖

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案 虎口藏宝说课一等奖

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案虎口藏宝说课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虎口藏宝》。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勇敢机智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教师进行辅导。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跟读、认读生字词,教师讲解字义,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6.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改写句子等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勇敢、机智、团结品质,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虎口藏宝2. 生字词: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

3. 句子解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展示修辞手法。

4. 课文结构:用箭头表示故事情节发展,清晰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运用机智、勇敢、团结的品质解决问题的?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学生课堂笔记。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勇敢机智的故事,进行课外拓展,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c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c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8 虎口藏宝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的故事性较强,能让学生爱读。

力求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脉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引领、点拨达到感悟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完整性。

2.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纳塔莉在危急中沉着、机智的精神品质。

3.重在朗读中感悟,培养朗读语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谍”5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 “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胶卷)(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围绕这个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提纲引路,整体感知(一)字词教学。

1.识字,先读生字卡片两遍,注意音准,再读文中由生字构成的词,注意“忡”不要读成zhōng。

2.书写生字:“瞥”字的结构要紧凑,上部分字要宽一点,下面窄一点,其余的字的书写特点同学间相互指出来(栩、眶、胶、琢、徒等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左窄右宽。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u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u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18 虎口藏宝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的故事性较强,能让学生爱读。

力求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脉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引领、点拨达到感悟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完整性。

2.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纳塔莉在危急中沉着、机智的精神品质。

3.重在朗读中感悟,培养朗读语感。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谍”5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个生字,掌握 “瞥见、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胶卷、陌生、疲惫不堪、歹徒”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了解威廉叔叔为什么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明的孩子。

3.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一)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么吗?(胶卷)(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围绕这个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提纲引路,整体感知(一)字词教学。

1.识字,先读生字卡片两遍,注意音准,再读文中由生字构成的词,注意“忡”不要读成zhōng。

2.书写生字:“瞥”字的结构要紧凑,上部分字要宽一点,下面窄一点,其余的字的书写特点同学间相互指出来(栩、眶、胶、琢、徒等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左窄右宽。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m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8《虎口藏宝》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m

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突出纳塔莉的机
智、勇敢和聪明的。 (二)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读 读写写”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再学新课 (一)听写词语:
3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8 虎口藏宝
瞥见 陶瓷 栩栩如生 琢磨 眼眶 遮掩 胶卷 疲惫不堪 歹徒 陌生 (二)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一位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姑娘——纳塔莉,作者 是怎么将纳塔莉的这一形象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品读词句,感悟写法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 点、 难点。 内容多篇幅长,
1.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 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完整性

2. 创设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纳塔莉在危急中沉着、 机智的精神品质。
3.重在朗读中感悟,培养朗读语感。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瞥、栩、眶、忡、谍”5
个生字,会写“瞥、瓷、栩、寄
、 琢、眶、遮、胶、陌、堪、晕、歹、徒”13 个生字,掌握 “瞥见、陶 瓷、 词语。
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纳塔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8 虎口藏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一)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抓住文章的题眼,激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虎口里的宝物是什 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热 么吗?(胶卷) 情,同时在相互的探讨中 (二)引导学生读课文。 提高学习兴趣。 师:课文围绕这个胶卷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呢?表现了纳塔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生自读课 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和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 解决。 ( 展示课件第三屏)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教案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教案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虎口藏宝》
教案2
(一)质疑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到《虎口藏宝》那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要提出吗?面对那个题目,你
又想明白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明白的问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课文,读后进行简单评议。

3.组织交流。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明白得。

1.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默读课文,想一想:威廉叔叔什么缘故夸奖纳塔莉是个聪慧的小孩?读后组织交流。

3.找出描写纳塔莉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活动。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他们演一演那个故事。

(五)巩固练习。

1.读本课生字,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记住它们的。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课后练习第3题)
3.读读写写。

(课后练习第4题)
还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如“若明若暗、价值连城、喜出望外、困惑不解、翻箱倒柜、洋洋中意、大
功告成、无能为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虎口藏宝教学反思参考2语文版
(教学反思参考2)
本课的故事性较强,能让学生爱读。

力求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脉络,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引领、点拨达到感悟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完整性。

2.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纳塔莉在危急中沉着、机智的精神品质。

3. 重在朗读中感悟,培养朗读语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1、对教材把握不深入
《虎口藏宝》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全文围绕着纳塔莉为保护胶卷而展开。

计划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

体会作者写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①我的设计是:通过总问题(文章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纳塔莉这个小女孩身上的一些高贵品质;
②再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文中具体体现这些高贵品质的语句,交流体会、指导朗读,体验情感;分享在纳塔莉身上学会了什么,并鼓励同学起来赞扬纳塔莉;
③总结本文学习任务,拓展学生思维。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的参与使课堂气氛热烈,对于学生的表现让我很自豪。

然而因为自己教学经验的缺乏未能使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课堂,没有点睛之处。

当学生交流自己学习成果时,应该在精彩之处多作停留,深入词语理解、朗读,体会,而不是一语带过。

2、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
①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指导朗读部分我表现得并不是很好,如果学生不是课前认真的预习了课文,单靠课堂上我的指导朗读学生应该不能达到朗读要求。

课后我仔细的回想,深深的为学生的优异表现喝彩!也让我找到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需弥补的方向。

②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环节要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特体验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密切联系,这需要教师对文本、对学生的能力也要有深入的了解。

这样才能掌握适宜,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活动,从而达到彼此接纳,互相造就,其乐融融的
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