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3节 民主政治的扩展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民主政治的扩展姓名安文素工作单位河北衡水中学年级学科高三历史教材版本人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属于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节,在英美政体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到欧洲大陆,法德政治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其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就整本教材而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第一篇: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以折线图形式展现共和之路的曲折历程(注意典型转折点的讲解,扩充知识);漫画:“法国美女终于可以出门了”进一步加深理解。

快速了解即可折线图较直观,印象更深刻【角色尝试】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A:假如你是议员……请问:1.你是怎样当上议员的?2.身为议员的你拥有哪些权力?B:假如你是总统……请问:当选: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普选产生权力:创议并制定法律,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律,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自主找寻答案,增强学习的1.你是怎么当上总统的?2.你的任期几年?可否连任?3.身为总统的你的地位如何?拥有哪些权力?4.你的命令一经签署就能生效吗?1.议会选举2.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3. 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4.须经各部部长副署自主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发挥其主体地位。

呈现法国政治体制运作过程导图独立的向大家介绍你所理解的法国政治加深理解,灵活运用德国篇:“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设疑形式,了解德国现状俾斯麦“铁和血”政治漫画三次王朝战争示意图“七嘴八舌话德国”提高兴趣,实现有效过渡,扩充知识漫画与史料相结合,了解1871宪法相关内容为解答疑惑,需要在快速浏览课本基础上,体会漫画与史料内涵在丰富知识基础上,提高解读各种史料能力以及总结概括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标分析●课标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法兰西与德意志是欧洲大陆的两个重要国家,随着这两个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别讲述了法国与德国代议制的确立,两部分是并列关系。

具体的内容安排则是分别从两部宪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三大方面讲述的。

最后,教材通过英、美、法和德四国代议制的确立概况,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了总结。

●学情分析由于法兰西、德意志代议制确立过程是艰难曲折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政权更迭频繁。

所以学习中学生容易感到头绪烦多,应注意理清线索,搭建知识框架。

最后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总结,应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能力有待培养。

●教学建议1.教法:启发引导法2.学法:(1)学案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3.比较两部宪法出台的背景,内容,找出异同点,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分析材料。

2.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结合法德两国在当时的国内形势、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当时欧洲的民主思潮等多方面因素去探寻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历史渊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学习过程由简单记忆到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学习法国人民为进步事业勇于斗争的精神。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并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去,正确积极地使用自己的民主权利。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导学案(有答案)-教学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导学案(有答案)-教学文档

第3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学习目标】⒈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的不同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体会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知识梳理】【构建本课知识树】【合作探究】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物,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政府论》(1688年)(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材料一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没有投票权)。

——《1875年宪法》材料二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向议会负责。

——《1875年宪法》(3)1875年宪法颁布时,法国社会的保皇势力依然非常强大。

这在上述材料中有何反映?(4)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最终得以确立,但其确立的过程却是艰难曲折的,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学后反思】【当堂检测】1.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B.总统权力极大,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C.内阁要对总统负责D.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2.下列有关法国共和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宪法B.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C.彻底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D.体现了保皇派和共和派的互相妥协3.下列关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哪项不符合史实A.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主宰议会等大权C.帝国宰相主持政府工作,由议会选举产生D.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A.皇帝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第 - 1 - 页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5.都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B.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C.英国《权利法案》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6.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核心是A.总统B.议会C.总理或首相D.大法官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在A.17世纪80年代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70年代8.(08海南)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1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专题七第三节《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白色恐怖,压制共和派,所以做没有“共和派的共接着手恢复帝制,甚至定制了迎接国王的马车,缝制能。

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军事上的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尚未成熟,但仍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请问有什么意义?统治秩序。

【巩固训练】1.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特点是①法律至上②议会主权③分权制衡④代议制民主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2.所谓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3.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A.世袭、君主、总统 B.世袭、首相、议会C.选举、君主、议会 D.选举、首相、议会4.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

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君主立宪 D.人民主权5.下列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②有权任命文武要员,有特赦权③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④经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⑤有权缔结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6.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七 第三课 民主政治的扩展 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七  第三课  民主政治的扩展 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七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导学案(有答案)第 2 页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三课 民主政治的扩展 导学案(有答案)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分析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掌握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重点) 2.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重点) 3.从国家元首、政府、议会三个角度来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重难点) 【自主学习】 一、震荡中的法国 1.共和体制确立的背景 (1)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直到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法国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2)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与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较量。

2.共和体制的确立 (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内容 ①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力。

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等内容写入宪法中。

3.共和体制的评价 (1)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稳固,共和派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易混易错] 法兰西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民主力量与传统力量的斗争,并不能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三.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三.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三.民主政治的扩展教学设计汪霞 2018 年 4 月浙江省余姚中学Ⅰ.三维目标 本节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中的第三课《民主政治的 扩展》 。

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的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突出了 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因此,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将三维目 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 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运用史料阅读法,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学 生独立思考、多元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等。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法国、德国时代背景的了解,进而掌握各国不同的代议制是与本国国情相 符合的,教师应该运用课文标题来突出法国是“一票共和”、德国是“脆弱民主”。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史论结合等方法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体会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进而树立民主意识,积极投身到现实生活的民主实践中,并认识民主政治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历史发 展的客观规律。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Ⅱ.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才接触到的知识点,高一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而且在学习 过英国和美国代议制民主后,对西方民主政治有了初步的认识。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但是教材对本课知识要求理解的层次比较高,同时要掌握两个国家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还要比较差异、体会代议制的作用,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时间比较紧张。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材料 的补充阅读和分析对比,来帮助学生理解、降低难度、突出重点。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 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七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 教案

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型】新知识课【教学重难点】重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难点:对比分析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政体,总结概括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教学过程】◆导入导课播放《马赛曲》,投影法国、德国历史与现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法、德印象”并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课标解读投影本课“课标”,并出示教师对课标的理解,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习第一步“知道”历史(引导学生梳理本课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并提出问题)投影本课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将知识结构补充完整。

(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同时梳理知识。

)要求:1、快速浏览教材,根据“知识结构”提示找出基本知识点;2、将重要的知识点勾在教材上。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投影上的知识结构,初步了解本课的主要史实。

重点学习: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投影“法国政局演变曲线图”,启发学生思考:从中看出法国政局演变有何特点?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师生共同回答:特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焦点:共和制与帝制的斗争2、“1875年法兰西宪法的主要内容”:投影宪法条文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总统及议会的权利。

重点强调“以明确的宪法条文阻断复辟之路”。

3、“德国统一”:投影填空式知识点让学生完成。

4、“1871年德国宪法”:投影材料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皇帝、宰相及议会的权力,找出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

5、“我有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通过后面的学习力求解决。

◇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仔细阅读教材,重点理解1875年法兰西宪法、1871年德意志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组织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探究式学习:“法国组”与“德国组”探究学习一:“1875年法国宪法与1871德国宪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教师给予方法提示:特点就是与同类事物相比的不同之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思考。

【名师推荐】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名师推荐】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7.3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高一()班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一、课标要求了解并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并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与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难点:分析比较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形势探究其原因三、知识点梳理(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与1875年宪法1.法国1875年宪法诞生的背景①政局动荡:党派林立、之政治变幻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②政坛较量:共和派与保皇派围绕着共和制和帝制的政权形式问题展开了反复的较量,先后经历了1871年梯也尔时期和1873年麦克马洪时期,两者恢复帝制的行动未能得逞③斗争结果: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在广大工人群众和士兵的强烈要求下,保皇派恢复帝制的幻想只能是破产,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艰难的斗争中得以确立4.“一票共和”——法国1875年宪法⑴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1875年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⑵内容:①总统(行政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内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议会(立法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其他:将《马赛曲》定为国歌、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并规定“政府的共和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⑶评价:①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局限性:它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得到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二)德意志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宪法1.背景:统一的德意志德国建立①历史上德意志地区长期分裂,以“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形式维持名义上的统一;②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占领德意志地区,解散“神圣罗马帝国”;③德意志地区两大强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为获取德意志地区领导权,于1866年爆发普奥战争,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取得胜利,获得德意志地区统一的主导权;④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击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并占领巴黎;1871年1月,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最终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统一德意志地区,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第3节民主政治的扩展
导学案
(1)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考试说明: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理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及其表现形式。

(一)震荡中的法国。

1、政权更迭:_______年,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即法国大革命);随后法国经历了__________、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以及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1789、拿破仑第一帝国)
2、政局特点:党派林立、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政治运动与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3、保皇派梯也尔与麦克马洪竭力恢复帝制的行为。

提问:1789年法国政治局势的斗争焦点是什么?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

法国共和派与保皇派之间的斗争并不是先进与落后、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政体的斗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利益之争。

(二)“一票共和”。

1.标志: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宪法内容:
①总统:拥有极大权力,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文武官员、实行大赦、众议院、参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参议院、内阁)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规定共和体制永远不得动摇。

(《马赛曲》、法国国庆日)
3.共和体制的影响
(1)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工业资本主义)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资产阶级共和派)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巩固,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提问1:法国宪法的通过为什么叫一票共和?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因为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

说明:当时保皇派势力也很强大。

提问2:法国的共和之路为什么如此艰难?共和制为什么又能够最终确立?
艰难原因: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势力强大,君主观念根深蒂固。

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法国面临欧洲封建势力的干涉。

最终确立的原因:广大人民的斗争;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过程: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王朝战争)
(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1871、普鲁士、威廉一世)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联邦制、自治权)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
①皇帝:授予德意志皇帝巨大权力,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

(元首)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皇帝)
③议会:实行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

(联邦议会)
3.评价
(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2)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3)积极性: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提问1:德意志帝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突出特点?
君主权力为实,议会权力为虚,是一种不健全的代议制民主。

(从
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德意志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宪法赋予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召集或延期或结束两院的大权,从而使宪法对帝国皇帝的权力没有约束和限制。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②历史根源:德国统一的道路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封建势力并没有清除。

③思想根源: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提问2: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如何认识它?
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实质:帝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立宪是实。

进步性:①帝国的产生及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②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对欧洲、亚洲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宪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总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专制主义色彩加上其一直存在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得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直到二战后,德国的民主政体才真正成熟。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为实。

(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途径: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
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制定了宪法,设立了____________,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革命战争、和平改革、议会)3、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选举、议会立法)
4.作用: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从政治体制上对________________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

(君主专制)
(2)成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大厦的顶梁之柱。

(民主政治)(3)调节、缓和了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了统治秩序。

(社会矛盾)
(4)扩展至亚洲及世界其它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完成下面表格,全面认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

提醒:法国的代议制比较完善,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主要原因在于走上资本主义的途径不同。

教师总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1875年宪法:法国君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引发资产阶级革命,经历曲折历程后,1875年宪法从法律上确立共和政体。

(2)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四分五裂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在俾斯麦领导下德国实现统一,1871年颁布宪法使德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