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______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____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2. 书法秀。

(请默写《乡村四月》中的第三、四行诗句)3.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4.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补全古诗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促织”就是______。

作者看到______,料想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 读一读,连二连。

白毛浮绿水______ 近听水无声山清对水秀______ 红掌拨清波天地分上下______ 柳绿对桃红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小时不识月______ 能开二月花解落三秋叶______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______ 更进一步百尺竿头______ 呼作白玉盘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爱:______枫林晚:______霜叶:______二月花: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8.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
平田②如棋局③。
白鹭忽飞来,
点破④秧针⑤绿。
10.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3)“轻”字体现了什么?
11.读一读,连二连。
白毛浮绿水______近听水无声
山清对水秀______红掌拨清波
天地分上下______柳绿对桃红
百尺竿头______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______能开二月花
解落三秋叶______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______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______呼作白玉盘
12.课内阅读。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______。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______,“斜”字与“上”字_______,写出了_______的山势。()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7.课内同步阅读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学四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小学四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

小学四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复习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在横线上写出词语的意思。

(1)翁媪(wēn ǎo):(2)亡赖(wú wáng):[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_____)(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李清照。

(_____)(3)“剥”字最能体现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_____)(4)这首词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_____)[3]写一写你从下面的词句中读出的画面。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____》,作者是苏联的____。

[2]这两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 )A.比喻局部B.比喻整体C.拟人整体[3]请续写第二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居①[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②。

注释:①村居:住在农村。

②纸鸢:风筝。

[1]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儿童散学归来早。

(____)A.放学 B.解散学生忙趁东风放纸鸢。

(____)A.寒冷的风 B.春风[2]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后两句是__________描写。

四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

四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

四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解释下列词语。

供:____。

傍: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中想象出小孩在树荫下学习种瓜的画面。

[3]诗中塑造了农村儿童________的形象。

2. 课内阅读。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但使:____________ 飞将: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3]根据故事内容,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_____)(2)“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_____)(3)“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时间久远,关塞坚固。

(_____)(4)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_____)[4]诗歌的主题是()。

A.赞美国家将领英勇B.说明边塞生活艰辛C.赞美边塞的月亮皎洁。

D.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3. 阅读检测台。

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màn mó)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téng tén)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shòu tāo)的清响?繁星(一五九)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繁星(七一)》中的“这些事”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繁星(一三一)》一诗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____之情。

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

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

四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词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赞颂了梅花_______的品格。

[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A.积极乐观B.低沉孤高2. 片段阅读。

繁星()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选自《繁星春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淡白嫩绿深红[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和_____。

[3]“芽儿”“花儿”“果儿”象征人的成长阶段从_____到_____。

[4]理解诗歌,完成填空。

当你还是芽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开出花儿时,要__________。

当你成了果儿时,要__________。

[5]小朋友,觉得自己正处于芽儿、花儿、果儿的哪个成长阶段?这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___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首句中“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后一句诗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内阅读。

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补全诗(词)句,并解释划线词语。

(1)______归浣女,______。

______ 歇,王孙______。

浣女:______歇:______王孙:______(2)______乌啼______,______ 对愁眠。

啼:______眠:______(3)风一更,______,聒碎______,______。

更:______聒: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4. 阅读古诗,做练习。

(1)补充股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离离______,______一枯荣。

野火烧______,______吹又生。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A.唐B.宋C.李白D.白居易(3)诗句中“岁”字的意思是______(①岁数。

②年)。

(4)小草的生命力极强,不管烈火怎样焚(fén)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生长。

正如诗中所写:野火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部编版(人教)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部编版(人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题:______只缘:______不识:______(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的感觉。

(4)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2. 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相煎何太急?”句出自曹植《______》。

(2)明日复明日,明日______。

我生______,万事______。

(3)“我以______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的意思是:______。

(4)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______。

(5)去的______,米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______呢?4. 课外阅读。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背一背,填一填。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_____,扇啊扇哪,______。

6.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房子池塘是青蛙的房子,草地是虫儿的房子。

大树是小鸟的房子,山峰是雄鹰的房子。

(1)读一读,用拼音填一填。

虫儿的房子是______,小鸟的房子是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写了五种景物:、、、、。

[2]下面哪个词语不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A.翻过B.偷看C.飞进D.歌唱[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以多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

C.这首诗应该用悲伤的语调缓慢地朗读。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4]读了这首小诗,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我仿佛看到______,仿佛听到______,仿佛闻到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首句中“_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_。

[3]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既写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B.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将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巧妙地烘托出来。

C.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高洁、清白的品格。

D.“寒雨”后天非常冷,加上离别时的孤寂,诗人心里一片冰凉,所以说是一片“冰心”。

[5]联系最后一句,说说洛阳亲友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白桦四周徜徉着玉立着这棵白桦,姗姗来迟的朝霞,在灿灿的金辉里,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闪着晶亮的雪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
亦:______
奇:______
相宜: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2.爸爸希望我珍惜时间,常对我说:“______。”
3.吃饭时,看着碗中那白白的米饭,我想起了“______”这两句诗。
4.“______”的意思是说人多力量大。
5.“______”,要想实现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12.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
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1)连一连。
三月______菊花
六月______桂花
八月______荷花
四月______牡丹
九月______桃花
(2)“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______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______一样白。
(3)正是农历______月,冬月是农历______月,腊月是农历______月。
15.读一读,连二连。
白毛浮绿水______近听水无声
山清对水秀______红掌拨清波
天地分上下______柳绿对桃红
百尺竿头______呼作白玉盘
小时不识月______能开二月花
解落三秋叶______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______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______呼作白玉盘
16.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9.按原文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
(2)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
(4)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
(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
10.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
二月迎春初开放。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
(2)“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3)“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4)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_____(时间)的美丽景色。
(5)诗人是站在_____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1.名言诗句我会用。(填序号)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⑤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老师告诉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_____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______。
4.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
去买肉扫房子磨豆腐把面发糖瓜粘蒸馒头宰公鸡
二十三______二十四______二十五______二十六______
二十七______二十八______二十九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2.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
(1)默写《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此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______。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
(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_____,作者说明了______。
(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描绘了西湖______时和______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7.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
十分春: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题”的意思是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
(2)《论语》是记录______和他弟子______的一部书,共______篇,是______经典之一。其中讲述学习方法的语录是“______”。
(3)《绝句》是______代大诗人_____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_____”的视觉感受,又有“______的嗅觉体验;既有“______”的动态描摹,又有“_____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方:______
空蒙:______亦: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