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人物画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

中国宋元精品国画大全,超高清国画中国内陆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龙美术馆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也是中国内陆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2014年4月和11月,刘益谦先后以2.8亿港元和3.484亿港元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分别创下中国瓷器和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龙美术馆也因其主人一年内大手笔竞投拍得这两件“镇馆之宝”藏品而声名远扬。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馆藏中的宋元绘画精品。
01北宋赵佶 | 写生珍禽图纸本墨笔 | 27.5 x 525cm 上海龙美术馆藏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作为龙美术馆宋画收藏中最受瞩目的一件,是学界共同认可的徽宗真迹,也是现存徽宗绘画中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之一。
徽宗的花鸟画风,普遍认为有精致工整、气质华贵的设色花鸟与粗简朴拙、充满文人气质的水墨花鸟两类,前者如《瑞鹤图》、《金英秋禽图》之类,后者如《枇杷山鸟图》、《柳鸦芦雁图》之类。
而本件《写生珍禽图》即为徽宗水墨花鸟风格的典型作品。
《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写生珍禽图》局部本图卷首第一帧所绘青冠雀,与大英博物馆藏《写生翎毛图》中所绘青冠雀形态极似;《写生翎毛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卷尾倒数第二帧所绘两只踞地对视的白眉鸫,又与下落不明的《金英秋禽图》卷尾极似。
《金英秋禽图》与《写生珍禽图》比较《写生珍禽图》曾著录于南宋邓椿《画继》、佚名《南宋馆阁录续录》、清安岐《墨缘汇观》等书,后入编清内府《石渠宝笈》。
19世纪末期流出内府,2002年被著名的尤伦斯夫妇拍得,2009年再次见拍时入藏龙美术馆。
02北宋易元吉(传) | 山猿野麞图绢本墨笔 | 25 x 73cm 上海龙美术馆藏易元吉以画猿闻名,北宋时名声已然显赫。
但他流传的画作较少,更缺乏用于对比真伪的标准件。
本件《山猿野麞图》是否出自易元吉之手已难考证,但根据卷后数则元人题跋,画作下限至少在元代初年,是一件难得的宋元珍迹。
宋代人物画

李 唐 绢 本 设 色 纵 68.8 厘 米 横 厘 米 台 北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58.7
096 《 村 医 图 》
• 李唐(约1050—1130),南宋画家。字希古, 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徽宗朝入画 院, 后南渡流亡至临安, 任画院待诏。擅绘 山水,兼工人物, 并以画牛著称。《村医图》 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人物描绘 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造型 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者有着对 生活深入的观察和丰富的体验。
084 《朝元仙杖图》 宋 武宗元 绢本墨笔 纵57.8厘米 横790厘米 美国纽约明德堂王季迁藏
• 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 河南孟津)人。擅画佛道鬼神,学吴道子。北宋景德年末 (1007),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应募画工三千多人,最 后,中选百人,分左右两部绘制壁画,武宗元任左部之长。 此幅《朝元仙杖图》可能是宋初绘制寺观壁画的样稿。描 绘道教神仙出行行列, 画五方帝君和众仙去朝见道教最高 天神元始天尊的情景。由神将开道、压队, 头上有圆光的 帝君居中, 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等簇拥帝君自右至 左前行。全卷本应为88名神仙, 但此卷缺最后一名压队的 神将,故画中现有了帝君、10名男性神仙、7名神将、67 名女装神仙(包括玉女和金童),共计87名神仙。(徐悲 鸿纪念馆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其构图与此相同,但缺 最前一名神将,故所绘共计也是87名神仙。)帝君及男仙 的形象端庄,神将威猛,众多的女装神仙则轻盈秀丽、曼 妙多姿。
• 此图将江浙一带的蚕织户自“腊月浴蚕” 到“下机入箱”为止的养蚕、织帛的整个 生产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该卷由二十四 个场面组成,用长房贯穿,每个场面下有 楷书小字,注明内容。全卷场面宏大,共 绘七十四人,翁媪长幼,皆服宋装。图中 人物的神态举止,惟妙惟肖;桑树、户牖、 几席、蚕具、织具等,富有写真写实之风。
宋元时期的中国绘画

宋元时期的中国绘画宋代绘画的繁荣兴盛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首都汴京是继唐代长安洛阳之后的又一古代绘画中心。
靖康之变,宋氏南迁,绘画的重心又转移到杭州。
宋代绘画与社会各阶层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画家注意观察生活形象及精微生动的塑造形象,画风严谨,技巧上都有创造。
宋代绘画基本特点是:职业画家的活跃﹑宫廷绘画的兴盛﹑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题材风格多样化。
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北宋初期的宗教人物画继承了唐以来的传统,创作仍较活跃。
至北宋中期,山水花鸟画迅猛发展,俨然已跃居于人物画的影响之上,同时人物画开始朝着新的方面迈进。
在画法上由绚烂的重着色走向水墨是一个方面,在内容上重视更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与可以借古鉴今甚至讽喻现实的历史故事画,是另外一个方面。
这在北宋后期均已出现,只南宋又有发展。
高益﹑武宗元的宗教画高益宋初著名宗教画家,人称大高待诏,他在相国寺殿画了阿育王变相和佛降鬼子母,所画阿育王变相中的战争场面得到宋太宗赵光义的嘉许,认为他通晓兵法。
武宗元(?-1050)北宋重要宗教画家,宗法吴道子,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量寺观壁画。
李公麟和白描人物画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安徽舒城人。
画技全面而扎实,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等无不精能。
他的人物画长于形象塑造,别创新样。
个人创作多以墨笔在纸上作画,这种不着彩色而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的画法称为“白描”,注重格法技巧,又包含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致。
代表作《五马图》﹑《西园雅集图》(失传)﹑《龙眠山庄图》(摹本)。
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梁楷南宋宁宗嘉泰年间的画院待诏,所画人物山水花鸟并精,擅绘洗炼放逸的减笔画,是在技法上的重要创造,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
代表作《六祖图》《布袋和尚》《泼墨仙人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宋代风俗画。
五代宋元

全画用白描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 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描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以 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 同特征以及人物的不同风貌,形神毕肖,气韵飞动。
李公麟:《五马图一:凤头骢》
李公麟:《五马图二:锦膊骢》
李公麟:《五马图三:好头赤》
李公麟:《五马图四:照夜白》
该画是茶画中的传神之作,画面上四茶贩在
斗茶图
树荫下作“茗战”(斗茶)。人人身边备有茶炉、 茶壶、茶碗和茶盏等饮茶用具,轻便的挑担 有圆有方,随时随地可烹茶比试。左前一人 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态自若,其身后 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壶。作将壶中茶水倾 入杯中之态,另两人站立在一旁注视。斗茶 者把自制的茶叶拿出来比试,展现了宋代民 间茶叶买卖和斗茶的情景。
《韩熙载夜宴图》
总的来说,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 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 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 风貌,基本能够代表五代人物画的最高 水平,是一幅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和杰 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
宋代人物画画家及其作品
武宗元的宗教画
全画结构:《韩熙载夜宴图》卷以
时间为序列,共分五段----听乐,观 舞,歇息,清吹,散宴。每段以屏 风巧妙隔开,前后相连又各自独立, 使全画组织连贯流畅。
《韩熙载夜宴图》人物刻画
韩熙载在画中有左侧、右侧和四分之三正面
等频繁出现,但各自的形象却十分统一:他 形神不改,气宇不凡,眉头紧蹙,忧心如焚。 尤其是画面中乐曲悠扬,舞姿曼妙,笑语喧 哗的气氛更是突出了韩熙载心事重重,抑郁 无聊的精神状态。总之人物刻画尤为深入, 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 文 苑 图 》 局 部
中国美术史宋元美术第六讲

而略有发展。另一类则是在继承苏轼、米芾等文人画传统
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占主流地位的水墨花鸟画,大都借梅兰 竹菊之形以寓君子之德。
•
花鸟图
钱选
元
•
墨梅图
王冕
元
•
秀石疏林图
赵孟頫
元
三、道释壁画和人物画
• 元代人物画成就远不如唐宋时期。唯有肖像画成绩比较突 出。同时,宗教壁画和界画受到元代统治者的偏爱,有了 较快的发展。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宋
•
• (三)城市风俗画
• 张择端,字正道,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
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 、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 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 古代的艺术珍品。
• 清明上河图(局部)
武宗元:武宗元擅画道释人物,曾为开封、洛阳各寺观 作大量壁画。功人物、佛道、鬼神,师吴道子法,行笔如 流水,神采活动,大抵如写草书,笔术精高。
• 朝元仙仗图(局部)
武宗元
宋
•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号龙眠居士。文人士大夫画家,
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
,擅长白描。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一)宗教绘画和白描人物画 宋代的宗教人物画不及唐代盛行,也不及唐代气势雄伟。但
仍有不少名家参加了寺观壁画的创作与绘制,一定程度上继
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宋代人物画的表现主题、题材范围比 起唐代、五代的绘画则有明显的变化和拓展,平民市井的乡 村生活,各种社会风俗活动,以及边区少数民族生活,都成 了画家们精心构思和表现的内容。
• 《溪山行旅图》北宋早期山水大家范宽代表作,图画峻伟
唐宋元明清

主要人物
• • • • • 唐:阎立本、张萱,周昉 宋:张择端、梁楷、苏汉臣、李唐 元: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明:徐渭<墨葡萄图> 清:"野逸派"八大<河上花>、 石涛、
金农<梅花册>
朱耷<鱼石图> "扬州八怪"
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重要特点: • (1)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 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 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例如: • 从以上作品可以见到,唐代人物画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平。 • 五代人物画的杰作——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 其他如明代“写真”代表作——曾鲸的《张卿子像》,作者在传统肖 像画法强调“墨骨”和“传神”的基础上,融合西洋画法创造了更重 墨染和体积感的“凹凸法”,为中国传统肖像画开辟了新路子。画中 描写了杭州名医张卿子的肖像,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这位医学家不求名 利、和善坦荡的神态风貌。 • (2)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 活动。除了前面介绍的《韩熙载夜宴图》属于传统的长卷式的人物画 外,场面更为繁广的应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 的多样性。 • 例如,上面谈话到的人物画,从画法上讲都属于工笔画。其中有工笔 重彩,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有工笔淡设色,如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和曾鲸的《张卿子像》。
唐朝人物画简介
• 唐代中晚期的绘画,一方面完善唐代中期的风格, 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五代时期(公元 907--公元960年),人物画的题材内容逐渐宽泛, 宗教神话、历史故事、文人生活等都成为描绘的 主题。画家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描写,传神写 照的能力又有提高。在技法风格上向两大方向发 展:工笔设色用笔更加多变,色调比唐代有所丰 富;水墨画法除了变形发展以外,还出现了水墨 写意的画法。妇女都以肥胖为主,有着丰颊硕体. 臃肿高贵的身体形象。头饰都是直竖型,梳把较 高,横面较窄。 • 官吏领大多是圆翻领,对襟,窄油,锦边。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卷轴—— 册页——册页,在唐以前,书画都以卷轴,因阅读不便,唐始有将卷轴分 割成多页的,为防遗失,便装潢成册,方便观看,名"册页"。册页的装裱 基本方法一如卷轴,但装裱纸层加厚,至少要裱纸八层,使之硬如纸板, 再大还须加层。册页有三种式样,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 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 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
五代宋元书画作品欣赏ppt课件
五代宋元分别在什么时间,有哪些画家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
起止
都城
梁907- 汴梁
923 唐923- 洛阳
936 晋936- 汴梁
947 汉947- 汴梁
950 周951- 汴梁
960 960-1127 东京
1127- 临安
1276 916-1125 上京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塘 刘知远 郭威 赵匡胤 赵构 耶律阿保机
唐朝画,色彩浓厚。图中人物所穿的衣物,不仅颜色鲜艳,更是有极细微的 花纹,若隐若现。
赵佶还有一幅画《五色鹦鹉图》,又叫杏花鹦鹉图。这个赵佶信奉道教。五, 是道教一个重要数字,比如五行;杏花,道教吉祥之花。仙人住的地方有杏花。
画家
董源,范宽,李成,北宋初年三大家 赵佶
五代宋元美术

《雪竹图》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徐熙 黄筌
«豆花蜻蜓图»
«蘋婆山鸟图 »
五代绘画小结
五代绘画为宋代绘画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准备, 在隋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江南的南唐和四川的西蜀政权,两地的统治 者酷爱书画,开创了宫廷画院,绘画上呈现 出繁荣活跃的局面。其中,西蜀更多的继承 了唐代中原绘画传统,在宗教画和花鸟画方 面颇有建树。南唐绘画发展全面,特别在山 水、花鸟画领域颇有创新。
元代士大夫绘画
高逸成为元代文人书画追求的最高境界。 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 画,追求清雅朴素是画风著名者有青绿着色而简括雅逸的 《秋郊饮马图》,“粗有古意”的《幼舆丘壑图》。他的低 位和艺术造诣使他成为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
《秋郊饮马图》
元四家
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当数被称为“元四 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隐遁山林,以书画寄托,受 赵孟頫的指授,取法于五代北宋荆浩、董源的山水画法加以 融化吸收,以水墨或浅降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作 品有《溪山雨意图》、《富春山居图》等。 《富春山居图》为横卷,以苍润精练的笔墨和优美动人 的意境描绘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山容水貌及富春江上的旖 旎风光。
人物、仕女。主要作品《重屏会棋图》,描绘中主李璟与其 兄弟弈棋,李璟做于正中,具有肖像画意义。此图把南唐皇 帝美化为友爱谦恭、风度文雅的形象,衣纹勾线以细劲而带 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的风格。
《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与周文矩同时为南唐画院待诏,以人物肖
像著称。现存《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 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 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 乐、宾客应酬等五个场面。画面笔致细劲,明丽的 色彩与床案及男性衣冠的沉着色彩相协调,取得很 好的效果。《韩》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 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 更深刻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厘 米 汉 横 臣 绢 本 设 色
苏
•
《秋 庭 戏 婴 图
厘 米
108.7 108.7
197.5
两 宋 人 物 画
• 此轴画风活泼清丽,表现庭院中,两孩在 湖石花丛下嬉戏,用笔极为细致,精到而 刚劲。设色艳丽,与画面气氛浑然一体, 信息传达恰到好处。画的左上方有几行题 , 画 有, 传此画 , 画面 , 体,用笔 到, 为 的 。 两孩 如 , 有 , “ ” 笔。
两宋人物画家--李公麟 李公麟
两 宋 人 物 画
两 宋 人 物 画
李公麟〈五馬圖〉 李公麟〈五馬圖〉
两宋人物画家--苏汉臣 苏汉臣
两 宋 人 物 画 • 苏汉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难后, 跟随宋室,迁居钱塘。详细生卒年已经不 可考,大致的活动时间为十一世纪末至十 二世纪中期。他早年曾当过民间画工,宣 年间 画 。 画 人 物, 中 题材 为人 。画 , 人物, 画 。
两 宋 人 物 画
宋代 绘画
两宋人物画代表
两 宋 人 物 画
• 李公麟:白描画法,淡毫轻墨, 开一代人物画的新风格,贡献 • : 墨 新 , 人物画, 画
僧 道
两 宋 人 物 画
仕 女 、
戏 、 、 村 历 史 故 实 旅 、 婴 行 、 牧
田 家 、 渔 户 、 山 樵
•
• 圣 贤 、
人物画 题材
• 117.2 56
《
罗
汉
图
• 此图又题《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 (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 际上已有着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 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 两 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 宋 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 树上有两只活 的猿猴在 果 ,树 一 人 的小 双 接 中一只猿猴 物 的果 。 极 生活 的 , 化 。画中罗汉 小 的 画 作品的 教 的 在 化中 。
两宋人物画家--梁楷 梁楷
两 宋 人 物 画
• 64
26.6
《
八
高
僧
故
事
•
两 宋 人 物 画
此图绘古代名僧故事。一,达摩面壁; 二,弘忍逢杖叟;三,白居易谒乌窠禅师; 四,智间竹林拥帚;五,李源、圆泽遇汲 水女子;六,灌溪索饮;七,船子拜参; 八,孤蓬芦岸,僧倚钓车。数段有梁楷款 字。画法不同于“减笔”,是比较精细工整 一 , , , 有 有 , 画 , 。 此图 材 有 画 , 绘 朴 。
• • 90
27
《采
薇
图
• • 58.7
68.8
《村
医
图
• 《村医图》的艺术表现手法比较纤巧清秀, 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 两 苟,造型特征准确,各有特点,显示出作 宋 者有着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丰富的体验。 人 物 画
• 横 李 唐 绢 本 设 色
58.7
《村 医 图
68.8
两 宋 人 物 画
•民族矛盾--爱国诗画
两 宋 人 物 画
•
• 《画继 杂说》 画继.杂说 杂说》
两 宋 人 物 画
• 画一殿廊,金壁熀耀,朱门半 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 果,如 枝 板 栗 ,一 一
• 宋代人物画比以前一时期有所提高,不仅 在于形象结构上的进步,还在于对人物内 两 心刻画的深刻上。 宋 •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提出:“今之画者, 姱 之 , 于 ,不 画 人 之 。 物 画
元代风俗故实画—李肖岩
元 代 人 物 画
• 陈鉴如,《图绘宝鉴》评为“国朝 第一手” 元 代 • 张翁,年81,“神清眼壁”犹能传 神 人 物• 朱 年 , 画
传神写照—王绎
元 代 人 物 画
• 王绎,字思善,自号痴绝生,其先为睦州人,寓 居杭州,生卒不详,是生活于元末的著名肖像画 家。据载,其十二、三岁时已“能丹青,亦能写真”, 画像“非惟貌人之形似,亦具得人之神气。”著有 《写像秘诀》一文,总结其实际经验。其存世作 作的《杨 像》, 于 。 画 本 ,王绎画像, 。 有 , 有元 家题 ,是 传有 的 作。画元末 , 的 杨 肖像。人 勾 , 极 的 , 传神, 的 不 。
• 李唐 绢本墨笔 纵27厘米 横 9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两 宋 人 物 画
《采薇图》描绘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商 亡后不愿投降周朝,以吃周朝土地长出的粮食 为耻,而隐居首阳山靠采集野菜充饥,最后双 双饿死。画面上伯夷、叔齐对坐石壁下,四周 老树环绕,采野菜用的小锄、竹筐置于地上。 正中的伯夷双手抱膝而坐,面带忧愤,静听左 叔齐 。 松,面 , , 、姿 。 伯夷 的面 上 出 不 的 ,双 , 出 在 的 环 中 出的 、 的 。 用 劲 , 助于 。
元 代 人 物 画
• “一管笔、一锭墨、一张纸、一片山”便 能过“一生”
• 赵孟頫(评者谓其有过宋代的李公麟) • 其他:钱选、刘贯道、颜辉、张渥、王振 元 鹏、朱玉、王绎、卫九鼎、李肖岩、刘元、 代 王景升、叶可观等 人• 道 物 画
赵孟頫
元 代 人 物 画
•紅衣天竺僧 –趙孟頫
元 代 人 物 画
• • 31.3 24.5
《布
袋
和
尚
图
• 此画绘布袋和尚半身像,构图简明而有力, 用笔简练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为 突出,寥寥数笔,神态活现,有如画山石一 样雄浑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随意,笔意 两 十足,重墨渲染。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 不看,其构图仿佛是一座雄健的远山,稳健 宋 而广阔,而绘布袋和尚的圆颅硕躯时,转而 人用 的笔 ,以 笔绘 , ,其 而又 的神态 现 物 , 有一 的态 , 又 画 出其 的 一 , 是 的 态 的一 。
两 宋 人 物 画
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
两宋风俗画
两 宋 人 物 画 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及群众的爱好和兴趣 反映社会生活 的 杂 姓 勇 的 及
许道宁
两 宋 人 物 画
• 许道宁喜欢画“市井往来者”,从 侧面反映了当时风俗画的流行。 • , 许道宁 时, 到 者, 。
有的作品,赞美对反抗统治者的英雄人物。 例如:李嵩,画宋江等36像。 两 宋 人 物 画
• 李唐(约1050—1130),南宋画家。字希古, 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徽宗朝入画 院, 后南渡流亡至临安, 任画院待诏。擅绘 山水,兼工人物, 并以画牛著称。《村医图》 术 ,人物 绘 劲 , 染 , , , 入 。
元朝的历史背景
元 代 人 物 画
• 蒙古于13世纪初兴起于塞北,由成 吉思汗领导,统一了蒙古族。此后 逐渐强盛,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 , 127 年, 了 族 的 朝 , 了 的 , 势, 大 。
宋元人物画
白永忠 2010.12.31
两宋的历史背景
• 10世纪中叶后,宋代统一全国, 两 结束了五代50多年来军阀割据 宋 的局面。 人 • 宋代的民族矛盾,自北宋初期 物 至南宋灭亡,一直复杂又尖锐
画
地存在着。
两宋的经济
•
两 宋 人 物 画
宋初,在农业政策上采取各种措 施,缓和了一个时期的阶级矛盾,使 农业和手工业都恢复到唐代原有的水 准,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的 业经济, 在 时 的 。到了 宋, 的经济和 上 , 时 的 , 一种有 的 。
元代风俗故实画--刘贯道
元 代 人 物 画
元代风俗故实画—颜辉
•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生卒不 元 详。擅画道释人物,亦工山水。笔法 粗犷,有梁楷遗法,以水墨画居多。 代 有故 物 水月 人 李 , 物 物 山水 。 画李 , 画 , 。
元代风俗故实画—张渥 张渥
元 代 人 物 画 • 张渥,字叔厚,号贞期,又号江海客,祖籍淮 南,居杭州,生卒不详,大约活动于元代至正 年间。张渥多才多艺,但屡试不第,遂专心于 诗画,以白描人物著称于世。画法师李公麟, 世 称。 人物画不 元 代, 。 世 世 本, 于 林 物 , 海 物 物 , 张渥 题 李公麟本。 人物 不 ,但 法 , ,人物 生动 , 张渥人物画 。
两 宋 人 物 画
• 本幅画庭院中,姊弟二人围着小圆凳,聚 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不远处的圆凳 上、草地上,还散置着转盘、小佛塔、铙 钹等精致的玩具。背景部分,笋状的太湖 石高高耸立。 • 由于画中姊弟俩所玩的枣子,是中国北方 的 , 的 不 。 上 画的 ,极 、 , 北 的 院画 。 ,推 的 , 是 的 画 院 。
两宋人物画家--刘松年 刘松年
•
两 宋 人 物 画
刘松年,浙江杭州人。南宋淳熙画院学生, 光宗绍熙间(约1190—1194)为画院待诏,宁宗 时(1194—1224)曾画《耕织图》。擅山水,兼 精人物。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 家”。此图中天女手捧花篮,边舞边散,对面 , , 天女 舞 ,面 。图中 , , , 中人 来, 生 果。
• 在元朝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期间,政治、经 元 济及文化方面,一度陷于衰敝状态,文学艺 代 术发生较大的变化。 人 物 画
元代人物画的进展
• 元代人物画的进展,不如花鸟,更不如 山水画。文人画家的精力与兴趣都专注 元 在山水、梅、竹的创作上。当时的一般 代 画家,特别是士大夫画家,对人生抱一 人 的 。 物• 的 画 ,不 画人 , 画 画 不 人 ,是 人 。
• 31.8 31.8
73
《六
祖
斫
竹
图
• 两 宋 人 物 画
此两种笔法,工细与粗放,虽看似悬 殊,但却被梁楷所协调而显得和谐别致, 新奇又有神韵。此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 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 。为 的 。图 的六祖 树 , , 竹 , 竹。 笔, 六祖的 神 , 慧能有 的 世 。
两 宋 人 物 画
《天女献花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