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施工方案
变电站主控室改造施工方案

一、施工范围1.1拆除主控室原弧形槽钢;1.2主控室地面开槽,加装两排新槽钢,在新槽钢标注屏位,并对应屏位在地面开孔;1.3 将主控室至保护室、主控室至走廊、主控室至备班室、备班室至走廊原门更换为玻璃门,原主控室加装玻璃隔断留通道,将原主控室分为监控室与主控室;1.4 主控室、监控室铺地板革,主控室、监控室、备班室墙面粉刷。
二、组织机构2.1施工项目部组长:任永平(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组长:程金梁(公司副总工程师)组员:范伟捷(施工管理部副主任)、宋耐坚(安全监察质量部副主任)、赵康伟(变电一公司经理)、刘铁成(变电一公司副经理,项目经理)停电施工期间,确保督导组相关成员到岗到位,负责相关工作的监督及协调工作。
2.2施工项目部组织机构2.2.1项目经理:刘铁成为此工程的总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
2.2.2项目副经理: 柯清华项目总工:张兴协助项目经理。
负责各方面的协调及现场安全监督、质量监督。
项目总工全面负责本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工作。
2.2.3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曹继生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2.4施工现场工作负责人:张涛为此项工作的施工负责人,负责工作安排,人员协调,现场施工人员的组织及安排,技术管理,召开每天的开工会、收工会和现场安全监督。
监督施工过程的程序、安装工艺、试验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提出有关技术要求并监督执行。
2.2.5现场记录员:常俊奇负责对这次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每一样设备的安装记录到人,详细记录每天开工和收工的班前班后会,并签字存档。
三、改造施工方案3.1 拆除原弧形槽钢主要施工过程:3.1.1在主控室中,保护屏与主控台之间搭建长13米宽4米高2.5米临时施工棚,留通风口,并在入口处装鼓风机,窗口处装排风扇,保证棚内通风;(如下图所示)3.1.2用工具将弧形槽钢周围水泥全部剔除,弧形槽钢至主控台地面下有线路管道,剔除时要特别注意,剔除完毕后就能确定线路管道的预埋深度;3.1.3利用工具将弧形槽钢与楼板断开连接,并将弧形槽钢切割若干段,方便运出。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根据市电力公司发展规划,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
该变电站位于市区中心附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接纳输电线路的电能,并通过变压器进行电压转化和配电。
本文将提出一套施工方案,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
二、设计方案1. 建筑方案: 变电站的建筑采用现代化、节能化的设计理念,外观简洁大方。
主要包括厂房、办公楼、控制室等功能区域,并设置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安全通道。
2. 设备方案: 根据需求,设备包括变电设备、控制设备、保护设备等。
其中,变压器作为关键设备,需选用高效节能的产品,并安装监测等设备,确保电能的稳定传输。
3. 输电线路方案: 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输电线路,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考虑到市区环境,采用地下埋管方式进行线路敷设,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4. 通信设备方案: 为确保变电站与外部通信畅通,安装必要的通信设备,包括广播系统、电话线路、网络设备等,以便变电站能够及时接收信息、进行监控与传输数据。
三、施工方案1. 工期安排: 根据项目的大小和建设量,制定详细的工期安排表,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2. 施工流程管理: 根据施工计划,制定施工流程管理方案,明确施工任务的划分和人员职责,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3. 资材调配: 根据建设需要,提前采购和调配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工地的及时供应,避免施工进度受阻。
4. 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岗位责任制、安全防护设施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 环保措施: 严格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要求进行施工,并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质量控制1. 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质量验收标准: 制定严格的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项目质量符合要求。
220kV变电所监控系统改造设计

220kV变电所监控系统改造设计摘要:220kV变电所监控系统改造设计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使设备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能节能降耗、减员增效,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监控系统分散控制改造针对我公司220kV变电所落后的监控方式,经查阅有关资料和实际考查,并进行认真的调查比照,决定采用北京电研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EDPF-3000分散控制系统和Modicon Quantum140系列产品PLC控制器,实现220kV变电所的微机自动监控。
此项目的完成,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使设备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同时能节能降耗、减员增效,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
1 改造基本原则在我公司220kV变电所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电气二次系统的改造,实现计算机监测、控制、报警、防误等功能;取消原控制回路中的开关操作把手,刀闸操作把手,切换开关,同期把手,各种信号指示灯,光字牌,各种监视用电气仪表;根据国家电力规划院的《火电厂设计规范》规定,在网控室配置一套独立的微机监控系统。
按设计规范的要求,选用标准设备,并进行标准化设计;在网控室设置一个操作员站兼工程师站,在2号单控室设置一个操作员站,两个操作员站为主从方式,即一个站操作时,另一个站自动闭锁;尽可能少铺设电缆,利用电缆备用芯及合理设计改造,减少改造工程造价,降低工程费用;取消原控制用卧盘、所有信号返回屏及屏内所有设备。
2 改造方案的确定我公司220kV系统原采用控制把手、灯光、测量表计等落后的控制方式,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低,设有专人运行值班的网络控制室,针对这一现状,我公司决定将网控室监控系统进行改造。
经多方考察,调查比照,决定采用国家电力科研院北京电研智深控制技术公司开发的EDPF-3000分散控制系统。
目前,国内实时火电厂网络控制室微机监控改造的只有几家,现就公司采用的技术与国内同类技术的技术关键对比分析如下。
首先,北京四方公司的CSC-2000自动化系统用于变电站、开关站时,主要用于分层、分步式系统。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220kV变电站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方案将涵盖变电站的土地准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设备安装、调试和投运等关键阶段。
2.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进行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 土地准备对于变电站的选址需进行土地勘察和评估,确保选定的土地具备适合建设变电站的条件,包括土地承载力等。
2.2 材料采购根据项目设计需求和施工计划,进行变电站所需材料的采购工作,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2.3 人员组织与培训组建施工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确保团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于缺乏经验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3. 基础设施建设220kV变电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环节,包括:3.1 建筑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流程进行变电站建筑的施工,包括土地平整、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
3.2 配电系统建设完成配电室、开关室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包括设备安装、配电线路敷设等工作。
3.3 辅助设施建设建设变电站的辅助设施,如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等,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 主要设备安装主要设备安装是变电站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主要包括:4.1 变压器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将变压器进行正确安装,并完成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4.2 开关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高压开关设备、联络线路和继电保护设备,并进行调试。
4.3 控制设备安装安装控制设备,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监控。
5. 调试和试运行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以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5.1 设备调试对安装的设备进行逐项检查和测试,包括运行试验、保护功能测试、通信联调等。
5.2 系统整合测试对整个变电站的系统进行整合测试,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解决方案一、目标与范围1.1 目标这套方案的核心目的,是要构建一个智能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等功能,咱们希望能确保变电站高效运作,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还能实现远程管理,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1.2 范围这个方案适用于所有新建或改建的变电站,尤其是220kV及以上的高压变电站。
我们主要覆盖的内容包括:- 设备监控- 运行数据采集- 故障预警与处理- 远程控制与管理- 数据存储与分析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现状说实话,很多变电站的监控系统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巡检和机械监测阶段,问题不少:- 效率低,人工巡检常常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
- 故障发现滞后,结果损失就大了。
- 数据共享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大家各自为政。
2.2 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访谈,我们发现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状态评估。
- 提供故障预警功能,减少停电时间。
- 支持数据的远程访问与分析,提升管理效率。
- 降低运维成本,增强运行的可持续性。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实施步骤3.1.1 需求确认我们要和用户深入沟通,确认他们的具体需求,并制定详细的需求文档。
3.1.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文档,我们会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选择、软件开发框架,以及网络结构的设计。
3.1.3 硬件采购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比如传感器、监控摄像头、数据采集器等,然后进行采购。
3.1.4 软件开发开发监控系统软件,涵盖用户界面、数据处理模块和预警模块。
3.1.5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整合,进行初步的系统测试和调试。
3.1.6 现场测试在变电站现场进行系统测试,以验证稳定性和可靠性。
3.1.7 培训与交付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最终完成交付。
3.2 操作指南3.2.1 设备监控- 配置实时监控界面,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载情况和故障信息。
- 定期进行设备自检,确保传感器和监控设备正常工作。
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变电站作为电网“大动脉”的枢纽,在国家电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证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实行对智能变电站的高效管理,对于打造坚如磐石、固若金汤的“坚强智电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以及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继遥测、遥信、遥控、遥调之后,遥视系统与其他安防技术的整合应用成为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热点,并成为智能变电站智能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智能变电站电力调度自动化、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朗驰推出了具有先进性、实用性、智能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等特点的智能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需求分析变电站监控系统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安全防范;二是保障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防范方面,主要是通过在围墙、大门等区域安装摄像机、防盗探测器来防止非法闯入,保障变电站空间范围内的建筑、设备的安全,防盗、防火。
在重点部位,摄像机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录像,并与报警系统、消防系统等实现联动。
变电站设备运行保障主要是通过摄像机、灯光联动来监视主变压器等重要设备,监视场地和高压配电间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同时,监控系统对主控室设备仪表盘、操作刀闸等设备进行监控,并配合其他系统(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的工作。
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通过与主站的双向音视频交流而进行事件应急处理。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监管平台、网络传输系统等构成。
根据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同时结合变电站综合监控应用的实际需求与特点,我们将整个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分为4个系统层次,既前端设备层、传输网络层、系统控制层与系统应用层,同时层与层之间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进行通讯,不受网络平台的限制。
其系统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架构图1、视频监控子系统在每个前端变电站根据现场需要,在变电站室外和门口处安装相应高速球型摄像机(保证报警时能快速响应进行联动录像),实现对变电站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监听。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

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的详细信息。
该方案涵盖了施工的主要步骤、安全管理以及资源和时间的分配。
施工步骤1. 地质勘探: 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并根据勘探结果调整建设方案。
2. 场地准备: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地点平整,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3. 基础施工: 包括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等工作,以确保变电站的稳固和安全。
4. 主体结构建设: 安装变压器、电缆和其他电力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接线和调试。
5. 完工和验收: 对变电站进行最后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并获得相关部门的验收和批准。
6. 项目交接: 将变电站交付给业主,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文件交接。
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设置安全告示牌,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标识清晰可见。
- 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资源和时间分配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合理分配以下资源和时间:- 人力资源: 根据施工方案的需求,调配合适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专家。
- 物资资源: 采购和储备必要的建筑材料、设备和工具。
- 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并设定里程碑。
在实施施工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将密切监督进展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项目的按时完成和质量的保证。
以上是220KV变电站施工方案的简要概述,详细的方案将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基础上进行完善和编制。
220kV总降站监控系统改造

【 K e y w o r d s ] g e n e r a l s t e p — d o w n t r a n s f o r m e r s u b s t a t i o n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 u p r g a d i n g r e —
t o i t n g s y s t e m wa s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u p g r a d e d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mp r o v i n g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s y s t e m.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g o a l o f t h e u p g r a d i n g p r o j e c t f o r t h e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o f t h e 2 2 0 k V
【 关键词 】 总降站 ; 监控系统 ; 升级改造 【 中图分类号 】T P 3 1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6 7 6 4 ( 2 0 1 3 ) 1 0 — 0 0 5 7 — 0 3
Up g r a d i n g o f t h e M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o f 2 2 0 k V Ge n e r a l S t e p . . d o wn Tr a n s f o r me r S u b s t a t i o n
r e v a m p i n g p r o j e c t w e r e a l s o a n l a y z e d a n d r e l e v a n t s o l u t i o n s d r a w n u p . As a r e s u l t t h e m o n i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kVXX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工程施工方案X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月目录一、概述 (1)1.1编制依据 (1)1.2施工执行标准 (1)1.3工程概况 (1)二、施工组织 (3)2.1现场施工人员组成 (3)2.2施工总流程 (3)2.3工期及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3)2.4施工步骤 (5)2.5施工机具清单 (10)三、施工技术措施 (11)3.1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11)3.2专项技术措施 (11)3.3通用技术措施 (14)四、施工安全措施 (15)4.1专项安全措施 (15)4.1.1停电设备安全措施 (15)4.1.2不停电设备安全措施 (21)4.1.3特殊工种安全措施 (21)4.2通用安全措施 (22)五、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23)一、概述1.1编制依据本方案根据XXXXXXXX供电局《XX地区电网“十一五”技术改造规划》和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规程、规定中对项目工程的有关要求及220kVXX变电站监控系统改造工程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及相关设备技术资料,为缩短停电时间、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和安全生产,特拟定本施工方案。
1.2施工执行标准本方案措施执行国家标准:《电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1.3工程概况1.3.1电气二次部分现状220kVXX变电站现为“四遥”变电站,现运行的监控系统为上海惠安公司的D200系统,设有RTU屏、遥信转接屏、变送器屏、遥控执行屏、控制辅助屏。
全站220kV线路旁路保护为新型的国产微机保护,采用南瑞继保的RCS-9000系统,线路保护皆双重化配置,旁路保护配置一套距离保护,型号为RCS-902A。
主变保护:#1、#3主变主变保护采用南瑞继保的RCS974系统保护,#2主变保护采用四方公司的CSC326D型保护,皆双重化配置。
110kV线路旁路保护:全部为2006年更换的微机型距离保护RCS-941A。
10kV部分保护配置种类较多,全部集中组屏安装在继保室,有南瑞继保的RCS9631A电容保护,南京电研的NSA-3111线路、NSA3121站用变接地变、NSA3131电容器保护,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的LFP-963线路接地变保护。
220kV母差及110kV母差保护装置为深圳南瑞的BP-2B保护装置,其中220kV 母差与失灵共用一套保护装置。
站内另新增了一套220kV备自投装置及一套安稳控制系统装置。
220kV与110kV故障录波装置为新近更换的装置。
站内设一套独立珠海共创的微机“五防”系统1.3.2本次工程需改造的设备结合本站2008其余技改工程,本期工程需改造设备如下:更换原监控系统并进行综自改造,取消原控制屏;更换10kV 1、2段线路、电容器、站用变和接地变保护测控装置,就地安装于10kV开关柜上;更换220kV、110kV母联操作箱,分别与220kV、110kV PT并列装置组屏;增加220kV、110kV、10kV母线PT并列屏,对站内母线电压回路进行整理;更换原UPS电源屏,配置容量为2X5kVA的直流逆变电源系统;加装独立的GPS对时系统1套;对原微机五防系统进行升级改造;1.3.3本次工程需拆除的设备拆除主变、220kV线路、110kV线路、10kV控制屏,中央信号控制屏共16面;拆除主变自动调压屏2面拆除中央信号控制屏1面拆除10kV线路电容器接地变保护屏8面;拆除遥信转接屏10面,变送器屏3面,遥控执行屏3面,遥控辅助屏3面,UTU屏4面;拆除220kV、110kV母联操作屏1面;拆除不间断UPS电源屏1面;拆除低周低压过负荷减载屏1面拆除旧电缆约30000米二、施工组织2.1现场施工人员组成施工总负责人:XXX(135XXXXXXXX)施工工作负责人:XXX(电气二次:139XXXXXXXX)技术负责人:XXX(电气:139XXXXXXXX)安全负责人:XX资料管理员:XX施工班组:(见进站人员配置表)2.2施工总流程施工前准备工作——新屏安装——二次电缆及以太网线敷设、综自后台搭建——#1主变压器、10kV 1M母线上所有间隔改造及其旧屏拆除——110kV PT、220kV PT二次回路改造——#3主变压器及10kV5M母线上所有间隔改造——公用设备监控改造——#2主变压器、10kV2M母线上所有间隔、10kV分段500间隔改造及其旧屏拆除——110kV线路、旁路、母联间隔改造——220kV线路、旁路、母联间隔改造——交直流监控及UPS不间断电源系统改造——旧屏拆除——扫尾工作。
2.3工期及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以上工作计划按各个方面具备条件,设备、材料到货时间2008年11月9日前来安排的,如遇到货时间有变或者一次停电施工延期等其它方面的原因,工作计划将相应作出调整。
2.4施工步骤1、停电前准备、新屏安装及控缆敷设工作:(1)对照变电站旧二次图核实站内交直流回路和控制回路,对所需拆除屏的二次接线进行记录,填写继保措施票(或编制作业指导书),为停电后的拆除工作准备。
(2)站内直流改造完毕后,主控室内的21P、22P、24P、25P、26P、27P、28P、29P、30P、31P、32P旧直流系统相关屏位已经拆除(此部分工作属直流改造工程,工期及安全措施另见直流系统改造施工方案)。
(3)在主控制室新屏位装设1K远动通信总柜、2K网络交换机柜Ⅰ、3K网络交换机柜Ⅱ、4K 保护通信管理机柜、5K GPS卫星对时屏、6K 220kV母联操作及PT并列屏、7K#1直流充电屏、8K#1直流馈线屏、9K#2直流馈线屏、10K#3直流馈线屏、11K#4直流馈线屏、12K#2直流充电屏、13K 110kV 线路测控屏Ⅰ、14K 110kV 线路测控屏Ⅱ、15K 110kV 线路测控屏Ⅲ、16K 110kV 旁路母联测控屏。
(4)在主控室拆除的旧屏位上安装21P110kV 母联操作及PT并列屏、22P10kV备自投及PT并列屏、24P 220kV线路测控屏Ⅰ、25P 220kV线路测控屏Ⅱ、26P 220kV旁路、母联测控屏、27P母线PT测控屏、28P 公用测控屏Ⅰ、29P公用测控屏Ⅱ、30P#1主变测控屏、31P#2主变测控屏、32P#3主变测控屏。
(5)敷设综自系统各屏的相关交直流电缆及以太网通迅线。
由于XX站站内历经数次各种改造,堆积的废旧控制电缆较多,所以应视停电计划安排,先敷设即将改造间隔的控制电缆,待间隔改造完成,退出旧电缆后,再重新敷设其它间隔的新电缆。
(6)从97P远动UPS不间断电源屏,取一路电源接至远动通迅柜及后台机,做为临时交流电源。
(7)配合厂家安装新的后台监控系统,搭建主要通讯网络(通知相应厂家到现场)。
2、10kV 1M母线设备改造及#1主变压器监控系统改造:(1)10kV 1M母线及其所有间隔全停,#1主变变低电抗器停电。
拆除#1高压室内连接至各屏的所有控制电缆,同时对需保留的二次电缆采取保护措施(结合开关柜工程一起施工)。
(2)拆除42P 10KV 线路保护屏Ⅰ、46P 接地变压器保护屏及其屏内所有二次电缆。
在42P位置安装新的10kV电容器/站用变/接地变电能表屏Ⅰ,在46P位置安装新的10kV线路电能表屏Ⅰ,在74P备用屏位置安装#1、#2主变压器电能表屏并敷设新屏至各间隔的控制电缆。
(3)安装新电能表。
(4)10kV #1高压室土建施工完毕后,在#1高压室安装GPS分机屏。
(5)10kV 1M母线开关柜拼装完成后,敷设各间隔控制电缆并进行二次接线。
配合厂家完成以太网通迅线及GPS对时线的敷设。
(6)校验10kV1M母线各间隔保护测控装置,并进行综自系统联调。
完成计量、五防设备安装及调试。
(7)10kV1M母线计划投运前6日,申请#1主变压器停电进行综自系统改造,同时完成#1主变与新10kV 1M母线设备的对接及开关传动工作,由于#1主变压器停电后,110kV PT、220kV PT尚未改造,因此#1主变变高及变中测控电压应取自19P中央信号继电器屏,计量电压取自87P主变压器电度表屏。
(8)#1主变压器、10kV 1M母线上所有间隔整体验收。
(9)#1主变压器和10kV 1M母线及所有开关柜投运带负荷测试。
(10)按照最终的一次出线结构恢复10kV 1M母线上的出线负荷(包含相关的电缆头制作)。
3、110kV PT、220kV PT二次回路改造:(1)敷设110kV 1M、2M PT端子箱,110kV 母联端子箱至21P110kV 母联操作及PT并列屏及220kV 1M、2M PT端子箱,220kV 母联端子箱至6K 220kV 母联操作及PT并列屏的控制电缆(2)由于在站内未改造设备的二次电压取自中央信号继电器屏,为保证新旧电压回路的交接,从19P中央信号继电器屏分别敷设一条临时电缆至21P110kV 母联操作及PT并列屏与6K 220kV母联操作及PT并列屏作为联络电缆,待所有间隔PT二次电压均移至新PT并列屏后,再将临时电缆拆除。
(3)依次申请110kV 1M母线PT、110kV 2M母线PT、220kV 1M母线PT、220kV 2M母线PT停电,进行PT二次电压回路改造。
(4)在PT二次回路改造的同时,应完成PT二次电压测控及远动遥信核对及电压切换回路调试工作。
4、#3主变压器及10kV5M母线上所有间隔、公用设备监控改造:(1)敷设#3主变压器本体及各侧开关间隔至32P#3主变测控屏,10kV 5M 母线PT柜至27P母线PT测控屏等控制电缆。
(2)申请#3主变压器三侧及10kV 5M母线及其所有间隔全停。
拆除#3主变压器,10kV51C、52C、53C电容器组,10kV 5M母线PT至原控制屏、遥信转接屏的所有控制电缆,同时对需保留的二次电缆采取保护措施(3)在新测控屏及公用屏内进行接线,完成#3主变压器及变低母线上各间隔保护装置与综自系统的联调工作。
(4)改造同时应完成#3主变及相关各屏位的直流回路及二次电压回路转移至新系统的工作,完善10kV 5M PT系统,并进行调试。
(5)整体验收。
(6)#3主变恢复送电和10kV 5M母线及所有开关柜充电。
(7)在#3主变相关间隔综自改造完成后,视工程进展情况,可申请220kV 母差保护装置、110kV母差保护装置、220kV故障录波装置、110kV故障录波装置、220kV线路备自投装置、安稳控制装置等退出运行,完成装置信号接入新的监控系统以及站内防火防盗系统信号接入新监控系统的工作。
5、10kV 2M母线设备、10kV分段500间隔改造及#2主变压器监控系统改造:(11)10kV 2M母线及其所有间隔全停,#2主变变低电抗器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