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体积单位的换算5教案 北师大版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体积单位的换算1教学目标评论1.在探索1分米³=()厘米³与1米³=()分米³的活动中,经历直观猜测与验证的过程,知道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在推理探究的过程中,感受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符号意识和推理能力。
3.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感悟与发现数学的规律美与理性美。
2学情分析评论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并掌握了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不仅要求学生知道相邻单位的进率,更重要的是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
体积单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最后一个计量单位,因此“能够梳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3重点难点评论教学重点:能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独立思考单位换算的方法。
4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一、猜测验证:1分米3=()厘米3。
评论1.复习体积单位,引出课题。
提问: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常见的体积(容积)单位?板书: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师: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
2.布置学习任务。
(1)初步猜想:1分米3=()厘米3。
师:通过直观的判断,把他们之间关系的猜测写在学习卡上。
(2)操作验证:1分米3=()厘米3。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怎样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3.学生独立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
4.小组交流分享。
教师出示“学习提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5.集体交流分享。
(1)学生汇报结论和方法:方法一:动手摆。
1立方分米里面,一行能摆10个1立方厘米,能摆这样的10行,高能摆10层。
一共1000个,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方法二:计算能摆多少个。
10×10×10=1000(个)方法三:单位换算并计算。
1分米=10厘米,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棱长也相当于10厘米,那么根据体积公式,它的体积就是10×10×10=1000(cm3),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容积和几个体积单位,谁知道是那几个吗?常见的容积单位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很好,那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谁来说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3、那么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你想怎么来学?二、研究探讨1、刚才我们知道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说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而且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
那么谁来说下我们是怎么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呢?或者他们的推导方法是什么呢?2、对我们可以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推导 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出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3、我们知道1立方米=1米×1米×1米,那么大家想一想,用刚才的推导关系怎样得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或者进率?4、好,大家想了一会了,谁来上黑板把你自己的想法用算式书写出来。
5、表扬学生,并且书写正确的推导算式:1平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书写的关系式推导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5立方分米=()立方厘米0.24立方米=()立方分米75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302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2.03立方米=()立方厘米2、做一做860立方分米=()立方米0.4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50毫升=()升0.82升=()毫升3、判断1、有人说:“3立方米比3平方米大。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体积单位的换算》北师大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b.难点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可能不清楚何时需要进行单位换算。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问题要求,判断是否需要换算,以及换算到哪个单位。
c.难点3:在进行体积单位换算时,学生可能因为计算步骤不熟悉而出现错误。教师需详细讲解换算步骤,并提供大量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让学生熟练掌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体积单位换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使用容器和水来演示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体积单位的基本概念。体积单位是用来表示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它们在量化物体体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计算一个长方体水箱的容量,展示如何运用体积单位换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课时主题体积单位的换算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课时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合作学习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环节一的回顾,为目标1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合作探究,检验学习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是学习长方体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为此,本节课用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第一个问题是探索分米3与厘米3及升、毫升与分米3、厘米3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索活动认识关系,积累活动经验;第二个问题是探索米3和分米3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发展推理能力;第三个是通过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在对比中突出这些单位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合作探究(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11、自主思考:棱长为1 dm的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 cm³的正方体?想一想,填一填。
1排放()个,每层正好可以放()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放()个。
1dm=()cm,盒子里正好放()层。
盒子里共装了()个小正方体。
2、小组合作,全班分享1dm3的正方体盒子可以放()个1cm3的小正方体,由此得出1dm3=( )cm3,算式是()。
因为1L=()dm3,1mL=( )cm3,所以1 L=()mL。
教师活动2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填一填。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并记录。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体积单位的换算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以体积单位的换算为主题,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的应用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道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2.能够进行适当的估算并进行实际应用;3.养成探究问题的好习惯,懂得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2.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要点1. 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1.通过讲解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等于1000立方毫米的运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2.运用教材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的具体换算方法。
2. 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1.带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并估算它的重量;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容器的容积,并将其转换为不同体积单位;3.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解。
1. 通过实物演示引入体积单位的概念(15分钟)1.老师可准备一个较大的盆,用它来演示1立方米的体积;2.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要对厨房橱柜进行升级,购买多少个立方米的板材?3.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计算,掌握1立方米等于多少个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4.最后,让学生练习一些有关单位换算的题目。
2.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35分钟)1.老师可准备一些包装盒、塑料袋等常见容器,让学生试着估算它们的容积,并用不同的体积单位表示;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探究不同容器的容积换算方法;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使用不同体积单位时如何进行换算;4.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些有关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0分钟)1.让学生带一件日常用品,如电饭锅、电水壶等,通过测量求解其体积并估算其重量;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一些有关生活实际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求解;3.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答案,并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讨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对体积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体积单位换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通过与同伴合作,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模型、实物道具、PPT。
2.学具:体积单位换算表格、练习题、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场景:一个鱼缸,里面养了几条鱼,鱼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需要学生帮忙想办法。
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鱼缸需要换水的体积。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体积单位的换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体积单位换算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时,教师解释体积单位换算的意义和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对体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然后,教师选取几位学生上台演示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并讲解其换算思路。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
表中包含几个实际问题,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运用体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体积单位换算展开,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通过对这些体积单位的认识与换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并能够灵活地进行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实例演示换算过程。
3.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体积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体积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4体积单位的换算2. 板书内容:体积单位换算关系、实例演示、练习题、小组讨论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提高题:运用体积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体积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5教案北师
大版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哪
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体积单位有哪些?引出体积单位。
二、教学新知: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
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
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即1分米3 =1000厘米3,1升 =1000
毫升。
2、用以上方式教学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即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1000 dm3。
3、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米、()、厘米10面积米
2、()、厘米2体积米
3、()厘米
34、课堂练习(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
(2)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
决问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
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
体积是605040=(立方厘米)(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
1、5米高的水的体积。
50201、5=1500(立方米)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1分米3 =1000厘米31升 =1000毫升1米3 =1000 分米31m3 =1000 d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