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频率下设计暴雨计算值

合集下载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

暴⾬流量计算⽅法和步骤暴⾬流量计算⽅法和步骤谭炳炎汇编⼆○○⼋年四⽉于成都详细计算⽅法和步骤如下(泥⽯流河沟汇流特点:全⾯汇流;1、F 全⾯汇流,从地形图上量取;f 部分汇流,即形成洪峰流量的部分⾯积,调查确定后从地形图上量取; 2、L 从地形图上量取;(分⽔岭⾄出⼝计算断⾯处的主沟长度) 3、J 主河沟平均坡降;(实测或地形图上量取) J = {(Z 0+Z 1)·し1+(Z 1+Z 2)·し2+……(Z n-1+Zn )·しn -2Z 0·L }/L 2 当Z 0 =0时,上式变为: J = {Z 1·し1+(Z 1+Z 2)·し2+……(Z n-1+Zn )·しn }/L 2fa 3-1、J 1/3 ;计算3-2、J 1/4 ;计算4、H 24 年均最⼤24⼩时⾬量(mm );查等值线图或采⽤当地资料;5、Cv 、Cs :Cv---变差系数(反映各次值与多年平均值的相对⼤⼩)Cs----偏差系数(反映各次值的偏差情况);与当地的地理位置、降⾬、地形、地貌、植被及汇⽔⾯积等因素有关。

⼀般地区:Cs= Cv 梅⾬期:Cs=3~4 Cv 台风期: Cs=2~3. CvCv>的地区: Cs ≒ Cv Cv<的地区: Cs ≒Cv 24 最⼤24⼩时暴⾬变差系数,查等值线图或采⽤当地资料; 6、Kp 查⽪尔逊Ⅲ型典线的模⽐系数表; 7、H 24p 设计频率p 的最⼤24⼩时⾬量(mm );H24p =Kp ·H 248、n 值暴⾬强度衰减指数;其分界点为⼀⼩时,n 取值通常按下列⼆位⼩数取值:、、、、、、、、、、、、、当t<1⼩时:取n =n 1 ;查图或采⽤当地资料;多数情况都处于24>t>1⼩时这⼀状况:取n =n 2 ;求法:(1):查图(!)(2):采⽤当地资料;1)、四川省⽔⽂⼿册计算⽅法:⼿册给出了:10分钟、1⼩时、6⼩时、24⼩时、1⽇、3⽇、7⽇、和可能最⼤24⼩时等最⼤时段的暴⾬和Cv 等值线图、⽪尔逊Ⅲ型典线的模⽐系数Kp 表供naan 查⽤。

暴雨产流计算(云南省)

暴雨产流计算(云南省)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地面径流过程底宽T计算中间过程
求地面径流过程ㅡ洪水历时的中间过程
暴雨分区
历时 h
αt(%) 计算值
1
24
#NAME?
2
24
#NAME?
3
24
#NAME?
4
24
#NAME?
5
24
#NAME?
6
24
#NAME?
7
24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1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200
mm
180
mm/h

暴雨洪水计算

暴雨洪水计算

时段 纵标 时段 纵标
该部分需查阅“瞬时单位线S曲线查用表”并计算总标段值
0 0
9 0.022
1 0.05 10 0.013
2 0.17
11 0.007
3 0.21
12 0.004
求1mm径流深折合流量
1*F/△t(m²/s) F为汇流面积
△t(s)
206.9444444
745
q(t)=s(t)*206.94
1 H6P-H5P
2.09
不同保证率下各时段面雨量
2
3
4
33.33 22.12
37.09 24.98
40.02 27.23
2 H4P-H3P
2.93
3 H2P-H1P
5.57
4 H1P 27.76
5
42.45 29.12
5 H3P-H2P
3.76
P=10%
1.64
2.25
4.15
第五步 产流计算 确定分区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损失量
P=2%
Q1(t)=q(t)*R 清
小计
0
0
41
41
138
138
171
171
151
151
114
114
77
77
50
50
31
31
18
18
11
11
6
6
6
6
2
2
1
1
1
1
0
0
浑比,则可计算设计洪水流 该工程取值
0.82
.82,P=2%设计洪水过程计算表
4 380.45
第一步
积水面积 745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_四川省)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_四川省)

2
盆地丘陵区
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地势较平缓,植被较差,开垦度大,多为水平梯田
3
盆缘山区、川西南山地 同上。土层较薄,石灰岩分布较普遍
四川省小流域暴雨径流关系综合成果表
计算编号 α24计算值
1
#NAME?
2
#NAME?
3
#NAME?
4
#NAME?
5
#NAME?
6
#NAME?
7
#NAME?
8
#NAME?
点面系数 αt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面雨量设计值 PtP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暴雨强度衰减指数
β0.1-1
#NAME?
β1-6 β6-24
#NAME? #NAME?
n0.1-1 n12 n1-6 n6-24
#NAME? #NAME? #NAME? #NAME?
东部地
沱江 长江上游干流区、乌江、沅江 涪江、嘉陵江、渠江
4.55 2.97 1.81
法计算τ1n) 流参数
修正系数K 最小
参数m修正 否
损失系数μ mm/h 1.41
hP mm #NAME?
超限面积流域αt折减系数
K6
K24
0.94
1
QPm取值 m³/s #NAME? #NAME?
汇流型式
全面汇流 部分汇流
0.79
0.8
0.81 0.6
0.83 0.63
0.84 0.66
0.85 0.69
0.87 0.71
0.88 0.73
东部地区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_四川省)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_四川省)


地区
Ⅰ1
洪水过程线
雨型
3
计算参数
编号
5
东部地区 双峰 Ⅱ 金沙江
时段
10′ 1h 3h 6h 24h
点雨量均值 Ht(mm) 18 46 60 86 110
变差系数 Cv
0.35 0.42 0.45 0.53 0.55
偏差系数 Cs/Cv 3.5 3.5 3.5 3.5 3.5
模比系数 KP
1.67 1.82 1.88 2.05 2.09

0.94
1

1
1

1
1

1
1

1
1
雨型
历时T
单峰洪水
44.03
双峰洪水
61.92
洪水过程线计算参数
东部地区
单峰
川西南地区
双峰
设计洪水流量 WP(万m3) #NAME?
Q0(m3/s)
确定以日还是以时计算暴雨
1.83

2.58

计算参数


值m=0.2J-1/3,m范围为m=0.3~2.5。
影响因素
25
0.811
110
1
0.63
70
1
0.734
70
1
0.473
40
1
6h面深折减系数αt
100
300
0.966
0.901
0.924
0.802
0.932
0.822
0.888
0.7
0.851 0.887 0.795 0.811 0.868 0.763 0.738 0.84 0.4 0.78

暴雨参数计算表

暴雨参数计算表
p、H1p、H6p、H24p分别为同频率P的年最大
24h 84.000 0.660 3.500
Q00.2.728F1781mJ/4L1SJ/sL3nQ1•/13/Fn4

设计洪水
(一 )
设计洪量
(二 )
洪峰流量及洪水过程线
推理公式法计算洪峰流量(用于20
1 基本公式:
公式1
L F 1/ 4 J 1


t时段点雨量均值
变差系数CV
CS/CV
10min 16.000 0.380 3.500
1h 41.000 0.480 3.500
6h 66.500 0.630 3.500
p=1%
模比系数kp
p=2% p=5%
p=10%
p=1%
设计点雨量
p=2% p=5%
p=10%
点面折减系数α
p=1%
设计面雨量
0.408
0.643
0.429
0.672
域设计暴雨计算
偏态系数 CS=3.5CV 公式:Htp= Ht·Kp 005年版《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相应历时等
公式:Hp= a ·Htp
n1p=1-1.285Lg n2p=1-1.285Lg
H 1 p H 10 ' p
H 6 p H 1 p
n3p=1-1.661Lg H 24 p H 6 p
一 设计暴雨计算 (一) 设计点雨量
1 2
适用范围:200平方公里以下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
t时段多年点雨量均值Ht 1.00 mm 频率为P的模比系数Kp 1.00
3
t时段设计频率为P的点雨量Htp 1.00 mm
注:
Ht和CV分别在1984年《河南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或2005年版《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相 值线图上的流域重心处读取。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四川省)

暴雨产流计算(推理公式-四川省)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基流量Q0与 F关系表
地区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
金沙江
概化相对坐标
y
x
0
0
0.05
0.1
0.1
0.165
0.2
0.26
0.4
0.48
0.42
0.53
0.4
0.58
0.2
0.84
0.13
1
0.1
1.1
0.2
1.2
0.4
1.31
1
0.938
0.835
0.77
1
0.928
0.832
0.771
1
0.972
0.909
0.861
1
0.815
0.539
0.423
1
0.962
0.875
0.81
根据实测资料的对应分析,μ值随集水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在四川其平均变化关系为:μ=k·F-0.19,k值变化归
计算编号
地区
流域地形地貌
1
青衣江~鹿头山暴雨区 相对高差在200m以上,地势较陡,切割较深,植被较好,有部分荒山或坡地
影响因素
,调蓄能力小,洪峰涨退快,基流较低 河网发育,调洪作用大,洪峰涨快退慢,基流较高 强,洪峰上尖下肥,基流较高
θ=1~30
m=0.40θ0.204
0.803
m=0.318θ0.204
0.638
m=0.221θ0.204
0.444
汇流参数式 θ=30~300
m=0.092θ0.636 m=0.055θ0.72 m=0.025θ0.845

水文计算

水文计算

(1)设计暴雨设计暴雨采用查算图表法计算,防洪设计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20年一遇校核。

查阅《广西暴雨参数等值线图集》,得到资源县工程点最大1h、6h、24h暴雨均值、Cv值,Cs/Cv采用3.5,得到设计暴雨成果,见表1。

(2)设计雨型该雨型采用1h、6h、24h同频率控制,采用《广西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以下简称《图表》)分区综合24h雨型表,查图本工程位于第1雨型区,P=5%设计雨量250mm,P=10%设计雨量213mm,其设计雨型分布见表2。

(3)设计洪水①产、汇流参数产流计算:查《图表》产流分区,本工程位于第一区,W m=110mm,初始W0=0.7W m=77mm,I o=33mm,本工程集水面积小,根据流域特征及下垫面情况,参照《图表》中的推理公式法采用稳定入渗率u=4mm/h计算净雨成果表见2。

汇流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法,按《图表》计算本工程汇流参数m=0.130θ0.581,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2006),附表B2.2小流域下垫面条件分类表,该汇流参数m 取值在合理范围内,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量得流域特征参数,集雨面积F 为57.306km 2,河长L 为14.12km ,坡降J 为62.3‰。

②设计洪水根据集水面积、河长、比降等河流特征参数,以及设计暴雨成果推求设计洪水,设计洪水采用《广西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介绍的推理公式法推求,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m =0.278ττh 〃FQ m =43/1)278.0(mJL τ 式中:Q m —洪峰流量(m 3/s ); F —流域面积(km 2); h τ—时段净雨(mm ); t —时间(h ); L —主河道长(km ); J —主河道坡降; τ—汇流时间(h ); m —汇流参数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10年一遇设计洪水为328.5m 3/s,20年一遇校核洪水为392.8m 3/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